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台灣等地擁有眾多讀者的《讀者文摘》中文版,今年5月才剛舉辦60週年慶祝活動。其代理發行機構昨日(22日)突然宣布將於8月停刊。本期6、7月號雙月刊成為最後一期,結束長達60年的出版歷程。
負責代理發行的台灣英文雜誌社透過「中友圖書」線上訂閱系統發布停刊通知。通知中表示:「我們曾嘗試過各種途徑來繼續出版,但不幸的是,不斷上漲的成本使得印刷和出版模式難以為繼,我們非常抱歉不得不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並對訂戶的長期支持表示感謝,並承諾盡快處理剩餘訂閱期數的全額退款。
《讀者文摘》英文版起源於1922年,由美國創辦人De Witt Wallace發行,旨在摘錄各類雜誌的精華文章,提供讀者精簡、易讀且富含知識的內容,涵蓋健康、人文、幽默故事與生活常識等領域。Wallace在一次戰役中受傷,休養期間閱讀大量雜誌,發現大眾缺乏時間瀏覽多種刊物,遂萌生將文章濃縮出版的想法。第一期於家中自行印製,迅速獲得歡迎。
1935年,《讀者文摘》發行量已達100萬冊。黃金時期,《讀者文摘》以19種語言發行48種版本,遍及全球超過60個國家,總發行量估計超過一千萬冊。英文版包括美國、英國、澳洲與加拿大等區域版本。
《讀者文摘》中文版則於1965年3月在香港創刊,由知名翻譯家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擔任首位總編輯,繁體字版主要在香港、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發行。初期內容以翻譯英文文章為主,後逐漸融入本地編譯與特約撰稿,涵蓋知識性與娛樂性議題,如人物故事、健康知識、幽默短文、冒險經歷及世界大事。該刊以短小精悍的文章風格著稱,一口氣即可讀完,卻餘韻悠長,成為許多華文家庭的必備讀物,當時被譽為「為讀者打開通往世界的一扇窗」。
簡體中文版則於2008年在中國大陸上市,並曾於東南亞地區推出。即使美國總公司於2009年及2013年先後申請破產保護令,但繁中版仍維持運作。在2023年8月,為適應市場變化,繁中版決定改為雙月刊形式。
隨著時代進步與網絡衝擊,導致紙本媒體經營越發困難,即使老牌的《讀者文摘》繁中版也未能倖免。《讀者文摘》繁中版的停刊消息傳出後令人惋惜,相信日後將有更多紙本雜誌難以抵擋時代洪流,希望讀者多多支持紙本出版物,避免紙本閱讀的美好時代就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