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莫扎特弦樂三重奏之後 蕭邦出 「新」 的圓舞曲? 朗朗: 「這不是蕭邦最複雜的音樂,卻是你能想像的最純正蕭邦風格之一。」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4

繼上月莫扎特推出「新曲」弦樂三重奏後,最近古典音樂界又有大師發佈新曲。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紐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於館藏約索引卡大小紙片中,找到蕭邦未發布圓舞曲(Waltz)作品。手稿由館長羅賓遜・麥克萊倫(Robinson McClellan)所發現。當他整理館藏時,意外在一塊約4英寸乘5英寸(約索引卡大小)小紙片上,找到寫有蕭邦名字的樂譜。


「這部作品極其激烈,以輕柔而不和諧的音符開場,隨後爆發出震撼的和弦。」難以下定論的麥克萊倫隨即將照片寄予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肖邦的學者傑弗里·卡爾伯格(Jeffrey Kallberg)。經博物館以及外部專家的紙張與墨水鑒定,以及手稿筆跡以及音樂風格分析後,被認為是蕭邦尚未被發現的圓舞曲作品,手稿的創作年份約在1830年至1835年之間,當時蕭邦只有約20多歲。


樂曲僅有48小節,即約80秒長,被認為是蕭邦20多歲時作品。此為超過半世紀以來,首次發現蕭邦未知作品。 手稿紙張和墨水與蕭邦其他作品一致,而且樂譜低音譜號符號亦與蕭邦另一份手稿相同。鋼琴家郎朗彈奏該曲後,說,「這不是蕭邦最複雜的音樂,但是你能想象到的最具蕭邦特色的風格之一。」郎朗解析道,作品激烈的開篇讓他聯想起肖邦出生地——波蘭鄉村的嚴寒冬日,「從一種戲劇性的黑暗轉變為積極的情緒,非常美麗,也非常『蕭邦』。」


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認為,手稿如此之小,可能意味著它本來是作為一份禮物,收件人會將其保存在簽名冊中。加上它上面未有簽名,因此也沒被特別注意。此外,樂譜於2019年進入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收藏,由於新冠疫情等因素,這批收藏在5年內一直未經整理,直到最近才重見天日。此前為紐約室內設計學校主任A.謝里爾・惠頓二世(A. Sherrill Whiton Jr.)所收藏,他於1972年去世。據其子女回憶,他經常在家中演奏蕭邦作品。


蕭邦終年39歲,一生只創作了約250首已知作品,遠少於同期其他作曲家。專家估計他可能寫過28首圓舞曲,但只有其中17首得以保存。圓舞曲原是配合舞蹈而作,但在蕭邦詮釋下,這種舞曲被賦予更多深度和情感,大多以演奏為目的。他偏好在沙龍親密氛圍中表演,這些聚會被作曲家李斯特稱為「蕭邦教堂」,參與者多為皇室成員、銀行家、藝術家和音樂家。在這種場合中,蕭邦經常應邀將小型作品作為禮物贈送給在場聽眾,可能為這首新發現圓舞曲創作背景。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