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余震宇《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陳浩基推薦序、後記

書序 | by  余震宇, 陳浩基 | 2025-07-24

陳浩基推薦序


和震宇兄認識多年,讀過他不少以香港歷史為主題的紀實作品,每每讓我大開眼界。數年前他告訴我打算挑戰小說創作,成果便是這本《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作中虛實交錯,震宇兄借虛構的祖孫三代角色置身於以現實為藍本的場景之中,帶出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市民百態,從二戰香港淪陷前的上世紀三十年代寫到六六年天星小輪加價騷亂。對香港歷史瞭若指掌的震宇兄挑選了好幾則社會事件,利用小說家的筆觸重新勾勒面貌,令人想起側寫社會變遷的電影《阿甘正傳》,只是本作角色更為平凡,更貼近我們一般小市民的視野。


常言道「回憶總是美好」,老一輩喜歡訴說從前香港繁華的一面,諸如娛樂事業五光十色、商機處處遍地黃金,頌揚創下豐功偉業的巨人大亨,卻對當時民間的顛沛流離與篳路藍縷避而不談,忽略被歷史巨輪碾壓的無名氏小人物。雖然《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是虛構作品,但書中描繪的六十多七十年前昔日香江足以讓我們反思—「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唯有直面過去,我們才能從前人的足跡認識今天的自己。小說這文體往往是作者對自身、對現實的叩問,縱然本作的敘事者在結末只留下慨嘆,讀者卻可以藉此思考,到底「歷史的弔詭」有沒有出口?有方法打破猶如薛西弗斯神話的宿命循環嗎?這或許是我們這一代必須細想的問題。


後記


這是我第一次寫小說。


小說的寫作緣起,對我而言,是一場意想不到的轉折。猶記中學時,只讀過《三國演義》。在大學及研究院時期,埋首先秦諸子、南朝文學理論與唐宋古文等典籍,根本無暇接觸現當代文學,小說寫作更是遙不可及。


投身教育界後,面對香港中學獨特的作文評分標準,既需散文篇幅,又講究小說情節與人物描寫,深感大學所學古文詩詞技巧難以為用,設若要指導學生,必須積學儲寶,酌理富才,否則所謂寫作教學,只是癡人說夢。


於是,我開始閱讀小說,無論中外、現當代的,皆貪多務得,細大不捐,最初只是輔助教學,後來萌生創作的衝動,一條又一條故事線浮現心頭。然而,這想法始終流於想像——畢竟我只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未曾獲獎,難有人願承擔出版風險。一切,只能反覆沉澱、醞釀及等待。


直到疫情蔓延,生活放慢,我選擇用文字沉澱經驗與感受,作為療傷的媒介,寫了大概一萬字的練筆。然後,我誠惶誠恐地將萬餘字的文稿發給一位朋友,要此人給我意見。此人對小說的眼光極高:不是名家不看,不好看更不看,卻偶爾催促我要寫小說。豈料,原以為不值一看的練習稿卻換來了肯定。這道力,將我從岸邊推入大海,展開全新的歷程。為表感謝,書中的一位人物,便以此人為原型。


本書中的「白」,貫穿各章。「白」,是遺物、是人物,也是時代的象徵。白布袋是故事的開端,收藏不少遺物,連結各章故事。「白」的人物描繪,是花了最多心血的部分,那幕白千層下的漫步,換來了一次心跳回憶。故事在一九六六年收結,是有意為之的界線,當年港英政府的騷動調查報告,導致一些年輕人的生命蒙上陰影,那是截然不同的白色恐怖,人生自此被收入了白布袋,從此一蹶不振。


歷史不斷循環,虛實之間的界線也愈來愈模糊。


故事中的爺爺、爸爸,是一條虛構的故事線,串連了多位歷史人物,包括姜子彬、李卓、翁宏、葉錫恩、蘇守忠、藍剛及盧麒等,經歷戰前、日佔、重光及騷動等香港重要時刻,營造虛實交錯的效果,自知力有不逮,若有不足,望讀者見諒。


二〇二三年的暑假,開始動筆寫小說,直至上年暑假完稿。著名華文推理作家陳浩基先生不需廿四小時,便將數萬字文稿讀完,還在寫作原則、視點取捨、敘述角度、人物塑造及虛實配合等各方面提供多達三千字的建議,讓我在毛遂自薦前,得以排除致命缺陷。完成修訂後,我抱著最壞的打算,大著膽子將文稿發給小樺,奢望有百分之一的出版機會。漫長的等待,幾乎令我相信它被束之高閣。豈料某天,鄧小樺說有興趣出版這拙作,於是我不敢怠慢,在她的鞭策及指導下完成修改,進一步學習小說的開篇方法、角色塑造、結尾鋪排、語言表達及文字潤飾等,彷彿重新學習寫作,在此感謝兩位。


這不是一部完美無瑕的小說,卻是我最真誠的分享。它有虛構的部分,但有時候讀到裡面的東西,偶爾連自己也會心痛;若說它是家庭的小故事,卻也與今日的時代遙相呼應。寫作這件事,是人與時間的拔河,能贏的不多,如今終於完稿,我誠意接受大家的批評。我寫它,為記憶,也為未來。


二〇二五年六月十八日


購買連結:https://www.hkliteraturehouse.org/shop/9dpl6rxyfa5elldanhreccmzssb8a3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編輯推介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5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