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3-04-21

「媚俗」已經不只是被動地、被政權脅迫認同主流價值;它的主導角色已經從政府移到每個人身上了——每個人既是被脅迫認同主流價值的,也是主動脅迫他人認同主流價值的。就是透過這種「藉否定自己來否定他人」的手法,一種集體的、自發的、對自身價值的否定便就此形成。它所利用的是人性迴避傷痛、對同一立場者具有親切感這兩個漏洞。 (閱讀更多)

是否厭女?再思父權結構

理論 | by 三木 | 2022-07-25

早前,社會發生一樁女性謀殺案,網民針對受害人評頭品足,引發一連串有關「厭女」的論爭。女性也會厭女嗎?強調生理女性也會厭女,會否模糊背後制度的性別霸權?文化評論人三木(@samwoodculture)撰文,梳理女性主義者及好青年荼毒室文章的各種觀點,同時慨歎女性主義擁有其複雜性,要普及化有一定困難,如何持續地增加公共場域的討論和能見度,是他在文末拋出的一道問題,值得同道反思。 (閱讀更多)

【檔案的歷史】「『非歷史』- 檔案作為繞途」展覽前言

理論 | by 鄭秀慧 | 2020-09-25

繞途在班雅明的論述中是一種逃生口。真相只能在逃離常規的方法論時才被發現。 (閱讀更多)

【反思警權.四】警察有可能政治中立嗎?拆解「依法辦事維持公共秩序」的迷思

理論 | by 書生百用 | 2022-01-19

為甚麼公務員必須恪守「政治中立」?這有甚麼價值和必要?這問題甚少人深究。在英國,公務員同樣需要恪守政治中立原則;事實上,現今香港的政治中立原則正是源自於英殖時代的規範(雖然主權移交後有所修訂),我們可以從中借鑒。 (閱讀更多)

致青春的遺書——談《無聊戲》

理論 | by 鄧志堅 | 2020-05-15

《無聊戲》是部想要觀眾感受多於理解的電影。導演歐陽永鋒透過攝影與燈光,營造頹廢氛圍技術上乘。從喝酒後飛車、爬樹、被送急診室、躺在馬路上到隔天宿醉等行為,電影(尤其前段)利用頗多手持鏡頭帶來搖晃感,強化主角們「今朝有酒今晚醉」的寫實感。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人與非人——周耀輝歌詞班後感

散文 | by 周子皓 | 2023-11-27

編輯推介

《白日之下》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2-07

【新書】《星球之歌》:地球上的兄弟情誼

書序 | by Luis Arias Manzo | 2023-12-04

床上讀《單人床》

書評 | by 許迪鏘 | 2023-12-01

躺平禮讚

散文 | by 黃戈 | 2023-11-28

記憶有味:聽王璞講故事

書評 | by 舒非 | 2023-11-27

《東尼瀧谷》與《在車上》裡的聲音

影評 | by 劉梓潔  | 2023-11-28

黃燦然詩七首

詩歌 | by 黃燦然 | 2023-12-01

【無形・給敬而遠詩的人】四代香港詩人問卷

專訪 | by 關夢南,陳滅,熒惑,梁莉姿 |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