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埋班作樂,組成一條可持續的音樂人鏈

報導 | by  陳芷盈 | 2019-11-27

有一個異托邦,沒有〈長城〉,也沒有〈皇后大道東〉;那裏不是〈海闊天空〉,那裏的人不敢名叫〈家明〉。當香港音樂不斷被「封殺」,我們最近也主動「封殺」了某些歌手,曾經載滿回憶的歌,我們不會再聽,甚至珍藏多年的黑膠唱片,也毫不留戀地銷毀。


聽誰唱歌、怎麼樣的歌,由製作班底到成品,我們理應可以自由選擇,但現實境況卻一再縮窄我們選擇的空間,再而導致本土音樂工業的委縮。於是「埋班作樂」音樂創作及製作人才培育計劃在音樂狹縫裡撒苗播種,為了提供更多選擇的權利,一群音樂人「行埋一齊」,由資深音樂人帶領新人組成班底,一邊「作樂」,一邊「玩樂」,在艱難的工業中組成一條可持續的音樂人鏈,做新的音樂,自己喜歡的歌。本月初「埋班作樂」的簡介及分享會,發起人周耀輝、馮穎琪,還有計劃的創作導師王雙駿、評審委員林二汶和本地音樂製作人蘇道哲娓娓道來。


由「一個人一首歌」變成「埋班作樂」


「埋班作樂」的前身,是去年的「一個人一首歌」社企計劃,如為中西區的老人寫下十首歌並推出專輯,又為十位手藝師傅寫歌,並在葵青劇院進行兩場表演。馮穎琪表示,計劃並非空中樓閣,累積的經驗,成就了今日的「埋班作樂」,更希望能超越過往。


如果「一個人一首歌」為我們提供了非主流、小人物的歌曲,那麼「埋班作樂」則是從製作上為音樂工業提供新活力,重點在於培育與傳承,因此設有最低門檻:參加者必須曾經發表過音樂作品,商業發佈或網上發佈皆可。每人只能從作曲、作詞、編曲中選擇一個崗位,經評審委員會的面試後,精挑細選的36位學員,並分成3組,由6位導師輔助製作,為12位歌手灌錄12首原創作品,最後將於2020年12月,舉辦一場成果演唱會。


圖片來源:埋班作樂Facebook


「現兜兜」:音樂工業的師徒制


周耀輝指出,「埋班」在演藝行業是傳統的概念,一群音樂人聚在一起,既是工作夥伴,同時亦師亦友,曾經這種情況十分興盛,卻不知為何慢慢消失。或者那個年代也像王雙駿憶述的經歷一樣,王雙駿是早入行的人,那時「若要出去租錄音室,就會「現兜兜」接觸到不同的人,例如在A房工作,就會在B房遇到另一個音樂單位,一到吃飯時便會聊天交流」,王雙駿的意見是,互動總比自己上網好,「有時你看的東西未必很適合你正在做的歌,或者有人跟你看法不一樣,也比較好。」


復刻「埋班」,既是要重新實行傳統的師徒制,邊做邊學,也要為新入行的音樂人建構人鏈網絡。周耀輝直言「希望大家行埋嚟,而非零散地自生自滅,我們為你們配對後,希望你們能找到自己的班底,這樣才可以持久運作,繼續創作你們喜歡的音樂。」有可持久的創作,才能發展出可持久的音樂圈。


周耀輝繼而補充,「這個課程不是網上課程,要以你的肉身去參與,所謂傳承就是身教。」傳授的不只是音樂知識,更包含做人的道理,「如何安排時間,待人接物、待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都是和做人有關」,看「現兜兜」的人示範,從中學習,才可更持久,做得更開心。


圖片來源:埋班作樂Facebook


新歌就是骨膠原:音樂人青春常駐


簡介會來者眾多,眾人圈坐在樓梯與地上,亦暗自構成了一個小型音樂圈,當中更不乏年輕的臉孔,或如周耀輝所言,做音樂的人特別年輕,因為大家能互相激活,就如彼此的「骨膠原」。


然而,「青春」的周耀輝希望讓真正年輕的音樂人多分享,他直截了當地問最「新」的音樂製作人蘇道哲:「點解仲入行?」蘇道哲回答是「熱情」,「入嚟係無限咁多憧憬,留低係瘋狂磨滅鬥志,亦會遇到一大堆生活、創作,與他人合作等的問題。」但留下來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期待會有更好的作品出現,這種熱情不是金錢能衡量的。不用打激活針,前來與會的年輕音樂人也如蘇道哲一樣,自帶一份激情。


對19歲便入行,永遠at17的林二汶來說,「入行是一個開始,我在途上遇到的每一個老師都很重要,他們以身言教,讓我知道我可以一直青春,他們令我永遠都可以是學生。」現在以評審委員的身分坐在這裡,林二汶自覺是一個「高班生」,她感謝前輩讓「未夠班」的她「埋班」,「于逸堯讓我跟他掛名做監製,由一開始甚麼都不懂,都現在我說的意見,他覺得可以採納,這個過程對我尤其重要,到現在我依然希望有前輩告訴我,我做得啱定唔啱。」永遠在學習,這份謙虛,正是林二汶從前輩身上學回來的,她亦鼓勵大家參加「埋班作樂」,成為一個永遠年輕的學生,並為這個行業注入更多的骨膠原。


以歌「作樂」:也是樂趣的樂


「玩音樂最正的地方,是沒有答案。」王雙駿認為玩音樂可以很大膽,亦沒有對錯。馮穎琪說,當初只有王雙駿欣賞她的〈雌雄同體〉,他曾把歌推薦予多位女歌手,卻不得要領,但王雙駿相信自己的選擇,忽發奇想,保留女聲的音域讓Juno演繹這首歌,結果成就了如此獨特的創作,亦再次印證音樂沒有答案。王雙駿還說,「玩音樂另一個有趣之處,就是無時無刻也有很多衝擊。」任何人都可以是你的導師,正是馮穎琪的女聲demo反過來刺激了王雙駿,而與王雙駿一起巡迴演出的樂隊更是「三代同台」,既有前輩,亦有新血,從他們身上他得到不同的衝擊。「所以到今日我依然很熱衷,因為音樂是很大的遊樂場,你可以很大膽在裡面玩。」


周耀輝於是解釋,「埋班作樂」的另一讀法就是作「樂」,樂趣的樂。常說「玩」音樂,「玩」是不會覺得有大人的,開心的時候就如小孩子一樣。周耀輝回想銀髮白〉的派歌過程,便像是一群小孩在想如何發球,因為是以獨立姿態派歌,當時他們一直苦等機會,恰巧遇上八號風球,大家都留在家上網,結果這招「打風plug歌」,反應便非常好。即使是派歌,也可以充滿樂趣,這份快樂,亦是「埋班作樂」希望能分享給大家的


圖片來源:埋班作樂Facebook


「埋班作樂」是由創作人規劃的人生規劃課程


但無可否認,做音樂也非常辛苦。林二汶坦言,「做獨立音樂的過程,最開心的是做音樂,最辛苦的是周轉。」要讓現實和理想得到平衡,除了理財,也要學懂管理時間。蘇道哲補充,「如果你覺得靈感未到,選擇拖延到明日,你就會少了時間去做下一首歌。」林二汶說,當她得悉周耀輝的時間表後,才發現自己對創作的態度「簡直是輕佻」——在政府工作時用午飯時間寫詞,在報館工作後至今,在上班前的早上寫詞。後來她發現,很多作家如Steven King,也是每天早上九時坐在打字機前,工作到五時就結束,「原來創作是如此踏實的過程。」如周耀輝所言,「理財、時間管理、生涯規劃,這些東西可能不會令你馬上聯想到和創作有關,但其實的確是跟創作有關。」


簡介會問答期間,有人認為音樂的創作過程很孤獨,馮穎琪希望計劃能讓大家找到夥伴,不再孤獨。周耀輝補充,計劃嘗試脫離溝通上的規限,看看在相對上自由的環境下,大家能做出甚麼樣的作品,這種未知,就是他們寄望能帶出的潛力。因為未知,所以有無限可能,如周耀輝所言,「埋班作樂,不單是做音樂,而是如何成就一些樂趣,給我們自己,給這個城市,給喜歡音樂的人。」傳承的不只是音樂知識,更是快樂及做人的道理,以致把更好的音樂,傳承給城市裡的每一個人,期望這個計劃,能讓有意從事音樂的人,以及喜歡音樂的大家提供更多可能。


圖片來源:埋班作樂Facebook



「一個人一首歌」主辦,CreateHK主要贊助:

《埋班作樂》音樂創作及製作人才培育計劃

網上報名:http://www.makemusicwork.hk/recruitment

培育計劃更多詳情:http://www.makemusicwork.hk

招募短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1fDepgG368

截止報名日期:2019年11月30日 (晚上11時59分)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陳芷盈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

悼念瘂弦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4

差距

小說 | by 方狗 | 2024-11-04

《驀然回首》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4

清華雜憶

散文 | by 黃戈 |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