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自己的歌》:用合唱保存粵語文化

其他 | by  洪思行 | 2022-07-11

近年本土化的風潮非常盛行,大眾對本土文化和保存十分重視,例如在流行音樂方面對粵語歌趨之若鶩,在合唱界亦有相似的勢頭,一些合唱團舉辦以「本土元素」為主的音樂會,例如本地作曲家專場音樂會,或是歌曲內容跟香港有關的作品,當中最有意識和積極的,必定是中大合唱團。早於2016年與「演戲家族」合作舉辦《演戲家族的合唱故事》,演唱對方的原創音樂劇曲目;在2017年舉辦《伍卓賢合唱作品》;更在2019年推出《唱自己的歌》專輯,收錄十四首粵語合唱曲;在第五波疫情劇場重開後舉辦《再唱自己的歌》,繼續推廣粵語合唱曲。


根據音樂總監兼指揮朱振威所說,他們只有五週籌備音樂會,當天共演唱十六首歌,有十五首是世界首演,而且團員全背譜演出,不得不佩服年輕人的能力和熱誠。十六首歌中除了第一首〈元宇宙幻想曲〉開宗明義以簡約主義創作,較藝術向,其餘的都是大眾化,而且曲風多元,有童謠、流行曲、音樂劇歌曲,明顯有意展示合唱的可能性。


黃旨穎作曲填詞的〈元宇宙幻想曲〉有如其它簡約主義作品,不停地重複,分作三組小合唱團演唱,歌詞是甚麼毫不重要,因為在聲部相疊下其實聽不到是甚麼字,通過改變聲量和速度(如在唱「快速」時加速)來保持動能,歌曲的意趣在於聲音效果,筆者覺得作品的設定很適合讓三組合唱團包圍著觀眾演唱,相信會是很好的體驗。


《粵語童謠三首》可說是向「香港兒歌之父」韋然致敬,選取他的〈狐狸先生幾點鐘?〉、〈何家小雞何家猜〉和〈木頭公仔唔准笑〉,全由Frankie Ho改編。既然是童謠,Frankie Ho刻意加入輕鬆惹笑的元素,譬如在〈狐〉中加入竊笑聲,仿如小朋友在玩耍;在〈何〉中便扮雞叫,果然是「真怪誕呀又有趣」,後面更「亂入」一句「狐狸先生幾點鐘」,引起台下一陣笑聲;〈木〉可說是玩得最盡的一首,直接在字幕機上出表情和動物的emoji,令人想起常用此招的「一舖清唱」。Frankie Ho亦會根據歌詞作出變化,例如〈狐〉中唱到危難時,氣氛明顯改變,由原先的輕鬆變得緊張;在〈何〉中唱到「四百隻雞雞」時,朱振威向上揮拳,合唱團以強聲演唱,但沒有過火,聲音控制得宜。


接著是三首改編流行曲,分別是〈你的名字 我的姓氏〉、〈酷愛〉和〈Don’t Text Him〉。當中稍為失色的是〈酷愛〉,可能因為編者艾利採用較大路正宗的風格,失去原曲「型」的味道,聽來有點悶,而原曲用假聲唱的部分改用真聲,雖然操作上無問題,但感覺有點勉強。反而由香港最忙的鋼琴伴奏黃歷琛改編的〈Don’t Text Him〉非常順耳,歌曲多是以女聲作主,切合原曲的女性角度,合唱團唱出純情甜蜜,令筆者想起「陳輝揚 x 28女聲」。黃歷琛還在伴奏加入德布西、佛瑞等作品片段,提升作品的氣質。至於譚天樂改編的〈你的名字 我的姓氏〉,用人聲取代原曲樂團伴奏,依然有宏大的氣氛,但這首與之後兩首他創作的〈沒有沒有傷口的宇宙〉和〈上半生相遇〉最令人回味的地方是和聲的變化,特別是每段樂段最後一個長和聲,總是十分「cheesy」,當然這效果有賴合唱團出色的演繹。


何處是吾家?《撈鬆》與《大鄉下話》的靈魂拷問



合唱的可與不可


下半場全是音樂劇曲目,首先是〈不散〉,這是來自去年好評不絕的音樂劇《路比和嫲嫲的鐵路5號》,合唱團除了女高音音準偶然不太準,整體的表現穩打穩紮。接著是全日的重點,演戲家族《一水南天》的合唱組曲,他們從八首中選唱了六首:〈天命〉、〈金粉世界〉、〈月光光〉、〈變天〉、〈新鬼〉、〈焚城〉,《一水南天》剛獲香港舞台劇獎「年度優秀製作」,筆者曾在網上觀看,印象甚佳。


第一首〈天命〉未開始,已見朱振威緊握拳頭,所以合唱團一出聲已充滿力量,有種《Les Misérables》中〈Look Down〉的氣勢。聽到〈金粉世界〉時筆者回想劇中畫面,原劇是主角陳一水想在米市中低價拋售米貨,嚇得米商失去方寸,忽然大鱷俞少鴻出手高價接貨,陳一水功敗垂成。這幕十分緊湊,驚險萬分,多個角色穿插其中,各有不同情緒,儘管歌曲特別設計一些段落如男高音用假聲唱歌,來模仿陰聲陰氣的俞少鴻,但從看過原劇的人出發,便覺此曲交待不到複雜的劇情,難以重現當中的戲劇感。


但不是所有歌曲都有此情況,〈天命〉同樣穿插各個角色,但每段風格不同,即使是未看過的觀眾也能意會到,或是像三個主角唱的〈月光光〉,情境簡單(就是各表心意),從歌詞也可領悟到。不知道是否編者都意識到故事背景的問題,在〈變天〉中唱完一節後音樂會停頓下來,用字幕簡單交待劇情,讓觀眾理解歌曲流程,這亦反映出媒介轉換時,合唱不足之處,就是難以表達複雜的背景——畢竟合唱是一種「濃縮」的藝術形式。

但從大處看,合唱確實能成為一種載體,將一地的故事、音樂、文化和情感保存起來,《再唱自己的歌》就是一次很好的示範,更難能可貴的是,合唱團還推出樂譜,讓更多人能唱自己的歌。在用歌聲保存粵語文化的道路上,中大合唱團並不孤單,近年也有不少團體或個人舉辦性質相似的音樂會,例如一舖清唱《維多利雅講》、香港新青年合唱團《合唱全景——本地聲音III》和香港兒童合唱團《譚天樂合唱作品專場》,作曲家伍卓賢也發起個人NFT計劃「一日一啱音兒歌」。在他們的努力下,粵語文化肯定能夠生生不息!


觀演場次:

2022年6月5日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3pm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洪思行

樂評人,香港藝術發展獎2017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得主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