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字遊行
字在食
專欄
詩歌
散文
小說
其他
評論
書評
影評
劇評
藝評
空間
歷史
理論
時評
其他
現象
單身動物園
專題小輯
教育侏羅紀
2018.回顧
2019.回顧
其他
如是我聞
好想藝術
專訪
無秩序編輯室
報導
現身說法
書序
其他
虛度年華
廿八
四六
三三
文藝風潮一take過
已讀不回
文藝Follow Me
藝文在線等
虛詞作者
聯絡我們
創作
評論
現象
如是我聞
虛度年華
文藝風潮一take過
虛詞作者
聯絡我們
書評
影評
劇評
藝評
空間
歷史
理論
時評
其他
單身動物園
專題小輯
教育侏羅紀
2018.回顧
2019.回顧
其他
好想藝術
專訪
無秩序編輯室
報導
現身說法
書序
其他
廿八
四六
三三
已讀不回
文藝Follow Me
藝文在線等
虛詞作者
黃思朗
作者文章
【無形.同志,跟住去邊度?】專訪黃耀明——如果香港有希望,同志也有希望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亂世俠客行——胡金銓回顧展】專訪導演林靖傑-文如其人,復活武俠片大師神采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當詩歌「遇上」人工智能,誘發寫作媒介的想像
其他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Rolling Books 莊國棟 把圖畫書帶給視障人士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無形.說好的世界末日呢?】專訪林超英:生物本該求生,死也要講道德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香港絕種——訪葉曉文《隱山之人 In situ》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無形.Let it 糕】專訪蔡子強:流淚的文藝男,滿船空載明月歸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9-24
專訪米哈:聚散有時,文學是調節心靈的涼茶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9-24
聽一聽,書的聲音——訪「書聲」發起人陳志堅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8-06
【深水埗,我要進來了】林欣傑 X 黃宇軒對談--深水埗就嚟被玩爛?
現象
| by 黃思朗 | 2020-10-22
【香港話劇團《原則》】:學做一個「人」,先別失去對人的信心
劇評
| by 黃思朗 | 2020-11-30
【深水埗,我要進來了】「深水埗小店聚義--我們可以為社區做甚麼?」座談紀錄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0-10-22
【香港話劇團《視外之景》】:視點以外,用心探索「真實」的存在
劇評
| by 黃思朗 | 2020-11-28
專訪陳健民:不繫之舟,如浪隨緣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12-10
【叱咤頒獎禮】疫下再辦實體頒獎典禮,RB冧莊最喜愛組合:香港人加油!
其他
| by 黃思朗 | 2021-01-02
【無形・忘不鳥】專訪馬傑偉:苦難時代,誠實面對自己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2-13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訪灣仔老店「上海三六九飯店」——忠誠難求,知足常樂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2-24
【無形・見字__】專訪佘宗明:翻譯《百年孤寂》,無用時代尋用處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3-17
年月匆匆要守住,仍舊想寫信的心——《留念》音樂分享會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1-05-11
訪潘國靈《事到如今——從千禧年到反送中》——「失去」是通往寫作的力量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5-20
訪舞台劇《時光》導演潘惠森——捕捉靜默真意,不被文字的枷鎖綑綁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6-04
【無形.書有價書無價】專訪阮兆輝、黃詠詩《魂遊記》——凝聚三魂七魄,一切都話唔埋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7-07
訪《身體活》王榮祿、楊怡孜、李偉能:追本溯源,以身體展示當下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8-08
【無形・一句到尾】訪《噪/詞》周耀輝、hirsk——離散年代,以想像介入城市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8-17
傳承匠人精神,全心保存霑叔——專訪吳俊雄《保育黃霑》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9-15
數碼時代的光影舞蹈——梅田宏明《密不可分》:「我追求的,是結合舞蹈與自然界」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1-10-27
訪「現世代的莎士比亞」《李爾王》——無言的時代,想像力最可貴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0-21
訪作家哈金——以敏感的心靈,探尋邊緣寫作的意義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1-04
訪「眾聲號」團隊——感動到一些人就可以,繼續做值得做的事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1-24
《快樂第四名》——當興趣變成最討厭的事
影評
| by 黃思朗 | 2021-12-08
做書的思考,並非只著眼於文字——專訪香港三聯三編輯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2-17
訪《再會!山川人》——讓每道微小的藝術,滲透川龍細水長流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2-21
訪「不加鎖舞踊館」公開研習週——腦洞大開,從理性的角度看舞蹈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1-19
跨界初配搭,大纜扯埋一枱——訪《搭枱》展覽演談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1-20
【無形・虎中作樂】訪余家強《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拋磚引玉,見證時代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2-23
創造自己玩的空間,遊樂場連繫社區——訪《香港抽象遊戲地景》樊樂怡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2-24
親普京音樂家被各國杯葛 古典音樂界聲援烏克蘭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2-03-15
相信光明,就不畏懼黑暗——訪《凪》導演祝紫嫣 短片入圍大阪亞洲電影節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3-23
探求音樂在文字裡的意義——訪「香港藝術節@大館」《璃屋》作曲家盧定彰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4-21
城市變幻時,心靈如何安頓?——訪《鐵行里》陳炳釗、朱栢康、梁天尺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5-12
【無形・夠鐘食藥】聲光轉逝,用新眼光看粵語片——訪楊紫燁主編新書《昨日的影 今日的光》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6-14
《森山大道:過去常新 未來總是回顧》紀錄片——不帶執著,探求攝影本質
影評
| by 黃思朗 | 2022-07-07
訪《羅密歐與茱麗葉》鄧灝威、董朗生、鄧天心、林堅信——不要被莎士比亞的文字框死自己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7-16
【無形・書來也書去】趁在生之年,好好照顧舊書——訪「老總書房」鄭明仁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7-21
解憂新店進駐大埔藝術中心 店主Phyllis:「第一步要有人閱讀先得」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2-09-01
【無形.中過又如何】面向社區,混沌裡重新發現——訪「2022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策展團隊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10-13
「走遍香港是表達愛的方法」——訪《香港散步學》黃宇軒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11-24
港口性格,意義何在?香港文學季「港口/港女,離岸/上岸:香港身份認同面面觀」開幕講座紀錄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2-12-13
困局之下,還有甚麼可以做——訪《過時·過節》導演曾慶宏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12-29
「有些東西,不一定透過語言去感受」——專訪宋芸樺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3-27
【無形・開門】大時代裡保持獨立思考,文學就是重現記憶——訪周蜜蜜《亂世孤魂》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4-06
「通過實踐得到答案,就是要你心甘命抵」——訪《命案》林家棟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5-16
專訪董啟章:為了自主,進入Web3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5-30
【法國五月藝術節】訪《美麗的陌生人》藝術總監尼古拉・卡森鮑姆:「一把聲音,能代表成千上萬角色」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6-02
【無形・致我們終將遠去的校園】訪黃志華《本可成佳話》——懷粵語歌的舊,乘著老歌走進昨天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9-06
【無形・◯】絕對的圓
散文
| by 黃思朗 | 2024-04-10
醬園弄
BL
離亂經
王耀宗
熱門文章
批評,一種香港的姿態:讀張歷君《文學的外邊》
書評
| by 徐雨霽 | 2025-09-10
文學即是抵抗:冷戰與二戰、《維爾紐斯撲克》到《西伯利亞俳句》
歷史
| by 趙恩潔 | 2025-09-11
《鬼才要回家》:喜劇、恐怖與家族情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9-10
編輯推介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詩三首:〈念尼泊爾〉、〈失控練習〉 、〈臺北寫真〉
詩歌
| by 王培智, 俊奇, 徐竟勛 | 2025-09-26
靈感獵人
小說
| by 勞國安 | 2025-09-26
囚犯讀文學鉅著換自由? 烏茲別克推閱讀減刑 《老人與海》 、 《審判》等入書藉清單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25
由〈找不著藉口〉到〈世界多了一個陌生人〉:淺談香港流行曲的情歌創作
其他
| by 羅顥熹 | 2025-09-25
張欣怡奪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 「獲獎是對我虔誠敬仰文學的認可。」 虛詞發表作品一覽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25
五十年代跳舞文化的藝術自覺與表演意識
歷史
| by 梁明暉 | 2025-09-24
4吋迷你黑膠唱片面世!Tiny Vinyl融合復古與環保理念 口袋尺寸革新音樂收藏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24
語言的桎梏:拴住酷兒的直線——讀Vincent Pak《Queer Correctives》
書評
| by
石啟峰
| 2025-09-23
計劃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9-23
蔡國強炸喜馬拉雅山惹民憤 始祖鳥英文道歉聲明疑「割蓆」 母公司安踏應負全責?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22
【新書】崑南《去年人間世》自序
書序
| by 崑南 | 2025-09-22
王家衛《繁花》捲編劇署名爭議 古二曝錄音控剽竊與霸凌 劇組承諾公開籌備資料自證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22
藍移吧!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9-19
詩三首:〈希望〉、〈蝴蝶結〉、〈你和他的位置靠近拉扯〉
詩歌
| by 潘國亨, 梁偉浩, 侯瀚 | 2025-09-20
當代的某些關係
小說
| by 苦橙蒿 | 2025-09-19
智慧腐蛀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9-18
艾未未新書《Ai Weiwei Handbook》 小開本、低售價 「藝術不應僅限於畫廊或菁英階層」 持續挑戰政治教條並倡導人權普世價值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18
影壇群起抵制以色列 抗議以國在加薩暴行 逾4500位電影人聯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18
杜琪峯的女主角與她們的產地
影評
| by
易山
| 2025-09-17
AI總結令網站流量大跌89% 《告示牌》雜誌母公司提告Google 網上媒體應如何自處?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17
美國著名演員、導演羅拔烈福逝世,享年89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16
人世需要偵探,但為什麼給我們這麼弱的偵探?陳慧主講方方《是無等等》讀書會側記
報導
| by 日巷 | 2025-09-16
梁朝偉首部歐洲電影《Silent Friend》聯手匈牙利國寶級導演 以演技征服威尼期影展觀眾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15
【新書】曾詠聰《浮間舟渡》曾繁裕序——〈無限接近無限流動的清澄白河本體〉
書序
| by
曾繁裕
| 2025-09-15
【邁克專欄:拍子簿】楊德昌筆記
專欄
| by
邁克
| 2025-09-15
麥浚龍四億大作《風林火山》 終定檔於10月1日上映 擺脫「都市傳說」之稱!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12
詩三首:〈熊歌〉、〈和我說我的狗離家是為了自由/漏斗與水喉〉、〈埋藏〉
詩歌
| by 徐竟勛, 雨曦, 李懷一 | 2025-09-12
【字遊行·布拉格】〈二十歲的布拉格〉
字遊行
| by 翎心 | 2025-09-12
允許一些可怖迴旋起溫暖
小說
| by 簾櫳 | 2025-09-12
Margaret Atwood發表諷刺短篇小說 抨擊加拿大禁書令 「在公開焚書前趕快購買!」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11
資深傳媒人、《明報月刊》前總編、《百姓》半月刊創辦人胡菊人逝世,享年92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11
深圳舉Banksy首個個人大展 還原工作室場景 窺探塗鴉大師創作軌跡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9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沉埋的粵菜檔案》—— 呂嘉俊編後感(一)
其他
| by
呂嘉俊
| 2025-09-08
【2025威尼斯影展】 巴勒斯坦六歲女童遭以軍炸死前最後真實錄音 《The Voice of Hind Rajab》奪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 映後起立鼓掌達24分鐘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9
支持我們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