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續劉偉成「「香港微影的玩具車仔」之文章下半部分。這此,他集中討論「微影」生產的香港巴士、電車及火車的模型。劉偉成認為,這三個交通工具都記錄著香港的發展史,更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從巴士模型到電車乃止跟不上科展發展的火車,探討它們如何成為香港的文化意義。 (閱讀更多)
劉偉成傳來有關「香港微影的玩具車仔」的文章。他認為香港玩具公司「微影」(Tiny)能夠在現今香港站穩陣腳,有賴於其將呈現出如實的香港街頭的「流動速度」感呈現,使劉偉成在觀看時在腦中響起市廛的喧囂,當中除了大型車子引擎的轟隆,還包括不耐煩的響鞍,甚至人心裏的喘息。當中的模型還原了擠逼的九龍城及令人回憶無窮的電榚車,均令劉偉成觸動過往對香港的回憶。虛詞編輯部將劉偉成的文章分次上載,讓讀者從中感受玩具復刻香港舊有的美好光景。 (閱讀更多)
死亡從來不只是單純的自然事件。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作品常出現對「美」的省悟。適逢三島由紀夫今年逝世五十四周年,今期《方圓》為「金閣寺.三島由紀夫」,探討美與死亡,箇中涉及的文學、政治和人格鑒賞。死亡導致孤離,又能打破個體孤獨的樊籬,我們又能否用心聆聽那些將逝未逝,若即若離的幽玄之音? (閱讀更多)
鄧小樺傳來以星座點評胡蘭成的文章。作為雙魚座的渣男代表,胡蘭成盡顯雙魚座的多情、薄情、寡情,甚至無情的特徵,才做出各種渣男行為。鄧小樺指身為調情聖手的雙魚座,其實是天字第一號的愛情虛無主義者,他們根本不相信人,不相信自己,不相信愛,而且雙魚座作為最老的星座,據說集合了十一個星座的優點和缺點,最是複雜難解。 (閱讀更多)
這是我第三次執筆給你來信,先前的兩封,寫好後再讀覺得詞不達意,所以沒打算寄出。其實早於十年前我已經想要寫信給你,當年讀畢《生而為人》後,便決定畢業論文以你為研究對象,我跟老師說,可以破格地寫一封長信給作者嗎?老師不允許,所以最後還是寫了一篇傳統的學術文章,解讀你如何透過寫作回顧自己的人生,寫得不甚理想,我也自覺不是做學問的人,但我沒有打消寫信給你的念頭,不過卻一直不知如何下筆。 (閱讀更多)
今期《方圓》主題為德國作家雷馬克小說《西線無戰事》及其三部電影改編,故事講述一戰期間德國年輕士兵的遭遇,以其切身經歷呈現戰爭的殘酷,小說於2022年再度改編成電影,引起一時討論。一戰看似遙遠,但戰爭從沒離我們而去,在俄烏、以巴局勢仍未明朗的當下,重讀《西線無戰事》,反思戰爭的荒謬。對談邀得曾編輯香港影片大全的影評人、策展人傅慧儀女士,專門研究香港國防電影的趙傑鋒先生,探討三部改編電影之餘,亦深入探討三四十年代的香港國防電影。本期亦特別邀得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系慕唯仁教授,刊出其新書《泛亞主義與中國革命的遺產》的第四章,從竹內好的名作《魯迅》,觸及了「回心」說、革命論和泛亞主義思想。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