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青年交響樂團(Singapore National Youth Orchestra,SNYO)的三地巡迴⾳樂會《寧峰、新加坡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巡演》,尾場在香港演藝學院區永熙⾳樂廳舉⾏,感受是親切⼜驚喜,作為青年交響樂團的巡迴演出是超額完成。
新加坡國家青年交響樂團,由知名新加坡指揮陳康明擔任⾳樂總監,於全國60 所學校選出180多位10⾄24歲的年輕⼈組成樂團,旨在培養新⽣代的⾳樂才能和興趣,屬於新加坡教育部的National Project of Excellence。《寧峰、新加坡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巡演》是SNYO近年較⼤規模的巡演,順序於澳⾨、深圳及香港的正式表演場地舉⾏⾳樂會並與當地樂⼈交流。樂團之前連續兩⽇在澳⾨及深圳演奏,來到壓軸⼀站香港未⾒疲態,演出曲⽬更三站之中最多的⼀站。
(新加坡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及指揮陳康明)
委約新曲,在巡迴⾳樂會演奏
《寧峰、新加坡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巡演》⾳樂會以新加坡作曲家家托尼.⾺卡諾尼(Tony Makarome)全新作品《⼼鄉迴響曲》(Echoes from the Heartland)揭開序幕。此乃SNYO委約的全新創作,6⽉初才在SNYO Pre-Tour Concert世界⾸演,三個樂章呈現新加坡的多元⽂化,帶點節慶氣息,很適合當作⽂化交流的⾒⾯禮。
熱⾝過後是今夜演出的焦點,寧峰夥拍SNYO演奏蕭斯達⾼維契第⼆⼩提琴協奏曲。寧峰是國際知名的⼩提琴演奏家,24歲即贏得國際帕格格尼尼⼩提琴⼤賽冠軍,實⼒不⽤置疑。
(小提琴家寧峰)
夥拍寧峰,向蕭斯達⾼維契致敬
演藝學院的區永熙⾳樂廳是個⾮常親密的場地,樂⼿和觀眾的距離⾮常近。筆者坐前排,看到的SNYO樂⼿,⼤部份都像好學有禮的初中⽣。他們在陳康明的指揮下,樂聲具爆發⼒之餘,和星級樂⼿競奏亦沒有怯場。今年是蕭斯達⾼維契逝世50周年,各地都推出相關的專輯及⾳樂會。在鐵幕蘇聯⽣存⾄近古稀之年,蕭斯達⾼維創作⾳樂,⼀直在演奏層⾯保持華麗與⾼難度的吸引⼒,在⾳樂深處則記下⾃⾝的掙扎,並保持與不同作曲家在藝術上的呼應。SNYO⼀眾年輕好⼿,對蕭⽒的深層意義領略了多少,⼜通過演奏流露了多少,我沒法確定。但在演奏層⾯上需呈現的華麗,他們是做⾜功課。寧峰看來亦很滿意這班新⽣代樂⼿的表現。Encore曲⽬,寧峰選了Paganini Caprice no. 24,上半場結束。
中場休息赫⾒⽩韻琹伉儷以及梁君彥等名⼈都是座上客。
下半場,繼續有驚喜。⼀是香港青年交響樂團(HKYSO)在⽢浩鵬博⼠指揮率領下接棒演奏李斯特第三交響詩,屬能量滿溢的⽣命禮讚,很適合年輕樂⼿盡情爆發⼒量。香樂樂團的樂⼿,⼤部份像⼤學⽣或研究⽣。原來香港青年交響樂團參與次演出的團員界乎11⾄25歲之間,樂團以培養⾳樂⼈才,造就學習及交流機會為⽬標。
(香港青年交響樂團及指揮甘浩鵬博士)
遇強愈強,與HKYO同台演奏
HKYSO離場後,SNYO樂⼿再次進場,寧峰混在⼈群中徐徐坐到演奏席上,在旁的⼩樂⼿都嚇⼀跳,原來這是寧峰和陳康明約好給SNYO年輕樂⼿的尾場驚喜。SNYO的第⼀⼩提琴⾸席站起來調⾳時,望⾒寧峰成為樂團⼀員不知有何感覺。陳康明上場揮動指揮棒,寧峰成為⼀眾⼩提琴樂⼿其中⼀員,⼀起演奏德伏扎克第六交響曲。
筆者坐在第⼆⾏,樂曲的聲⾳和⼒量可說是撲⾯⽽來,這種幾近肆無忌憚揮灑情緒和⼒量的演奏,可能是在這個年紀才最容易被視為恰到好處。聽眾也被轟炸得⼼⽢命抵。當他們⼗年或廿年後成為了專業樂⼿,演奏時未必會再作這樣的選擇。
⾳樂會最後⼀曲是史托哥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改編給管弦樂團的巴赫D⼩調觸技曲及賦格曲,由SNYO及HKYSO同台演奏。可能是寓戰於操,SNYO經歷了前兩⽇在澳⾨及深圳的巡演,⽔準確較HKYSO穩定。
巡演⾏程,媲美職業樂團
觀乎SNYO的《寧峰、新加坡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巡演》,⼀個周末要在三個城市舉⾏三場⾳樂會,密度媲美職業樂團的巡迴,⽽演出之間更要參與⽂化交流活動。無論團員⽇後會否成為職業樂團的⼀員,或是像寧峰⼀樣成為獨奏家,可信對⼀眾SNYO樂⼿是⼀次很好的體驗,⾒識過新加坡以外的樂⼿、觀眾、場館,旅途中既要互相照應⼜要不怕獨⽴⾏事,凡此種種都能令他們加速進步。散場後向⼤會查詢,原來是夜演出的SNYO樂⼿,最年輕的僅13歲,演出已有此⽔準,值得期待。相⽐起戲劇、舞蹈、視覺藝術,這些需要不斷在意念上或價值觀上尋求突破的藝術形式,古典⾳樂可能更適合新加坡作為國際交流的⽂化名⽚。
(照片由由新加坡國家青年交響樂團提供; 攝影:Desmond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