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林若寧——藏在歌詞後的人》——〈林若寧,作為風格〉

書序 | by  張書瑋 | 2023-10-20

林若寧的風格,是否一種方法,或者說是否一種可以歸類的文學風格,這也許充滿了不確定性。先暫且不討論他早期寫過的音樂劇/舞台劇歌詞,那與流行歌詞的創作重點不盡相同。以林若寧自己的話來說,他明白流行歌詞是要為歌手和旋律服務的,甚至他喜歡旋律給歌詞帶來的限制。正如他以與本名完全無關聯的筆名寫詞,將生活中的自我與作詞者分開,這些都影響了他一直以來的歌詞創作,也融為他早期風格的一部分。他是觀察者和陳述者,講述別人的故事,講述歌手的想像,盡量無悲無喜,可堪是一位「歌詞後的人」。


或許其中一個分別是,林若寧的歌詞讀來總是有一種平常人的自覺。他在許志安大碟《In the Name of...》的文案中評價林夕作詞的〈陳大文〉:「我畢業唯一一份應徵過的工就是面對林夕,所以一直對號入座以為老爺在寫我。後來參悟道理,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竊以為當年這自我認知某程度總結了林若寧的填詞身份。他所表達的內容,與不少前輩詞人作品中潛藏的知識分子認知不同,他總是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這位置也許決定了林若寧歌詞的口吻與風格,當詞人用作品講述一個故事或一種理念,他們會考慮將自己的視點放在作品中的哪個位置,他們要怎樣用歌詞與聽眾對話。


很多前輩詞人也會將自我感受放入歌詞,不過其中他們身為創作者的自我仍然遠遠大於其身為聽眾的自我。林若寧代表着另一個世代,這個世代以聽眾的身份經歷過八九十年代流行文化最鼎盛的時代,受到深刻的影響,前輩所留下的很多名作或習慣,變成了他們創作前行路上必須處理的課題,也是極為受用的養分。他減低作品中作詞者的主體意識,是本地音樂工業商品化到頂點之後業內的一種共識。在八十年代,不少作詞人任職唱片公司,他們往往會有類似創作感受,他們將這樣的經驗傳遞下來,因此作詞人對自己的位置都有定論。以至於現在有公關稿說某歌手給一位詞人寫了好幾千字自己的理念,只為要詞人幫他打造一首能表達自己心聲的歌詞。


說林若寧是歌詞後的人,認真閱讀過他的歌詞之後你會發現,他很少用一種真實自我的邏輯去建立歌詞的根基,他的歌詞多以故事和畫面作串連,用展示和陳列的方法去描述一種世界進行中的演變。最早期的作品比如〈照相本子〉,或者他本人未必很喜歡的包碟創作(鄧健泓《新居入伙》全碟),都是以描繪為主,試圖勾勒大眾最能認同的情緒。這也是為何〈笑忘書〉是他階段性的重要作品,相對早期的很多歌曲,〈笑忘書〉沒有怎麼着墨「我」的輪廓,但卻加入了不少更感性的想法。我們可以討論林若寧在淡化第一視角時,如何遣詞造句,加入觸動人心的情感。


也是因為林若寧開始寫流行歌詞時,廣東歌在內容上產生了又一次變化。八十年代有詞人將文學、電影等流行文化寫入歌詞中,但只是偶爾為之;到九十年代變得頻密,而2000年之後幾乎就比比皆是了。引領這股潮流的不是某一兩位詞人,而是大部分作者都這樣做,也反映出流行歌曲受眾可以接觸到的流行文化內容愈來愈廣,林若寧有許多作品都有很強烈的內容雜糅。他大量使用電影名、書名以及漫畫、偶像、電玩等放入歌曲之中。當中尤其大量引用張愛玲和亦舒的作品,足以印證這兩位作家在香港創作者群體中的地位和份量。


林若寧說自己並沒有刻意要令人看到各種不同的元素,而是本來在成長過程中就深刻地受到各種潮流的影響。這種被各種符號圍繞的成長,以及前文所說被本地鼎盛的流行文化圍繞的過程,不僅是他成為創作者的必經之路,也反映了這座城市及其中的連結對後來者的薰陶。


相比起他的前輩詞人們,林若寧的出現是流行文化蓬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流行音樂成為當時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他們溝通的符號及密碼。林若寧的歌詞,以及聽眾的閱讀方式,正正就是這種生活土壤形成的默契。從主題、措辭到韻律,林若寧的歌詞創作承接兩個「偉文」(1),將流行歌詞視為文化及生活方式,再將其放入新的作品,仿若一種循環。這些都在林若寧不同階段的創作裏得到印證,比如〈悲歌之王〉、〈教我聽情歌〉等歌曲都反映出林夕作品的痕跡。林若寧也使用了大量相互關聯的手法引導聽眾的聯想,有的是歌名之間的互指(比如〈男孩最痛〉和〈給情敵的情書〉的歌名噱頭,可能讓人想到的是〈男人最痛〉和〈給自己的情書〉),有的是歌詞內容的互文(比如同在李克勤《Threesome》內的〈冇〉與〈有為青年〉放在一起時就產生互文關係)。早期他自認為《新居入伙》不成功,後來與林夕合寫的兩張概念大碟《In the Name of...》及《Threesome》都受到肯定,他對歌詞的結構和深度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討論林若寧的歌詞,也像是一個陳列的過程。展開一首首歌詞,與其猜度詞人要用這些歌詞講甚麼主題,可能更有把握是去想像怎樣的環境和作品引發他做出了後來的創作,他的文字呈現了某一群人怎樣的經驗。在「拿來主義」與個人體驗交織之下,林若寧從最初與林夕合寫歌詞的「小林」,成為了今天備受行業肯定的作詞者。縱然他如今已經是很資深的創作人,每每閱讀到他的歌詞,總覺得他不是暢談匹夫之責,而是跟這一世代肩並肩同面對着巨浪的人。


本書試着從幾個角度來討論林若寧的作品:歌詞中所反映的作者與作品間的關係;他如何書寫個人喜歡的主題;作品之中所體現的成長經歷和本城文化。本書會討論林若寧部分重要的代表作,並附錄一個在寫作本書前與他進行的專訪筆錄。書中文章着重參考了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合著之《詞家有道——香港19詞人訪談錄》(匯智出版),以及林若寧過往為歌詞所作有公開紀錄(在正式發行的相關唱片內)的眉批。


(1)兩個「偉文」,指林夕和黃偉文;林夕原名梁偉文。


(張書瑋著:《林若寧——藏在歌詞後的人》(香港:匯智出版,2023年),頁10-14。)


延伸閱讀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6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