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你是個好人〉封面是黑白色的土星和衛星。MV大同小異,所異的是,封面是圖片,圖片裡永遠都會有土星和衛星,前者大到不能盡錄後者小得不起眼;MV隨著時間流動,所見景物有所不同:前奏只有衛星,然後衛星圍繞土星;間奏只有衛星,然後衛星繼續圍繞土星,最後,推遠,很遠,很遠,遠到土星也變成了一介光點,閃耀在星河前面。
封面上巨大的土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歌詞中「我」即是畫面上土星的本體:「我—(土星氣質)—土星」這樣的比喻關係。然而我覺得MV裡,在種種可視的動態(比如衛星運行)助推之下,另外呈現了一種氣質,它又進而產生了一些不可見的、象徵層面上的「動態」——翻鬆了「我=土星」作為唯一本體、喻體配對組合的靜土。那種氣質,且以黑、白之外的第三種顏色「綠」來命名。
I. 土星座下
“I came into the world 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 the star of the slowest revolution, the planet of detours and delays.”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土星緩慢,土星氣質就有了猶疑不決、懸宕耽擱的面向,在歌詞中具體化成「朋友像你」的環迴復沓——三次「朋友像你」,才由決絕到彷彿事關原則、毫無餘地的「禁止(走太近)」,經過「哪天方可再生」的自覺和猶豫,排到「婉拒你的好 會否今生更暗」這實際、當下問題的議決。
以「行星—衛星」來比喻人際關係,意思明白不過——衛星圍繞行星,軌跡穩定,保證了兩者之間的無形羈絆,同時永遠拒絕了有形的接觸。
此處行星更特為以緩慢見著的土星。
衛星本來就要比行星跑得快,因為衛星要在跟著行星的同時繞著行星打轉,情形就像「我」——一個「土星人」——身邊有一個像小林綠活躍的人,也就是「朋友像你 仍然愛護我」的那位。
II. 潮汐鎖定
行星之於衛星,還存在另一種效應——潮汐鎖定(tidal locking),它使得月亮背面神秘如陰謀。這種情況不但見於地球—月球,也生效於其它行星(包括土星)與它們的衛星之間。換言之,衛星之於土星,永遠只得「一面之緣」。
「交心」的意思是開誠相見、坦誠相處,正如仔細地看遍整顆星球。
「和同事晚飯有下場/我笑著退場/唱K都一個回家唱」,如果「晚飯」是一種禮節、交際、應酬,「下場」隨夜而深,深沉晦暗,「晚飯」時能夠著意持守的「城府」就有鬆懈、就有淪陷之虞——正如眾所周知的黑暗效應(dark effect,在昏暗的場所,不自覺地對對方降低戒備)。這也就是為甚麼「唱K」要「回家唱」——聽/唱歌曲本來就有宣洩、流露情感的意圖,加上K房暗昧,為了迴避「交心」,只好迴避下場、獨自唱K,好讓對方永遠只能看到自己面向公共、它人的那一面,而「私」的那另一面,永遠背向對方。
MV伊始,龐大到佔據畫面的並不是土星,倒是那顆衛星。等到前奏結束、全曲首句「投緣便約會」,土星也只得其環帶入鏡,彷彿在暗示著「我=衛星」這層比喻關係之為可能——「投緣便約會/交際也很正常/然而別交心心會傷」與其說發自還未進場的土星,毋寧是畫面上在席衛星的心聲。
其後間奏(「禁止走太近」之後),鏡頭抽調走了土星,畫面再次由衛星獨佔,而抽調/獨佔的方式是,衛星自行跑到了土星的上方,並被放大。這是不應該的,因為衛星的跡道理應在跡道平面(orbital plane)上,而從MV的其它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出,那個跡道平面是在稍高於環帶處(且不管跡道平面在這位置合不合理),衛星竟跑到如此高的位置,實屬離譜——不過在我看來,這個「出走」的動作賦予了衛星以一種「能動性」(「動」是指,從軌道出走又回來),好讓它在畫面上呈現「禁止走太近」:對「僅有的知己」的被動迴避,在現實中大抵就是「隔離」——然而「我」不可能長期潛水,離群索居,畢竟有同事、有交際,「我」能做的就只是,與大家、朋友、知己保持若即若離,偶爾飛行模式。
間奏臨終,歌詞靠近「朋友像你」,土星才重現畫面。
至此,說「你=土星;我=衛星」這一層比喻關係亦被允許存在,大抵並無不可。
III. 人造衛星
以上討論了兩個本體(你、我)與兩個喻體(土星、衛星)的關係:既「我=土星;你=衛星」,又「我=衛星;你=土星」。
現在加入第三個喻體。
上面提到,衛星可以表示「一個像小林綠活躍的人」,然而MV裡就有一個比衛星更活躍(更小林綠)的東西——鏡頭。這一點在土星環帶甫入鏡時已相當引人注意——環帶搖晃得簡直像是漂浮在海裡的小舟——像土星在向我們招手。但土星並不招手/搖晃——這動作,一來很不行星(至少還好地球不會),二來更不土星。如此,招手/搖晃的毋寧就是鏡頭自身,好像它在以這種刻意的擺蕩來召(招)喚觀眾對這個「万人の死角」(觀眾對畫面之外、鏡頭後方的「死角」潛藏著另一角色的可能性)的發現。
其後間奏,鏡頭走近衛星,環繞著它跑了一段——它飄忽若神,動無常則,有時追上衛星,有時定在一旁觀望……如何理解這個很動態地存在的鏡頭呢?
大概鏡頭本身即是漂浮、游盪之物。
我想到《人造衛星情人》(スプートニクの戀人)。
堇(すみれ)「以排山倒海之勢掠過無邊草原的龍捲風一般」地戀上了她稱為スプートニク(Sputnik)の戀人的妙妙(ミュウ),後者卻因為「十四年前的事」而無法接受她的愛,最後杳然失蹤。
我想,要把《人造衛星情人》接上〈萬一你是個好人〉並不困難,比如,前者中妙妙遭遇「十四年前的事」正如後者裡的「我」被某ta背叛……
不過關於《人造衛星情人》的話題,我打算就此打住。我更想說關於重力助推的事。
IV. 重力助推
重力助推(gravity assist),或重力彈弓(gravitational slingshot),是太空飛行器利用大質量天體的重力來變向、變速的一種操作,過程簡單來說就是:飛行器經過天體旁邊時,被天體拉一下然後鬆手,飛行器就這樣嗖的飛出去。重力助推應用甚廣,比如在《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2014)裡,當永恆號(Endurance)燃料不足時——
“We let Gargantua pull us down close to her horizon. Then a powered slingshot around, launching us towards Edmunds' planet.”
用一句話概括MV裡鏡頭的軌跡,就是:以順時針方向繞過土星然後遠離。
鏡頭(或「人造衛星」;引號表示其實是「飛行器」才對)作為MV裡最高「能動性」(飄忽若神)之物,大抵能代表「我」;它沾染了「我=土星」的那份氣質(猶疑不決),於是很不合(物)理地欲去還留了一陣(「會否今生更暗」之前的那段暫留),其後才揮別此地——揮別作為土星或衛星的你——如「在暢通無阻的宇宙黑暗中偶然相遇、失之交臂、永離永別,無交流的話語,無相期的承諾」——《人造衛星情人》的說法。
加入重力助推的話,事情就不一樣了。
雖然〈萬一你是個好人〉裡的我們,最終一如堇和妙妙錯過了彼此——「萬中之一盼能遇上」表明想遇未遇,而「我」跟你早已遇上,換言之我們沒有成為對方的「萬中之一」——然而「我」所看到的卻非「下一瞬間就重新陷入絕對的孤獨中」。
重力作為一種「拉力」,未看得開的話就會導向親近/淪陷如之於隕石,或者若即若離如衛星,但在此卻是將「逆流轉化能量」、轉化為助推之力——推離之後,「我」仍一直看著這地,沒有忘記,即使這地於「我」而言已經變成星空的一部分。
星空是一大片的過去。正如《燈火闌珊》的一句對白:
「其實我哋見到嘅星星可能已經死咗㗎喇——不過佢哋嘅光,而家仲喺天上面照住我哋㗎嘛。」
土星落在星空,但比星空明亮,正如我們的相遇,早成陳跡,卻化為一個錯失的標記、一座「紀念碑」,提醒著「我」錯過之不可再——當在未來遇上「萬中之一」的時候,切記「不要再三怯場」,「情願賭輸再來休養」。
土星既是帶著光環的你,又是猶疑不決的「我」。土星是曾經的我們。
黑白本來就是過去的顏色。
V. 「綠」的氣質
《挪威的森林》裡的綠何以這樣活躍、明媚如是?
「還有,你對我怎麼樣都可以,但千萬別做傷感情的事。在過去的生活裡我已經被傷害得夠厲害了,不想再被傷害下去,我要活得快活些。」她說。
綠和〈萬一你是個好人〉中的「我」一樣,歷經傷害。上面那番話中的「要」,表明了追求快樂生活的決心,拒絕被過去纏繞。這似乎與她的性格有關——「任性」本來就有「順任性情,不矯揉造作」和「放縱性情恣意而為」兩個面向,「把蛋糕扔出窗口」屬於後者,而前者大概就是「我要活得快活些」的動力。「我」則受制於土星氣質,只好憑藉環境,即是MV中的土星、歌詞中的你、你與「我」的相處經歷,以重力、錯過的可惜為助推之力,好跡近小林綠「不想再被傷害下去,我要活得快活些」的彩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