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的粵語歌生產有沒有本土意識?

書評 | by  黃志華 | 2022-06-22

對當下的香港流行樂壇,已登六的筆者,實在是頗脫節、離地,但有一本談近十餘年的香港流行樂壇的書:《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香港樂壇變奏》,絕不肯錯過,即時到書店買了一冊。

書中第一篇講本土意識:七十年代和千禧年後比較顯著,八九十年代比較潛隱。

筆者向來很是關注1974年之前的粵語流行歌曲,可是從未去想過:1974年以前的二十多年漫長歲月,粵語流行歌曲生產會否關乎本土意識。只是,那時的唱片公司、電台為何決定要生產粵語流行曲?有「國語時代曲」,為何不可以有「粵語時代曲」?這樣的念頭,至少都應在唱片公司決策者的腦中閃晃過吧。

歷史事實顯示,南洋的粵語流行歌曲唱片,出現得比香港早,不過,南洋的粵語歌唱片並無原創,全是改編的,或移用香港的原創電影歌曲。香港的第一批「粵語時代曲」唱片,面世於1952年夏天,但竟然有原創的,四張78轉唱片共八首歌,原創佔了四首,這會是甚麼原因使唱片公司決策者認為要有原創呢?可惜都只能是謎!年代久遠,這些決策事再沒有誰知。

類似地,邵氏在五十年代末何以會設立粵語片組?於是竟為新人林鳳推出一系列的粵語歌舞片,片中的原創粵語歌,是國語時代曲作曲名家李厚襄或梁樂音與粵曲界著名詞人吳一嘯攜手合作炮製的,

1959年商台開台未幾,大抵覺得大部份聽眾都是講粵語的,廣告歌沒理由不用粵語,所以陸續炮製了些用粵語唱的廣告歌。只是該台的第一首廣播劇歌曲,卻仍是用國語唱的,可是稍後的1962年,廣播劇《勁草嬌花》中的兩首歌曲,卻改用粵語唱了。做這個決定時,也應有想過:香港大部份是粵語人,廣播劇歌曲為何不用粵語唱?

粵語流行曲的地位,在六十年代是比五十年代還低,這相信跟披頭四狂潮帶來的年青人夾band狂熱有莫大的關係。然而,卻仍有本地唱片公司願意出版「粵語流行曲」唱片,1969年開始,風行唱片便不斷地製作「粵語流行曲」唱片,

找來的歌手,一般都是粵曲背景甚強的李寶瑩、尹飛燕、冼劍麗、崔妙芝等,但也有較年青的電影演員,鄭少秋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1971年便開始在風行灌錄「粵語流行曲」唱片,標題歌曲《愛人結婚了》在意念上其實是甚前衛的。是甚麼因素驅使風行的決策者在粵語歌地位這樣低的時候仍出版「粵語流行曲」呢?而那時,還要在封套上標明「粵語流行曲」的(方便番書仔新潮青年拿起見到就立即放下?)……

相信,那些年,聽眾樂迷未必有本土意識,但唱片公司或電台的決策者在決策時,是閃現過一絲本土意識吧?這要有待大家來研究研究。

筆者唯一能肯定的一回,乃是1973年EMI唱片公司的黃啟光為陳浩德灌錄粵語歌唱片的那次,多年後陳浩德在報紙上為文憶述道:「他(黃啟光)希望能夠將粵語歌曲普及大眾,最主要的是,香港絕大部份是廣東人,而推動音樂的原動力,基本上便是年青人……」(見1980年10月10日《唱片騎師週報》)

無可置疑,以上說到的本土意識閃現,應不離市場考慮,但至少是考慮到香港大多數人是說粵語。


《保育黃霑》與粵語歌歷史/創作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黃志華

黃志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資深中文歌曲評論人。近二十年來,積極研究香港早期粵語歌調的文化與歷史,梳理有關粵語流行曲創作的理論。已出版的著述達二十種。近年出版的有《香港詞人系列──盧國沾》、《情迷粵語歌》、《周聰和他的粵語時代曲時代》、《文字聲律與粵語歌創作》等。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