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音樂在文字裡的意義——訪「香港藝術節@大館」《璃屋》作曲家盧定彰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4-21

作為今年「香港藝術節@大館」其中一項委約節目,《璃屋》聲音藝術裝置由盧定彰(概念及作曲)、英文瀚(裝置設計)與劉曉江(聲音設計)跨界創作而成,並從德國詩人迪特里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在獄中所寫的詩作取得靈感,揉合文學與音樂的元素。創作團隊之一的盧定彰(Daniel),與《虛詞》分享藝術裝置的背後構想,以及如何透過弦樂四重奏和電子聲效的合奏,讓觀眾反思並叩問個人身分與價值觀。



同一事物,不同面向


聲音藝術裝置《璃屋》的創作靈感,來自德國詩人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的詩作〈我是誰〉,Daniel認為這位二戰時期的牧師,臨終前在獄中所寫的一系列詩作,與大館前身的歷史,可作相互呼應。「大館最常被人提起的,都是講監獄法院、公義囚禁,但我對大館裡的小教堂最有感覺,這個神聖而人性化的地方,讓當時的囚犯作告解,但這個面向很少被探究,亦因此成為《璃屋》聲音裝置的概念。」選擇引用潘霍華的詩作〈我是誰〉,並將詩句投映到聲音裝置的外圍,Daniel希望能讓觀眾從中感受詩人的內心世界:


「我是誰?人常告訴我,

當我從牢房走了出來,

鎮靜、輕鬆、堅定,

像個從鄉間來的紳士。

我是誰?人常告訴我,

當我與獄吏們攀談時,

自由自在、親切而坦然,

像是我在管理、在統帥。

我是誰?人還告訴我,

我承擔這些不幸的日子,

態度從容,微笑著、堂堂地

就像習慣於得勝的人。」



生於德國的潘霍華,曾經參與反納粹主義的抵抗運動,本已逃往美國取得居留權的他,卻自願返回德國與極權對抗,最終因同伴計劃刺殺希特勒失敗被捕,〈我是誰〉正是潘霍華被處決前所寫的其中一首詩作。讀這首詩,讓Daniel看到詩人的不同面向,也啟發他進行《璃屋》的創作。「囚友與其他人看潘霍華,會覺得他是個很勇敢的牧師,但他自己心底其實很脆弱,畢竟人有很多面向,哪個才是真正的他?同一件事,往往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待,正如我們到底有沒有真正的自由,也在於我們選擇從甚麼角度看待,這亦是我想透過聲音裝置帶出的意思。」


是次以「璃屋」作為聲音裝置藝術的名稱,Daniel說當初這個譯名來自英文,而「Glasshouse」所蘊含的多重意義,與潘霍華的詩作狀態,以及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都甚為相似。「Glasshouse最直接是指玻璃屋裝置,也可讓人聯想到溫室,而這個字在外國亦是監獄的代名詞。每個人對這個字的解讀可能都不同,只是用了不同的perspective去理解。這種multilayer的意思,中文則翻譯不到,只能以『璃屋』之名,為觀眾提供更多想像空間。」原本計劃在大館的監獄操場上,建造一間小屋讓觀眾入內參與,但礙於疫情所限,只能轉戰網上。要在短時間內解決不少技術困難,Daniel感謝跨媒體藝術組合The Collective加入創作,以原來的小屋設計為基礎,建構3D虛擬模型,讓觀眾可在網上探索與感受音樂裝置。「除了技術性問題,也有不少美學上的東西需要處理,為了呈現原來的小屋狀態,找來另一藝術團體The Collective合作,反而因禍得福,保留互動裝置的狀態之餘,在網上投映詩作也可有更多玩法,發展出更有趣的東西。」


Capture-tech_01



談及與英文瀚(Travis)和劉曉江(Lawrence)首次跨界合作,Daniel說這次從小屋的設計,以至現場演奏的音樂,都希望能為觀眾帶來與別不同的感覺,讓他們走進《璃屋》的聲音藝術裝置之前,已有一種沉澱的過程。「Travis負責小屋的設計,而我想像的參觀形式,是類似到主題樂園玩鬼屋或機動遊戲,在外面排隊已有所準備,要花時間進入裝置沉澱,所以最初構思小屋每次只能容納兩名觀眾,讓每個人在裡面都有種沉澱的過程。我是第一次做這類型的藝術作品,剛好Lawrence是個作曲家之餘,也懂得很多聲音設計的技巧,可以幫忙處理很多技術問題。」以往創作現場演奏的音樂居多,這次為《璃屋》設計聲音裝置藝術,Daniel覺得自己慣寫的創作,音樂線性比較強,但聲音裝置的音樂,則比較著重於重複性,結合弦樂四重奏與電子聲效的方式,則最能表現出作品的狀態,同時讓觀眾透過弦樂,從不同角度看待《璃屋》的聲音裝置。「對比鋼琴,從scientific角度來說,它們其實並非最自然的聲音,反而弦樂能透過手指移上移下,聽起來好像與平時聽慣的tuning不同,但卻是最自然的聲音,這種和諧而又予人少少走音的狀態,也是我們希望從另一個perspective去感受與理解聲音。」


我在觸感藝術節中學到太多



音樂有超越文字的力量


在過往參與的演出裡,Daniel不少作品都揉合了本地文學與音樂的元素,例如2018年獲捷克歌劇節委約,創作改編自西西短篇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的室內歌劇,去年亦曾與小說家黃怡合作,為香港藝術節創作《兩個女子》。以文本為創作靈感,將音樂與文字結合,先後曾為粵語、國語、英語譜曲的經驗,Daniel自言在技術層面已見熟練,但音樂真正的功用何在,以至音樂在文字裡的意義,過去半年都讓他持續進行思考。「之前我的演出,比較著重音樂與文字如何有機結合,但這半年我發覺它對演出來說,屬於較低層次的東西,只是身為作曲人必須解決的事項,即使做到也不會令演出更好看。當我進行這個project時,我發現音樂有種所謂的transcendence power,它有力量超越文字,這是最powerful的東西。我最想自己作品做到的,是用音樂呈現一種狀態,當觀眾進入演出時,會被音樂的氛圍狀態感染,繼而讓人展開思考。」


以往Daniel揉合文學與音樂的演出,多以改編小說為主,這次以詩為靈感進行創作,Daniel說得以藉此鑽研小說以外的另一體裁,並由此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間,為準備下個演出而拜讀的何福仁詩集《愛在瘟疫時》。「我選取當中的八首詩,為演出寫了組曲,並嘗試用音樂呈現詩作表現的狀態,在創作過程裡,自己也思考了很多,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有一半詩作都在講述不同人物面對疫情時的狀態,例如學生、打工仔、搶廁紙的賊人等,以大城市小人物的角度看疫情,相當貼近生活,我覺得很有趣。」雖然Daniel謙稱對詩作的認識只屬皮毛,不過他認為閱讀永遠都是認識世界的最佳途徑,透過認識世界,也是在於認識自己。「You are what you read,閱讀讓我們更加清楚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類,唯有認識自己,才知道自己想過甚麼生活,拉闊來說,人生也是如此。」


礙於疫情,今年「香港藝術節@大館」改為線上舉行,《璃屋》聲音藝術裝置的網上互動平台亦將於本月28日推出,至於原本構想在監獄操場建造的小屋,現在雖改以3D虛擬模型來呈現,但Daniel說仍會為此進行錄像紀錄,讓觀眾稍後能於網上重溫。談到實體演出改以網上進行,在疫情期間似乎已成日常,如何用另一種形式將創作團隊想傳達的東西轉化,Daniel認為每個創作單位都在思考不同方法。「除了轉化成另一種art form外,更重要是新的藝術形式有何意義,好像我們這次的裝置,如果作為現場演出,文字就很難可以如線上進行般,呈現不同型態。如何運用新形式的優勢,大家都在找方法,如果摸到那條路,會是很有趣的事。」


HKAF@TK 2022_Artist Portrait_Daniel Lo_Photo Credit Wilson Au Yeung

負責《璃屋》概念及作曲的盧定彰。



香港藝術節@大館2022將於4月28日起線上舉行(https://taikwun.artsfestival.org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黃思朗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