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井俊二攜新作《祈憐之歌》來港會影迷 親述一生不能磨滅的傷痛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1-01

曾拍出《情書》、《燕尾蝶》、《青春電幻物語》、《花與愛麗絲》等經典作品,在亞洲掀起青春愛情電影風潮的日本導演岩井俊二,日前來港出席香港亞洲電影節及亞洲電影大獎學院合辦的「電影技術工作坊」,分享其新作《祈憐之歌》的創作歷程和感受。岩井俊二難得到港,當日不少影迷慕名而來,與這位日本電影大師親身接觸交流。


岩井俊二這次帶來的新作《祈憐之歌》將於本月26日在香港上映,電影以2011年在日本發生的311大地震為創作背景,電影中的主角祈憐原本與家人生活在宮城縣仙台市,在大地震中失去了家人,亦因此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但卻依舊能放聲高歌,以歌聲表達她的情感。而在地震中死傷枕藉的仙台市,除了是主角祈憐的家,亦是岩井俊二的故鄉。岩井俊二表示,地震發生的時候他正身處外國,得知災難發生後他立即趕回故鄉,感受到當時觸目驚心的光景,他形容「這是畢生難忘的一個經歷。」他亦曾以此為題材拍攝了紀錄片《Friends After 3.11》,並創作了歌曲《花は咲》(花將綻放)鼓勵劫後餘生的災民。而《祈憐之歌》的故事,其實早在災難發生一年之後,他在創作小說時便寫了出來,希望以此方式記載當日的心情。但這些文字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未有公諸於世,他很高興能藉新作與觀眾分享這段故事。他亦曾考慮是否應再對這個故事作修改或者增補,但他更希望能完整地呈現他當刻的感受,並強調當年發生的地震和海嘯,「是在我的人生之中,都不會忘記的一件事。」


37b669e531024c82b3d5a66f5bab72c1


以音樂傳達不能言喻的痛


除了創作背景之外,《祈憐之歌》中最重要的元素莫過於音樂。音樂於岩井俊二的電影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其經典之作《燕尾蝶》、《青春電幻物語》中的歌曲,將暴力傷痛都潛伏其中,讓觀眾迷戀至今。《祈憐之歌》最令影迷期待的,自然是岩井俊二在繼《燕尾蝶》、《青春電幻物語》之後,再度與日本知名音樂人小林武史合作,製作電影中的音樂。岩井俊二表示與小林武史認識多年,「大家是真的好朋友,而且很有默契。這次可以再一起合作,並沒有甚麼大困難。」《祈憐之歌》在日本公映的版本長達三小時,而這次在香港上映的版本則刪減為成約兩小時,岩井俊二指電影所刪減的部份主要為劇情內容,而電影中的音樂部分,他則希望盡量保留。電影透過大量歌曲與音樂,將大地震之後各種難以言喻的創傷表達出來,讓觀眾感受到主角聲線之中的力量。


這次在《祈憐之歌》中飾演主角的,是日本女歌手AiNA THE END,這亦是她首次在大銀幕上出演電影角色。她不但演唱電影中多首歌曲,包括主題曲《Kyrie.憐憫之歌》,更需在戲中一人分飾兩角。有影迷形容岩井俊二選擇由她擔任主角,是一個「大膽」的決定,問及他選角的原由。岩井俊二解釋,他認識到AiNA THE END早在她成名之前,「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發現她的歌曲,感到一嗚驚人。當時完全不知道她是誰,後來在網上搜尋,才知道BiSH這一個團體(AiNA THE END所屬的偶像團體)。」他亦形容在錄製歌曲時,再次聽到AiNA THE END的聲音,感到「非常震撼」。可惜BiSH剛在今年中宣佈解散,岩井俊二笑言觀眾仍可在串流平台下載、收聽她們的歌曲,讓她們可以收到版稅。


f5310b2e7a704b41a07e1092af9b2fbe


負重前行的生命力


《祈憐之歌》中由AiNA THE END飾演的祈憐,童年時經歷了大地震,從此不會說話,卻能以歌聲發泄情感。她在街頭浪蕩、演唱,逐漸認識到一眾街頭音樂人,並與這些街頭音樂人為伍,在公園中舉辦屬於他們的音樂節。愛好音樂的岩井俊二也曾自組樂隊,負責彈低音結他。他解釋以街頭音樂作為電影其中一條主線,「我是很佩服這些在街頭唱音樂的人,我覺得他們有這樣的一股勇氣,可以在生命中做到一些東西。這也是我很想做的事,但並沒有做到,所以這成為我的一種憧憬。我覺得他們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展示了很強的生命力。」正如在電影之中,祈憐的好友逸子,即使負傷仍要繼續前行。「這是一件很艱鉅的事,但她就是有繼續前行的力量,這個就是生命的力量。」縱使傷痛不能療癒,縱使不為世俗接受了解,但他們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在苦痛中繼續前行。岩井俊二在《祈憐之歌》中展現的,便是這種令人能夠跨越創傷的生命力。


岩井俊二自從1994年首執導筒拍出電影《愛的捆綁》,來到今日的新作《祈憐之歌》,轉眼間已相隔接近三十年。回顧自己三十年來的執導生涯 ,岩井俊二也不由慨歎「時光飛逝」,他形容自己在這三十年做過很多不同類型的作品,不論是電影、音樂、小說,如今他感覺自己「終於能掌握到一些東西。」就如拿着一個水彩盒,能夠任意演繹當中的色彩。他希望未來依然能按着自己的節奏行走,並期待將來會有甚麼新的作品出現。


_1604777000652e14624ac67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