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字遊行
字在食
專欄
詩歌
散文
小說
其他
評論
書評
影評
劇評
藝評
空間
歷史
理論
時評
其他
現象
單身動物園
專題小輯
教育侏羅紀
2018.回顧
2019.回顧
其他
如是我聞
好想藝術
專訪
無秩序編輯室
報導
現身說法
書序
其他
虛度年華
廿八
四六
三三
文藝風潮一take過
已讀不回
文藝Follow Me
藝文在線等
虛詞作者
聯絡我們
創作
評論
現象
如是我聞
虛度年華
文藝風潮一take過
虛詞作者
聯絡我們
書評
影評
劇評
藝評
空間
歷史
理論
時評
其他
單身動物園
專題小輯
教育侏羅紀
2018.回顧
2019.回顧
其他
好想藝術
專訪
無秩序編輯室
報導
現身說法
書序
其他
廿八
四六
三三
已讀不回
文藝Follow Me
藝文在線等
虛詞作者
黃思朗
作者文章
【無形.同志,跟住去邊度?】專訪黃耀明——如果香港有希望,同志也有希望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亂世俠客行——胡金銓回顧展】專訪導演林靖傑-文如其人,復活武俠片大師神采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當詩歌「遇上」人工智能,誘發寫作媒介的想像
其他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Rolling Books 莊國棟 把圖畫書帶給視障人士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無形.說好的世界末日呢?】專訪林超英:生物本該求生,死也要講道德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香港絕種——訪葉曉文《隱山之人 In situ》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無形.Let it 糕】專訪蔡子強:流淚的文藝男,滿船空載明月歸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9-24
專訪米哈:聚散有時,文學是調節心靈的涼茶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9-24
聽一聽,書的聲音——訪「書聲」發起人陳志堅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8-06
【深水埗,我要進來了】林欣傑 X 黃宇軒對談--深水埗就嚟被玩爛?
現象
| by 黃思朗 | 2020-10-22
【香港話劇團《原則》】:學做一個「人」,先別失去對人的信心
劇評
| by 黃思朗 | 2020-11-30
【深水埗,我要進來了】「深水埗小店聚義--我們可以為社區做甚麼?」座談紀錄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0-10-22
【香港話劇團《視外之景》】:視點以外,用心探索「真實」的存在
劇評
| by 黃思朗 | 2020-11-28
專訪陳健民:不繫之舟,如浪隨緣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12-10
【叱咤頒獎禮】疫下再辦實體頒獎典禮,RB冧莊最喜愛組合:香港人加油!
其他
| by 黃思朗 | 2021-01-02
【無形・忘不鳥】專訪馬傑偉:苦難時代,誠實面對自己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2-13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訪灣仔老店「上海三六九飯店」——忠誠難求,知足常樂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2-24
【無形・見字__】專訪佘宗明:翻譯《百年孤寂》,無用時代尋用處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3-17
年月匆匆要守住,仍舊想寫信的心——《留念》音樂分享會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1-05-11
訪潘國靈《事到如今——從千禧年到反送中》——「失去」是通往寫作的力量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5-20
訪舞台劇《時光》導演潘惠森——捕捉靜默真意,不被文字的枷鎖綑綁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6-04
【無形.書有價書無價】專訪阮兆輝、黃詠詩《魂遊記》——凝聚三魂七魄,一切都話唔埋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7-07
訪《身體活》王榮祿、楊怡孜、李偉能:追本溯源,以身體展示當下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8-08
【無形・一句到尾】訪《噪/詞》周耀輝、hirsk——離散年代,以想像介入城市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8-17
傳承匠人精神,全心保存霑叔——專訪吳俊雄《保育黃霑》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9-15
數碼時代的光影舞蹈——梅田宏明《密不可分》:「我追求的,是結合舞蹈與自然界」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1-10-27
訪「現世代的莎士比亞」《李爾王》——無言的時代,想像力最可貴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0-21
訪作家哈金——以敏感的心靈,探尋邊緣寫作的意義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1-04
訪「眾聲號」團隊——感動到一些人就可以,繼續做值得做的事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1-24
《快樂第四名》——當興趣變成最討厭的事
影評
| by 黃思朗 | 2021-12-08
做書的思考,並非只著眼於文字——專訪香港三聯三編輯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2-17
訪《再會!山川人》——讓每道微小的藝術,滲透川龍細水長流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2-21
訪「不加鎖舞踊館」公開研習週——腦洞大開,從理性的角度看舞蹈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1-19
跨界初配搭,大纜扯埋一枱——訪《搭枱》展覽演談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1-20
【無形・虎中作樂】訪余家強《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拋磚引玉,見證時代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2-23
創造自己玩的空間,遊樂場連繫社區——訪《香港抽象遊戲地景》樊樂怡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2-24
親普京音樂家被各國杯葛 古典音樂界聲援烏克蘭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2-03-15
相信光明,就不畏懼黑暗——訪《凪》導演祝紫嫣 短片入圍大阪亞洲電影節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3-23
探求音樂在文字裡的意義——訪「香港藝術節@大館」《璃屋》作曲家盧定彰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4-21
城市變幻時,心靈如何安頓?——訪《鐵行里》陳炳釗、朱栢康、梁天尺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5-12
【無形・夠鐘食藥】聲光轉逝,用新眼光看粵語片——訪楊紫燁主編新書《昨日的影 今日的光》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6-14
《森山大道:過去常新 未來總是回顧》紀錄片——不帶執著,探求攝影本質
影評
| by 黃思朗 | 2022-07-07
訪《羅密歐與茱麗葉》鄧灝威、董朗生、鄧天心、林堅信——不要被莎士比亞的文字框死自己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7-16
【無形・書來也書去】趁在生之年,好好照顧舊書——訪「老總書房」鄭明仁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7-21
解憂新店進駐大埔藝術中心 店主Phyllis:「第一步要有人閱讀先得」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2-09-01
【無形.中過又如何】面向社區,混沌裡重新發現——訪「2022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策展團隊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10-13
「走遍香港是表達愛的方法」——訪《香港散步學》黃宇軒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11-24
港口性格,意義何在?香港文學季「港口/港女,離岸/上岸:香港身份認同面面觀」開幕講座紀錄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2-12-13
困局之下,還有甚麼可以做——訪《過時·過節》導演曾慶宏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12-29
「有些東西,不一定透過語言去感受」——專訪宋芸樺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3-27
【無形・開門】大時代裡保持獨立思考,文學就是重現記憶——訪周蜜蜜《亂世孤魂》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4-06
「通過實踐得到答案,就是要你心甘命抵」——訪《命案》林家棟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5-16
專訪董啟章:為了自主,進入Web3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5-30
【法國五月藝術節】訪《美麗的陌生人》藝術總監尼古拉・卡森鮑姆:「一把聲音,能代表成千上萬角色」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6-02
【無形・致我們終將遠去的校園】訪黃志華《本可成佳話》——懷粵語歌的舊,乘著老歌走進昨天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9-06
【無形・◯】絕對的圓
散文
| by 黃思朗 | 2024-04-10
妻迷
不赦之罪
蔡瀾
熱門文章
2025香港書展好書推介 無秩序編輯室疾草知勁草之選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7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下流偷生族》:資本社會的荒謬、異化與孤獨
影評
| by 曾友俞 | 2025-07-09
編輯推介
表達空白
散文
| by 釅釅 | 2025-07-25
【九仞展覽詩輯】每一座倖存的山,如何僥倖地認知自身
詩歌
| by 盧真瑜, 韓祺疇 | 2025-07-26
【新書】溫泠《沒有女人的女人們》摘錄——〈香水〉
小說
| by 溫泠 | 2025-07-25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7
【新書】余震宇《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陳浩基推薦序、後記
書序
| by 余震宇, 陳浩基 | 2025-07-24
笑吧!柴郡貓——沿著《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理論的獨行者》
書評
| by
雙雙
| 2025-07-23
《讀者文摘》繁中版宣布停刊 難抵數位洪流 結束60年出版歷程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23
〈佛洛依德愛上林夕〉:只求傾聽的夢境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23
攝影就是光線的化石——訪《中平卓馬 森山大道︰日本攝影家的故事》作者黃勤帶
專訪
| by 王瀚樑 | 2025-07-22
葉德嫻睽違八年出山拍戲! 參演哥連法奴、陳法拉主演Netflix新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22
【新書】雷競璇《窮風流》前言、代序
書序
| by 雷競璇 | 2025-07-21
【新書】馮以浤《春風舊雨——回歸前香港教育論說長短篇》陳煒舜序——〈澡雪精神識素衷〉
書序
| by
陳煒舜
| 2025-07-21
何兆基前往另一條河流的山:九仞展評
藝評
| by
周丹楓
| 2025-07-19
【新書】馮以浤《春華秋實—拔萃山上的往事》——陳煒舜序
書序
| by
陳煒舜
| 2025-07-21
第四屆歐亞紀錄片週開幕 探索多元社會議題 以影片力挺烏克蘭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8
《方圓》「百年孤寂. 馬奎斯」——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5-07-18
我想跟你一起虛度時光:評《虛度年華》
書評
| by 陳栢青 | 2025-07-17
【新書】黃念欣《熱風》自序
書序
| by
黃念欣
| 2025-07-16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新書】張歷君《文學的外邊》後記——〈香港作為方法〉
書序
| by 張歷君 | 2025-07-16
訪張婉雯新作《有心人》:如明日好景忽遠忽近 仍願抱著這份情沒疑問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5-07-15
來吧,來認識「周遭」: 牛津非常短講套書《二十一世紀的環境課》
書序
| by 洪廣冀 | 2025-07-14
【新書】溫泠《沒有女人的女人們》自序——〈理解的門〉
書序
| by 溫泠 | 2025-07-24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精神病院舉辦藝術展!呈現當代藝術家與患者以夢境為題之作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0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火炭、山、艾略特:九仞的藝術及文學蹤跡
藝評
| by
鄭政恆
| 2025-07-18
中大圖書館舉辦「小思小物珍藏展」 從戲票到零食微縮模型 展現香港故事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09
《不赦之罪》:擺渡者,無從渡己,何以渡人?
影評
| by 盧卓倫 | 2025-07-09
透過小說裂縫,看到美好世界的 B-Side ——張婉雯《有心人》新書分享會 feat. 陳慧
報導
| by 黃潤宇 | 2025-07-08
Nolan《奧德賽》預告片流出!現神秘角色 西西里島取景因是史詩一部分?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07
【新書】《1984:流行音樂變酷的一年》推薦序——〈因為音樂,我們在失落的邊陲發現彼此〉
書序
| by 陳冠亨 | 2025-07-07
【新書】翁秀梅《香港字二百年》後記——〈天上的榮耀 人間的榮衰〉
書序
| by 翁秀梅 | 2025-07-07
支持我們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