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的歷史】「『非歷史』- 檔案作為繞途」展覽前言

理論 | by  鄭秀慧 | 2020-09-25

編按:由鄭秀慧策展、李繼忠及黃榮法參展的展覽「『非歷史』- 檔案作為繞途」將於9月 24 日至10月8日,假香港藝穗會陳麗玲畫廊(中環下亞厘畢道 2 號

)舉行。


「這裡要關注的不是檔案作為單純的資料庫,而是當中的資料具不服從 的性質,它們是碎細而並不可取代的。檔案中的庫存召喚人們的詮釋, 而並非機械式的重覆處理⋯⋯因此檔案藝術是預生產也是後生產,它關 注的不是庫存的絕對起源,而是其中曖昧的痕跡。」 賀爾・福斯特《檔案的挑動》



福斯特的看法揭示了檔案、藝術與歷史述事之間的博弈。人們的詮釋及曖昧的痕跡是檔案中變幻無常和含糊的特質,它們為檔案提供了挑動的快速轉換(flip)。快速轉換是此文重要的概念,因著它能打斷主流歷史敍事裡面的決定 性及終局的論述。檔案在傳統歷史學中被視作參考證明,用以維持歷史敍事的 固定性,就如德希達所指檔案啟始( commencement)及誡律 (commandment)1 兩種含義。被篩選的文件及材料按編造的準則入檔,如國家歷史、政治和社會運動的源起與終結、文學以及文化分類等。檔案資料的次序安排就是為了強化這些編造準則。那些文件及材料最初是零散的,然後在歷史的書寫過程中被編入因果關係及線性排序。因此,順序的檔案開啟、合理化 及維護了固有的歷史敍事。歷史依靠檔案的順序和完整性以維持其主流位置。 可是排序可以修改重來,因此不同的排序能重啟檔案的誡律。在這個意義上, 藝術因其想像、助憶及組合的性質,為實驗檔案及歷史的更新建構理想場域, 這種恆常的修訂就是福斯特所指的人們的詮釋。


我們經常把檔案視作歷史的演繹。歷史檔案通常參照國家及機構檔案,當中將 社會及政治事件作線性排序的敍事代表著政府或機構的正統。在某種意義上, 這種固有的正統就是行政、政治、法律、商業或社會上的明確目標。個人經歷的紀錄及瑣碎的社會事件會令敍事離題,因此往往不被納入其中。歷史檔案的慣性穩定了社會也令主權的管治權合理化,如美國檔案學家施倫貝格所指它開啟並庇護固有的敍事(Schellenberg 1965)。在如此背景下,這次展覽目的是希望通過探究藝術及藝術家檔案中的檔案挑動以深挖、重組並再次啟動歷史,藉此提出另類的視點及提出香港歷史的不完整性,因此不斷經歷修訂。


檔案藝術及藝術家檔案的組合及圖像導向,包含恆常歷史修訂的構成或挑動。 這種潛力寄存在圖像的隱喻及助憶的幅度( Johnson 2012)。圖像風格演變的過 程,亦即藝術史,一般都歸作文化及社會歷史的一類,就是微觀史學的分類2。 藝術史所關注的微小細碎,如藝術家為何及如何在某種社會及政治環境下創作, 以及不同藝術流派的故事。這些微小細微恰恰就跟班雅明的繞途方法學相近。 班雅明藉分析德國十七世紀巴洛克式悲劇,從而闡述當中的象徵及隱喻的幅度範圍(Benjamin 1998)。它們打破官方的詮釋,並強調反思及再啟始。繞途宣告一切變異的形式均具批判性及審查意味。長久以來,香港藝術史作為學科一 直從屬並向建制及決定性的歷史學靠攏:就是香港從漁村經歷英國殖民統治的洗禮,然後發展至今是中國共產主義中史無前例的憲政範例。混離、東西匯合、創新及全球化都是形容香港歷史或其藝術的常用詞語3。香港藝術史一直被押在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然後回到祖國神化敍述的囚牢中。


夏碧泉檔案是一個在藝術裏建構想像及反思空間的視覺隱喻,在裏面歷史敍事被偏離至另類並不斷進行修訂。已故藝術家夏碧泉(1925 - 2009)以利用日常或棄置物創作為人所熟悉。此外,夏氏還有不同類型的實踐,例如以攝影記錄展覽、收集雜誌、藝術書籍以及展覽印刷品等,他將收藏有系統地分類並儲存於位於土爪灣唐樓天台的工作室。夏氏的無窮收藏涵蓋自1950至大約千禧年代 中期,擠滿了七百平方呎的工作室。工作室在夏氏於 2009 年去世後一直原封不 動,直至 2014 年夏氏家族將整個檔案借予亞洲藝術文獻庫作研究之用,並正式定名「夏碧泉檔案」。夏氏檔案原有的空間安排跟他藝術創作中錯綜合成的特徵非常相似。一般存檔安排或單一歷史史觀大都以時序或科目作為分類方法,夏氏沒有沿用這常規,他將搜集得來或自製的圖像剪輯、參考書、手工書等根 據現象或主題分類,如「香港藝術」、「痕跡」及「中國風」等。這方法所強調的並非線性時序,而是當中收藏物的相關性及圖像相似性。


這名已故藝術家將自己的工作室視為「思考工作室」4 ,每天晚飯後都會花幾小時在那裏將當日所獲的收藏分類、整理、欣賞及思考。因此,這個實體的檔案是一個啟發藝術家想像而不受時間影響的空間。「非時間性」(atemporality) 是關鍵的特性,能夠抗衡單一主流歷史觀的另類敍事及詮釋恰恰就只能在沒有時間性的維度中出現。在這個意義上,夏氏檔案及其藝術中的異質性及多樣性開啟了一個無形的空間,讓觀者思量及反思當下。夏碧泉檔案包含藝術家的個 人經驗、記憶及痕跡,是個人檔案的一類。個人對過去事件的經歷,無論是書寫、圖片集、記憶或家庭相簿的記錄形式,因著其奇特及含糊的本質多不會被 納入單一主流歷史學之內。但是個人經歷卻為另類歷史陳述在傳統的歷史學中敲開一個逃生口。


繞途在班雅明的論述中是一種逃生口。真相只能在逃離常規的方法論時才被發 現。繞途作為一種具寓言及顛覆性的結構只在不能獲知真相時發揮功用(Cowan 1981)。班雅明所言的真相,以調解(mediation)作為方法,通過暫停和反思實踐非科學及反進步主義歷史學的框架瞭解過去,以抗衡在主導歷史 敍事中的神化過去。個人經歷和記憶瓦解由機構檔案及歷史學結合而成的神化 過去,這種反歷史學的個人經歷闡明了檔案學者理查德・考格斯所指,是我們 時代中的檔案召喚。個人記憶作為繞途是重要的,因為無論在修辭或實踐上, 科學化的歷史學己被假設成唯一由事實產生的知識以及理論演繹,當中沒有包含對社會尤其重要的文化意義。考格斯提出個人回憶(他在書中用「檔案」這 詞)是情緒知識的來源,是文化知識的一種,我們需要找出方法去傳遞這種文化知識(Cox,2008,290)。而文化知識的傳遞能夠寄存在繞途中,在那裏新 意念及發明會不受阻礙地萌芽成長。


是次展覽以「繞途」為錨點,指涉藝術家檔案及藝術作為思考空間,啟動想像及另類意念。展覽的開首展視了分別是我及夏碧泉的參考書和兩本數碼版本的 夏碧泉手工書。這個安排致使整個序幕部份成為思考工具,從而根莖式地接連 夏碧泉、他的收藏、我的研究、觀者的視角及兩位藝術家對檔案的重新檢視。 李繼忠及黃榮法這兩位參展藝術家,在研究夏碧泉檔案及當中的庫存後,通過藝術創作對歷史作出修訂。李氏透過研究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夏碧泉檔案,並重 訪自己在十二年前的一件裝置作品,探索公開檔案、藝術家文献、植物、建築、 空間與香港展覽歷史中的權力關係。黃氏發現夏碧泉收藏了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1903-­‐1944)(原名埃里希・奧澤爾)的作品《父與子》,令黃氏反思自身與父親的關係,也推演到在社會政治環境中的權力架構。


展覽還包括兩位藝術家的現存作品:《Can’t Live without》(2018)是李氏的單頻錄像作品,關於他在韓國駐留進行檔案調查時遇到的困頓狀態。《The Remnant of My Volition Series》(2013)是黃氏對權威強推政策的無聲抗議;《That’s How I Used to Know I Have In Fact Crossed This River》(2015)(複製版)是黃氏對於邊界定義的反思。黃氏將兩組作品合成展出,奇異地呼應了 近期香港面對的各種掙扎。是次展覽拼湊兩位藝術家的新舊作品,以及過去四年我從事有關夏碧泉檔案及檔案藝術的研究。各種元素像圖解般將整個空間注滿批判性,以及提出夏碧泉檔案超越作為單純的證據資源。展覽旨在建構一個思考空間,觸發參觀者的想像及詮釋,當中沒有設定的意義,只希望推演嶄新起點令這個城市的歷史能不斷再制定。


1 在《檔案熱》(Archive Fever) ‘[…] the word “archive” – and with the archive of so familiar a word. Arkhe, we recall, names at once the commencement and the commandment. This name apparently coordinates two principles in one: the principle according to nature or history, there where things commence – physical, historical, or ontological principle – but also the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law, there where men and gods command, there where authority, social order are exercised, in this place from which order is give – nomological principle.’ (Derrida,1998:1)


2 微觀史學是研究歷史的方法之一。它關注個人及小眾群體之間的互動,尤其當中信念、習俗、 信仰等不受主流歷史研究所關注的範圍。微觀歷史學大約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意大利冒 起,以抗衡主流社群歷史及持續漸進的歷史進程。


3 這些都是在香港歷史敍述及藝術史中常見的用詞,如在最新翻新重開的香港藝術館的「香港經驗・香港實驗」的展覽中,就形容香港「由漁村變商港,建構華洋共存的社會⋯⋯」

4 陳育強,〈素人藝術家-夏碧泉〉《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09》2010,67-83頁,香港中文大 學美術系,香港。

Reference

Benjamin,Walter.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London: Verso,1977.

Cowan, Bainard. “Walter Benjamin's Theory of Allegory.” New German Critique, no. 22, 1981, pp. 109–122.


Cox,Richard J. Personal Archives and a New Archival Calling: Readings,Reflections and Ruminations. Litwin Books, 2008.

Derrida, Jacques., and Eric Prenowitz. Archive Fever: a Freudian Impression. Pbk. 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Foster, Hal. “An Archival Impulse.” October, vol. 110, 2004, pp. 3–22.

Ha Bik Chuen Archive, Asia Art Archive, 2019


Johnson, Christopher D. Memory, Metaphor, and Aby Warburg's Atlas of Imag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2.

Schellenberg, T.R.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5.

陳育強。〈素人藝術家 - 夏碧泉〉《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09》。香港中文大學美術系,香港。2010,67-­‐83 頁。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台北之旅藝術有感

藝評 | by 胡夢未 | 2024-03-18

《新活日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4

殖民地的語言

散文 | by 王崢 | 2024-03-08

驚蟄

小說 | by 盧卓倫 | 2024-03-08

《無邪之境》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8

著名電影史學家及理論家David Bordwell逝世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