SEARCH RESULTS FOR "歌"

「花樹留聲:詩性歌詞創作計劃」成果音樂會將於11月舉行 向香港已故詩人致敬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8

「花樹留聲:詩性歌詞創作計劃」是一項將文學與音樂交織的創作實驗,旨在向香港已故的詩人馬覺、梁秉鈞、蔡炎培和戴天致敬。這個計劃不僅是對詩句的回顧,更是一次對詩性文字及其演繹方式的探索。在這個特別的創作計劃中,四位當代活躍的詩人與四位獨立的音樂人攜手合作,推出多元化的音樂及歌詞作品。每對組合的創作都試圖尋求新穎的表達形式,為傳統詩詞注入現代的音樂元素,旨在向前輩致以最真摯的敬意,並激發觀眾對詩歌與音樂的共鳴。此次音樂會由策展人池荒懸與雷暐樂策劃,將邀請Peterson作為暖場嘉賓。

左右逢源的終極尷尬——簡評《小丑:雙瘋》

影評 | by 朗天 | 2024-10-14

近日上映的《小丑:雙瘋》引起大批觀眾劣評,電影在外國市場調查網站CinemaScore更獲D級評分,成為首部最差成績的漫改電影。朗天認為是因為電影有種左右逢源的終極尷尬,例如亞瑟首日進入法庭前的配樂配歌,營造的反效果中斷了觀眾慣常期望,卻沒有足夠的藝術顛覆性,重新披上小丑人格面具的轉折位,也欠缺畫面支持的合理性;另一邊廂,小丑的自辯一手推翻自己建立的神話,要觀眾一起重新面對現實,又觀乎世界局勢的轉變,導致部分人心轉向,右傾觀眾自然也不再收貨。

莫扎特268歲舉辦新歌發佈會?! 德國圖書館發現莫扎特少年時期的弦樂三重奏,今日在萊比錫歌劇院首演!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9-28

德國圖書館近日意外發現莫扎特從未發表過的弦樂三重奏,作品編號為KV 648,長約12分鐘,由兩把小提琴和一把低音提琴演奏。研究人員推測這部作品創作於莫扎特10至13歲之間,並由其姐姐保留作為對弟弟的紀念。該作品已於週四在莫扎特的家鄉薩爾茨堡演出,將於今日在萊比錫歌劇院首演。國際莫扎特基金會負責人烏爾里希 · 萊辛格指出,這是莫扎特早期室內樂作品的貴重發現,顯示他在1769年之前就展現了非凡的音樂天賦。

【新書】《汪精衛與中國的黑暗時代:詩歌.歷史.記憶》序〈記憶戰爭〉

書序 | by 楊治宜 | 2024-09-23

汪精衛作為現代中國政治和文學中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詩人與政治人物,愛國者或叛國賊,但其故事從未被妥善地講述過,甚至現時中國禁止任何關於戰時合作政權的學術研究,以汪精衛為最。在《汪精衛與中國的黑暗時代》中,作者楊治宜認為汪精衛的抒情詩在建構他的政治身分上扮演了核心角色,而且深刻影響了大眾對他的身後記憶。她援引中國大陸、臺灣、日本、美國、法國與德國的檔案,以及回憶錄、歷史期刊、報紙、訪談與其他學術作品,嘗試以批判的角度與客觀立場,來探究汪精衛政治、文學與個人生活的傳記。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十五週年——母語的邊界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詩人阿多尼斯與俄羅斯詩人奧爾嘉 · 謝達科娃作嘉賓 以叮叮車作詩歌節的移動藝術舞台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9-14

2024年將迎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的十五週年,主題為「母語的邊界」。詩歌節於9月28日在中國會開幕,隨後在中環大館及多所高校舉辦系列活動,包括專題討論會、朗誦及音樂表演。活動匯聚來自全球的十七位詩人,如阿多尼斯、奧爾嘉·謝達科娃等,探討母語與世界語言的互動。特別出版物《母語的邊界》將於9月出版,集結詩人作品的中英譯本。香港電車將成為移動藝術舞台,觀眾可在城市中體驗詩歌的魅力。活動免費向公眾開放,詳情可參考官方網站。

「滿洲娘」李香蘭去世十週年紀念 —— 在香港的足跡

如是我聞 | by 鄭景元 | 2024-09-06

2014年9月7日,最後一位「滿洲娘」李香蘭於東京離世,享年94歲。李香蘭是滿州國頭牌女星,亦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民國上海「七大歌后」之一,更是上世紀晚期日本政壇的重要人物。李香蘭的波瀾萬丈人生,使其成為東亞近代史見證人。本文希望透過介紹李香蘭在香港的足跡,提及其在香港娛樂圈的發展及鮮為人知的行事作風,藉此表達對這位「一代歌后」的懷念和致敬。

詩三首:〈共鳴板:致坂本龍一〉、〈月台〉、〈破音(節錄一)〉

詩歌 | by 王兆基,任弘毅,池荒懸 | 2024-08-28

讀詩三首。王兆基以共鳴板為題,描繪海水和鋼琴的對話之間,坂本龍一使音樂自由,也在自由當中;任弘毅不斷折返午夜的月台,寫關於母校的回憶,也悼念李衍樺教授;池荒懸以即興創作方式回應第一、二、三和五場「齊人詩歌X藝術節」中各項表演,場面接踵而至,也有眾聲喧嘩。

「魔鏡歌詞網」成立19年無預警消失!更多更詳盡歌詞何處找?網民高呼:再次經歷失去CoolManMusic嘅痛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7-02

涵蓋近乎全球流行音樂歌詞的知名網站「魔鏡歌詞網」,於昨日(2日)突然無預警消失,訪問網址只顯示「無法連上這個網站」,即使Google搜索也找不到任何相關網站資料,讓不少香港人震驚說:「再次經歷失去CoolManMusic嘅痛」、「KKBOX 好多絕版歌都無」、「我兩日前仲用緊嚟自high 唱k喎」、「網頁都會過期!」

閒廢之時,仍可有詩——《閒物廢歌》新書講座紀錄

報導 | by 劉梓煬 | 2024-06-29

香港詩人池荒懸早前推出新詩集《閒物廢歌》,輯錄2016至2023年間沉澱所得的選詩,關於鄉愁、命運、閒物、家族、塔羅、音樂等。在新書講座中,由評論人鄭政恆與池荒懸對談,由填詞人雷暐樂主持,談及《閒物廢歌》的去留母題和過往詩集裡不容忽視的主題——與父輩的牽連。除此之外,池荒懸也分享出版第二本詩集後,開始思考「本土詩」的核心,也嘗試向廣東話的音樂性探問,於是他參與不同計劃、接觸不同藝術媒介,成為創作養份,轉化成觸及面廣闊的《閒物廢歌》。

黃秋生重演「大飛哥」! 與黃明志再度合唱推新歌〈揸FIT〉 致敬香港電影 復刻《古惑仔》經典場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28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獨特音樂風格加上敢言性格,使得他受到許多粉絲喜愛。他四年前曾邀黃秋生合作〈中國痛〉,黃秋生更以客家話唱出部分歌詞,當時MV推出時引來熱烈討論,影片至今有2600萬收看次數。 四年後,黃明志與黃秋生再度攜手,推出全新合唱歌曲〈揸FIT〉,特別邀請到〈友情歲月〉的填詞人劉卓輝執筆,MV復刻《古惑仔》經典場景,向昔日的古惑青春和香港電影致敬。

《飢餓遊戲》第二部前傳《黎明收割》 小說明年出版 電影後年上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7-02

美國知名科幻反烏托邦電影《飢餓遊戲》系列,去年推出前傳電影《飢餓遊戲:鳴鳥與游蛇之歌》於全球斬獲 $3.37 億美元後,早前小說作者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與學樂出版集團(Scholastic)宣布,系列最新作品《黎明收割》(暫譯,Sunrise on the Reaping)將於2025年3月18日問世。小說尚未付梓,改編電影已然敲定,製片公司獅門影業(Lionsgate)亦宣布將推出改編電影,同樣由系列三部曲與最新外傳的導演 Francis Lawrence 執導,預計於 2026 年11月20日正式上映。

【小克填詞】關於填詞的100件事(二十一)

其他 | by 小克 | 2024-06-24

流行歌詞的主賓語問題,或許只有填詞人才會注意或執著。小克從「你我他」說起,解構自己以往的作品,發現「接近無我」的寫法經常出現,例如Cloud雲浩影《慢性分手》只在chorus前一句「最恐怖處是我跟你」出現了「我」和「你」字。他亦憶述了張學友的《生命之插曲》,這個同時出現「你我他她」的作品對他有著巨大影響,以致初入行時,每收到demo第一時間都會先想好分段結構,以及究竟有無「我」與「你」。所有你你我我的次序、加減、調換、重置,都有其用意。

林超英化身rapper不再講冷氣! 聯同獨立音樂人Luna Is A Bep推出〈超英歌〉 宣揚綠色時尚「Buy Less Buy Better」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06

從垃圾徵費到全城走塑,都證明環保是香港十分關注的議題。適逢昨日為「世界環境日」, 以「唔開冷氣」聞名的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化身rapper,與獨立音樂人Luna Is A Bep推出單曲〈超英歌〉,宣揚綠色時尚「Buy Less Buy Better」,抗衡速食時裝。夏日將至,相信不少人會問:「喂超英哥,有冇開冷氣?」林超英在歌詞中率先回應:「唔好再問我有無開冷氣/如果我開冷氣我會通知你」。

一舖清唱:《____小事化有____________》——把歌唱成舞台劇再演成電影的戲法

劇評 | by 新八 | 2024-05-30

無伴奏合唱劇「一舖清唱」最近推出原創音樂劇場《____小事化有_______》,由「一舖清唱」聯合藝術總監盧宜均包辦作曲、編曲及合唱指導,加上著名填詞人梁栢堅執筆,捕捉了城市內小人物的聲音。新八回想十二個獨立的場景,當中充滿電影感的舞台處理,是他認為近年最出色的,觀眾能在〈草書〉感到「又去草被玩一餐,再揈手遊遊閒」的放鬆,〈霞氣〉則述說了淡然哀傷的愛情故事,而導演林俊浩充分利用劇場空間,營造出多變的場景,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劇場體驗,在疲倦的生活中打開了一個休憩的空間。

林家謙新歌〈喃嘸師感官漫遊〉 化批評為靈感 喃嘸腔配電音自嘲 「用感官體驗世界,以美感把握當下」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23

假裝冷靜的處女座林家謙,不再無答案,於去月推出新歌〈喃嘸師感官漫遊〉,對人生哲學交出戲謔答案,依舊親自操刀編曲和監製,與鄧百亨合作寫曲,並由近年多產的Oscar填詞。面對網民批評其唱腔「似破地獄、電音、拉鐵閘聲」,他反將這些批評化為創作靈感,在新歌一展喃嘸功力,於三分鐘的音樂裡誦經近650字,鼓勵大家放下對過去和未來的執著,放大感官體驗,拼命無恙之餘,也要「拿著美感拼命量度」每個當下。

美國新生代創作歌手 Billie Eilish 藉新曲〈LUNCH〉出櫃 首次大談酷兒身分 探索女同性慾望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22

美國新生代流行歌手、詞曲創作人Billie Eilish (比莉.艾利殊)相隔三年帶來全新專輯《HIT ME HARD AND SOFT》(溫柔重擊),她在其中的主打歌曲〈LUNCH〉首次直接表達了她對女性的慾望,以及自身性傾向的想法。

【台北國際書展2024】「港台老歌如何刻印我們的生命」講座側記

報導 | by 陳諾霖 | 2024-05-15

在台北國際書展的一隅,傳來泰迪羅賓〈點指兵兵〉、姚蘇蓉〈今天不回家〉的歌聲,60、70年代的港台老歌步過世道變幻,在此時此地,再作迴響。台灣廣播人馬世芳、學者作家陳智德、香港填詞人潘源良同台說起,港台老歌對時代、城市及他們個人生命的深刻意義。

黃耀明深情演繹經典台語歌〈港都夜雨〉〈望你早歸〉 李端嫻王武雄細說背後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05

香港傳奇歌手「明哥」黃耀明最近推出〈港都夜雨〉、〈望你早歸〉兩首台語新曲,請來台灣著名的台語歌填詞人——王武雄擔任錄音配唱工作,三十年前他們同於「音樂工廠」工作,如今在其錄音室合作。二曲皆為台灣作曲家楊三郎的經典作品,連繫著台灣民主化過程,〈港都夜雨〉由蔡德才編曲,〈望你早歸〉由「人山人海」的李端嫻編曲。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二十)

專欄 | by 小克 | 2024-04-29

小克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來到最後20件事,決定全方位解構電視劇主題曲《撕裂的樂章》。遇上「未有歌詞已覺得很好唱」的罕有demo,又有謝安琪一千小時的劇情導讀,自然不難為法情對立的舊題增添新鮮感。小克想到法律與音樂的扣連,讓重要的hookline變得巧妙,亦在chorus後半段轉用溫馴的韻腳,提供了戲劇性的節奏轉變。最後,他反思自己先寫chorus的習慣,也在歌曲發表之後,從初稿中了解自己,並感謝謝安琪建議將原名《法律罅》改掉。

【字遊行.法蘭克福】歌德作為賴特的肖像

字遊行 | by 惟得 | 2024-05-02

場景是人來人往的法蘭克福機場,旅客頂多把這裏視作憩腳站,最有興趣還是購物和填飽空肚,突然出現這尊高大威武的人像,穿著另一世紀的服裝,彷彿時空倒錯。歌德的雕塑如山般屹立不倒,冷眼看底下桌椅的人群聚了又散,有人閤上平板電腦,也懶得開口與手提電話交談,食指猛敲塑料套,也不是發送文字,拍一張眼前的照片,上傳到Instagram,面對愈來愈先進而又原始的資訊,不知歌德有什麼高見?

「有一刻才發現我從來不懂得寫歌。」——訪朱彥龢(龢wo4)新EP《好似一直擁有那隻眼》

專訪 | by 張欣怡 | 2024-04-18

炎夏,粉嶺聯和墟圖書館自修室,朱彥龢(下稱龢wo4)埋首電腦前,空氣靜謐,聲音在耳機裡攘動。暑假過去,這位理著俐落寸頭的音樂人交出了全新EP《好似一直擁有那隻眼》。六首音樂以「夏」起,收結於「雨滴在紙張上」,彷彿發一場暑夜幻夢。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畫繢Netflix《3體》的雜色世界

影評 | by 江俊豪 | 2024-04-09

Netflix的《3體》甫上架,愛國網民口誅筆伐劇集如何渲染文革,當中不無帶有政治和國族性的爭議。江俊豪由此評價「失去原著韻味」和「中國人不配」的批評是否屬實,從文革在劇情上的功能說起,檢視Netflix版有否刻意渲染和醜化,並依據文本的核心理論「宇宙社會學公理」比對,發現《三體》所著眼的是人類整體值不值得被拯救,亦未見「發達的中國」成為普世救主的依據,反而看見劉慈欣秉持著一套跨國族的政制觀。江俊豪所擔心的是,Netflix版在顧全大眾的觀賞意欲下,要對多個重大議題避而不談,恐怕淪為另一部純粹娛樂的地球反抗外星人侵略的俗套劇。

【新書】《○二四三(粵語歌詞創作工具)魔法書》導言:四十,不惑了(節錄)

書序 | by 黃志華 | 2024-04-11

「○二四三」,有個學術一點的名稱叫「類音階」,即是它們有類似音階的性質,卻又絕不等同於音階。它是一項在粵語歌詞創作中很有用的輔助工具,在新世紀以來,廣獲填詞愛好者採用,甚而到了2020年6月,有心人更編寫了一個相關的網站平台,名為0243.hk。

厭世輓歌:你敢去愛發生過的一切嗎?評《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厭世時代的生命哲學》

書評 | by 蘇俊濠 | 2024-04-08

你是否曾認為人生在世「沒有意義」?要是自己「沒有出生」會更好?甚至覺得「人都不應該存在」,世界才會美好? 蘇俊濠評森岡正博的《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厭世時代的生命哲學》,發現這種厭世的態度(反出生主義)其實在各民族的宗教、哲學、文學裡都有記載,包括否定自己誕生的「否定出生」和否定延續後代的「否定生育」,來回比對東、西方哲人的思想,看見眾生往往在肯定與否定出生一事上,拉扯終生。

《填詞L》:當你真心發夢,整個宇宙會聯合起來幫你,但唔擔保成功——訪編導黃綺琳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4-04-08

《填詞L》上映當天,黃綺琳從大阪亞洲電影節返港,只睡了一小時,隨即展開奔波於各大戲院謝票的日子,這位編導卻有種倦容以外的亢奮。填詞夢過後,又追逐另一個夢。近來《填詞L》的訪問與影評滿天飛,我們都知道名詞加上「L」的後綴,就是一種嘲諷:填詞夢追了很久,卻沒有成為大熱填詞人,退而求其次就自稱狂熱分子,也就是英文戲名「wannabe」的意思。黃綺琳曾將這段經歷寫進自傳文集《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如今自資巨額開拍電影,將故事投映在大銀幕上,便是更落力宣傳,完成一場網上訪問後,緊接向曾繼賢繼續分享這個「填詞L」背後的故事。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九)

專欄 | by 小克 | 2024-03-25

小克去年發表的詞作中,第一首是電影《毒舌大狀》的宣傳曲《毒舌神曲》,而他說「法律」是他不熟識的主題,幸好歌曲是由影像作品所衍生,可以從已有的故事框架構想,詞人的責任只是把握劇本中心思想。小克憶述從Gareth. T收到旋律,知道歌曲要先聲奪人以chorus開章,便精準道出主角形象,並加入了黃子華的棟篤笑形象,同時具有已成病癮的斷句及食字遊戲,可見廣東口語入詞的玩味性。

如何填寫輕盈的失敗?——《填詞撚》影評

影評 | by 張欣怡 | 2024-03-13

《填詞L》改編自導演黃綺琳的真實經歷,張欣怡認為羅穎詩之所以一次次做會落空的事,是源於一種童真——三人圍坐的暖黃飯桌,呈現家庭有渾然天成的輕鬆氛圍,因此即使失敗,也是輕盈。她再將這個追夢過程比喻為「愚公移山」,導演貫徹戲內外的愚公言論,半開玩笑地說,假如你想填詞但失敗,也可以先拍一部講自己想成為填詞人的電影,再自己為所有的電影歌曲填詞,如今《填詞L》上映,不知不覺,山就移到我們眼前。

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著你——編輯部精選世界經典教育電影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1

香港的教育制度向來為人詬病,從十多年前「怪獸家長」一詞誕生,直至學童自殺潮,許多童年蒼白地逝去,我們意識到這是近乎整個華人社會也在面對的問題。早前香港電影《年少日記》上映,在社會獲得巨大迴響,讓我們重新審視教育制度和精英主義,同時學會覺察出身邊的高危人士,聽見那些求救的聲音。但要救學童不可只靠社工,作為他們的朋友、家人、老師,甚至陌生人也可以一盡綿力,一句關懷已如鑿出一線曙光。而教育題材的電影數之不盡,此次編輯部的精選片單以反思教育制度為重,囊括星印日美法的經典作品。在DSE臨近之際,放眼世界各地在教育旅途的奮鬥故事,希望能為學生帶來溫暖,或是打打氣;而作為大眾,讓我們受電影的力量一直談論下去,或許某天這個制度就會變好一點點。

我的電影如林振強的歌詞,帶有一份少少戇居的愛——訪《飯戲攻心2》導演陳詠燊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4-02-07

若拍喜劇是一場賭博,那麼陳詠燊就是連賭兩場,他坦言「喜劇就是踩鋼線,攞條命來玩。你拍文藝片,觀眾沒有共鳴,也大可推搪說是刻意為之,但笑片無可爭辯,觀眾覺得不好笑你就輸了。」為了一個punch,無論是對白、演繹、剪接、配樂、調色、字幕等都費盡心機。陳詠燊解釋,「punch與punch之間會互相影響,上一個的演繹會影響下一個,到了剪接時,你忘了剪另一人的反應近鏡,就不好笑了。配樂亦然,若為一場吵架戲配上過分凝重的音樂,當中的punch便會失效,混音時也要平衡對白與其他角色的笑聲,到調色時,也要設法讓好笑的主體突出。」說畢,陳詠燊一再強調,「要令觀眾笑一下,真是捽得嘔心瀝血。就算不至於爆笑,我也很想讓觀眾『嘻嘻』笑一下,為了這下真的會度到最後一秒,因為我希望電影中每句對白都有力量。」

娜塔莉婭.埃斯基韋爾.賓尼迪斯(Natalia Esquivel Benítez)(哥斯達黎加)詩選

詩歌 | by 娜塔莉婭.埃斯基韋爾.賓尼迪斯 | 2024-02-05

娜塔莉婭.埃斯基韋爾.賓尼迪斯(Natalia Esquivel Benítez)(哥斯大黎加聖荷西,1973年12月15日出生)是哥斯大黎加/西班牙作曲家、結他手、創作歌手、詩人、翻譯、教育家和研究員。她的音樂專輯、教育書籍和詩集由大型出版社出版,最近出版的書籍包括:《Andamios de lluvia》(Poiesis Ediciones,2021年)、《太陽與大海的搖籃曲(Arrullos de Sol y Mar)》(Club de libros,2021年)、《Cancionero Nana de la luna: Poemas y Música para cantar, jugar y soñar. Vol. 1》(Ocarina Ediciones,2020年)。娜塔莉婭·埃斯基韋爾·賓尼迪斯的詩被收錄於由Carlos Javier Jarquín編纂的《星球之歌:地球上的兄弟情誼(Canto Planetario: Hermandad en la Tierra)》第一卷(H.C EDITORES,Amazon.com,2023)。

【虛詞・過敏鳥】「用神用竅,令你會更多感覺」的填詞人周耀輝

其他 | by 陳芷盈 | 2024-01-25

曖昧容納的是可能性。「甚麼」是問號,代表不確定,但「知道」也非句號,周耀輝教我們重新理解一個詞語的可能性,知道可以不是終結,可以是繼續探索的開端。麥浚龍的〈True Romance〉裡,說的是即將萌芽的一段戀愛,周耀輝竟選擇用「知道」這個中性的詞語來形容這份美好,歌詞「這感覺多好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便繼續繼續想知道 / 繼續繼續虛得似天空」,便帶有希望一直一直探索下去的渴望。陳建安的〈未知道〉,「未」這個字便象徵著一種可能性,不是「不知道」,而是「未知道」,而歌詞「命運極妙妙在沒有根據 / 世界太怪怪到勇敢走過去」,更教人將對未知的恐懼,轉化為放膽相信「未知」。若〈彳亍〉是一個人的自我探索,在壞時代創作的〈未知道〉則與人同行,勉勵大家一路走在生命之中。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八)

專欄 | by 小克 | 2024-01-22

小克續說J1M3《Landscape》的自然生態書寫,專輯最後一首歌〈季候風〉是完成得最快的一首。 很多人好奇:歌詞是如何想出來?此次小克詳述一份歌詞創作的思路次序,先把旋律聽熟,拿捏好歌曲的重點,資料搜集期間被「比熱容量」 一詞所吸引,有抑揚頓挫之餘,「吸熱」與「散熱」也可扣連愛情關係,故而以此作為一切的開端,後來的靈光湧現也是印證了填詞人的直覺。

專訪岑偉宗:一筆一宇宙 譜寫《大狀王》音樂劇歌詞的救贖與了悟

專訪 | by 朱鳳翎 | 2024-01-03

《大狀王》音樂劇於平安夜在一片如雷掌聲中謝幕。以全港頂尖音樂劇團隊醞釀八年製作的《大狀王》,正如劇中福全的對白「贏我就贏硬㗎喇,係爭在贏得有幾.....光彩亮麗嘅啫。」結果一舉取下香港舞台劇獎十個獎項,史無前例。曲詞是音樂劇的靈魂,填詞家如何乘著音樂,以歌詞從市井吵架譜寫到因果宇宙,建構出一個妙趣盎然又哲思深遠的音樂劇世界?且聽被劇場界尊稱為岑爺的岑偉宗娓娓道來。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七)

專欄 | by 小克 | 2023-12-21

有趣是,J1M3說「原來總會出現喺最合適及最好嘅時間」。當「時間」一介入,就提醒著我們正身處這維度,我們都無法駕馭時間,亦根本不知時間為何物;有了時間,我們才能得到去體驗七情六慾的千萬個機會,但同時因為物質維度被這條時間線拖著走,我們又同時感到一種幾乎是與生俱來的「無力感」。所以《傳道書》才有那句「各按其時成為美好」,陳蕾才有那首非常好聽的《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各按其時成為美好」,我真喜歡這八隻字,這句說話彷如一塊膠布,往往能撫平一些傷口,儘管不信此道者會稱之自我安慰。但我經常想,你能找到一句說話作暫時安撫,也其實相當難得吧!

【無形・那陣時不知道的滋味】哪個時勢能沒有歌|訪陳智德《樂文誌》

專訪 | by 韓祺疇 | 2023-12-14

〈年少無知〉與〈天與地〉代表了兩種態度,前者徬徨躊躇,後者是堅定與叛逆的rock and roll精神,但它們並不對立,因為頹廢與勵志的力量都是必須的。如何破除二元,以文藝的精神思索時代表徵下,眾多複雜的人性面貌,這是陳智德在《樂文誌》的課題。同樣地,也可以由外表迥異的兩首歌談起:陳百強的〈喝采〉與張國榮的〈風繼續吹〉。

不是你的命,不要亂認命——藍奕邦〈命〉詞評

其他 | by Sir. 春風燒 | 2023-12-14

兩年前藍奕邦發表了〈生〉,詞曲由藍奕邦親手包辦,寫的是人的艱難掙扎,並探討生的意義。是次林夕所填的〈命〉除了延續這個話題以外,還討論一個人被隨機誕生在某個時空,似是探討人面對存在的拋擲性,是不是只能認命?Sir. 春風燒評此曲,認為歌詞將人的覺醒和大膽都歸因於先天遺傳而不是後天的識見,但只有人類才能做到知命但不認命,教人握緊尊嚴不認命。

《年少日記》的有俊和有他的《4891》

影評 | by 雙雙 | 2023-12-07

《年少日記》引來全城對學童精神健康的關注,雙雙首先認為此電影可分為兩部分:「年少日記」與「餘生」。他再從盧鎮業早前出演過黃妍的一系列MV作比對分析,書寫年少日記的,有其「哀傷的作者」,而世界讓鄭sir承受痛苦,他卻以對學生、新的少年的陪伴作為如歌的回報;結尾的天台作為一個異世界之門,鄭Sir與有傑重逢,是補償了多年前沒有正式道別的虧欠。

【新書】《星球之歌》:地球上的兄弟情誼

書序 | by Luis Arias Manzo | 2023-12-04

詩人不可以被遺落,正如Vicente Huidobro(比森特·維多夫羅,智利著名詩人)所言︰「詩人是一個小神」,而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比凡人更特殊的存在才能夠拯救我們倖免於難。這就是為甚麼我堅信並且不斷重複地指出「詩人必須站在為生命而戰的前線」。際此文明危機的時勢,《星球之歌》的詩人正是為世所需的使者。我們用以書寫的墨水正是我們靈魂的鮮血,此所以詩歌如同一頭渴求公義的狂怒怪物,從靈魂裡面闖出來。

人與非人——周耀輝歌詞班後感

散文 | by 周子皓 | 2023-11-27

「最近終於有幸可以訪問耀輝——其實說是訪問也不太恰當,那更像是一個老師和學生的交談。原定三十分鐘內完成的,卻不小心成了一個小時半的閒話家常,結論是,我是一個爛透了的訪問者。」「一世唔畢業同學會」聽來就是一個邪教,周子皓卻懷着研究的心進入歌詞班,而第一堂課周耀輝便開宗明義,他不懂「教」,但可以「導」,「道以方寸」,透過展示自身的經驗,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寸去行各自的路。

【文藝Follow Me】許鞍華《詩》——把詩歌影像化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3-12-28

由許鞍華執導的紀錄片《詩》今日正式上映,《詩》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短訪淮遠、飲江、鄧阿藍、馬諾,談詩是甚麼;第二部分篇幅最長,專訪黃燦然及廖偉棠,談他們對詩的態度;第三部分短訪年輕詩人黃潤宇,談詩的功能。自小愛詩的許鞍華即使執導多年,仍深深地覺得:「詩是很難講的。」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六)

專欄 | by 小克 | 2023-11-13

小克續談J1M3的作品,在曲、詞、編三方面中,《風蝕崖岸》都是《Terra: LandeScape》專輯中他最愛的一首,亦是一首「徹底離地之作」,當中完全客觀描述,且極度冷漠的感覺模擬著大自然的本質:no mercy。對小克來說,《風蝕崖岸》似是《風靈物語》的延伸,兩曲雖無直接關係,但風也似飾演同一角色,《風蝕崖岸》像是《風靈物語》裡沒篇幅敘述的某些內容補遺。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23——五月的玫瑰 阿根廷當代國寶級詩人迪亞娜.貝列西作嘉賓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0-31

今年香港詩歌節基金會主辦的第七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23——五月的玫瑰」,於10月15日至11月6日在北京、秦皇島、上海、杭州和香港舉行,廣邀海內外眾多詩人、學者、譯者、舞蹈家、音樂家、藝術家,參加朗誦、對談、舞蹈、音樂、影像和跨媒介藝術表演等形式的一系列節目,更邀來阿根廷的當代國寶級詩人迪亞娜.貝列西(Diana Bellessi)作為活動主要嘉賓,貝列西更為是次活動編選詩歌選集,中文版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於 10 月推出。

岩井俊二攜新作《祈憐之歌》來港會影迷 親述一生不能磨滅的傷痛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1-01

曾拍出《情書》、《燕尾蝶》、《青春電幻物語》、《花與愛麗絲》等經典作品,在亞洲掀起青春愛情電影風潮的日本導演岩井俊二,日前來港出席香港亞洲電影節及亞洲電影大獎學院合辦的「電影技術工作坊」,分享其新作《祈憐之歌》的創作歷程和感受,並道出電影中蘊藏着他終其一生都不能磨滅的傷痛。

暢講粵語音樂劇《大狀王》三首歌詞的詞境

劇評 | by 梁萬如 | 2023-10-25

《有陣時》、《撒一場白米》和《道德經》三首歌詞,最能展現粵語音樂劇《大狀王》深刻的主題。由於歌詞蘊藏深層的意思,非得從文學和宗教哲學的角度解讀,無法讀懂歌詞內容,更遑論欣賞歌詞的境界。《有陣時》由角色宋大媽和阿細主唱;《撒一場白米》由阿細主唱;而《道德經》則由方唐鏡主唱。三首歌詞寫就三種人生境界:宋大媽的看遍老病死,豁達淡然;阿細經歷死亡,尋道問究竟時歷盡苦楚;而方唐鏡由迷入悟,迎來人生重大的轉變。

【新書】《林若寧——藏在歌詞後的人》——〈林若寧,作為風格〉

書序 | by 張書瑋 | 2023-10-20

林若寧的風格,是否一種方法,或者說是否一種可以歸類的文學風格,這也許充滿了不確定性。先暫且不討論他早期寫過的音樂劇/舞台劇歌詞,那與流行歌詞的創作重點不盡相同。以林若寧自己的話來說,他明白流行歌詞是要為歌手和旋律服務的,甚至他喜歡旋律給歌詞帶來的限制。正如他以與本名完全無關聯的筆名寫詞,將生活中的自我與作詞者分開,這些都影響了他一直以來的歌詞創作,也融為他早期風格的一部分。他是觀察者和陳述者,講述別人的故事,講述歌手的想像,盡量無悲無喜,可堪是一位「歌詞後的人」。

《記不起一個人,哼得出一首歌》:記憶無非尚存快樂的一切——訪唱作人馮穎琪、歌手黃妍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3-10-04

半年前,大館聯合非牟利音樂機構「一個人一首歌」和「大台主」,以及高錕慈善基金,舉辦社區藝術計劃《記不起一個人,哼得出一首歌》,招募年輕家庭及新晉音樂創作人深入認識腦退化症,希望透過共創音樂讓大眾以正面態度面對疾病。上月一眾參加者於大館出席成果音樂會,計劃的策劃人、創作總監兼創作培訓導師的唱作人馮穎琪更請來歌手黃妍任演出嘉賓,一同分享關於腦退化症的故事,傳揚正面信息。

善惡何曾涇渭分明?——聽林家謙〈怪我只敢做好人〉

其他 | by 任弘毅 | 2023-10-17

再談林家謙新作〈怪我只敢做好人〉,任弘毅在一面倒支持「邪不壓正」、「不論代價堅持做好人」的詮釋下,重新反思歌名的含意,發現當中刻意的不協調性,世間的好壞不是純粹的二分法,才需要「思考」和「質疑」。他認為這首詞珍貴之處在於林夕以細微違和感提醒我們:好壞往往只是表象,而當中的詩性辯證、覺悟之高,即使非林夕本意,也是一份十分寶貴的解讀。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五)

專欄 | by 小克 | 2023-09-25

小克續談J1M3的作品,由《雪崩》的創作靈感說起,聽過英文版《Avalanche》後想像著人類攀登梅里雪山的神聖畫面及其詛咒,寫下了《雪崩》的副歌,但小克認為它不應該只涉及愛情,於是又聯想起波蘭詩人斯坦尼斯洛的名句、電影《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以及淨空法師的開示DVD,便決定「共業」這兩個字必須要入詞。

重構自我的反思——〈怪我只敢做好人〉

其他 | by 姚慶萬 | 2023-09-20

林家謙在最新作品〈怪我只敢做好人〉之中,似是探討人的好壞,姚慶萬從中解構自我和客我的矛盾,是源於社會的目光和普世價值。我們既想與周遭環境建立並維護和諧的關係,卻又想忠於赤子心 ,而兩者的拉扯,讓我生出自責,於是歌詞中不斷出現怪責自我的想法,對不起的不止「某人」,更是和自己的告解。林夕在詞中沒有過分強調善惡,但姚慶萬認為所謂「好人」,大概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堅持自身的內在價值,問心無愧。

【無形・致我們終將遠去的校園】訪黃志華《本可成佳話》——懷粵語歌的舊,乘著老歌走進昨天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9-06

近年本地流行樂壇再次熱鬧起來,廣東歌不時成為大眾討論的話題,當不少香港人重新投入粵語歌曲的懷抱,資深樂評人黃志華新作《本可成佳話──粵語老歌故事及觀賞》,結集在過去三十多年來,積極研究香港早期粵語歌調的文化與歷史,以及有關粵語流行歌創作的理論。藉著九十多首粵語老歌與相關論述文章,讓讀者重新細味半世紀以至八九十年前的歌曲,探究那些年的廣東歌到底發生過甚麼事。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四)

專欄 | by 小克 | 2023-09-21

小克此次談及近日為電子音樂人J1M3包辦其新專輯《Terra: LandeScape》的歌詞,除了沿用自然現象外,大都涉及形而上精神層面,正當小克想減少寫玄虛的題材,宇宙卻給他機會多寫五首。當中《樹海》的韻腳處理是希望把愛情建構於流動電話及社交網絡之中,讓歌曲更有時代感,他亦再三感謝黃浩琳對他的提點:創作人在表達理念之同時,也應顧及受眾的反應。

暴力、性與死亡下,扮演不知悲傷為何物的小孩:讀安西水丸《青之時代》、《東京輓歌》

其他 | by 翁稷安 | 2023-08-25

在這靜謐、甜美的表面下,似乎隱隱潛藏著某種難以言說的陰暗。畫面之下佈滿著近乎與現實斷裂的縫隙,是安西水丸作品給我的一貫感受。這種張力隱匿在安西的插畫乃至文字作品中,多半處於模糊的樣態,在看似恬靜怡人的畫面、表現出大叔趣味的字裡行間,提供著無聲卻深沉的厚度。然而,翻開安西的短篇漫畫集《青之時代》、《東京輓歌》,卻能見到他在早期作品中,卻毫不保留地完全展露。

美國傳奇民謠歌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尋找隱世巨聲》主角羅德里格斯逝世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8-11

美國傳奇民謠歌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尋找隱世巨聲》主角羅德里格斯(Sixto Rodriguez)在周二(8日)逝世,享年81歲。他的死訊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並對他的離世表達哀悼。

如何譜寫黑暗時代之歌?——「書寫災異的時間」勞緯洛、葉梓誦對談《崩末》紀錄

報導 | by 陸景揚 | 2023-08-16

早前文學館邀請到小說《崩末》作者勞緯洛與《字花》執行編輯葉梓誦對談,以「書寫災異的時間」為題,圍繞這本以災異為題的新出版小說,顯現勞緯洛思考黑暗時代的歌如何唱的歷程路徑,也分享兩人平時在文學創作的思考歷程,以及對於當代文學方向和災異書寫的看法。

〈情定唐人街〉:在地下街環迴迷路的武陵人

其他 | by 四葉 | 2023-08-12

〈情定唐人街〉作為林夕在2023年的第二首作品,是為述說港人移居的懷舊小調。四葉配合MV解析,認為曲中先借用〈桃花源記〉典故,聽眾猶如武陵人長居於此桃花源,久而久之卻意識到懷舊的傷痛,舊家已不復得,此地恍如失樂園,但他認為林夕想藉此寄語港人要認清飄落的是落英還是雪,情定方可開始,找到回歸家園的路。

由《聽風的歌》到《隨盲柳入眠的女人》 ——那些年他們改編過的村上春樹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8-03

村上春樹的小說,往往穿梭現實與魔幻之間,從光怪流離的異質世界,探索個人的內心世界,折射現實中的情慾與創傷。這些虛實交錯、曖昧不明的文字,早年常被認為難以由影像呈現。不過,近年有不少改編自其作品的電影上映,大獲書迷好評,甚至獲得奧斯卡、康城影展等獎項。這些由村上春樹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你又覺得哪一部最能展現村上春樹的文學風景?

【無形・辛波絲卡,種種可能】鴻鴻〈我相信,我不相信〉、周漢輝〈多見以後〉、鄧小樺〈黑色的歌〉

詩歌 | by 鴻鴻,周漢輝,鄧小樺 | 2023-08-01

可怖的詩,可怖的時代 目擊戰爭,所有的詩意都被蒸發 然後吸納到全部的現實中,蕈狀雲爆破 如果那之後她寫得更好了那又如何 如果那之後他變得更壞了那又如何

【藝文在線等】第四集:今晚主題曲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3-07-27

「浪奔,浪流~做隻普通的馬仔~萬水千山縱橫~小丸子又有心事~⋯⋯」上星期討論廣東歌大家也意猶未盡,今集用文學角度講講陪伴大家成長的劇集/卡通片主題曲!究竟主題曲如何團結香港人,又如何塑造我們的共同文化身份?今晚11點,聽聽主持卓然、小樺、紫翹的講法~

【藝文在線等】第三集:今晚歌詞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3-07-27

粵語歌作為香港流行文化重要的一部分,究竟歌詞能否當作文學研究的文本去理解?歌詞作為文本具文學性 嗎?今晚11點,聽聽主持卓然、小樺,加上新主持——文學館打雜王紫翹 ,一同討論香港歌詞研究!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三)

專欄 | by 小克 | 2023-07-04

小克專欄續談近幾年填詞嘗試的轉韻實驗,並從《作品的說話》、《量子糾纏》等歌曲說起。押韻,足足寫了共十幾期,只因讀設計出身的小克,相信功能主義、結構主義,認為Forms一定要Follow Function,詞人亦如設計師,於定韻轉韻之前,先要想一想原因。

【台灣金曲獎】首位以廣東歌獲「最佳作詞人獎」周耀輝:「獻給所有以中文寫歌詞的音樂人」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7-03

第34屆台灣金曲獎頒獎典禮於7月1日在台北小巨蛋舉行。香港填詞人周耀輝,憑陳奕迅演唱的歌曲《人啊人》,奪得「最佳作詞人獎」。這是歷屆台灣金曲獎中,首次有填詞人以廣東歌作品獲得該獎項,也是周耀輝首次獲得金曲獎。周耀輝未有親身出席典禮領獎,由代領人發表感言,更由代領人以粵語在頒獎台上說出「真係痴線㗎!咁都得?」他表示,「以中文做的音樂就是我們的音樂。這個獎我想獻給所有以中文寫歌詞的音樂人。」

想像的永恆避世島——談林夕〈情定唐人街〉

其他 | by 莫凱傑 | 2023-06-29

近年書寫移民的歌詞甚多,莫凱傑聽過林夕填詞的〈情定唐人街〉,頓覺往事如煙,心感悲涼又安慰。雖然「唐人街」是似樂實悲的虛幻國度,但若失散的人終在高於現實的地方再次連結,它大概已是那個最佳的心靈落腳點了。

【無形・到底拖延過甚麼事】延緩小記

詩歌 | by 淮遠 | 2023-06-26

面對日常生活形形式式的期限,人類總是不免重複拖延的習慣,淮遠以此為題寫成短詩〈延緩小記〉,每天用餐服用一枚小藥丸,但求延緩身體退化對抗衰老。

〈萬一你是個好人〉:從黑白的土、衛到「綠」

其他 | by 四葉 | 2023-06-07

林家謙最近推出的新歌〈萬一你是個好人〉,封面上巨大的土星,讓四葉聯想到歌詞中的「我」,即是畫面上土星的本體,以「行星—衛星」來比喻人際關係,意思明白不過——衛星圍繞行星,軌跡穩定,保證了兩者之間的無形羈絆,同時永遠拒絕了有形的接觸。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二)

專欄 | by 小克 | 2023-05-29

小克專欄承接上期,從近幾年填詞嘗試的數個轉韻實驗,其中包括為柳應廷填過的幾首歌曲,分享自己對韻腳運用的心得,談及轉韻定必有其「原因」,而該原因並非純理性或純感性,更像是介乎於兩者之間的混合操作。

〈兩生花的自癒〉——舞蹈歌劇《兩生花》觀劇筆記

劇評 | by 驚雷 | 2023-05-19

由《兩個女子》和《蕭紅》兩部劇作組成的 《兩生花》,是今年香港藝術節的舞蹈歌劇作品,曾於2021年看過網上首映的驚雷,最近再看尾場的現場版後,感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觀賞經驗正相互交織、補足,作為觀眾親身坐於劇場不同的位置,亦為他帶來不同的感知經驗。

【台灣金曲獎】林夕周耀輝獲提名「最佳作詞人獎」 首見以廣東歌入圍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5-17

第34屆台灣金曲獎公布入圍名單,香港填詞人林夕及周耀輝均獲提名「最佳作詞人獎」。他們的入圍作品分別是林家謙演唱的《某種老朋友》,以及陳奕迅演唱的《人啊人》。這是歷屆台灣金曲獎中,首次有廣東歌詞入圍該獎項。

〈隱形遊樂場〉:彩色的時刻——滿洲里之象

其他 | by 四葉 | 2023-06-07

聽張敬軒的新歌〈隱形遊樂場〉,四葉注意到歌詞出現三次故意的延宕或「猶豫」,認為這種「猶豫」不僅僅是停頓與時間上的延遲,並由此談及它們每次出現的理由與意義何在。

年月很惡,尚有些仍然能保衛——八套香港保育電影推介

如是我聞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5-11

疫症過後,街道又擠逼如故,逼滿異地遊人,廣告牌鋪天蓋地,寫著「你好,香港」四個大字,城市彷彿得到重生。但過去幾年,我城的人卻經歷離別,不少店舖結業,沙田珍寶海鮮舫移離香港、深水埗梁添刀廠招牌拆卸,城市的人還未學懂講再見,就要學會說你好。建造有時,拆毀有時,有人棄之不顧,也有人選擇堅守,一直用光影保存我城面貌,讓消失的歷史與文化再次被看見。虛詞編輯部在此推介八套與香港有關的港產保育電影與紀錄片,藉此與過去的事物說句你好。

【鄧麗君逝世28周年】一代歌后與香港的淵源

其他 | by 鄭景元 | 2023-05-08

1995年5月8日是華人樂壇悲痛的日子,一代巨星鄧麗君因氣喘病發在泰國清邁辭世,享年42歲,但她的歌聲經久不衰,人們以「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來讚頌其成就。今年是鄧麗君逝世28周年,亦是其70歲冥壽,鄭景元撰文悼念這位一代歌后,談及她的成名之路,如何與香港關係密切。

腦霧小熊——協助整理西西故居有感

詩歌 | by 劉偉成 | 2023-04-28

華文世界的重要作家西西去年離世,劉偉成憶起年前與黃怡一起給西西買的小熊,帶著小熊去聽愛德荷大學裡的當代世界文學課,然後再送給西西,近日到西西故居協助整理遺物有感,寫成這首詩作〈腦霧小熊〉。

修辭與戀像:評嚴瀚欽詩集《碎與拍打之間》

書評 | by 勞緯洛 | 2023-04-19

近年香港詩集出版頗盛,且尤多青年詩人交出首部結集,勞緯洛認為嚴瀚欽去年出版的《碎與拍打之間》,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其寫作在詩藝上嫻熟並迷人,就詩的觀念本身也有豐富省思。身為詩人的嚴瀚欽,究竟是如何看待詩,以及寫詩?勞緯洛認為《碎》給予讀者的其中一道關鍵提示,就是「修辭」。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一)

專欄 | by 小克 | 2023-04-18

而由「過千山過千海」開始,兩人「一生一世也不分」這承諾已毋須用相同韻腳去暗喻,反更像兩個主體合二為一,走到天涯海角每一處,遂以四隻不同韻腳――「海」、「果」、「端」、「行」去montage表達;收尾之際,肉身已無力前行,於是靈魂結伴雙飛去,「跟我一起飛去」那個「去」字,正是粵語第三聲「陰去」,去得很遠,很遠,無論音韻或字意,都餘音裊裊;詞曲之配合,以及這個收筆之處理,簡直妙到毫巔。

羅蘭巴特入詞 好青年荼毒室初嘗 RAP 滋味 feat. 鄭秀文新歌《愛是… 2.0》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3-07

鄭秀文推出新歌《愛是… 2.0》,由哲學普及團體好青年荼毒室再獻新猷,豬文、白水、鹽叔包辦rap詞,由 DaiShin、Novel Fergus 和 SoWhat @Yack Studio 負責監製,饒舌唱出愛情哲學。

【除罩詩輯】臉在追逐,臉在逃亡

詩歌 | by 陳李才、璇筠、陳煒舜、熒惑 | 2023-03-06

在本港實施長達959日的「口罩令」,上周起終於全面撤銷, 陳李才、璇筠、陳煒舜、熒惑分別寫詩,辭別「雙面」,記錄脫下口罩的感覺,把嘴唇貼在臉上,裝成三年前的日常,肌肉鬆弛的面頰,狠狠呼吸濕潤的風。

《Ecoutez-moi》——「對話節錄體」歌詞

其他 | by Whitemusk | 2023-02-22

有時喜歡聽舊歌,心態大抵和喜歡逛古著店的人一樣,透過曾經的流行,短暫地沉浸在已逝去的時光裡,就像是相隔著名為時間的磨砂玻璃,似有若無地觸碰已經錯過的,偶爾還會發現一些以前從未發現的小驚喜。今次發掘到的小驚喜,是收錄在何韻詩21年前出的專輯free{love}裡一首非主打 《Ecoutez-moi》,由英師傅作曲,黃偉文填詞。

白紙詩輯:一種屏息的顏色,一種刪字的意圖

詩歌 | by 蔡琳森、鴻鴻、三木 | 2023-01-20

無須點火,一張白紙,也能燃燒。無須塗寫,一張白紙,也能不絕滔滔。蔡琳森、鴻鴻、三木以此為題分別寫詩。白紙的白,是抹去歷史,抹去所有敏感詞的白,也是所有光的集合,最寬闊的期待。

【2022・回顧】張婉雯、姚慶萬、阿果——給2023的十首歌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2-31

年尾又是回顧的季節,「虛詞」編輯部邀請了不同單位,分別從音樂、影視、書籍的角度出發,回顧2022並展望來年,這篇請來作家張婉雯、寫歌詞評論的姚慶萬,以及流行文化評論人阿果,每人各自挑選十首流行曲,作為給2023年的點播歌曲。

【虛詞.在水中央】詩兩首:〈蘇州河依然悲傷 〉、〈靜安寺網球場宣言〉

詩歌 | by 郝偉凡 | 2022-12-15

每個時辰都是我們的忌日。 有人站在寒冷的橋上點起一支蠟燭, 帶著不死的漢語那燃燒的淚。 蘇州河繼續向前奔湧。

填詞人周耀輝生日前收大禮 獲史丹福大學列「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2-10

美國史丹福大學月前公佈「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行榜,以反映各地學者在不同領域的實力及其學術論文所帶來的影響力,其中浸大人文及創作系教授、香港資深填詞人周耀輝獲列入其中,與另外約二十萬名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科學家齊名。

譜寫瘟疫城市的各種聲音:評《疫托邦之歌》

劇評 | by 紫翹 | 2022-12-05

疫情已踏入N年,早已習慣與病毒在城市遊走的我們,掃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門票與場刊,走進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戴著口罩,手持搓手液與各種保持距離的QR code,觀眾像是悉心cosplay出席以「瘟疫」為題聯篇音樂會,力求對表演百份百尊重。此時此刻的音樂會,很是合時,對於飽歷風霜的我們,亦算是一種回顧。

警方尖沙咀碼頭掛禁奏樂告示 歌手MC感無奈 笑言「清唱好似得」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1-10

香港街頭表演空間或再縮減。近日警方於尖沙咀碼頭掛上「請勿在此公眾地方玩奏樂器」告示,該告示旋即成為網絡熱話,曾是街頭表演者的歌手MC張天賦亦表達無奈。立法會於2019年曾討論街頭表演發牌規管,惜政策至今仍未落實,令街頭表演更形困難。

與「你」對話——〈到底發生過什麼事〉

其他 | by 姚慶萬 | 2022-10-30

九月初Dear Jane在電台先行推出〈到底發生過什麼事〉,由黃偉文填詞,Howie作曲。歌詞內容圍繞看待情感的看法,讓姚慶萬感興趣的反而是副歌的編排。黃偉文為Dear Jane所填的〈人類不宜飛行〉或〈脫骹的華爾茲〉,第一、二段的副歌皆是重複,這與大部分廣東歌的結構相像,但〈到底發生過什麼事〉卻在作曲上改變了一點結構,而黃偉文在這個帶有稍微變化的作曲上,注入了敘事的巧思。

【已讀不回 S2 #33】蘇毅雄Samson|天災滅絕真攬炒:David Quammen《多多鳥之歌》

已讀不回 | by 蘇毅雄 | 2022-10-21

自然學家逵曼(David Quammen)指出,多多鳥可能是第一種由於直接人為干預而絕種的生物,他以此為引子,探討日益嚴重的生態系統破壞問題,並寫成此書⋯⋯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聽National Geographic攝影大賽評審、香港生態攝影第一人Samson 蘇毅雄介紹《多多鳥之歌》(The Song of the Dodo)!

誤解辭典:讀〈老派約會之必要〉的浮想聯翩

其他 | by 四葉 | 2023-05-16

四葉解讀李維菁的《老派約會之必要》,在這篇〈誤解辭典〉,行文間亦引用了張天賦同名新歌歌詞,浮想聯翩,「彩虹」之必要,在於它把對「老派」的反諷推到高峰。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六)

專欄 | by 小克 | 2022-09-26

小克專欄續談填詞,並提及堪稱其中一個最難韻腳的「車」韻,詞人一旦選中,便不容易埋尾,不論題材為何,都見詞人跟這韻腳艱苦博鬥的痕跡,並隨之分享個人以此韻腳入詞的經驗,當中包括為張繼聰所寫的《David Harleyson》,更為讀者送上兩個關於此曲的秘密彩蛋!

一半凡人一半神,異色瞳的病變神話 —— 歌德、班尼狄甘巴貝治、大衛寶兒

散文 | by 紅眼 | 2022-09-22

「異色瞳」現象主要是來自名叫虹膜異色症的基因異變,雖然此病變對人體幾乎無害,但人對於賴以視物的眼睛一直附帶許多迷信與想像,而「異色瞳」之獨特,從亞歷山大帝的英雄神格、女巫的邪惡之眼,以至近代樂壇變色龍大衛寶兒的不對稱異色眼眸,都在人類社會千百年間產生了大量關乎美感、靈性、超自然的神話式猜想。

詩三首:〈危〉、〈細語〉、〈請求〉

詩歌 | by 五口 | 2022-09-16

五口傳來詩作三首,以〈危〉、〈細語〉、〈請求〉為題,分別寫給不同對象:「讓我活在世間的一顆心裏/彷彿時光倒流 我回到世界起點/而終點——臍帶的另一端——僅僅是你」。

以音樂作為行動,成為一個厲害的普通人:陳嘉銘 x 馬世芳 對談側記

報導 | by 飛地 | 2022-09-16

什麼是盛世?飛地台港對談沙龍「為盛世備忘」,邀請香港流行文化研究博士、《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的共同作者陳嘉銘,與台灣廣播人、知名樂評作家馬世芳演講對談。兩人分別用約 30 首歌,描繪出各自心中香港與台灣的盛世。

文學與歌詞,「我」和「你」與愛情:〈老派約會之必要〉

其他 | by 葉嘉詠 | 2022-08-10

看過〈老派約會之必要〉一文和聽過〈老派約會之必要〉一曲,我們可以肯定李維菁是啟發黃偉文填寫歌詞的泉源,但文學與歌詞是兩種不同的載體,未能將文字直接挪用到歌詞,葉嘉詠對比李維菁原文與黃偉文的歌詞,從中解讀當中的「港式中國風」。

詩三首:鄭點 X 周丹楓 X 沁谷

詩歌 | by 鄭點、周丹楓、沁谷 | 2022-07-29

鄭點、周丹楓、沁谷分別傳來詩作〈啞縣〉、〈影〉與〈第一千八百二十六天〉。風吹散了幼嫩的髮絲,掠過襟翼的聲音滑進了耳道,下一個五年,你我會否仍然依舊?

不要留住風景和自己——讀《碎與拍打之間》輯一

書評 | by 姚慶萬 | 2022-07-26

翻開嚴瀚欽的詩集《碎與拍打之間》之前,姚慶萬就猜想其中會否有壞日記的詩存在。誠如他的詩句所寫,雲中會有甚麼沒人知道,可能有刀,可能會死,選擇將〈四年〉放到這一輯最後來讀,換個角度來想,或許不是作者對愛情的總結,而是其對一場感情的總結。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四)

專欄 | by 小克 | 2022-07-18

小克在專欄續與讀者分享填詞心得,一份詞的好與壞,涉及太多因素,也很難定下客觀標準先決條件,但先決是對該種語言無條件的熱愛,慢慢從日常談話中領略每個音韻每個音調的特性,再配合內容或主題去適當運用,最後歌有歌命,即使上不了金榜淪為滄海遺珠對不起歌手,也起碼對得住語言本身。

《人類群星閃耀時:電影中的褚威格世界》——亂世中的放逐,見證美好時代告終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7-13

奧地利作家褚威格善於閲讀人性錯綜複雜的激情與慾望,歷年來也有不少電影改編或啟發自他的作品,適逢今年褚威格逝世八十周年, 香港藝術中心與香港歌德學院合辦《人類群星閃耀時:電影中的褚威格世界 》,精選幾部與其相關的電影進行放映,更邀得《布達佩斯大酒店》視覺特效師擔任座談嘉賓,從箇中美學探究此片的核心靈魂褚威格,如何為電影帶來深遠影響。

〈同齡的跑道上——悼念倪匡〉、〈童話神偷〉

詩歌 | by 崑南、驚雷 | 2022-08-15

作家倪匡及導演羅啟銳日前先後離世,文化界人士紛表悼念,崑南與驚雷分別寫詩,以〈同齡的跑道上〉與〈童話神偷〉作悼念。未曾攜手其實早已攜手,銀河上書寫不二的自由;人生多變幻,奢望一步難,然後就能一步佳。

五六十年代的粵語歌生產有沒有本土意識?

書評 | by 黃志華 | 2022-06-22

談香港流行樂壇的新書《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香港樂壇變奏》最近出版,向來關注粵語流行歌曲的黃志華,讀到書中第一篇講本土意識的文章,想及1974年以前的二十多年漫長歲月,粵語流行歌曲生產會否關乎本土意識,生產粵語流行曲的念頭又是如何閃現?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三)

專欄 | by 小克 | 2022-06-14

上次談到寫慘情歌用「我」韻,因為同韻字夠多,而且每句都我我我,容易投入情感,小克最新專欄續談廣東歌填詞,並從我oh韻、你ei韻、我與你、水ui韻、手au韻,分享不同韻腳的使用,內文更配以大量歌曲作例子分析,值得細讀。

《我在流浮山滴眼水.jpg》——從私密的日常看一個時代的境況

其他 | by 熊蔚婷 | 2022-06-08

唱作歌手Serrini的《我在流浮山滴眼水.jpg》,歌名看似無厘頭,但若理解全首歌詞,自會發現箇中意味,熊蔚婷認為這首歌取材日常,歌詞風格直白質樸,當中抒發的愁緒亦是老生常談——在這個充滿荊棘的時代,面對未知仍要勇於冒險,接受失去作為人生常態,而非一昧逃避。

詩三首:石堯丹 X 曾繁裕 X 歧在

詩歌 | by 石堯丹、曾繁裕、歧在 | 2023-10-24

從協音及旋律創作角度賞析《海闊天空》

其他 | by 黃志華 | 2022-05-26

在「虛詞」寫過兩篇普及粵語歌協音理論知識的文字,黃志華這次選來最近在YouTube點擊數破億的《海闊天空》,從協音及旋律創作角度,細緻賞析當中佳處,並由此介紹一些較深入的協音理論知識。

專訪小塵埃新歌〈finish it don’t quit〉︰傷愛過後,給摯愛的輕聲細語

專訪 | by 蘇麗真 | 2022-05-27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本是老生常談,能夠相戀相依幾多個十年,活在變幻莫測的時代,或許是每對戀人更難答的問題。小塵埃(Lil’ Ashes)的 Pollie 和 Jonathan,從讀書時期邂逅、夾Band、相戀到出道,不知不覺走過第一個十年。繼前作〈第二次告白〉回歸微觀的感情關係,5 月 20 日派台的新歌〈finish it don’t quit〉,隨電子節拍訴說戀人磨擦漸多的階段,二人以音樂展開對話︰如何以愛化解一切矛盾,在時間的歷煉中讓感情昇華,在紛擾的世道裡一起成為更好的人。

詩三首:〈植物園〉、〈鐵抽屜〉、〈魔鬼山〉

詩歌 | by 池荒懸 | 2022-05-19

池荒懸傳來〈植物園〉、〈鐵抽屜〉、〈魔鬼山〉三首詩作。植物園內的詩人觀賞生命,見證繁盛與凋零,山如名字般住著魔鬼,碉堡的牆遮擋著人和視野,曾經的一座山城,在低迷的海拔間,搖撼潮汐。

【無形.防空洞與避難所】Slava Ukraini,出版是我們的武器︰訪兩本烏克蘭戰爭書編者

專訪 | by 蘇麗真 | 2022-05-25

俄烏戰火綿延兩月,獨立廣場的藍黃星海,被蹂躝成一片頹垣敗瓦,怵目驚心的戰爭暴行,令隔岸觀火的台、港人民同仇敵㑶。港人在台灣成立的 1841 出版社,趕編出華文世界首兩本有關烏克蘭戰爭的書籍,並向烏方捐出港幣十萬元。《無形》越洋訪問兩書編者鄧小樺和孔德維,了解成書過程經歷的種種,亦為反抗者的意志留下札記。

詩三首:櫹槮 X 披靈 X 曾子芯

詩歌 | by 櫹槮、披靈、曾子芯 | 2022-05-08

《作品的說話》:把世間留給善良的人

其他 | by 小克 | 2022-05-02

姜濤23歲生日推出新歌《作品的說話》,更親自執導以反戰為主題的MV,為這首新歌填詞的小克,看過MV亦有感而發,除了談及詞作背後的構思,也分享自己對MV的感動。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二)

專欄 | by 小克 | 2022-04-28

小克續與讀者淺談填詞,這篇談「一韻到底」與「韻腳」,並從廣東流行歌史的經典《好心分手》,談及填詞人曾幾何時的功能,就是寫一些文字讓聽者在K房送酒,演好受害者角色的台詞,寫情歌,揀「我」,無衰!

「節點斷開效應」續篇——以《世界真細小》為例,為詞意黃霑寧願……

其他 | by 黃志華 | 2022-04-14

延續上篇關於「節點斷開效應」的文章,黃志華再以黃霑詞作《世界真細小》為例,談粵語歌協音理論的普及文字,並介紹若干粵語歌協音方面的現象與知識。

復刻 01 年反戰歌曲 坂本龍一推出《Zero Landmine 2022》為烏克蘭籌款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4-06

多年來積極就反戰、環保議題發聲的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昨天(4日)發表《Zero Landmine 2022》,重製 2001 年的《Zero Landmine》,收益扣除成本後悉數撥捐人道組織,聲援烏克蘭。

英國國家詩歌比賽最年輕冠軍!19歲劍橋港生書寫離散:「能寫這詩是種特權」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4-01

2021年「英國國家詩歌比賽」(National Poetry Competition)公布得獎名單,來自香港、正在劍橋大學修讀經濟系的葉晉瑋(Eric Yip),憑《Fricatives》這首詩作脫穎而出,更以十九歲之齡,成為該獎項自1978年頒發以來,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得主。藉著此詩,Eric希望能審視我城轉變,以及伴隨而来的憤怒、沮喪、離散的內疚情緒。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一)

專欄 | by 小克 | 2022-03-28

廣東歌詞,是香港人最積極參與討論或批判的一種文學形式,有見及此,也喜逢廣東歌突然復興重生,身為填詞人的小克,在這個新專欄就跟讀者輕鬆淺談填詞,分享或許只有廣東填詞人才知道的技巧、常識、習慣、趣聞等。

〈懺悔錄〉、絮語

詩歌 | by 五口 | 2022-03-24

五口傳來詩作〈懺悔錄〉與絮語,藉此表達自己、抒發情感。寫詩越多,越覺迷茫,越是想表達幽微、複雜的情感,越需要琢磨用字,和內省自己的存在和心靈,就像把某部分的自己,交託給了詩。

憑歌寄意聲援烏克蘭 DJ 村上春樹的反戰歌單

報導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DJ 村上」主持的臨時廣播節目「村上 RADIO 特別版︰旨在讓戰爭停止的音樂」,18 日晚上在日本全國 38 個廣播電台播出,長約 55 分鐘的節目選播 11 首歌曲,介紹歌曲創作背景和他翻譯的歌詞等。村上表示︰「在烏克蘭爆發了一場沒有人想看到的戰爭,音樂可以停止戰爭嗎?或許不能。但我相信音樂確實能令聽眾思考必須停止戰爭。」

《天裂》詩人黃裕邦再為港爭光 《Besiege Me》入圍美國同志詩歌獎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3-23

詩人黃裕邦(Nicholas Wong)再次在國際文壇為港爭光!繼 2016 年憑英文詩集《Crevasse》(中譯《天裂》)奪得美國蘭布達文學獎男同志詩歌首獎,黃再憑詩集《Besiege Me》入圍今屆蘭布達文學獎男同志詩歌組別獎項。

伊利亞・卡明斯基譯詩三首:〈我們在戰爭中幸福地生活〉、〈問題〉、〈作者的祈禱〉

詩歌 | by 李敬恒 | 2022-03-11

出生於敖德薩猶太家庭的詩人伊利亞‧卡明斯基,四歲失去聽力,十二、三歲開始發表散文和詩,著名詩集包括《Dancing in Odessa》及《Deaf Republic: Poems》,李敬恒找來他的三首詩作翻譯,與華文讀者感受詩人的內心世界。

林家謙〈某種老朋友〉的「詩」意

其他 | by 葉嘉詠 | 2022-03-08

對於林家謙的〈某種老朋友〉,坊間分析已有不少,葉嘉詠希望從另一角度討論,談談歌詞與另一種文類──新詩的關係,並以歌詞的句式、停頓、押韻與典故運用,分析此曲所蘊藏的各種「詩」意。

【已讀不回 S2 #7】范永聰:用歷史佬眼光看香港流行音樂:于逸堯《香港好聲音》

已讀不回 | by 范永聰 | 2022-03-04

在商業掛帥的社會,追求「真正音樂」是否不切實際?小毛老師講由著名作曲家暨「人山人海」創辦人于逸堯所寫的《香港好聲音》,收錄十二個香港音樂創作人投身流行音樂工業的故事,以口述歷史方式,重塑香港流行音樂文化圖景。

詩、槍枝與向日葵︰戰火中的烏克蘭女性

其他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多日,大批民眾湧到鄰國迴避戰火,留下來的人用各種方式捍衛家園。除了紀錄片《凜冬烈火》(Winter on Fire)中為人熟悉的硬漢再次披甲上陣,戰場上也不乏女性身影,執起槍枝的國會議員,製作燃燒彈的歌唱家,當上救援兵的詩人,她們用行動告訴世人︰烏克蘭女性並不是等待別國收留的搪瓷娃娃,從不少烏克蘭詩篇都可以讀到,她們披上迷彩的勇悍與溫柔。

詩三首:披靈 X 藍玉雍 X 曾子芯

詩歌 | by 披靈、藍玉雍、曾子芯 | 2022-03-03

披靈、藍玉雍、曾子芯分別以〈故鄉〉、〈影子們的花園〉及〈故鄉〉為題,傳來詩作。故鄉萬物,早已寂靜成謎,那條一直沒有盡頭的道路,日漸變為一道漫長的凝視,孤單地想像成一座重重的花園。

我們的葉枯死在秋——〈某種老朋友〉

其他 | by 姚慶萬 | 2022-03-02

〈某種老朋友〉近期大熱,姚慶萬認為歌詞解讀可有很多面向,不一定要局限於愛情之論,並從它與不同歌詞互文對讀,以及當中的愛情和佛學觀看,感受創作團隊帶予我們的感情,嘗試從林夕的字句之間,參透禪機。

詩四首:〈總是〉、〈三個關鍵詞〉、〈睏了〉、〈永別〉

詩歌 | by 五口 | 2022-02-25

五口傳來四首詩作〈總是〉、〈三個關鍵詞〉、〈睏了〉與〈永別〉,同樣的太陽招來,同樣的黎明降臨,雨後剩下的天空,一無所有。倒地之時,離別是琴聲,從屬於藍天的記憶裡被除名,偕同燃燒的香煙灰燼被遺忘。

《鏡中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2-18

姜濤早前推出的新歌〈鏡中鏡〉,在坊間已有不同分析,填詞人小克也親自撰文解畫,分享創作源頭與由來,更自言這首歌是他寫過最難寫的歌詞頭三甲,姚慶萬這篇詞評,亦從歌詞剖析到MV鏡頭的運用,心起則起,心無則無,其實所有的「誰」都是自己。

詩三首:文滴 X 鄧小樺 X 律銘

詩歌 | by 文滴、鄧小樺、律銘 | 2022-01-31

不知從哪時開始,一直找不到出口,關於痊癒與遺忘的可能,文滴、鄧小樺、律銘以詩,寫相繼消失的美好事物。森嚴的沒藥,飄渺的沒藥,眾生依舊紛擾,原來人是無法重複橫越相同的馬路。

詩三首:鄭點 X 無皮蛇 X 李曼旎

詩歌 | by 鄭點、無皮蛇、李曼旎 | 2022-01-21

新的時代已來,走進誕辰,竊喜新世紀伊始。鄭點、無皮蛇、李曼旎以詩作迎接新的世界,沿著邊緣裁減,裁減出一個更具體的深淵。

【教育侏羅紀】(歌詞學作文)用普通的事物打破普通的情節——〈記憶棉〉

教育侏羅紀 | by 姚慶萬 | 2022-01-17

不時傳來歌詞評論的姚慶萬,這次從教導學生作文的角度,分析MC張天賦的〈記憶棉〉,解構填詞人林寶如何以床、枕頭連結失去的戀情,並運用鋪排讓這些道具蘊含了特別的象徵。

詩兩首:〈活著〉、〈抑鬱〉

詩歌 | by 五口 | 2022-01-15

五口傳來兩首詩作,張眼闔眼,聽見自己心跳,聽見回聲沉默,平靜的時刻毫無預兆地降臨,無論躺著坐著,活著死著,就算跑到無何有之鄉,我們都仍面對著世界。

〈鏡中鏡〉、王家衛與卡爾維諾

其他 | by 小克 | 2022-01-10

小克繼續分享姜濤新歌〈鏡中鏡〉的創作源頭與由來,並追溯到跟王家衛工作時,在無數個《2046》的雛形中,特別喜歡而印象極深的故事,再談如何從卡爾維諾的自傳式小說,牽連到寫給一個廿二歲年輕人的一份自傳式歌詞。

〈鏡中鏡〉其實好難寫

其他 | by 小克 | 2022-01-03

姜濤日前推出新歌〈鏡中鏡〉,填詞的小克分享創作點滴,自言這是他寫過最難寫的歌詞頭三甲,曲尾那十二粒琴音,源自愛沙尼亞作曲家Arvo Pärt的名曲〈spiegel im spiegel〉,也是小克與創作團隊想對前人致敬的方式。

或在聽風的歌——靜讀電影版《Drive My Car》

影評 | by 化蛤堂的寒露 | 2022-03-29

《Drive My Car》問世以來引起了熱烈討論,尤其是這一齣電影到底是村上春樹的小說改編,抑或是濱口龍介的電影呢?但聰明的導演會知道,改編的電影和村上春樹的小說本身是兩件事。如果原原本本讓家福在鏡頭前獨白自己對女人駕駛的偏見,即使是西島秀俊恐怕都招架不住。一次無日無夜的北海道公路旅行,一個女學生潛入熟人家中的冒險,一段無稽的化身成八目鰻的夢,在在都能看到同時期村上春樹兩本長篇小說的影子。只有這樣的改編,才能讓本來有如草稿的短篇故事,豐富成一段公路旅程。

孔子寫詩

詩歌 | by 何福仁 | 2021-12-15

何福仁續以孔子為題材,逾千行的敘事長詩,寫孔子晚年回鄉,那晝夜奔流的,是空間化了的時間,只有已然的過去,以及未然的將來。

【字在食.素女經】秋冬炊事小詩三首

詩歌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挑你〉︰秋去冬來,屯馬線已經通車。在租約期滿前,他們到了一家越南餐廳吃最後一餐飯,再見土瓜灣。 〈飲冰室〉︰時間凝滯於重建大洗牌前的油麻地一隅,一間靜謐的老牌冰室,懷念舊香港的情。 〈二手雞〉:「二手雞」的稱謂、致癌的關係,比口中的香煙還毒,借詩奉還對他們的詛咒。

從死亡意識中開出鮮花——黎海寧《九歌》觀後隨感

劇評 | by 陳煒舜 | 2021-12-02

黎海寧編舞的《九歌》第四度公演,門票瞬即爆滿,中大中文系教授陳煒舜本身研究楚辭,觀演後相信它掙脫了朗麗綺靡、耀豔深華的傳統羈絆,以瑰詭而傷情的觸感,講述不安穩的現世,同時將現世與洪荒相聯通,展現出人類在衣冠禁錮下那躁鬱真誠、任性任情的「裸猿」本色。

《梅艷芳》:成為閉幕曲的《夕陽之歌》

影評 | by 呂永佳 | 2021-11-25

《梅艷芳》所論述的「香港女兒」傳奇,有人含淚離場,亦有人認為電影拍得刻板。2個多小時的電影值得看嗎?呂永佳認為單單是聽3分鐘的《夕陽之歌》,就值得了:「梅艷芳要穿上婚紗,唱《夕陽之歌》,一個人走上天堂之門。倔強、永不低頭,她即使離開世界,沒有人敢說她輸給任何東西。這是她給香港人的信。」

【蔡炎培逝世】那末,再會了(送別蔡教授)、小詩三首

詩歌 | by 飲江、蔡炎培 | 2021-11-12

香港文壇瑰寶蔡炎培九月逝世,編輯部特將蔡爺詩稿,與飲江先生為蔡爺寫的悼詩共同刊發,讓詩人不至寂寞,入土為安,化作春泥。飲江詩亦曾在文學館為蔡爺所辦的文學追思會上朗讀。

評My Little Airport純愛專輯《SABINA之淚》—— 情感瞬間的刻畫,愛情的各種面貌

其他 | by 鄧皓天 | 2021-10-26

My Little Airport的第十張純愛專輯《SABINA之淚》,早前隨演唱會跟著面世,專輯之名直接引用其中一首歌,歌名源自兩年前朋友S歐遊的失戀經歷。全碟收錄共16首歌,鄧皓天從中挑選較特別的幾首,以作賞析。

詩四首:〈荷爾德林究竟看見了什麼〉、〈哀歌〉、〈夢〉、〈寫作〉

詩歌 | by 五口 | 2021-10-18

五口投來新詩四首,〈荷爾德林究竟看見了什麼〉、〈哀歌〉、〈夢〉和〈寫作〉,四首作品各具特色,而且不乏佳句,像「靜坐在懸崖上/我們每天目送自己出海/朝著 大海的盡頭出發/總是期望自己在哪天歸來」,引來頗多詩外聯想。

詩不只是文學:本地詩人、音樂人、影像創作者攜手製詩歌x電音x影像MV

報導 | by 林詩雅 | 2021-10-27

由《聲韻詩刊》主辦的詩歌活動「詩風電浪」播映會,靈感源自於《聲韻詩刊》旗下的《讀音》。《讀音》於2019年開始,邀請不同詩人到錄音室朗讀他們自選的詩作。池荒懸同時是《讀音》的策劃人,他有感香港經歷過一段寫詩的「黃金時代」,「因為我們不必為誰服務,也不必怕寫了不該寫的東西」,而且,池荒懸指出詩歌不純粹是文字符號的組合,他也愛玩電音,於是生出結合詩和電音的念頭。「詩風電浪」的7首MV中,不少音樂人把詩人親自讀詩的聲軌加入電音。

【文藝Follow me】大陸移民香港 香港移民外國 歌廳《撈鬆》以鄉下話唱港人尋根故事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1-09-20

香港人一直以來都以廣東話作母語,1949年後大量中國大陸的人南來香港,由於他們原本說普通話,香港人便以普通話「老兄」稱呼這些北方人,但不擅長說普通話的香港人帶著廣東話口音,就把「老兄」讀成「撈鬆」(Lau Zone)。由「城市當代舞蹈團」藝術總監伍宇烈導演、音樂人盧宜均及劉榮豐聯合創作及表演的港式歌廳節目《撈鬆》,便藉著「撈鬆」這個名字,以鄉下話去討論香港人籍貫及根的問題。

【字在食.素女經】素食新詩三首

詩歌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你有無食過新豬肉?」在病榻中,草食女蘇麗真寫下新詩,送給一名在醫院外日夜守候的肉食男,希望天天寫信給他,他終有一天會被打動,成為真正的素人……。

〈無可救藥的浪漫〉MV詮釋:若生命是戀人,我當為愛而生

其他 | by 鄧皓天 | 2021-09-09

因《全民造星III》走進大眾視線的張進翹(Manson),早前推出第二首派台作〈無可救藥的浪漫〉,作品陣容大有來頭,由林二汶作曲、周耀輝填詞,搭配麥曦茵執導的燦爛絢麗MV,歌者以個性化的唱腔,為聽眾演繹了一段華美的生命與愛情之旅。

【蔡炎培逝世】蔡炎培的時代面影

其他 | by 鄭政恆 | 2021-09-09

詩人去了,鄭政恆回憶與蔡炎培的相處,想起八月那天,與蔡爺的最後一次見面。蔡爺出版的著作,鄭政恆大部份都有,包括許為蔡炎培代表之作的《中國時間》,整本就是時代的面影,由此角度來看,其作品往往關涉香港的重要事件,在在可見詩人對時局的關切。

【文藝Follow me】看畫「估歌仔」廣東歌展覽 黃曉楓、Goodbye Victoria:廣東歌記錄香港人記憶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1-09-07

「如用這歌/可以代表我」點開手提電話裏的音樂播放器,那些自製的播放列表代表了怎樣的你?失戀時聽《分手總約在雨天》,熱戀時唱《小涼伴》,星期一要播《邊一個發明了返工》⋯⋯十多年沒有聽廣東歌的畫家黃曉楓與從小聽廣東歌長大的插畫師及產品設計師Goodbye Victoria辦了一個「估歌仔」畫展,那些歌同樣代表了某一個時期的他們。

【何福仁專欄:時宜篇】孔子與詩(下)

專欄 | by 何福仁 | 2021-08-30

上篇何福仁探討過,孔子是否有寫詩,並釐清了他與《詩經》的關係,下篇何福仁續談孔子與詩,在《論語》裡,孔子往往出口成詩,那些可能根本就是詩。

活在偽歌舞昇平的時代,寂靜是一種選擇 —— 卓韻芝

專訪 | by 紅眼 | 2021-08-25

今日香港社會氣氛低迷,有人承受不住要找個地方重新開始。亦有人找個地方喘息迴避,麻醉自己,例如聲嘶力竭全情追星,一個巨大的社會現象背後,是一個時代的劫難。但卓韻芝是有點反高潮,比過去的自己更嚴肅和沉實:「我們是否處於一個 escape 的階段,嘗試逃避,見到一些偽歌舞昇平,但問心,如果這一刻我們胡胡鬧鬧笑過去,又是否我想做的事情呢?不如我就認認真真做一場 Sound Of Silence,我是想陪伴大家直視某種情緒,然後你會得到治癒,甚至更加勇敢。」

C AllStar的歌,也就是香港的自述

其他 | by 葉瑪 | 2021-09-01

移民潮的報導沒完沒了,但一個城市的命運,卻沒有誰能斷言。這些年來,C AllStar的歌也反覆以離別和被遺下作題,葉瑪聽著他們的作品,就如聽著一場香港人為香港作的自述。

【虛詞・一句到尾】遇過璀璨至歸零,或曰〈先哭為敬〉不合時宜的眼淚

其他 | by 言肇生 | 2021-08-16

去年黃偉文在IG公開〈傾城〉原版歌詞手稿,補回當年被刪去的開首兩段,言肇生從這首1997年推出的經典,談到鄭欣宜的〈先哭為敬〉,兩者的分別在於,〈先〉的城市傾覆並不代表故事終結,城中的人並不認命,懷抱着溫暖的記憶,直到此刻成為過去。

【無形・一句到尾】驀然回首,兜兜轉轉,化作段段塵緣

散文 | by 何秀萍 | 2021-08-12

自舞台劇結緣後,何秀萍為達明一派寫了人生的第一首歌詞,從那以後亦開展了更多兜兜轉轉與塵俗之緣。如今回首,〈石頭記〉這首歌,原來是她文青生涯的一個分水嶺。倏忽來到今天,日子更艱難,心更千瘡百孔,以各自的方法努力生存外,更加需要音樂、廣東歌的麻醉。

【歌評】了解風的表狀,源自心的感覺——談岑寧兒〈風的形狀〉

其他 | by 賴泓豪 | 2021-08-03

賴泓豪談岑寧兒新歌〈風的形狀〉,曲、詞、編共同扮演風的形象,歌者聲線帶著離別的情緒,把所有分離的祝福、祈願都化成微風,吹起──再散退。不捨得走,或終將離去,其實都沒關係,最重要是以風的形狀,不斷出發。

【無形・一句到尾】前置詞:愈是熱鬧,愈有轉機

無秩序編輯室 | by 無形編輯部 | 2021-08-18

男團MIRROR的冒起,讓本地樂壇再次變得熱鬧,今期《無形》廣邀作者以廣東歌為題,一句歌詞寫到尾,陳智德談李炳文原唱的〈昨夜的渡輪上〉,何秀萍說起與〈石頭記〉的結緣,陳煒舜從俄國詩人萊蒙托夫的絕筆詩〈一個人在途上〉說起,張婉雯則以〈黑色午夜〉為題,寫成一個「幽靈小巴」的傳說。世界未夠癲,尚可更絕望,面對眼前的各種陰霾,願我們都仍能浩浩蕩蕩地,迎來這個城市的另一新世紀。

現實的窒息感,自我超度妄念——〈水刑物語〉

其他 | by 姚慶萬 | 2021-07-26

柳應廷去年推出的「物語三部曲」,其中第一首〈水刑物語〉大獲好評,姚慶萬深入分析小克的歌詞,「刑」字透露歌曲鬱結的基調,其殘酷與水的無常恐怖能夠產生共振,跟Jer當初的創作理念——失戀的感受也相當配合。由受傷害放棄自我,到悟明本源的行動,正是一場自我超脫的過程。

《保育黃霑》與粵語歌歷史/創作

書評 | by 黃志華 | 2021-10-07

期待多年的《保育黃霑》套裝書終於出版。緣起於2004年底黃霑去世,翌年吳俊雄等幾位文化人組成「黃霑書房」,努力搜集黃霑生前的專欄文章、學術論文、手稿、樂譜、傳真、信件等文獻,並公諸於世。《保育黃霑》有三大冊主菜,兩大冊附錄,主菜分別是《黃霑看黃霑》、《黃霑與港式流行》和《流行音樂物語》。黃志華形容,《霑看霑》是黃霑少年至青年時代的傳奇人生紀錄,《港式流行》是黃霑流行曲創作的《九陰真經》,至於《物語》,則是讓讀者從不同角度去了解黃霑的創作思想以及音樂世界。

詩兩首〈鏡衢〉、〈選擇〉

詩歌 | by 五口 | 2021-07-08

「到處都印滿著許多語言/若你細看,會看到縫裡都藏著/以鏡為頭的人」,五口的詩作〈鏡衢〉,以鏡和頭顱為喻,書寫死亡和生命,正好跟另一首短詩〈選擇〉所寫的「紅鏡」和「骸骨」呼應,映照當下人們的迷失悲痛。

《孤獨之塔》: 相信自己的信仰,交織孤獨的靈魂

其他 | by 孫樂欣 | 2021-06-29

貫徹《粉碎糖果屋》以來的童話主題,per se的《孤獨之塔》取材自格林兄弟的《長髮公主》,並配合社會現況,集中呈現「孤獨」這個重要元素。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感到孤獨,但當無數孤獨的靈魂交織在一起,不就是有人相伴,互相支持嗎?相信自己的信仰,終有一天,能救出心中的公主。

【無形・致死難與抗爭,緬甸】 譬如

詩歌 | by 洪曉嫻 | 2021-06-25

緬甸年初發生政變,至今死傷慘重,而香港人對緬甸的關懷,或都出於活在我城所目擊的現況。兩地的社會運動,將兩地人民緊扣在一起,像洪曉嫻在〈譬如〉寫道,「目撃戰鼓與哀嚎/目撃譬如的本體/目撃那些疼痛如同我們自己」。

瘟疫時代詩歌的逃逸線路——讀何福仁先生《愛在瘟疫時》

書評 | by 嚴瀚欽 | 2023-05-19

疫難當頭,寫作的力量似乎微乎其微,何福仁卻嘗試各種寫法,表現「瘟疫」這個主題,嚴瀚欽評何福仁的新詩集《愛在瘟疫時》,認為它讓所書寫的主要對象與更多他者產生聯繫,在詩歌寫作的路上探索更多的逃逸路線。

【無形・致死難與抗爭,緬甸】緬甸詩歌的中文編譯:革命過去與今天

書評 | by 宋子江 | 2021-06-22

近年在台灣出版的《緬甸詩人的故事書》,關於緬甸詩歌的紀錄片和中文評論,都讓讀者對當代緬甸詩歌有一定的了解。但過去其它地區有沒有中譯緬甸詩選的出版呢?宋子江最近進行了相關的蒐集,發現了兩本詩選值得一談,並可從中了解緬甸詩歌過去的左翼面向。

【虛詞・致死難與抗爭,緬甸】詩三首:王治澤 X R. L X 蘇家立

詩歌 | by 王治澤、R. L、蘇家立 | 2021-06-18

在緬甸這個掙扎的時節,歐威爾的小說不只是小說,仰光的和平還在血腥裡。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輪迴的法輪重新轉動起來。身在台灣的三位作者王治澤、R. L、蘇家立,以詩哀嘆、許願、祝福。

打破虛構的「烏托邦」——〈無門〉

其他 | by 姚慶萬 | 2021-06-02

樂隊per se歌曲〈無門〉的取材理念,來自藍鬍子的童話故事,當中的好奇、慾望、血腥皆呈現在歌詞。姚慶萬在這篇歌詞評論,深入分析王樂儀筆下的詞作,大眾渴望的「烏托邦」並非大同世界,而是一個規限自己尋覓於探求的意識。

【文藝follow me】推廣文學 離苦得樂——訪「週末文學」策展人方太初、項目經理劉平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5-29

文學在香港,不是沒有人創作、發表,但是「就是很難讓人看見」。出於要讓優秀的作者被更多人看見,作家、策展人方太初與項目經理劉平,一起籌辦「週末文學」。

詩三首:邢庭嫝 X 鄭點 X 鄭偉謙

詩歌 | by 邢庭嫝、鄭點、鄭偉謙 | 2021-05-24

關於離開、疫情與死亡,像陰影一樣留在心頭,大概是同代人的共通點。邢庭嫝、鄭點與鄭偉謙分別投來詩作〈永恆的咒語〉、〈在新德里每天都有人唱歌〉和〈直到目光遙遙相望〉,不同的方、不同的選擇,其實每一個都是艱難的決定。

詩四首:曾繁裕 X 驚雷 X 李顥謙

詩歌 | by 曾繁裕、驚雷、李顥謙 | 2021-05-07

波蘭「新浪潮詩歌」標誌代表 詩人扎加耶夫斯基病逝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3-22

屢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波蘭著名詩人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因病離世,成名於六十年代的他,曾積極投入「波蘭新浪潮運動」,911恐襲後也創作了不少相關主題的詩作,對於其離世消息,本地詩人紛表哀悼。

今天,我是「閣樓上的瘋女人」

其他 | by 曾金燕 | 2021-03-11

用了不少筆名來發表小說、詩歌和評論,曾金燕祈盼著讀者認識文章本身,而不是過去的自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迷戀文字和她一體的唐丹鴻,曾金燕寫下另外三首詩作,直面自己的名字、歷史、帶來的詛咒。

說自己喜歡張國榮的人,也請記住Gary Tong這些名字

其他 | by 林祖瑩 | 2021-03-05

稍微熟悉張國榮或太極的人,一定聽說過他,最起碼也聽過Gary Tong。聽廣東歌,重視歌詞之餘,沒有幕後的製作人,也不會有那麼多經典面世。香港近年常說要牢記歷史,香港的音樂歷史也應該好好被記住。

詩四首:飲江X五口

詩歌 | by 飲江、五口 | 2022-10-17

為什麽傷心的人都會喜歡貓?飲江說,因為貓貓傷心,不傷心的貓貓也傷心,但傷心的貓不為人知,連貓自己也不知。

在一切消失前記下香港——「請讓我回家」麥海珊實驗紀錄片三部曲

影評 | by 陳芷盈 | 2021-02-22

假若我們已無法在城市內自由記錄它的一切,更遑論移動與根著、歌唱與自由,《誠》卻告訴我們記錄香港的可能,那就是拍下香港人在香港存在的痕跡。可能只需要一部有自拍功能的電話,可能只是一個低炒失焦的自拍鏡頭,但如開首所述,我們仍要以倔強和驕傲的神態,訴說一個無人可奪取的事實:此時此刻,我們還在城裡恐懼著,熱愛著,記錄著我們的香港。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軒尼詩道

詩歌 | by 熒惑 | 2021-03-19

世上沒有一條馬路比這裡更熱鬧,也更冷清了。循道衛理堂外的那個傍晚、官立小學創校時種植的大葉榕、被拆卸的同德大押...熒惑以詩,寫下軒尼詩道的華美與悲哀。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五犯離場,不用慌張

詩歌 | by 淮遠 | 2021-01-22

那間最燈火通明的樓上書店,那場修頓球場舉行的系際籃球賽,那夥被稱為頹廢青年的驢頭,是淮遠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的回憶。四首詩作,記錄往事,也記錄時代。

詩三首:熵南 X 楊新滿 X 滿堂

詩歌 | by 熵南、楊新滿、滿堂 | 2021-01-10

展望未來,卻可能仍有無從釋懷的過去。來自澳門的詩人熵南,以〈給學弟書蛋〉一詩,寫下對生離死別的感慨,楊新滿的〈失城〉則抒發對「流失之土」的鄉愁,滿堂所寫的〈題〉,卻道出了生活上的距離和躁動。

銅鑼灣掃桿埔咖啡園墓園庚子七月遊墓遊詩兩則飲江游靜和佢地

詩歌 | by 飲江、游靜 | 2020-12-24

庚子七月,飲江偕游靜女史初七探掃桿埔咖啡園墓園歸來,得詩三首,寫成〈蝦球與亞娣之甲與乙〉;游靜則以〈蝦球與牛仔之丙與丁〉對詩,記偕飲江游咖啡園。

「到了某一天再遇這個地方」——達明一派〈今天世上所有地方〉

其他 | by W小姐 | 2020-12-14

由達明一派作曲,潘源良填詞,〈今天世上所有地方〉上週二在iTunes香港地區上架,上週四衝上iTunes香港地區熱門歌曲第一位。早前達明一派於《REPLAY意難平 / 神經LIVE》演唱會中,此歌便已作出首唱,當時黃耀明表明〈今天世上所有地方〉是〈今天應該很高興〉的續集,故特意邀請潘源良填詞。我有幸在現場聽到,但更多的人,包括作詞人,卻無緣在場,亦已然不在香港。

【虛詞・離留之間】文學 × 視藝展覽——父親的背囊

詩歌 | by 西西 | 2020-11-13

今年香港文學季「離留之間」展覽,邀請了十二組作家與藝術家參與創作,西西詩作〈父親的背囊〉,與盧樂謙的混合媒體裝置〈球場〉,訴說那段與爸爸的最寶貴回憶。

【2020諾貝爾文學獎】美國女詩人露伊絲.葛綠珂——模糊也是清晰的一種

其他 | by 黃裕邦 | 2020-10-09

對於應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黃裕邦沒太多興趣用trauma角度解讀她橫誇超過四十年的作品,而是著眼技巧和如何創新。自己的故事,自己最清楚怎樣説,有時模糊也是清晰的一種。

【虛詞.張愛玲分重作】百年還魅張愛玲:餘音不散的《秧歌》

其他 | by 勞緯洛 | 2020-10-02

張愛玲冥壽一百週年,勞緯洛從她筆下最為鬼氣森然的作品《秧歌》,試圖從其作品派生更多與時代當下有所對話的異讀可能。

在傘與硝煙的日常裡該如何寫詩?——記「台北詩歌節」廖偉棠、黃衍仁、沐羽對談

報導 | by 沐羽 | 2020-09-30

詩人廖偉棠、音樂人黃衍仁、研究香港的台灣作家顏訥,與沐羽在「台北詩歌節」進行對談,以《傘、硝煙和詩的日常》作為主題,談抗爭詩歌,也談寫字的生命力。

〈香港的吻,和人民〉、〈香港給我的信〉

詩歌 | by 陳滅 | 2020-08-27

香港如石像有淚也是虛幻 伴隨無數勞苦消逝的前人 香港想吻一下熟睡的人民 恍似看電影渴望它成真 我何曾真正懂得了虛幻 更何況香港的吻,和人民

【虛詞・偷】詩兩首:偷心、偷光

詩歌 | by 黃婉欣、驚雷 | 2020-08-27

以偷為題,偷看偷望偷心偷光,人近往生 紛紛化為飛灰,空無一物 又那來話說偷?

詩三首:宋子江 X 洪慧 X 律銘

詩歌 | by 宋子江、洪慧、律銘 | 2020-08-22

在惶亂的城市梳理我們的家,每天好像都面對著無力。宋子江、洪慧、律銘以詩紀錄。現實,了無意義。所有當代史都只是古代史。

輕鐵如夢,屯門浪漫 專訪《幻愛》導演周冠威

專訪 | by 陳子雲 | 2020-07-15

車門或車身玻璃所分隔開的空間,猶如一個人看不清愛欲的全相,正好與劇情相呼應。

【虛詞.讀】慢人細讀

散文 | by 麥敬暉 | 2020-07-03

閱讀並非要鬥快,習慣慢讀的人反而更能掌握節奏,更會花時間理解一句句子或一首詩,有利於理解詩這類語言彈性和分解度高的文體。假若覺得閱讀長小說是困難的話,試試去看詩集吧。

鄧小巧 x 麥曦茵〈與人同行〉:和你同行,我很愉快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1-09-24

鄧小巧解釋,「一個人跌倒很無助,但假若有朋友在旁取笑,反而化解了尷尬。有人見證、肯定你的痛,大概就是同行的意思。」可惜這是個「blame the victim」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遭受的心靈壓迫只有越來越多,麥曦茵卻強調同行是一個念:「就如兩個人去看鬼片,如果旁邊的人比你害怕,你反而會堅強起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泥菩薩過江』,每個人都面對苦痛,分別在於痛苦的重量,若未至於承受不了,都會幫助比自己痛苦的人。如果人要共生共存,同行就是義務和責任。」

被控暴動的獨立歌手 莊正:「死唔係咁困難,但亦非容易事」

專訪 | by 藍美施 | 2022-10-14

卸下歌手和官司的包袱,被控「暴動罪」的莊正,不過是個簡單樂天的年輕人,說到喜愛的動漫世界侃侃而談。即使熱血不再,動漫對莊正的影響卻更入血。只要死不去,捱得過就有新能力,這是莊正從中領悟的道理之一。

【無形・Let it 糕】瓶中又稿——紀念楊牧先生

散文 | by 陳智德 | 2020-05-21

就是「楊牧」二字及其代表的台灣現代詩,自少年時代拍擊我浪蕩的心,自此飄揚不知何往。

香港詩歌的轉折:《市場,去死吧》

書評 | by 洪慧 | 2020-04-27

〈市場,去死吧!〉顯示了憤怒、怨恨、呻吟、通通都可以為詩。詩歌並非一件不痛不癢的事。

大時代裡,微小的歌:何韻詩〈我總是想像你離開後的日子〉

其他 | by 陳芷盈 | 2021-09-24

「作為歌手,我們並不一定要一面倒地做一些沉重的歌,作為創作人,我們更應提醒大家,我們其實有權利去專注微細的事情。」所以她的選擇是,「把最無垢的那個自己拉出來,做自己需要做、也是本身被賦予的事」,在逆境之中,推出了這首溫柔的歌。

與自我對視——從高橋睦郎筆下的「晚霞」與「少年」談起

書評 | by 余文翰 | 2021-09-24

高橋的詩雖然「厚重與深沉」,可內裡暗藏利刃,包含悲劇之下冰冷卻清醒的果敢意志

【虛詞.有人喜歡黃】黃鳥

詩歌 | by 熒惑 | 2021-09-27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節錄自《國風‧秦風‧黃鳥》的詩歌,控訴人殉制度的罪惡,詩人熒惑將此引申寫成《黃鳥》,批判這個用報喜來殺人的年代。

【時代抗疫】服一口抗疫良藥,世界崩壞還幸有歌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2-21

武漢肺炎席捲全球,本地社區大爆發勢將避無可避,人人自危不敢外出。日夜閉關,百無聊賴,聽歌是其中一個不錯的選擇。與疫情病患有關的歌曲多不勝數,《虛詞》編輯部嚴選以下歌單,藉此與同樣飽受這個無能政府煎熬的大家分享。2020年,每個香港人的最大願望,不過是「我只想,身體健康。」

【時代抗疫】口罩詩輯:口罩不能救人,只有炸彈能夠

詩歌 | by 劉偉成、陳李才、洪慧、黃潤宇 | 2021-09-23

【虛詞.和你親】詩兩首:〈親愛的恨意〉、〈我土〉

詩歌 | by 梁匡哲、賴泓豪 | 2021-09-23

曾經以為靠在同一戰線,曾幾何時擁抱都是飛行,如今卻只能以遺忘的速度,接近彼此。賴泓豪與梁匡哲這兩首詩,將連繫著最親的愛與恨娓娓道來,讀來隱隱作痛。

年宵是一首medley

其他 | by 鄭美姿 | 2020-01-24

年廿五到年初一清晨的年宵巿場,在香港的2020年,因為反送中運動而取消。然而,每年的維園年宵,其實都蘊含著很多有趣故事。鄭美姿分享她過往以記者身分採訪年宵新聞的經歷,在維園裡尋尋覓覓,故事的豐富程度就如一首medley,有快有慢有新有舊有高音有低音,有笑也有淚。

詩三首:英培安 X 蔡寶賢 X 黃美婷

詩歌 | by 英培安、蔡寶賢、黃美婷 | 2020-01-17

城裡人流過的血和淚,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心繫香港的新加坡華文作家英培安,為爭取自由民主的香港人,送上他的〈城市之光〉;在沒有神話的年代裡,當舊秩序邁向死亡,新世界仍未誕生,蔡寶賢寫下〈鳩嗚哀鳴〉;縱然有些感情,詩不能直白地告訴對方,但黃美婷仍將她的情愫寫成〈女人生〉。

為痛史尋找繼承者:談赤燭遊戲作品《返校》

其他 | by 查映嵐 | 2019-12-23

獨自在恐怖中徘徊,拼命想尋找出路和答案,卻處處碰到上鎖的門,玩家漸漸累積的焦躁與疲累,正好映照主角靈魂的質地。

香港斜巷

詩歌 | by 陳滅 | 2019-12-06

〈無題三則〉──給K

詩歌 | by 韓祺疇 | 2019-12-02

那是炎症一般的語言 / 傷口長成了肉,但我們知道沒有甚麼真正在痊愈

當詩歌「遇上」人工智能,誘發寫作媒介的想像

其他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上周末舉行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其中一個焦點話題是人工智能與詩歌的討論。「以人工智能作為切入點,討論何為人,何為詩人,何為詩歌。」這是執行總監兼策劃人宋子江舉辦講座的想法,而在幾位出席的參與者當中,尤以Ash Koosha與Yona的身份最為特殊。他們並非詩人,一個是生於伊朗的音樂人,一個是由人工智能開發的藝術家。人工智能如何令寫作媒介產生巨變,正好從這對音樂「拍檔」開始講起。

來埋班作樂,組成一條可持續的音樂人鏈

報導 | by 陳芷盈 | 2019-11-27

於是「埋班作樂」音樂創作及製作人才培育計劃在音樂狹縫裡撒苗播種,為了提供更多選擇的權利,一群音樂人「行埋一齊」,由資深音樂人帶領新人組成班底,一邊「作樂」,一邊「玩樂」,在艱難的工業中組成一條可持續的音樂人鏈,做新的音樂,自己喜歡的歌。

【虛詞.同志,跟住去邊度?】地下團體

詩歌 | by 黃君凱 | 2019-11-22

非牟利組織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 / 資料顯示,四成半同意是同志的受訪者曾舉報他人。/ 資料顯示,其中三成不覺得自己是彩虹。

自由與詩歌的流轉交換:王榆鈞

藝評 | by 廖偉棠 | 2019-11-21

誰都沒有想到這首詩會如此貼合當下的香港,無論是德國詩人布萊希特還是香港詩人翻譯家黃燦然。台灣詩人鴻鴻把它發佈在自己的臉書上,台灣歌者王榆鈞在香港訪問時,把它譜上曲,配上一支木吉他刷刷,沙啞地吟唱出來,不像輓歌,像戰歌。

悼亡者詩輯:生者與死者的眼淚匯聚

詩歌 | by 劉芷韻、熒惑、陳麗娟、洪曉嫻、陳暉健 | 2021-10-05

【虛詞.同志,跟住去邊度?】向日葵來我房間避雨

詩歌 | by 陸穎魚 | 2019-11-05

當你挺著憂鬱的向日葵來我房間避雨,你說你只能這樣秘密地愛。陸穎魚的這首詩作,說出她和她之間不能言明的愛。一切也是寂靜的,但亦只能這樣低調地作回應。有種愛必須懷孕在房間但不能出生,有種愛必須用那個人離開之後的漆黑告白。

【無形.黑】活著,來組一道明亮的人鏈

詩歌 | by 劉偉成 | 2021-06-24

活著為求甚麼?為了活著,我們又要做些甚麼?那夜,山人沿山線組發亮的人鏈,讓劉偉成醒悟自己並非苟且活著。也許,我們會對前路感到迷茫,也許,我們在黑暗裡找不到光明,但當感到無力失望時,想想那夜在獅子山上組成的人鏈,想想因它而結聚的每點渺小力量,那點照耀著的光芒,全世界都在注視著,而它,也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蒙面詩輯:戴著面罩繼續行走

詩歌 | by 陸穎魚、逆彌、淮遠 | 2021-12-09

【虛詞.黑】黑鏡子

詩歌 | by 周漢輝 | 2019-10-17

太多黑鏡子給清洗 / 只遺漏它照出巷口 / 早上走過的身影匆忙 / 上班,像它與手足

香港未睡

詩歌 | by 陳滅 | 2019-10-10

香港急升,香港急跌 / 香港預測今年下調百分之十 / 香港的人民追隨外圍波動 / 香港吶喊,香港失聲 / 香港到底翻騰出一種生命

濕衣

詩歌 | by 鄧阿藍 | 2020-01-31

父親久穿的工服還沒有洗淨 / 熱氣濕透灰色 / 衣袖中瘦手伸出甘芳 / 工房空氣混濁窄窗外曙光欲明

發夢詩輯:子彈不在這裡,埋在我的胸口

詩歌 | by 呂永佳、淮遠、熒惑 | 2021-10-05

近距離槍擊中學生,是他,也是我們胸口的痛,詩人呂永佳、淮遠、熒惑為此寫詩,刻劃這種義憤填膺。

詩、軍錶與警棍——淮遠在臺北詩歌節

報導 | by 沐羽 | 2019-10-02

談及在警棍陰影下的香港,淮遠問廖偉棠:你現在寫政治詩,寫完後可以解決心裡的沉重感嗎?淮遠坦言,有時重讀自己的政治詩,還會忍不住落淚,完全沒有言說過後的療癒效果。廖偉棠沉思一會,才回答:「其實沒有寫作可以承載到療癒效果,但我們可以讓心裡的難過通過寫作,讓它變得更清楚,就如魯迅的〈藥〉,最後仍要留一朵花,給世界留點希望。」詩人沒有警棍,只有詩歌作為武器。

非法追月

詩歌 | by 洛楓 | 2021-09-23

暴雨擊碎路面的石磚 / 飛濺的水花帶血 / 歷史是一個東歪西倒的回收箱 / 被錯誤投放雜物 / 我們將以青春嘔吐 / 並且拒絕痊癒

幻彩

詩歌 | by 霧臨 | 2021-10-05

以亂世為由,燃放煙花 / 天空辛辣如港口瀰漫的濃霧⋯⋯

發夢詩輯:我們沒有最後的避難所

詩歌 | by 朵漁、鳥人、雲樹、之城 | 2021-10-05

中國詩人朵漁、年輕詩人鳥人、雲樹、之城等,為香港人的發夢式抗爭寫下詩篇。

同路人詩輯:我們會一輩子遺憾/如果我們沉默

詩歌 | by 英培安、劉偉成、璇筠 | 2021-10-05

香港社會運動演進中,很多人從麻木中醒來,為自由作最後一戰。詩人英培安、劉偉成、璇筠也用詩歌為香港鼓氣:「全世界都知道 / 他們奪走我們 / 本來擁有的自由呼吸 / 他們違背承諾……」

既然你吸引到一些斷枝的梅

詩歌 | by 曹疏影 | 2019-08-16

既然是虛空來臨 / 既然你無法再歌唱人類 / 既然在這無光無色裡 / 你甚至無法呼吸 / 既然你的同道都隱匿 / 而既然你無法再找到一個可以面對的「自己」……

【自宅字築】重畫地圖

詩歌 | by 也斯 | 2019-08-01

我們是在哪裡?/下面是藍色的海洋/還是天空?/遠處是雪山的尖頂/還是某人腦袋裡的神經末梢?

【無形.字宅】密居誌

詩歌 | by 周漢輝 | 2019-07-31

電視新聞報導他獲派最偏遠的公屋/報導另一個他年輕三十年再為生活打拼/還報導還有一個他一覺醒來康復了/他們都不認識的他拒絕任何報導

【無形.字宅】中老年大廈

詩歌 | by 陳滅 | 2019-08-09

中老年大廈你何必傾斜/油漆剝落,記憶的聲音空寂/曾有一種新建的美麗/曾有嬰兒似的笑/為這都市給吹一口氣/吹一口氣給下一代/中老年大廈,你何必傾斜

徒然集.第二卷:置身冰河年代如此漫長的荒廢

詩歌 | by 浪子 | 2019-06-29

詩人浪子近作組成的〈徒然集〉數篇,由事件而生,從布拉格之春五十年到人權捍衛者甄江華案、再到自己被解除取保候審的經驗,每一行詩都滲出著國家機器的荒誕。

【無形.三十】新編粵劇無頭公案之馬克思與馬克白

詩歌 | by 飲江 | 2019-06-28

馬克思一思索/馬克白夫人就發笑

【無形.三十】詠嘆調,或空氣——仿飲江

詩歌 | by 游靜 | 2021-09-23

每年,這個時候,主啊/這個,地方,好小好小/呀,是不是好,只是小/又不。好。我呢你知啦,/只是它七百萬份之一才……

六一二詩輯(三):明天我老母也行出來

詩歌 | by 淮遠、蘇苑姍、葉梓誦、陳諾諺 | 2021-10-05

詩人淮遠、蘇苑珊、葉梓誦、陳諾諺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而寫下的詩作。

六一二詩輯(二):再過去是海,還有地方可逃嗎?

詩歌 | by 鴻鴻、蔡琳森、池荒懸 | 2021-12-09

台灣詩人鴻鴻、蔡琳森,香港詩人池荒懸,紛紛為「反修例」的一系列行動寫詩。

【無形.三十】公轉,太陽照常升起

詩歌 | by 曾淦賢 | 2021-09-23

有一群先知不斷把手按在聖典宣誓/信誓旦旦,像領導人

【五月三十五】詩輯:無數人躲在黑暗中提起筆

詩歌 | by 鍾國強、三木、熒惑、鄧小樺 | 2021-09-23

鍾國強、阮文略、三木撰寫六四詩歌,「很多人都這樣問/答案還是莫須有/而我們的廣場早已老去/你的遺囑還年輕……」

【五月三十五】詩輯:白魚蠟燭倒下燃燒了一卷雅歌

詩歌 | by 淮遠、廖偉棠、李顥謙 | 2021-09-23

為六四事件撰詩,不僅是紀念,更是藉以觀之今日香港,提出反思:「晚安,香港!/飛站的列車,我們都是乘客/不再抓穩扶手,因為雙手都拎滿炸藥。/昨天沒有骨灰,留給明天的飢餓。」

【國際不再恐同日】蘭波與魏爾倫:文學史上最苦澀激烈的同志戀人

其他 | by 黃潤宇 | 2019-09-05

這一槍把所有事情都改變了,正如《蘭波傳》的作者斯坦美茲(Jean-Luc Steinmetz)所說:「從他們決裂之日起,蘭波就徹底擺脫了魏爾倫,對他來說,魏爾倫就代表著詩歌,但這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無形.金牛座】斗牛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19-11-07

「我只能隨時撞死任何一個遇見的人/然後嘗試不同的坐姿、聽琴」

藏匿在山洞的獸——向社運人士致敬

詩歌 | by 陳諾諺 | 2021-12-09

佔中九子判刑、社運人士入監,大家敬佩、欷歔、無奈。中學生作者陳諾諺寫詩,以跳躍的想像與有力的語言,回應今日香港。

【無形.愚】劍

詩歌 | by 池荒懸 | 2019-04-20

他狠心削平十年山脈/她決意割啟大河源頭/雙塔間互相傳遞著尖叫/如是,一條窄巷的山水/長夜間枯榮有時

在夜海的迷霧裡航向蔡炎培的宇宙——以《初夜》為例

其他 | by 陳諾諺 | 2019-04-17

讀蔡炎培的詩就像在濃霧裡航行;要穿透層層迷人、以私密意象和符號形成的霧氣,才能看到港口和月色,體會詩中底藴與情調。《初夜》一詩以感官的貫通,語言的轉換和私人故事的暗引,營造了私密而「得意」(蔡炎培語)的感覺。

愈拐愈遠:讀張景熊《几上茶冷》

書評 | by 洪慧 | 2019-04-08

張景熊( ~2016 ) ,另有筆名小克,《70年代雙周刊》編委會成員,於1979年出版《几上茶冷》。這本詩集所收的詩,大致上有兩類的份量比較多,一類是訴說愛情的美好,另一類是書寫香港地景的作品,當中又以前者的數量更多。雖則如此,這兩類作品,都難以稱得上建立了張景熊一己的風格。

【無形.虛擬關係】虛擬人——模擬市民一生大事回顧

詩歌 | by 熒惑 | 2019-03-29

首先設定人物樣貌和膚色/能力和性格,還有家庭關係/這創造全都按照著自己的形像/或者稍加修飾,反正只有自己知道

【虛詞.虛擬關係】有關係嗎

詩歌 | by 梁匡哲 | 2019-03-22

對於看不見的地方/我常常沒有靈感/例如水蒸氣/不知不覺包圍了我們

〈微物〉:由一顆灰塵合成的瑣碎共鳴

其他 | by 林雪平 | 2019-03-18

無疑,〈微物〉是關於回憶。但是這句的意思,不單是說詞人王樂儀寫了一首關於回憶的歌詞,名為〈微物〉。歌詞訴說何謂逝去,而同樣深刻地思考同一主題的,還有編曲。編曲沒有側重於Hook Line的旋律,反而是那些曇花乍現、無以名狀、無法說明的人工合成電子聲音。〈微歌〉這首歌作為一個整體,是關於回憶。

我唱得不夠動人你別皺眉︰村校校歌美麗驚人

報導 | by 劉平 | 2019-03-01

Busking近年大行其道,英文歌可以唱,閩南話可以唱,兒歌可以唱,聖詩可以唱,連詩詞都可以勉強唱出,偏偏校歌,就未有人唱。校歌恍如秘密組織的暗號,唯我獨享。曾幾何時,新界各地共有過百所村校,每一所村校都生長在村落裡或街道上陽光正好、花草正艷之處,而每一所村校的校歌都有如現代版《詩經》、《樂府》,文辭優美、意境幽遠,句句都有畫面,句句令人動容,比起今天不少流行曲,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太誇張了吧?看過正在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舉行的「有你有我有田有山有水有意」村校校歌展,你會發現所言非虛,即使我唱得不夠動人,至少還有歌詞打動到你。

【野豬的迴響】詩三首

詩歌 | by 洪慧、衡之、陳諾諺 | 2019-02-22

洪慧、衡之、陳諾諺寫詩回應野豬事件:黑夜是我的/早晨/就一頭堆中堆進垃圾/用牙/翻撿人類吃剩的殘渣……

【野豬保平安】無秩序編輯部詩輯

詩歌 | by 無秩序編輯部 | 2019-02-08

大埔野豬遭警盾牌陣圍捕、劉業強倡引入天敵治野豬、王國興倡無人島流放野豬……在香港,野豬命運多舛,「虛詞」無秩序編輯部寫詩守護。

【字在食.懷舊美食】豉油撈飯

字在食 | by 宋子江 | 2019-01-25

一方豬油幾碗熱飯/溫暖戰後難民的腸胃/而在營養過剩的如今/不過是有害健康的油脂/浪漫成懷舊中餐主食

【單身動物園】蘇曼殊︰民初情僧,無情不似多情苦

單身動物園 | by Nathaneal | 2019-01-21

本名子谷,法號曼殊,在詩僧、畫僧以外,蘇曼殊更是浪漫至極的情僧,可惜他的浪漫無法為他「修成正果」,終其短促一生,這個「短命情種」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受盡女人與單思的煎熬,遺筆「一切有情,都無掛礙」,既寫生時、也寫死後,是遺憾,也是他是畢生故事提煉出來的哲思。

詩兩首︰〈嘅嘢相當〉、〈幽人應未眠〉

詩歌 | by 飲江 | 2019-01-21

詩兩首︰〈嘅嘢相當〉、〈幽人應未眠〉

詩五首︰給N三首、〈給同代人的詩歌〉、〈在遙遠的外太空〉

詩歌 | by 勞緯洛 | 2019-01-17

詩五首︰〈知身是客——給N〉、〈十七忘言——給N〉、〈夢的謠——給N〉、〈給同代人的詩歌〉、〈在遙遠的外太空〉

跑野馬——從《暗飛》到《發射火箭》

書評 | by 朱少璋 | 2019-01-15

《發射火箭》,重燃了當年讀《暗飛》的好些感覺,理性與感性上都得到無限支援,感覺上一點都不孤單。畢竟,我和樊兄共同關注的人和事特別多,讀他的文章,處處都起共鳴。

【無形.意味】荒涼之味: 從「四氣歌」到「涼風有信」

散文 | by 葉輝 | 2019-01-14

「四氣歌」云:「四氣寒熱與溫涼,寒涼屬陰溫熱陽, 溫熱補火助陽氣,溫里散寒功效彰,寒涼清熱並瀉火,解毒助陰又抑陽,寒者熱之熱者寒,治療大法此 為綱。」溫里為穴位,按摩則有助驅除脾胃虛寒、腎 陽虛衰,大可緩解胃脹、消化不良、四肢不溫等癥狀;《靈樞經》論述食入五味,涉及五臟,諸如酸味入肝、 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鹹味入腎;五穀、 五果、五畜、五菜俱各有五味,遂以五行規律解說五味與五臟之關聯。

詩兩首︰〈旅台〉、〈最近的生活〉

詩歌 | by 梁匡哲 | 2019-01-10

無名的行星徘徊/雨季要準備結束了嗎/我換上乾淨衣物成為乘客

【無形.平安】量詞

詩歌 | by 鄭單衣 | 2019-01-04

我們總是透過彼此胸襟/那個隱形扣眼/看見馬,看見/一個量詞退下的皮/於驚恐中,看見

【無形.平安】留一扇窗

詩歌 | by 劉芷韻 | 2018-12-31

不管黑夜的黑/與零散的光亮/打開窗/打開世界的另一面/用最溫柔的聲音降落/不驚動任何人/沒有風/沒有震動

慷慨一歌淚如瀉——《艤舟集.周棄子渡海前詩文百篇》讀後

書評 | by 陳煒舜 | 2021-05-17

如果詩人並未將作品自行編集,對研究者當然會造成不小障礙。由是觀之,香港浸會大學朱少璋博士新輯《艤舟集.周棄子渡海前詩文百篇》,便是一件嘉惠讀者的美事。

詩三首︰〈釋《基因改造法》第四百零四條〉、〈刮鱗〉、〈敬意義——給由疆〉

詩歌 | by 余文翰 | 2018-12-31

余文翰詩三首︰〈釋《基因改造法》第四百零四條〉、〈刮鱗〉、〈敬意義——給由疆〉。

悼念這位頂撞文字獄的現代詩人——寫給逝去的孟浪兄

其他 | by 馬建 | 2018-12-22

當代流亡詩人孟浪去世了,他留下了大量的詩歌隨筆,也就是他人生的所有腳印了。好了,孟浪兄,我們詩行裡見,而且會讓更多的人讀,因為你留下的詩歌會因為流動而活著。早晚我們的血都會流在一起。

趕去未來,打撈我們︰悼念孟浪詩輯(二)

詩歌 | by 楊小濱、劉振周、淮遠 | 2018-12-22

著有《連朝霞也是陳腐的》、《一個孩子在天上》等詩集的中國詩人孟浪,於2018年12月12日在香港病逝,詩人楊小濱、劉振周、淮遠寫詩以作紀念。

【虛度年華.四六】波特萊爾︰巴黎的憂鬱,及其後

四六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8-12-21

1867年,夏爾.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46歲。

【虛度年華.四六】也斯︰游離與對話,是否可能

四六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8-12-20

1995年,也斯,46歲。

【無形.平安】人間摩西,歌聲引路——專訪甘浩望

專訪 | by 劉平 | 2018-12-21

《聖經》上有這麼幾句︰「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甘浩望神父的故事沒有《聖經》那麼厚,但要細細說來,也非易事,尤其當他的故事隨著香港發展行進,每一頁都擠滿黑壓壓的人影,你說甘浩望是漆黑中的螢火蟲?「發光發亮」說來俗套,他又不是落入煩塵的聖哥,況且他亦承認,自己也有驕傲與發脾氣的時候——甘浩望好真實——於是他將每一次挑戰看成是操練智慧的機會,在歌聲與結他聲中,繼續數算恩典與平安。

悼念孟浪詩輯

詩歌 | by 廖偉棠、鄧小樺、熒惑、關天林 | 2018-12-14

著有《連朝霞也是陳腐的》、《一個孩子在天上》等詩集的中國詩人孟浪,於2018年12月12日在香港病逝,詩人廖偉棠、鄧小樺、熒惑、關天林寫詩以作紀念。

詩兩首︰〈鐘錶師〉、〈其後〉

詩歌 | by 陳李才 | 2018-12-19

陳李才詩兩首︰〈鐘錶師〉、〈其後〉

讀韓志勳畫忽憶司空圖詩品得九絕句

詩歌 | by 廖偉棠 | 2018-12-05

靈感來自韓志勳畫作《丹雲,冷雨,熾風,速雷》、《宇頌》、《凝章》、《凝語》以及其他圓形主題作品。

仿石——致曾淦賢

詩歌 | by 曾繁裕 | 2019-09-23

世界結成巨石 / 妳們都不能不愛我了 / 而世界又未曾結成巨石 / 牠因失眠而高飛……

詩兩首︰〈錨〉、〈烏木二胡〉

詩歌 | by 池荒懸 | 2018-11-23

池荒懸詩兩首︰〈錨〉、〈烏木二胡〉

男人,老狗——專訪黃裕邦

專訪 | by 洪昊賢 | 2018-11-21

黃裕邦是近年曝光率很高的香港詩人。有留意他社交媒體的話你可能會發現,他的寵物小狗Bradley曝光率也很高。簡介裡他使用的是「Poet with Pets」,至於2014年至今沒有換過的頭像,是他與Bradley的合照。黃裕邦身上有某些標籤,標籤之下,與寵物的羁絆似乎顯得太過輕鬆平常,看似與詩無關,或許不值一提。小狗今年14歲——應該算是「老狗」了,快接近40歲的黃裕邦說:「一直想帶他去領獎。」

鄰家那棵老樹

詩歌 | by 賀綾聲 | 2018-11-16

我甚麼也沒有 / 只剩下詩句 / 整個下午以詞語對決這個城市……

【無形.荷爾蒙】妖姬支配世界——Serrini歌姬進化論

專訪 | by 劉平 | 2018-11-13

「睇下你班微塵/愈自大愈無能/傷春悲秋 babies/睇我嘥心機 I'm fallen」,從〈蘇菲亞的波霸珍珠奶茶〉、〈油尖旺金毛玲〉、Don't Text Him,到即將推出的全新大碟《邪童謠》,挾帶著港大文化研究研究生身份的Serrini,一邊逆流而上、一邊生成女人,如此圓熟,且美好。

【單身動物園】周夢蝶︰獨身也可是情僧

單身動物園 | by ksiem-cheung | 2018-11-11

「他是詩僧,也是情僧。他的詩裡面充滿了女性的影子……他一生愛過很多女性,非常高潔,柏拉圖式的戀愛。有些女性是感知到的,有些卻假裝不知道,這也是美事。」詩人瘂弦曾經如此評說周夢蝶,「我們對待周夢蝶,要把他當作一個詩人來看,宗教裡的異像,宗教裡的境界,都擴大他的詩境。」

詩兩首︰〈死石〉、〈堤壩〉

詩歌 | by 曾淦賢 | 2018-12-12

曾淦賢詩兩首︰〈死石〉、〈堤壩〉。

【無形.寒】時勢崩壞,幻海招魂——專訪陳智德

專訪 | by 李顥謙 | 2018-11-19

「時間向後,時間又奔前。」 陳智德沉默的時候,列車在他的頭上倏地掠過。就像詩作〈早班列車〉描述的一樣:時間只會如列車一樣前行,卻總在引誘我們回望,過去那些消隕渺散的破滅靈光。身處這個價值崩壞的時代,陳智德卻對我們說:「招魂」,可以提供超越現實的正能量。《這時代的文學》與《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就是陳智德鈎沉碎物,以筆觸招魂到當下的重要新作。

在人工島來臨前,讓我們再理解自然——記「台北詩歌節」羅貴祥 X 劉克襄講座

報導 | by 沐羽 | 2018-10-19

羅貴祥教授長久以來關注香港經驗,尤其是現代化及亞洲論述等,都有在浸會大學裡開課講授;劉克襄則常於香港踏青,對香港郊野極為熟悉,於是寫成《四分之三的香港》,指出香港除了城市化外,仍有四分之三的面積是郊野。這次講座在紀州庵裡舉辦別有風味——紀州庵作為鬧市裡一座森林般的庭院,其實與講者們提及的香港鄉土概念,有不少可比對之處。那就是,在香港裡,城市與鄉土並非對立的,而是彷彿混為一體。

歌詞專題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8-10-04

歌詞小輯集合不同世代的詞人專訪,包括鄭國江老師、創作組合王嘉儀x王樂儀、說唱歌手Heyo,還有周耀輝及其浸大歌詞班學生。

詩兩首︰〈紅翅膀〉、〈近處好像有槍聲〉

詩歌 | by 劉偉成 | 2018-10-03

紅翅膀 紅翅膀/我沒有親眼看過/你飛翔的姿態/現在我坐在候機室/卻如實感到你高飛的意志

【歌詞小輯.鄭國江】用歌詞慰藉一個時代

專訪 | by 劉平 | 2018-10-02

鄭國江的名字跟他填的詞一樣家傳戶曉,但「填詞人鄭國江」這身份卻得來不易。他記得第一首填詞的唱片歌曲,是劉鳳屏的《一串淚珠》,想不到歌曲錄好後,《一串淚珠》不只成為大碟的名字,鄭國江更憑著「鄭一川」的名字,開始踏上專業填詞之路。

【歌詞小輯︰周耀輝】學填詞就是學做人——周耀輝的歌詞班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18-09-28

周耀輝的歌詞班早已是浸大傳說級課程,就連鄰校城市大學都曾有學生過來sit堂,由2011年開辦至今已經七個年頭,7x30就是210個學生,然而,桃李滿門的周耀輝卻說:「我唔知點教架。」

【歌詞小輯︰王嘉儀 X 王樂儀】音樂是欲望的深淵

專訪 | by 李顯華 | 2018-09-27

王嘉儀Sophy,在2009年參加《超級巨聲》後,沒有像其他「巨聲幫」在流行音樂的路上發展。畢業後以半獨立歌手開展音樂之路,需要一位填詞人,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王樂儀Yvette,自第一張專輯Sophrology開始,兩人便走在主流音樂以外,忠於自己的內心,以靈魂創作,譜不一樣的樂曲。

【歌詞小輯︰Heyo】創作沒有comfort zone

專訪 | by 李顥謙 | 2018-09-26

Heyo是一個思路跳脫的人——至少他自己也這樣形容自己。上一秒,他還在批評坐巴士時那難以適應的節奏;下一秒,卻反問我的年紀。

【邱剛健小輯】他在影劇詩之間徘徊蕩漾

評論 | by 羅卡 | 2018-09-22

邱剛健最早發表的劇作是《我父之家》(《現代文學》第15期,1962 )。山林邊緣一所鄉村別墅內,躺著病成植物人的父親,虔誠孝順的女兒每天來為他洗滌潔淨,屋中還有個怕事又愛理人閒事的女僕,一個瞎眼的無所事事的老僕人。山上不時傳來工人伐木聲。

夏日對話

詩歌 | by 謝旭昇 | 2019-04-24

我費盡了力氣,在玻璃杯前/看水輕輕搖晃。我想起/早些在超商裡坐著的我/還能不能是同一個我。/他就坐著,剝開發黑的茶葉蛋,/光滑而破裂,好好的

【邱剛健小輯】東西南北人、生死愛慾雪

評論 | by 廖偉棠 | 2019-01-03

邱剛健生於福建,長於台灣,作為編劇成名於香港,中年移居紐約,晚年卒於北京,身份的歸屬並不分明──也許他只屬於他所鍾情的豪放盛唐和縱慾晚明。

臨牀幻覺

詩歌 | by 曾淦賢 | 2018-09-11

很多鼴鼠體積的黑影 / 時常在我目前閃過 / 隨人類頭顱的擺動高飛低墜 / 在屋簷、在燈槽 / 脫離經緯座標的對位 / 遲緩地創造另一個世界 / 萬物跌盪,像平流層的熱氣球 / 藏在黑暗裡繁殖不息

深河

詩歌 | by 飲江 | 2018-08-31

【跟住詩人去睇展】麥快樂——馬玉江個展「夜未央」

詩歌 | by 黃鈺螢 | 2018-08-20

黃鈺螢寫詩回應馬玉江個展「夜未央」:就這樣闖進別人的家 / 我們興高采烈 / 用白色封條 / 把空間細細密密的圍起來 / 決定把剩下的 / 也留給自己……

你讓我讀懂一首詩

詩歌 | by 卓韻芝 | 2018-08-14

編按︰歌手盧凱彤八月十三日設靈,十四日出殯。友人卓韻芝無法出席喪禮,在家中傷懷,靠讀默溫的〈夜曲〉渡日;她覺得盧凱彤是要她明白一些甚麼,感悟於是成詩一首,與同感者分享。

【單身動物園】荷爾德林:讓我熄滅對你的愛

單身動物園 | by ksiem-cheung | 2018-08-27

Umnachtung:大腦沉入夜色之中,也是精神疾病的意思。荷爾德林生命最後的三十六年就是在此黑夜中度過的,在塔樓中,隱遁、孤獨、瘋狂,構成了他的詞群。「我們卻被註定 / 得不到休憩的地方 / 忍受煩惱的世人 / 時時刻刻 / 盲目地 / 消逝、沉淪……一年年墜入渺茫。」在進入黑夜以前,荷爾德林也曾有過幾段顛沛的戀情;然而種種徵兆,也揭示著詩人孤獨的宿命。

【單身動物園】惠特曼︰我愛自己的肉體多於他人

單身動物園 | by ksiem-cheung | 2018-08-27

華特·惠特曼的歷史名號數不勝數:「國民詩人」、「美國現代詩歌之父」……評論家瑪麗‧貝倫森也曾說過:「沒有惠特曼,沒有草葉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美國。」其詩歌中的自然、民主、勞動精神影響過無數人。另一邊廂,其作品也以多性愛、肉體描述見稱,《草葉集》更曾因為「有一些詩的言語過於露骨」而被起訴、短暫地成為禁書。上述種種,都使得我們對這位矛盾重重的大詩人產生更多層次的好奇。

【跟住詩人去睇展】暗在微冷——「微暗行星:廖偉棠攝影展」

詩歌 | by 關天林 | 2018-07-27

寫在「微暗行星——廖偉棠攝影展」之後:「暗在哪裡?暗在微冷雪原 / 一萬個敵人分飲一杯酒,一顆星……」

天山詩篇

詩歌 | by 胡赳赳 | 2018-08-17

胡赳赳詩歌〈天山詩篇〉:「時常凝視冰川的人/冰川因他的凝視而融化」

邏輯訓練手冊

詩歌 | by 鄭單衣 | 2018-07-06

鄭單衣詩歌:〈邏輯訓練手冊〉「所以出神時/拒絕萬有引力的雨再也找不到/剛好只下一半的藉口/所以,雨繼續下著/下著紛紛二字」

句子重組

詩歌 | by 劉芷韻 | 2018-07-05

劉芷韻詩歌:〈句子重組〉「句子重組/拆解的多義/掩飾與改寫/愛與不愛都需要時間」

【無形.噪音】敗壞之前,擁抱詩歌:專訪郭達年

專訪 | by 洪昊賢 | 2018-08-10

在我們尚未理解、無力明白之前,那些抗爭早已發生並且完結。而我們所經歷過的喜怒哀樂,郭達年早已經歷過了。睽違多年,既是黑鳥解散後的新專輯,亦是首張個人專輯:《抱靈賦》的誕生如此輕盈並且意外,所負載的卻是抵抗了近半個世紀的靈魂。專輯英文名The Big Hug,意味簡單不過:在殘障的年代,郭達年給自己,給所有青年一個擁抱,抵抗敗壞,拒絕支配。

【跟住詩人去睇展】逃逸路線——「逃逸路線:Nilima Sheikh檔案庫」

詩歌 | by 陳暉健 | 2018-06-27

詩人陳暉健看「逃逸路線:Nilima Sheikh檔案庫」展覽後寫詩回應——「所以我們像擁有了喀什米爾高原的底氣 / 並跟隨魚群往下流,在那裏認識供養著野生人魚的捕魚人 / 每一條魚像未進化的孩子,伴隨著代代相傳的哭聲 / 一頓徒手的餐膳與招待客人時吟誦最快樂的詩歌」

詩兩首:〈夢〉、〈走路的人〉

詩歌 | by 曾淦賢 | 2018-07-03

曾淦賢詩兩首︰〈夢〉、〈走路的人〉。

汗蒸幕——記遊首爾一景

詩歌 | by 周漢輝 | 2018-07-04

周漢輝詩歌︰〈汗蒸幕〉——記遊首爾一景「所有年輕男女都作夢/把肉身聚擱在中央大堂/像六十年代末的電影/美國荒谷中席地交媾/憑青春隔絕革命與文明……」

從某些資料讀香港詩歌

其他 | by 關夢南 | 2019-01-03

時間過得很快,眨下眼,幾十年的光陰便過去了。香港文學的三個板塊:詩、散文和小說,秋後評說,散文和小說,大概爭論都不大,惟獨是詩,卻是眾說紛云,落差非常。後人的標準,或普遍的標準,大多以「詩選」為討論的基礎。這也難怪,因為資料零散,「詩選」最為就手。但殊不知「選集」很講流派及編者喜好,某些懷有統戰意識的「選集」,就更加沒有藝術標準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