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 | by 梁綉怡 | 2025-04-14

近年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過去多部經典名作中譯本重新出版,其為首度由義大利文直譯,包括《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這是卡爾維諾受哈佛大學諾頓講座邀請所寫下的六篇演講稿,透過五個主題「輕、快、準、顯、繁」闡述他眼中傑出文學所應具備的品質。《文訊》雜誌邀請了台灣當代作家連明偉與身兼軟體工程師的小說家李奕樵,分別代表人文與理工的寫作者,閱讀與思考《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的不同解讀方式,剖析卡爾維諾留給文學創作者的指引。 (閱讀更多)

電視作者論:香港歷史與身分的季劇集啟蒙

理論 | by 李照興 | 2025-02-12

李照興認為,70 至 80 年代的香港中學生,遠遠沒有對香港近代歷史有系統性認知。有關自己城市的歷史,都籠統地被併進中國近代史之中,往往一筆帶過。去除帝制建立民國之後,不僅沒有詳細講述以後的二次大戰和香港的日佔時代,國共內戰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過程,就像一片空白(這段歷史在左派學校固然會有較詳細講述),更遑論其後 50 年代至 60 年代更為切身的中國大陸逃港潮,以至這一波移居香港的浪潮是如何影響二十年後的香港。50 年代至 80 年代的香港當代史,於大部分十多歲的孩子看來,差不多連官方說法都沒有。因此 80 年代社會上出現的一應政治事件,從中英談判到香港未來探索,李照興覺得那一代市民都缺乏整體脈絡來理解。有的,更多只是靠家庭長輩零碎口述的「走難」故事。 (閱讀更多)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跨年一夜,觀塘海濱可謂精彩。從Free Hug到Free Kiss,觀塘海濱一夜之間獲封「Gen Z蘭桂坊」之名,不少人表示三觀盡碎,或稱千禧一代道德淪亡。目前已有大量關於此事的報導、評論、影片等,在此不一一引用,欲知詳情者可自行檢索。 (閱讀更多)

歌詞流變:哲理與象徵由「此時此處此模樣」到「請放下手裡那鎖匙好嗎」

理論 | by 李照興 | 2025-01-23

查香港流行歌詞的流變,可嘗試做一個極為精簡的概括分期,每一階段的更替,皆代表了所屬年代的不同價值及呈現方式,這些歌詞年代劃分,根據不同標準自有分歧,這裡的劃分準則,主要講究各時代代表作品所突顯的香港身分及社會變化。 (閱讀更多)

【無形・◯】沉悶的永恆回歸!——關於本雅明的時間佈置與物思維

理論 | by 勞緯洛 | 2024-04-19

勞緯洛藉著今期《無形》「◯」的主題發想,重思本雅明如何被布朗基事件啟發,去處理尼采永恆回歸問題的進路。文中闡述了本雅明在《拱廊街計畫》如何從沉悶經驗思考永恆回歸,發現唯有縱深永恆回歸,處身廢墟的歷史意識方能覺醒,終末論與時機學在彌賽亞時間佈置之中,可以辯證地統合。勞緯洛亦引入迴圈轉向 (recursive turn) 的解讀可能,推論出本雅明的永恆回歸時間佈置中,物本身構成了具備雙重運動的迴圈,並建立起一道提供偶然區隔 (contingent distinction) 的環狀虛線,物的能動性在此終獲挽救。於是,所有企圖恢復過去、立足現在,並且指向未來的思考,都是災異的思考;我們在終必毀滅的宿命中,救贖會以彌賽亞現時的方式,殘碎又圓滿地臨到。 (閱讀更多)

媚俗的進化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3-04-21

「媚俗」已經不只是被動地、被政權脅迫認同主流價值;它的主導角色已經從政府移到每個人身上了——每個人既是被脅迫認同主流價值的,也是主動脅迫他人認同主流價值的。就是透過這種「藉否定自己來否定他人」的手法,一種集體的、自發的、對自身價值的否定便就此形成。它所利用的是人性迴避傷痛、對同一立場者具有親切感這兩個漏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編輯推介

破皮

散文 | by 令菱 | 2025-04-23

《你存生的意義》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19

公屋妹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4-1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