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香港文學"

【文藝Follow Me)慢下來的時間——「復刻香港.在地實驗」展覽呈現4位藝術家 X 4本復刻香港文學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5-01-07

第九屆香港文學季「復刻香港.在地實驗」已經開幕,四位藝術家以自己的作品回應也斯、鍾玲玲及淮遠的四本復刻文學。香港文學如何與新媒體藝術連結?藝術家如何從舊文學文本中吸收養分,創作出新的作品?

【文藝Follow Me】呼吸七十年代的空氣——文學季「復刻香港.在地實驗」開幕暨開幕講座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4-12-23

11月29日,第十一屆香港文學季「復刻香港.在地實驗」開幕,今屆開幕講座以「回到書的隱密洞穴,呼吸七十年代香港的文藝空氣」為題,請來作家鍾玲玲、董啟章及文化人莫昭如分享他們的七十年代回憶。鍾玲玲說到自己和文學。「我的寫作開始於七十年代,同樣非常遙遠了。從開始至這個年代 已經見證了文學曾經是甚麼?現在是甚麼?如果還有未來,請想像一下吧,將會是甚麼?又或者歷史在成為過去以後,㓿下的是甚麼?要是你問:文學有意義嗎?我會回答:有的。要是你問:能把這個意義說清楚嗎?我會回答:不能。像洞穴中的空談,請想像一下吧,如果時代沒有文學,甚麼時代?如果世界沒有文學,甚麼世界?」

普通上班族如何讀完一萬本書? 從用600天完成《追憶逝水年華》開始

時評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12

臉書用戶Proustian Hsu寫出〈關於我閱讀的一萬本書〉之貼文,談及隨著他在圖書館借閱數逐漸接近一萬本,加上自己家中四千多本藏書,自己的閱讀量應已超過一萬這個數字。閱讀一萬本書的起點源自於他自大學畢業十年後,有天偶發奇想,想讀完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歷經600多天後完成,從此改變他的閱讀生命。自閱讀普魯斯特後,他發現自己的閱讀視野豁然開朗。生活漸變成一種秩序、一種約束:一天至少要閱讀完兩三本書、必須維持同時閱讀七、八本書的節奏。和大部分人一樣,他是一般的上班族。早晚各有一小時的通勤時間,再加上提早到辦公室有一小時以上的空檔時間,這些就成為他每天最基本的閱讀時光。內文附有原文的推薦書單。

【新書】郭詩詠《差異與連結——香港七十後作家對談》序〈追蹤文學「同代人」的秘響與軌跡〉

書序 | by 楊佳嫻 | 2024-09-16

郭詩詠博士近日出版《差異與連結——香港七十後作家對談》,當中收錄了十四位同代香港作家的七組對談,概括地勾勒出後九七香港文學的風景線。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台灣作家楊佳嫻為此作序,認為讀來感應到一股內在騷動,可能因為共鳴,也可能來自參差對照下產生的趣味與體會。她在書裡看出一些連結香港七十後作家的文藝回憶,就如啟蒙者、刊物、獎項、書店、文化標記、閱讀經驗,也指出作家之間的差異,又正因為「差異」仍有「連結」為基底,使得對談成其可能——講文學,也講如何投入與融入不同程度的抗爭,而全書歸結在文學教育,以示延續與希望。

《背脊向天》書評:我們在看動物的時候,其實在看什麼?

書評 | by 梁璇筠 | 2024-09-11

作家梁璇筠認為,童年時的動物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講求快速和功利的城市,除了偶爾想起,我們似乎不再刻意記住它們。在近月出版的《背脊向天》裡,六位香港短篇小說家,以「動物」為題,各自撰寫風格迥異的小說。梁璇筠在每篇看見動物的命運,它們往往揭示了人類的命運,寫的是動物,但在在思考人類處境。

生命的變奏曲:從十七年蟬到倏忽黃蝶——論潘國靈《身體變奏曲》

書評 | by 江俊豪 | 2024-09-03

江俊豪評潘國靈的《身體變奏曲》,認為各短篇間既有自己的旋律,同時又逐漸匯集成一種「變奏曲體的小說」,而潘國靈刻意不依創作時序,採用變奏曲的分段結構,是為了對自身、生命、存在的問題作出扣問和追尋;自我與他者藉對話交流呈現多重面向,甚至上升至宗教層面,由此構成了多聲部的變奏。江俊豪進而回顧潘國靈過去結集的短篇集,發現他總會在變奏不定中尋覓一些恆定元素,也見證他如何堅持言身體必連繫上疾病,說疾病必心繫於我城。最後,當他重溫《存在之難》的自序時,猶如回眸那早過了十七年的蟬和倏忽黃蝶,令《身體變奏曲》的靈魂叫囂更見觸目驚心。

從日常透出現實感,抗現代主義的感冒——評《雷聲與蟬鳴》

書評 | by 序言書室 | 2024-08-25

最近,香港文學生活館重印了梁秉鈞的《雷聲與蟬鳴》,距離上次文化工房的復刻本,已差不多15個年頭了,序言書室有見文學館版的封面比之前的色彩更斑斕,而且15年以來很多人不曾買到舊版《雷聲與蟬鳴》,銷情一般倒是令他詫異,所以撰文淺談一下。序言從五十年代的台灣現代詩運動說起,觀其脈絡,余光中的新古典主義影響一代香港詩人。然而,也斯回歸日常生活的風格,作為對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的陌生化,或新古典的鄉土或家國題材的抗拒,其態度令序言想起英國政治思想家以撒・柏林的「現實感」。

《跨越歐亞:香港報刊抗戰文藝資料翻譯與選輯(1937-1945)》新書對談── 協商、重構與超越 講座紀錄

報導 | by 施勁超 | 2024-08-24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鄺可怡早前出版鉅著《跨越歐亞:香港報刊抗戰文藝資料翻譯與選輯(1937-1945)》,並與張歷君、鄭政恆,陳智德舉行新書對談會,施勁超摘錄並整理了各位講者分享的內容。鄺可怡先以三個關鍵詞介紹編著《跨越歐亞》的過程和構思——「重構」、「超越」和「協商」;陳智德以三、四年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視野,分享他作為讀者和研究者,對《跨越歐亞》的所思所感;張歷君回憶當年小思老師已強調戴望舒編《星島日報.星座》的重要性,他再以書中四篇提及瑪雅可夫斯基的著作為例,淺析鄺可怡如何以跨文化視野將俄國形式主義等議題帶到香港。

【新書】鄺可怡《跨越歐亞:香港報刊抗戰文藝資料翻譯與選輯(1937-1945)》序

書序 | by 鄺可怡 | 2024-08-15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鄺可怡一直想把香港報刊的抗戰文藝重置於世界戰爭語境,面對近年的全球戰火、新冷戰格局、更逼近的本土社會政治發展,她知道那些研究課題,已到達必須回應的時刻。《跨越歐亞:香港報刊抗戰文藝資料翻譯與選輯(1937-1945)》全書收錄中文報刊文章145篇、日文報刊文章51篇,體現香港如何成為戰爭語境之下不完全受制的「協商區域」,展現戰時意識形態的多樣性,並強調戰時中國知識分子不囿於民族主義的觀點,從全球視野、跨越歐亞的歷史和戰爭語境重新思考中日戰事。

【新書】《雷聲與蟬鳴》代序

書序 | by 黃楚喬 | 2024-07-08

香港重要作家、詩人梁秉鈞(也斯),1978年出版詩集《雷聲與蟬鳴》,旋即成為香港文學經典。梁秉鈞熱愛香港,也熱愛生活,是書寫本土生活詩的先行者,以平白淺淡的語言,發掘日常事物的尋常之美,寫出七十年代香港生活的獨特節奏,影響多代香港作家。是次「香港文學生活館」的復刻版獲也斯同代人兼好友黃楚喬作序,她先回憶了七十年代的文學、藝術氛圍,並描述了與也斯及其他朋友在東涌、蒲苔島等地的旅行經歷。後來也斯赴美修讀博士,又移居加拿大。在2006年,他特地到訪黃楚喬在多倫多新搬進的舊樓房,把當時裝修的混亂狀態一一寫進詩裡。

閒廢之時,仍可有詩——《閒物廢歌》新書講座紀錄

報導 | by 劉梓煬 | 2024-06-29

香港詩人池荒懸早前推出新詩集《閒物廢歌》,輯錄2016至2023年間沉澱所得的選詩,關於鄉愁、命運、閒物、家族、塔羅、音樂等。在新書講座中,由評論人鄭政恆與池荒懸對談,由填詞人雷暐樂主持,談及《閒物廢歌》的去留母題和過往詩集裡不容忽視的主題——與父輩的牽連。除此之外,池荒懸也分享出版第二本詩集後,開始思考「本土詩」的核心,也嘗試向廣東話的音樂性探問,於是他參與不同計劃、接觸不同藝術媒介,成為創作養份,轉化成觸及面廣闊的《閒物廢歌》。

張愛玲《第一爐香》的香港去留

評論 | by 冼麗婷 | 2024-06-17

《蘋果日報》前資深記者冼麗婷看見香港去與留的問題,想起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不同時代的走與留,都有不同原因,但一樣不好受。」重看小說與電影版本,她明白葛薇龍眼前有兩個世界,香港半山華宅的人與事是一個世界; 在嘗試回上海的船上,大媽搶她的行李不成,反駡她八輩子嫁不出,又預視了另一個世界,就怕回到那個她不想留下來的世界。薇龍只是其中一種沒有走的人,做了一個別人眼中「更差」的人,其原因也不必偉大,自願與自由,都是我們去留的關鍵。

【附完整名單】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 吳思遠籲政府支持年輕電影人的創意與反叛 黃龍斌:藝術人想走一條忠於自己的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12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禮,昨日(11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共頒發了31個獎項予本地藝術工作者或團體,以表揚他們在藝術方面的成就。今屆「終身成就獎」由著名演藝及戲曲界全才藝人汪明荃獲得。「傑出藝術貢獻獎」的三位得主為世界知名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資深電影製作人吳思遠及國際建築師嚴迅奇。 文學藝術獎項方面,「藝術家年獎」由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作家葛亮奪得,「藝術新秀獎」則從缺;藝術評論獎項方面,「藝術新秀獎」由去年的文學藝術新秀獎得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作家曾繁裕奪得,「藝術家年獎」則從缺。而由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所舉辦的「虛詞無形YouTube頻道」亦獲藝術推廣獎,這是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第四度得到此獎項。

戴望舒厚多士! 故居林泉居原址頻出錯上頭版 潘惠蓮:要有求真精神 應考慮新出現的史料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06

戴望舒抵港的八十多年後,在新設的中西區文學徑,及中央圖書館的展覽中,重新呼喚其「林泉居士」之名,卻誤列「林泉居」的地址和原貌,成為香港文學界的關注點。

【台北國際書展2024】以文字療傷,可能嗎?崔舜華X梁莉姿「傷口與文學的連繫」講座側記

報導 | by 陳諾霖 | 2024-05-27

有時我們從創傷中倖存,有的傷癒合成疤,有的卻不動如山,書寫者在裂口的邊緣來回踱步,看傷口湧動、沉靜、結痂、噴發、吞噬。痛苦如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時代的集體傷痕又該如何書寫?香港文學館邀請台灣作家崔舜華、90後香港作家梁莉姿,與主持鄧小樺一起於台北書展中,坦誠地揭開她們把傷口凝鍊成文學的過程。

香港作家盧妤小說《蓉蓉》榮獲Q POWER文字創作獎 以女同志離散身分呼應酷兒精神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27

臺灣彩虹平權大平台主辦的第二屆Q POWER Awards以放膽追尋為主題,蒐羅各界多元性別為題的作品。早前香港作家盧妤的《蓉蓉》及逆彌的《蓋層記》入圍首次設立的「Q Literature文字創作獎」決選,而主辦於上周(24日)暨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五週年舉行頒獎典禮,公佈盧妤的小說《蓉蓉》脫穎而出獲得獎項。

香港文化界連串版權風波 到底發生甚麼事?從中如何思考版權問題?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21

近日香港文化界發生連串的版權風波,先是中大中文系畢業生創作文集《吐露滋蘭》的作者授權問題,後有導演徐克的《上海之夜》4K修復版於康城首映,卻收到導演楊凡發出的律師信,重申擁有原創故事版權。而事件持續至今的,有香港攝記泰斗陳橋攝影集的出版風波,雙方仍在拉鋸,有待披露更多證據;香港文學舘的「南來作家手迹遺物展」被指展板圖片侵犯香港文學重要研究者小思(盧瑋鑾教授)的版權,舘方修正的處理手法仍惹不滿。 這一連串的版權事件恰是契機,讓我們再去了解更多出版和著作權的問題,更尊重創作者的作品和意念。以下在概述以上事件後,再請香港著名作家及評論人朗天,以及香港藝術家及策展人黃嘉瀛,解說近日事件,也談他們對於侵權、版權糾紛的見聞和想法,藉此思考版權不同的可能性。

【虛詞・◯】夢中圓夢

散文 | by 陳慧寧 | 2024-05-13

當我們徘徊在過去的人和事:誰會被銘記?誰會被時空遺棄在歷史中?用什麼方式被永久懷念?當這些從記憶之書消散,是否意味著書寫終結?陳慧寧談「無形」結束,想起比利時文學批評家喬治・普萊的「圓圈蛻變」,而「無形」就像是個三重花園,從看見香港文學文化現象,城市轉變的變化,到觀看歷史,當中冉冉升起的是記憶的氤氳,可以目睹許多人在其中圓夢。

康文署復辦文學獎 取消文學評論組 嚴禁影射及令人厭惡語言 文學界憂影響參賽意欲 內地文學獎亦無此類規例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06

康文署轄下公共圖書館舉辦的兩大文學獎因內部檢討停擺兩年多,其中「中文文學創作獎」(文學獎)停辦一屆後,將於今年復辦。館方取消文學評論組,並於「來稿須知」新增兩項條款,國安條款以外,亦規定參賽作品不得有影射或誹謗他人成分、暴力、色情、粗言穢語、不雅,及任何令人厭惡的語言及行為,違者取消參賽資格。中文文學創作獎向來為香港重要的創作比賽,是孕育新一代作家的搖籃,而這次新增的條例前所未見,引起文學界及公眾關注。故此,「虛詞」分別訪問七位香港作家及學者,包括曾任評審的學者及參與過不同文學獎的年輕作家。他們圍繞此次條款改動的事件,談到文學獎與創作空間的意義,獎項的認受性等問題,值得我們深思關於文學創作的理念,以及現時香港文學創作的風氣。

【文藝Follow Me】「灰白質留言:文學X視藝」 鄧小樺:刪除與遺忘的過程中有銀光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4-05-05

第八屆香港文學季「灰白質留言:文學X視藝」已於4月18日在大南街合舍落下帷幕。這是一個探索「記憶」的展覽,而其所經歷的風波恰恰是個推翻、覆蓋、抹除記憶的行為,在記憶病變之前,我們該如何面對它?

【無形・同病相連】前置詞:生於憂患

無秩序編輯室 | by 無形編輯部 | 2024-02-29

每年《無形》會有一期,全本承載香港文學季的主題創作,讓參加者可於展場即場閱讀作品。今期《無形》收錄今屆香港文學季「別來無恙」的焦點展覽「灰白質留言」七個新創作文本,探索記憶之病。

【無形.同病相連】樹 - 繞纏 - 歸人

詩歌 | by 枯毫 | 2024-04-11

風暴前枝葉最茂的樹先被鋸斷 斷肢裝滿一斗 剩光禿禿的主幹站立 失去機能站立

【無形.同病相連】齲齒

詩歌 | by 梁莉姿 | 2024-04-11

首先是手的剪影,偽裝一隻鳥 秘密寄到遠方 薄暮蹲伏,我們擲出的話語 悉數撞落一片透明的沉默 像羽毛般清晰稀薄

【無形.同病相連】銀光

詩歌 | by 鄧小樺 | 2024-04-17

那些孤獨的曠野亦偶然進入我的隱喻 攀援無從,涉水艱難,那些湍流 無人銘刻。風過度苛烈 我獨自叫喊如狼嘷 我記得激越是如何召喚了畏縮 星辰冷漠的光從頭頂降下

【無形.同病相連】鄧寄塵時間之 奧本默默和特特特根斯坦(問疾)

詩歌 | by 飲江 | 2024-04-11

奧本默默 卿何海默 愛因斯坦就這麼個樣子 望了我一眼 並幽我 於一默 量子中 一個梗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

我們曾想過 從此太空漫遊 恰如在夏日溫暖的水療中 你從未失足 左肘下一瞬的落空,不過是 跟我開玩笑的假動作

【無形.同病相連】心臟城市的病變

詩歌 | by 洛楓 | 2024-04-11

心臟被超聲波入侵 城市被捲進十級風暴 血管長在心臟裡面 城市的喉管被翻在外面 從此我們失去了自主跳動的脈搏

【無形.同病相連】WFH

詩歌 | by 池荒懸 | 2024-04-11

深夜亮燈,發現他正獨自坐在原來的位置上讀報。你不再相信箴言;但不想錯過機會:「阿公過了身;但我們都不會去拜他。媽精神狀態不好,搬出了和弟一起住。姐一家即將要移民。你的孫子在房間裡睡。他像你⋯⋯」

翻覆波瀾真亦幻 ──《真亦幻:香港散文及非虛構寫作探析》前言(節錄)

書序 | by 樊善標 | 2024-02-08

香港中文大學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樊善標於見山書店出版《真亦幻:香港散文及非虛構寫作探析》,前言從歷史的角度釐清為何我們總是把散文和小說作比較,而此書各文大部份以散文或非虛構寫作為對象,各篇有其獨立論旨,觸及一些問題:在沒有絕對約束力的紀實文類契約下,讀者可以怎樣披文以入史,可以怎樣看待紀實中的凌虛,作者又曾經怎樣尋求文學性的認證。

【2023・回顧】寒冬中逆風而行——2023香港文化大事回顧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1-02

2023年的復常與夜繽紛,有沒有為香港文化界帶來歡喜豐收的一年呢?用易經卦象而言,或者近於「或躍在淵」。年末沙田文化博物館或殺館之消息,再回顧2023年文化界大事新聞,不禁令人唏噓。年初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的爭議,引發公眾激烈討論;與此同時,「四字電影」發圍,香港電影業彷似迎來新的生機,然而鮮浪潮等各位培育電影新秀的平台卻面對電檢刪剪問題。今年出現文藝工作香港未能入境香港的新聞,為歷來最多。另一方面,復常通關後港人紛紛北上外遊,嚴重打擊本地餐飲及零售業,包括書業生意也大幅下滑。過去幾年逆巿景氣的香港獨立書店業也屢受打擊,不排除未來將有結業潮;加上香港文學館的撞名爭議,香港文化未來前景頗有如履薄冰之情。然而,今年文化界也有值得慶賀之事,許鞍華拍攝紀錄片《詩》,首次把香港詩人帶到大銀幕;梁朝偉榮獲威尼斯終身成就獎也帶來沖喜效果,而今年衝擊娛樂圈的AI尹光及ChatGPT,也引起科技與藝術的創作討論。未來不可預期,唯有繼續自強,支持並珍惜本地文化創作,讓我們在逆風中同行。

【2023・回顧】新書多珍重——2023年香港文學重點出版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1-03

自疫情解封後,市民紛紛離港消費,本地經濟持續下滑。根據入境處數字顯示,聖誕四日長假期間,合計逾140萬港人北上及外遊,不但香港零售及餐飲業大受打擊,聖誕檔期電影票房亦錄得20年新低。今年書業亦彷彿迎來寒冬,生意額大不如前,近月獨立書店更屢受打擊。在這時刻,買書除了是精神的滋養,也能給予作者、出版社及書業實際的支持。「虛詞編輯部」特意精選年度重點文藝書籍,羅列2023年不容錯過的佳作,在新一年,願好書有好報。

【文藝Follow Me】創作作為一種藥——文學季「別來無恙」開幕暨開幕講座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3-12-30

本年度文學季「別來無恙」於12月初開幕,請來洛楓、白雙全及蔣曉薇出席開幕講座「患得患失——疾病、治療與創作」。文學館總編輯鄧小樺在開幕時越洋致辭,她覺得疾病是一個身體內外連繫的反應,「是個認識及調節自己的過程,甚至能為創作提供養分,從這方面看,其實疾病並不是太負面。」洛楓、白雙全及蔣曉薇亦在講座上娓娓道來他們如何思考疾病與創作的關係。

對文學季開幕講座「患得患失——疾病、治療與創作」的一點回應

其他 | by 盧勁池 | 2023-12-20

正如洛楓的疏理提醒了我們,原來已經有那麼大批的香港作家,以華文書寫紀錄過新冠期間的疾病經驗,我們知道這些作家所記下的香港的經驗,不單是在覆寫現代文學,且延續著香港自身的疾病書寫傳統。若我們承認這些香港書寫中旳「疾病」隱喻,所承載的,像蔣曉薇所說的,是一種超越盲目的絕望與希望,像傳染病似的負面情感,我們似乎需要進一步肯定的,就是積累這些疾病的人文思考和文藝隱喻的過程,必須建基在一個,從來未曾被香港大專的中文教育和學科研究體制,甚至是所謂「疾病書寫」的研究範疇,所承認和涵蓋的,一直更多歸屬於香港中學和特殊學校的視藝教育,又或今日,所謂共融藝術的發展脈絡裡。它有助我們思考,不專心檔案庫這個概念,不單是描繪「健視」老師和「殘疾」學生共同享有的「創作」時刻,它還涵蓋著更廣泛的,隱沒在隱喻的意義以外 ,記錄不同社區、社群「失能」身體的創意潛能。

「香港文學季.別來無恙」開幕——擁抱生命與無常,以文學藝術療癒傷痛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2-09

「香港文學季.別來無恙」昨日(8日)在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舉行開幕典禮暨開幕講座,且邀得香港作家崑南、藝術家楊秀卓擔任開幕禮主禮嘉賓,中文大學藝術行政主任鍾小梅則代表香港文學館作開幕致辭。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鄧小樺雖然身在台灣,亦特意錄製短片向文學界友人問好。由作家袁兆昌主持的開幕講座「患得患失——疾病、治療與創作」,則邀得作家洛楓、蔣曉薇以及藝術家白雙全作講座嘉賓,分享疾病與創作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他們如何透過創作得到治癒。

【無形・給敬而遠詩的人】詩人有多驕傲,就有多謙卑——訪黃燦然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3-11-28

許鞍華的《詩》,黃燦然看了兩次。 黃燦然說,曾有人為他拍攝紀錄片,錄影帶寄來後,他從未打開。後來他受邀出席映後談,卻缺席了放映會,只因「詩人最怕看到自己在銀幕出現,好恐怖。」這次他拍許鞍華的《詩》,初看同樣驚嚇,後來放飛自我豁出去,首映那天他在觀眾席,突然覺得可抽離地觀看這套為詩而拍的紀錄片。問及接拍原因,他輕描淡寫地說:「沒甚麼,拍就拍。許鞍華是有點不同,她是一個藝術家。」

【無形・文學館在他方】「香港文學館」:名與實

現身說法 | by 鄧小樺 | 2023-10-27

2023年的「香港文學館鬧雙胞」事件,應該會成為香港文化史上一個被人銘記的事件。鄧小樺重申在聲明中未有正式回應「撞名」這點,是出於尷尬,然後提出了以往撞名的解決方法,並簡略憶述了「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至今變為「香港文學生活館」的淵源,最後思考了一座文學館的名實關係,還是以凝聚人群為重。

【無形・文學館在他方】文學館當刻:實現、想像、時間線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0-26

因著早前「香港文學館鬧雙胞的爭議」,《無形》特別整理出一條由2004年至2023年9月的「爭取文學館的平行時間線」,當中整理了有關潘耀明談及「香港文學館」的詳情,以及過往文化界認識對文學館的想像和倡議。

【無形・文學館在他方】文學建館,錢從何來?探討香港文化資源政策現況與出路——訪May Fung及雷子興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3-10-09

本地倡議設立香港文學館的聲音一直存在,能否爭取成功都與香港文化政策及撥款息息相關。政府揚言要將香港打造成「中外藝術文化之都」,但資源有否恰當運用,還是只是「燒煙花」?而據說文學本來就窮,申請資助時一直處於弱勢,到底實況與出路又如何?本文希望展開香港文藝資源及政策的討論,思考如何促進文化事業發展,尤其探討文學獲得資助的可能。我們分別邀請了資深藝術行政工作者May Fung(馮美華)及文化政策研究者雷子興,分享其經驗及觀察。

【無形・文學館在他方】好的文學館不能只靠手稿,要有個性和多元的故事——訪周蜜蜜、黃念欣

專訪 | by 王瀚樑 | 2023-10-05

香港一直未為文學立館,香港作家的手跡、手稿或珍稀的報刊書籍,主要由圖書館進行蒐集、整理以及保存,包括位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八樓的香港文學資料室,以及由中大圖書館內的香港文學特藏等。多年來圖書館搜集了豐富、珍貴的藏品,亦會定期舉辦展覽、講座等活動,以推廣香港文學。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在7月表示,其籌辦的「香港文學館」將在明年4月開幕,隨即引起文化界人士關注及爭議。潘耀明曾表示,「香港文學館」的主要功能是建立資料檔案,收藏香港作家手跡、手稿、出版物版本等等,而這些工作歷年來各藏館已在進行中。而對於本地文學資料檔案的研究者、收藏者而言,他們如何看待文學收藏的價值?他們期望香港有一個怎樣的文學館?

【新書】《同道心影——記憶中的文友》〈顧城的城〉

其他 | by 劉以鬯 | 2023-08-31

香港中華書局今年推出劉以鬯散文集《同道心影》,收錄了〈顧城的城〉一文,又適逢顧城離世三十週年,當年《香港文學》第108期特此設計專輯,劉以鬯為其撰文,說明顧城、謝燁夫妻倆與《香港文學》的緣分與通信內容,由此表達對兩人的不捨哀逝,紀念這名詩人。

作家聯會籌建「香港文學館」鬧雙胞胎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發聲明正視聽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7-29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在書展舉行活動期間,表示「香港文學館」正式籌建並預告明年開幕,然而自從2013年開始,由一群香港作家、學者、文化人、藝術家、媒體人已組成「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本地文化界以至一般文藝愛好者熟知的「香港文學館」印象,均來自此。「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日前發表聲明,以正視聽,強調「從未和香港作家聯會有過任何形式的合作」,認為「若有文學館建立之如此大事,確保業界持份者的知情權與參與度,屬應有之義」。

【藝文在線等】第十二集:今晚聊齋女鬼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秩序編輯室 | 2023-07-30

今個星期繼續有劇場編導、演員、靈界KOL 黃詠詩一齊講蒲松齡《聊齋誌異》!今集深入探討聊齋女鬼、女妖、女狐嘅種種型態,主持們將會詳細分析〈阿英〉、〈狐變〉、〈狐諧〉等經典故事!星期三晚11點,同主持黃詠詩、小樺、紫翹一起暢談《聊齋》!

【藝文在線等】第十一集:今晚聊齋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秩序編輯室 | 2023-07-30

今個星期繼續有重量級嘉賓坐陣!劇場編導、演員、靈界KOL黃詠詩年紀輕輕,已經熟讀 《聊齋誌異》,今集在線等細數歷年《聊齋》影視改編,深入探討故事激進的核心思想,分析科舉失利如何令蒲松齡變得偏激,並以寫作衝擊傳統封建思想、門第觀念!星期三晚11點,同主持黃詠詩、小樺、紫翹一起暢談《聊齋》!

【藝文在線等】第十集:今晚東坡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秩序編輯室 | 2023-07-28

捲入烏臺詩案,在獄中遭遇殺生之禍;仕途失意,連連被貶,經歷重重災劫,如何令蘇軾脫胎換骨,成為千古傳誦的文學大家?星期三晚11點,繼續有「歷史係咁話」才子譚家齊、曾卓然、紫翹重點賞析名作〈山村五絕〉、〈念奴嬌〉、〈定風波〉等作品,並討論在壞時代蘇東坡逆境向上的精神!

【藝文在線等】第九集:今晚蘇軾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秩序編輯室 | 2023-07-28

「歷史係咁話」老拍檔譚家齊、曾卓然 重出江湖!今集在線等會講下兩位都非常欣賞的才子蘇軾!除了重點賞析多首名作如〈水調歌頭〉、〈江城子〉等,亦會講下歐陽修、蘇軾一家等南方文人,如何在宋朝官場中努力掙扎,以及「雪泥鴻爪」的典故!星期三晚11點,聽聽家齊、卓然、紫翹 ,一齊傾下蘇軾!

【藝文在線等】第八集:西西玩嘢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秩序編輯室 | 2023-07-28

紀念一個作家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讀她的書。西西在〈肥土鎮灰闌記〉中的政治寓言,如何書寫我城身分危機?患癌後遺症導致右手漸漸失靈,無阻她用左手寫成《看房子》、《我的喬治亞》、《縫熊志》、《欽天監》等作品,寓創作於遊戲,在不同藝術之間跨界遊走。星期三晚11點,繼續與 #黃念欣 教授、主持小樺、Emily一起暢談西西作品的遊戲性與跨界!

【藝文在線等】第七集:今晚西西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秩序編輯室 | 2023-07-28

「我覺得生命既不可愛,也不見得不可愛,一朵花,就算只開一個短短的早晨,也沒有甚麼不好。」紀念一個作家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讀她的書。西西在2022年12月18日辭世,今集「藝文在線等」請來黃念欣 教授,與主持小樺、Emily一起討論西西近70年的寫作生涯,懷緬這位我城重要的作家。

【藝文在線等】第六集:長江古義人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3-07-27

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大江健三郎依然勤於寫作,其摯友伊丹十三的離世,激發他寫出《奇怪的二人配》三部曲,令他的文學達至新的高度。「藝文在線等」今個星期繼續有作家 #董啟章,與主持卓然、Emily,和大家導讀這位知識份子型作家的作品。

【藝文在線等】第五集:大江健三郎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3-07-28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近月離世,作家董啟章自言大江是他最崇敬、影響他最深遠的當代作家。「藝文在線等」一連兩集,請來董生與主持卓然、Emily暢談大江這位受人景仰,出名難讀的知識份子型作家,並探討其作品在時代當下的意義。

【藝文在線等】第四集:今晚主題曲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3-07-27

「浪奔,浪流~做隻普通的馬仔~萬水千山縱橫~小丸子又有心事~⋯⋯」上星期討論廣東歌大家也意猶未盡,今集用文學角度講講陪伴大家成長的劇集/卡通片主題曲!究竟主題曲如何團結香港人,又如何塑造我們的共同文化身份?今晚11點,聽聽主持卓然、小樺、紫翹的講法~

【藝文在線等】第三集:今晚歌詞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3-07-27

粵語歌作為香港流行文化重要的一部分,究竟歌詞能否當作文學研究的文本去理解?歌詞作為文本具文學性 嗎?今晚11點,聽聽主持卓然、小樺,加上新主持——文學館打雜王紫翹 ,一同討論香港歌詞研究!

【藝文在線等】第二集:AI有機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3-07-27

上回講到,AI 聊天機器人「ChatGPT」強勢來襲,人工智能浪潮勢不可擋,但究竟 AI 能否產出優秀的文學作品?文學人作為「語言的定義者」,可以如何在 AI 普及化的世界中生存?聽聽主持卓然、小樺、Emily 講法!

【藝文在線等】第一集:今晚AI夜唔夜

藝文在線等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3-07-27

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強勢來襲,全球文化、學術界嚴陣以待。文藝界如何面對人工智能的挑戰? ChatGPT的注意力機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是否真的無敵?主持曾卓然博士、小樺、Emily 話創意還可殺出生天?!

「香港文學散步」計劃——十年・圓滿

報導 | by 葉嘉詠 | 2023-07-11

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辦的「香港文學散步」計劃已有十年,葉嘉詠撰文回顧過去十年點滴,也分享近日舉行以「書寫少年文學地景」為題目的大型公開講座,並期待在這十年計劃裡參與過活動的同學,都能發現寫作和閱讀的樂趣,繼續為香港各個地區的風景寫下屬於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西西.春望」港台齊念西西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2-28

西西(1937–2022)是香港當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詩人、作家之一。她一輩子紮根香港,專注創作頗具香港在地特色的文學藝術作品,並讓香港文學為世界文壇所矚目。香港詩歌節基金會將於今年 3 月舉辦五場線上線下「西西 · 春望」專題活動,邀請更多的海內外讀者一同緬懷西西,春望香港。故人已逝,她的文字依舊溫暖「我城」如春。

選擇的理由:「港文存檔——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香港文學特藏二十周年展」觀後感

其他 | by 麥芷琦 | 2023-02-09

去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舉辦的「港文存檔」紀念展,館方向公眾展示這些年間持續搜集整理所得的豐富香港文學藏品,參觀過這個展覽的麥芷琦,認為當中涉及的「選擇」問題與取捨準則,或能反映館方所欲呈現的香港文學面貌,背後理由值得深思。

再見白日再見,再見草地再見——西西追思會紀錄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1-10

香港作家西西於 2022 年 12 月 18 日早上安祥離世,享年 85 歲。為紀念這位一生摯誠寫作,以創作回應世界,為香港塑造出豐富文學形象的作家,一眾文壇友好於 1 月 8 日於西西母校協恩中學舉辦追思會,其間一眾海內外作家朗讀西西的詩文,並播放西西生前片段,一同緬懷這位「作家中的作家」的精彩人生。

漫遊深水埗追溯香港命水 文學季「水字部:文學×藝術」導賞暨分享會紀錄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1-09

水,是構成香港這座城市的重要部份,今屆香港文學季以「水土不伏」為題,邀請五位本地視覺藝術家聯乘五位本地作家參與計劃,灑落四間香港獨立書店,蒐集和再現散落四周的回憶、感情和關係,以文學和藝術創造出再次賦予街道生氣的風景,12 月 17 日一個悠閒的周六下午於大南街展開公眾導賞,共同遊歷一拳書館、半杯寮和獵人書店,其後返回 THY LAB 昊堂分享會,拾遺灑落在深水埗這個水字部社區的溫度和細碎。

【已讀不回 S2 #40】美斯捧盃、麗英大悲咒、衍仁擤鼻涕、Sarah校園生活、KY離別感言|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終極花絮!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12-23

Book Channel 第二季經已全部播映完畢,過去幾個月嘅嘉賓,包括世界級生態攝影師 Samson 蘇毅雄、金馬獎得主黃衍仁、歌手、演員麗英、「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將 Book Channel 推向世界級嘅高度,多謝大家!聽晚11點,睇埋我哋最後一條終極花絮! 金馬獎得主黃衍仁離港得獎前訪問曝光!麗英 分享入行心得!即睇Book Channel終極花絮!

一生奇妙眼睛看世界,作家中的作家——華語文壇同悼西西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2-20

香港著名作家西西日前離世,享年 85 歲。西西文學生涯從寫詩開始,寫過眾多小說、散文、書評、藝評,編過三部電影劇本,寫過多首歌詞,其中《我城》、〈店鋪〉、〈碗〉、〈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均曾被編入中學中文及文學科教材,講述其抗癌經歷的小說《哀悼乳房》亦曾被改編拍成電影《天生一對》,晚年亦有陳果所拍攝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我城》傳世。 回顧西西一生藉文學廣結善緣,與何福仁、適然、也斯等人創辦的《大姆指周報》,以及與許迪鏘、何福仁、鍾玲玲和康夫等成立的「素葉出版社」,均對香港幾代文藝青年頗具影響。虛詞編輯部整合各界對西西的悼文,一起從字裡行間緬懷這位殿堂級作家。

【文藝Follow Me】散落四間書店的「香港文學季——水字部:文學X藝術」 黃嘉瀛:在起伏之間掙扎求存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2-12-19

今屆「香港文學季」以「水土不伏」為主題,流動的水與沉穩的土形成一方水土,我們在這裡札根,沒有「不服」,重要的是「不伏」,不要趴伏,不要伏貼,因為這個城市一點也「不伏」。「水字部:文學X藝術」活動今年如水般灑落深水埗、太子四間獨立書店,旨在蒐集和再現散落四周的人與人之間的回憶、感情和關係。策劃人黃嘉瀛帶大家走一遍,嘗試蒐集這些散落的回憶,「香港與水土環環相扣,很多人到來、離開,但這裡永不會平伏,我們就在起伏之間掙扎求存。」

【已讀不回 S2 #39】李慧詩|集氣!一起修復殘缺的我城:石井朋彥《回憶修理工廠》

已讀不回 | by 李慧詩 | 2022-12-18

Book Channel 最後一位嘉賓,將會介紹今季(希望唔係最後一季)嘅最後一本書——今集繼續有請「牛下女車神」 Sarah 李慧詩介紹吉卜力 動畫製作人石井朋彥《回憶修理工廠》!

《煙街》奪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 小說組史上最年輕得主 沐羽:願台港繼續站在一起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2-12

2023 台北國際書展於明年 1 月底舉行,國際書展大獎日前(9 日)公布得獎名單,90 後青年作家、「虛詞」編輯沐羽憑首部小說集《煙街》獲頒小說獎首獎,是該組別第一位 30 歲以下的得主。沐羽接受「虛詞」編輯部訪問時表示,現時專注在台北寫作,希望未來寫一本以移民台灣港人為題的小說。

【已讀不回 S2 #38】李慧詩|踩單車、讀文學我全都要!: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想說的其實是…》

已讀不回 | by 李慧詩 | 2022-12-10

Book Channel進入本季完結最後倒數,有請今個禮拜世界級壓軸嘉賓——牛下女車神——Sarah李慧詩同我哋講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想說的其實是…》!!!!!!

港口性格,意義何在?香港文學季「港口/港女,離岸/上岸:香港身份認同面面觀」開幕講座紀錄

報導 | by 黃思朗 | 2022-12-13

第八屆「香港文學季」早前在深水埗大南街的Openground舉行開幕禮暨開幕講座,本屆文學季以「水土不伏」作為主題,開幕講座「港口/港女,離岸/上岸:香港身份認同面面觀」由文化人鄭政恆主持,並邀得黃念欣教授與影評人馮家明,分別從文學與電影入手,談談離岸/上岸、港口/港女,與香港身份認同曖昧而千絲萬縷的關係。

【已讀不回 S2 #37】麗英|少女の樂與怒!:kakifly《K-ON!輕音部》

已讀不回 | by 麗英 | 2022-12-04

今個星期麗英繼續同我哋深入佢嘅宅女本源,並帶來一套空氣系 經典作品——《K-ON!輕音部》,敬請期待!

已讀即回:不信則無!信則有Live!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11-26

又嚟到月尾,今次 Book Channel Live 以想像為題,請到劉學成同埋黃詠詩,講下創作心得,又講下文藝界撞鬼事件!!!!!!!!

【已讀不回 S2 #36】麗英|乘着風傾聽誰故事:雪乃紗衣《彩雲國物語》

已讀不回 | by 麗英 | 2022-11-20

雖然麗英而家已經成為一位演員、歌手,但係佢並冇忘記到身為一位腐女嘅初心!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聽佢介紹《彩雲國物語》!

【無形.在水中央】傾城之戀2022

小說 | by 張婉雯 | 2022-12-14

今屆香港文學季「水土不伏」的焦點計劃「水字部:文學 X 藝術」,共有五組本地作家與視覺藝術家參與,張婉雯從「漬」字展開創作,寫成疫情之下的《傾城之戀2022》。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無處容身,只容得下一對平凡男女,大麻成與珍妮本來單純的生意買賣關係,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卻成全了他們之間的友誼。

【已讀不回 S2 #35】黃衍仁|黑暗中的民謠浪子:周雲蓬《綠皮火車》

已讀不回 | by 黃衍仁 | 2022-11-11

喺健全嘅人眼中,有時難免會用一種悲情嘅眼光嚟睇失明人士,但係喺中國獨立民謠歌手、詩人周雲蓬嘅歌曲,同埋詩入邊,佢成日都會提醒我哋,失明除咗係一個缺陷之外,同時亦俾咗一個完全唔同嘅角度佢去感知世界。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聽聽黃衍仁講周雲蓬《綠皮火車》。

「香港文學季:水土不伏」開幕禮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1-07

「香港文學季:水土不伏」前言——以文學藝術回應時代,讓幽微的美好生長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2-11-07

海港與島嶼,經歷無數變遷、潮漲潮退,從文學世界中,我們總能回顧一二,重新建構變幻以前的社區。今屆香港文學季以「水土不伏」為主題,透過文學,我們創作、感受,連結這座熟悉且獨特的城市,以文學藝術視角重新觀察「水」在香港所擔當的角色,重看舊日回憶,認識本土歷史,再往理想出發。

【已讀不回 S2 #34】黃衍仁|打開讓光進來的缺口:Leonard Cohen《渴望之書》

已讀不回 | by 黃衍仁 | 2022-11-05

Book Channel第二季就嚟嚟到尾聲,今個星期同樣有重量級嘉賓同我哋講書——佢有多重身份,佢係一個獨立音樂人、演員、靚仔,亦有為電影配樂(仲有金馬、金像獎提名!)——有請黃衍仁為我哋介紹傳奇音樂人 Leonard Cohen 詩集《渴望之書》!

已讀即回:動物矛盾大對決!Live!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10-30

五夜講場返嚟喇!文學放得開 x 真係好科學跨界合作,有作家張婉雯、Karen博士上嚟Book Channel開Live,加埋黃嘉瀛(KY),三個一齊講下動物話題之矛盾大對決!

【已讀不回 S2 #33】蘇毅雄Samson|天災滅絕真攬炒:David Quammen《多多鳥之歌》

已讀不回 | by 蘇毅雄 | 2022-10-21

自然學家逵曼(David Quammen)指出,多多鳥可能是第一種由於直接人為干預而絕種的生物,他以此為引子,探討日益嚴重的生態系統破壞問題,並寫成此書⋯⋯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聽National Geographic攝影大賽評審、香港生態攝影第一人Samson 蘇毅雄介紹《多多鳥之歌》(The Song of the Dodo)!

【已讀不回 S2 #32】蘇毅雄Samson|香港大自然的前世今生!:葉靈鳳《香港方物志》

已讀不回 | by 蘇毅雄 | 2022-10-16

自1938年從廣州南下,香港便成為作家葉靈鳳的第二故鄉。「香港在種種方面都是一個值得研究且充滿有趣的地方,不論你注意的是國際問題也好,中英關系也好,歷史考古也好,甚至草木蟲魚也好,香港這個地方都可以提供豐富的資料不使你失望。」因此,他寫出一系列有關香港的著作,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聽生態研究員、環境教育工作者Samson 蘇毅雄介紹《香港方物志》。

香港文學特藏二十周年展:水曲悠悠無盡時,回眸香港文學的身世

報導 | by 鄧皓天 | 2022-10-17

正於中文大學圖書館舉行的「香港文學特藏二十周年展」,展覽不一味以書籍為主題,同時希望給大眾展現作家的更多面向。回顧當初文學資料庫成立的初衷,黃念欣教授笑言香港文學資料庫在有心人的悉心整理和作家們的慷慨捐贈下變得愈來愈豐富,館方希望能夠提供予大眾有系統,方便且詳細的資料庫,讓人們有興趣時可自發查找香港的文學作品,甚於以積極的姿態推廣香港文學。

【已讀不回 S2 #31】蘇毅雄Samson|香港郊遊遊!:香樂思《野外香港歲時記》

已讀不回 | by 蘇毅雄 | 2022-10-08

已故的學者香樂思(Geoffrey Herklots)很可能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其《野外香港歲時記》以「歲時記」方式記載香港四季的變化及動植物的品種,是香港生態環境、鄉村風俗、自然歷史等的重要記錄。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聽生態研究員、自然攝影師 Samson 蘇毅雄介紹這位香港歷史上的偉大人物。

已讀即回:叫得「潮語」已經好唔「潮」 Live!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9-30

咩話?!Francis李立峯話佢最鍾意嘅Youtuber係鄧小樺?!我哋決定俾佢上嚟Book Channel Live親自澄清下!同場仲會有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 Witness得獎攝影師曾梓洋擔任嘉賓,一齊傾下網絡文化、memes、潮語、偶像、動漫、串流平台之類~~

【已讀不回 S2 #30】鹽叔感情世界、李立峯IG follow靚女?!6號剖白與小樺的一段情(?)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9-23

平時上堂風度翩翩嘅 Francis 李立峯,原來係ACG宅?!仲喺IG follow好多靚女?!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le,入嚟睇下佢分享二次元世界嘅夫妻相處之道!

【已讀不回 S2 #29】Francis 李立峯|此訊息已被屏蔽:Margaret Roberts《Censored》

已讀不回 | by 李立峯 | 2022-09-16

學者Margaret Roberts喺《Censored》詳細解釋咗審查嘅三種機制,第一種係「恐懼」,一個威權社會,會利用一啲模糊嘅法律、規條,令大家喺講某一種言論或者表達批評嘅時候有所顧忌。但Roberts指出,恐懼作為一種審查機制,其實有其局限。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聽李立峯主講Margaret Roberts《Censored》。

【已讀不回 S2 #28】Francis 李立峯|有圖無真相?:Natalia Roudakova《Losing Pravda》

已讀不回 | by 李立峯 | 2022-09-09

擁有權力嘅人愈發肆無忌憚,可以公然講大話冇後果;無權力者對公共討論失去希望,唔相信溝通能夠帶來任何意義⋯⋯我哋究竟點解會行到嚟呢一步?學者Natalia Roudakova寫咗《Losing Pravda》呢本書,直譯就係「失去真理」,並嘗試分析我哋所身處嘅後真相社會形成嘅原因。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聽聽專研政治傳播嘅Francis李立峯點講。

【已讀不回 S2 #27】Francis 李立峯|獨毒毒不如眾毒毒:Sherry Turkle《Alone Together》

已讀不回 | by 李立峯 | 2022-09-02

當傳播同溝通嘅科技日新月異,更先進嘅傳播科技,係唔係就帶嚟更好嘅傳播,更好嘅溝通?今時今日可以用通訊程式隨時免費視像對話,保持恒常嘅聯繫狀態,但人與人之間嘅關係 咪真係更加緊密呢?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請來李立峯同我哋一齊探討種種問題!

已讀即回:冇得去旅行做人仲有咩意義?!Live!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8-26

聽完6號過去幾星期嘅分享,有冇人忍唔住手買咗機票去旅行?輕背包 Sherpas 嘅兩位成員 Sonya 同 Franky 早前上嚟Book Channel做Live,分享下呢兩年冇得去旅行嘅感想,同旅行嘅意義!

【已讀不回 S2 #26】6號@RubberBand|自由與牽絆之間:Judith Schalansky《寂寞島嶼》

已讀不回 | by 6號 | 2022-08-19

《寂寞島嶼》的作者Judith Schalansky成長於冷戰時期的東德,不能出境的她從小未曾有過旅行的經驗。地圖成為她探索世界的起點,通過觀察國家的版塊形狀,她幻想出當地不同的歷史故事。無法出境的我們,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不妨與Rubberband 6號 一起,跟著Schalansky在書海上航行。

【已讀不回 S2 #25】6號揭開拉丁美洲隱世秘史!:加萊亞諾《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已讀不回 | by 6號 | 2022-08-12

6號 @RubberBand 對南美洲的愛,始於這本書──「困難時期,民主 成為反對國家安全的罪行⋯⋯我們這些剁人肉的機器是國際機器的一部分,全社會正在軍事化,非常時期成為永久的時期。」加萊亞諾以一個個小故事串連起歷史碎片,成就《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這一部有關南美洲人文歷史的經典之作。

【已讀不回 S2 #24】6號|在異世界轉生成為…馬奎斯?!:馬奎斯《異鄉客》

已讀不回 | by 6號 | 2022-08-05

這些年間,很多人因各種原因離開香港。《#百年孤寂》的作者 #馬奎斯 早年因揭發政府醜聞,被逼離開出生地 #哥倫比亞。流落在 #異鄉,他寫下十二個有關 #流浪 的故事,成就了《#異鄉客》一書。今集聽6號@RubberBand主講《異鄉客》,探討我們 #旅行 的意義。

已讀即回:左手又係哲學 手背又係哲學 Live!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7-29

中大哲學系兩大長髮型男──鹽叔(楊俊賢)、阿凡(王劍凡)──齊集Book Channel講哲學!今個sem reg唔到阿凡course嘅同學仔唔好走寶!

【已讀不回 S2 #23】鹽叔:如真如假~如可分身讀哲學~:Julian Young《The Death of God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已讀不回 | by 鹽叔 | 2022-07-22

關於人生意義呢個問題,哲學家已經討論咗成二千年。Julian Young用《The Death of God and The Meaning of Life》總結咗呢兩千年一班大哲人講嘅嘢,從尼采「上帝已死」,海德格到沙特,卡繆到德里達,鹽叔 @好青年荼毒室 - 哲學部用10分鐘帶你睇睇。

【已讀不回 S2 #22】鹽叔:生而為人,我很抱歉!:Thomas Nagel《Mortal Questions》

已讀不回 | by 鹽叔 | 2022-07-22

生而為人,我哋嘅人生究竟有冇意義?宇宙咁大,人生咁短暫,我哋嘅生命對世界似乎微不足道。既然最後注定歸於虛無,我哋做嘅嘢究竟有咩意義?以上嘅問題,#鹽叔 @好青年荼毒室 - 哲學部 將會為你一一解答。今集 #已讀不回BookChannel,由 #鹽叔 主講Thomas Nagel名作《Mortal Questions》,聽下佢點樣解答人生嘅荒謬!

【2021文學季結集】《文以菜道》前言:你也還在種植些什麼?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2-07-12

「文以載道」是文學中常思考的宏大問題,香港文學季今年結集書名「文以菜道」,則嘗試以蔬菜的微小親切,來表達文學的大道,以「親蔬」作為主題,探討土地與耕耘的意義,與市民一同種植未來。耕耘必須長期堅持才有成果,願在這裡為堅持的人打氣:我們一起,不要放棄。

【已讀不回 S2 #21】鹽叔:做乜諗嘢咁理性?:David Hume《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已讀不回 | by 鹽叔 | 2022-07-08

雖然而家喺樂壇、娛樂圈、電影界都可以見到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嘅身影,但好感謝佢哋冇忘記我哋虛室呢個小小嘅文學推廣頻道已讀不回BookChannel~今集有集有請鹽叔主講David Hume名作《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已讀即回:將今晚今晚交給我…冶癒你心窩Live!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6-30

「療癒」係現今好多人關注嘅課題,生活喺香港呢個城市,我哋可以點樣得到慰藉呢?黃嘉瀛、何潔泓,同埋《鐵行里》演員梁天尺同大家一齊探討!

【已讀不回 S2 #20】Luna串錯字、Willis好純情?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嘉賓私下人品大揭秘!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6-24

已讀不回BookChannel 絕密花絮曝光!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現身解釋,點解上星期落到水浸都仲係黃雨,Luna Is A Bep 同KY黃嘉瀛亦會分享藝名由來,到底Luna真名又係乜,睇完你就知!

【已讀不回 S2 #19】陳濬靈:你的情緒健康嗎?: Farhad Dalal《CBT: The Cognitive Behavioural Tsunami》

已讀不回 | by 陳濬靈 | 2022-06-17

古語有云:「病向淺中醫。」但醫病都要小心選擇唔同療法。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簡稱 CBT)可以話係現今最普及嘅一種心理治療療法,但當中有唔少爭議性,《學人串社科》前主持、港大心理學副教授陳濬靈引用學者 Farhad Dalal 講法,同你探討下「CBT霸權」!

【已讀不回 S2 #18】陳濬靈: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Christopher Jamison《Finding Happiness》

已讀不回 | by 陳濬靈 | 2022-06-10

香港人,你快樂嗎?要怎樣才能成就快樂的人生呢?《學人串社科》前主持、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陳濬靈藉《Finding Happiness》提出「淨心」概念,拆解尋找快樂嘅終極竅門,香港人必睇!

【已讀不回 S2 #17】何潔泓:與傷痛和解:柏慕克《純真博物館》

已讀不回 | by 何潔泓 | 2022-06-02

在亂世之中,每個人也需要被治癒一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柏慕克(Orhan Pamuk)通過《純真博物館》,創作出一個發生在伊斯坦堡,情約半生的愛情故事。今集已讀不回 BookChannel由何潔泓主講,謹以此書獻給所有曾被愛情撕扯得體無完膚的凡夫俗子。

已讀即回:由外執到內,再由內執返到外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5-29

疫情之下,大家留喺屋企嘅時間都多咗,面對眾多雜物,可以點樣有效斷捨離?執屋執到懷疑人生,點先可以下定決心同雜物斷捨離?執屋達人阿橙 @執屋.告別雜物 JuppUk 同埋演員 Ceci Chan 陳秄沁 有計!

【已讀不回 S2 #16】梁榮武:人類細自然大!Janine Benyus《Biomimicry: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

已讀不回 | by 梁榮武 | 2022-05-19

人類通過仿生學(Biomimicry)系統化學習及模仿生物結構和大自然運作原理,以研製新技術及改善現有科技,今集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講Janine Benyus《Biomimicry –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看看我們可以為地球做些甚麼!

【已讀不回 S2 #15】梁榮武:人善人欺天不欺!梁榮武同你細讀林超英《天地變何處安心》

已讀不回 | by 梁榮武 | 2022-05-13

在《天地變何處安心》,林超英以「天人合一」闡述其世界觀──「人類」是自然 的一部份,天地萬物是互為因果的循環,生活中不起眼的微細生物,皆為我們創造了生命的條件。今集聽聽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如何詮釋林超英的自然思想。

【已讀不回 S2 #14】梁榮武:出動吧!地球保衛隊!李逆熵《喚醒69億隻青蛙》

已讀不回 | by 梁榮武 | 2022-05-08

相信各位都感覺到,香港近年愈來愈熱了。在《喚醒69億隻青蛙》中,作者李逆熵把全球人口比喻為熱鍋中的青蛙,若大家持續忽視氣候變化問題,那全世界都會在溫水中「一鑊熟」!今集請來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講李逆熵的《喚醒69億隻青蛙》,以及面對氣候危機如何自救!

已讀即回: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4-29

文藝界兩大唱得之人──LunaIsABep同Roger大師兄回歸已讀不回 Book Channel!Book Channel 四月鉅獻,Roger X LunaIsABep X 黃嘉瀛,2 girls 1 guy一齊講下有關「成長」嘅話題,Roger自爆愛情經歷之餘,仲同Luna合唱!

【已讀不回 S2 #13】黃嘉瀛:只在乎曾經擁有…最美好的香港:陳慧《拾香紀》

已讀不回 | by 黃嘉瀛 | 2022-04-22

陳慧憑藉處女作《拾香紀》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一鳴驚人。《拾香紀》的主角連十香生活於1974至1996年的香港,「那是香港最美好的二十二年。」陳慧道。今集已讀不回BookChannel,黃嘉瀛介紹令她與香港文學 結下不解之緣的《拾香紀》,不要錯過!

菜心五態

散文 | by 陳在心 | 2022-04-27

菜心,又稱菜薹或油菜,白菜變種,又稱蕓薹。菜心是廣東人的菜,在香港酒樓普遍人會叫菜心而非芥蘭,在餃子店會叫菜心而非豬紅或蘿蔔。在小學常識書中「家庭關係」課插圖,捲髮婦人為家人張羅晚飯的五碟餸中,塗上綠色那份就是菜心了。

【已讀不回 S2 #12】Luna is A Bep:My pen is blue My friend is you~ Luna同你講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已讀不回 | by Luna is A Bep | 2022-04-14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失去一些朋友。面對人際關係的疏離,生活的孤獨、無奈與痛苦,我們該如何自處?本地獨立女歌手 Luna Is A Bep 今次講村上春樹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也許能給予大家一些解答。

【已讀不回 S2 #11】Luna is A Bep:係愛呀?定係責任?係Luna同你講《愛的藝術》

已讀不回 | by Luna is A Bep | 2022-04-08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究竟在談論甚麼?在日常生活中,愛看似無所不在,但我們真的具備愛的能力嗎?今晚十一點,Luna唔說唱,轉行說書,講Erich Fromm《愛的藝術》!

已讀即回:歷史組小Re-U!文學歷史就咁話 Live!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4-01

歷史組戰隊成員范小毛、譚家齊歸位!多謝大家嘅留言,小毛、家齊收到晒!未睇嘅朋友快啲入去重溫,支持五夜歷史組啦!

【已讀不回 S2 #10】大爆料!已讀不回BookChannel鏡頭後馬田/Roger /小毛的真面目…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2-03-24

有冇人想知 Book Channel 邊位嘉賓NG最多次?江湖盛傳 #小樺 因為拍 #已讀不回BookChannel 太辛苦,所以避走台灣?#小樺 鏡頭前睇落好Nice咁,原來鏡頭後又另一個樣? #已讀不回BookChannel 第二季花絮片段絕密流出,睇完記得留底!

【已讀不回 S2 #9】李敬恒:人講你就信?歷史係咁讀:Keith Jenkins《Re-thinking History》

已讀不回 | by 李敬恒 | 2022-03-18

讀歷史,同時要反省歷史。喺九十年代,歷史學家Keith Jenkins有感學界對於歷史研究本身嘅理論反思非常不足,因而著書《重新思考歷史》(Re-thinking History)。全能哲人大師兄Roger同大家講下歷史嘅本質,一齊思考身處後現代世界,究竟如何看待歷史。

【無形・殺出個效應】她的偏執,是一齣瘋狂世界的愛情屍變——訪洛楓《第三身》

報導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日漫《死亡筆記》講述死神的筆記掉落人間,被天才大學生夜神月拾獲,將罪犯名字紀錄在冊將他們一一處死,去創造一個沒有罪惡的新世界。洛楓(陳少紅)也有一本黑色的死亡筆記,記下作家的情感絮語,三年光景煉成《第三身》,三十八篇愛情小小說中,作家自我分裂成千百個無以名狀的幽靈,在解離、謊言、讀心術、驚恐症、語言滑胎相交折射的異色空間裡,鋪滿了城市的殘骸和愛情的屍體。

【已讀不回 S2 #8】范永聰:歷史佬辣評中日韓民族性:金文學《中國人 日本人 韓國人》

已讀不回 | by 范永聰 | 2022-03-11

歷史學者金文學的著作《中國人 日本人 韓國人》首創以「隨筆」方式比較「漢字文化圈三大成員國」歷史與文化,震撼東亞學術界。「五夜歷史佬」范永聰(范小毛)聲音導航,同我哋講下呢本書有咩咁厲害!

乖孩子不偏食

小說 | by 陳在心 | 2022-03-07

陳在心在〈乖孩子不偏食〉寫的兩個女生,不吃雞的以喬與不吃菜的今夢。以喬好喜歡鳥,因此對吃雞有了陰影,而對雞肉的恐懼為以喬帶來不少煩惱。今夢對蔬菜的記憶,則與父親拿著滕條或皮帶的抽擊有關。今夢不僅討厭所有細長而綠色的東西,也不再吃菜。

【已讀不回 S2 #7】范永聰:用歷史佬眼光看香港流行音樂:于逸堯《香港好聲音》

已讀不回 | by 范永聰 | 2022-03-04

在商業掛帥的社會,追求「真正音樂」是否不切實際?小毛老師講由著名作曲家暨「人山人海」創辦人于逸堯所寫的《香港好聲音》,收錄十二個香港音樂創作人投身流行音樂工業的故事,以口述歷史方式,重塑香港流行音樂文化圖景。

【已讀不回 S2 #6】鄧小樺:吃吧吃吧不是罪!弗羅杭.柯立葉《饞——貪吃的歷史》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2-03-04

疫情之下,出街食飯諸多限制,簡直係全港為食一族嘅惡夢!已連月無啖好食,體重驟降嘅小樺唯有睇書抗衡饑餓感,仲拍埋片,佢揀咗歷史學者柯立葉嘅《饞——貪吃的歷史》,呢本書以文化角度講解人類為食 嘅歷史,作者引用咗大量藝術繪畫、文學作品解構飲食文化,大家快啲入嚟補充營養!!

【已讀不回 S2 #5】馬田:暢銷八萬本的食譜是...?村上春樹廚房閱讀同好會《村上RECIPE》

已讀不回 | by 馬田 | 2022-02-22

已讀不回 Book Channel 第五回請來「點Cook Guide」馬田為大家介紹《村上RECIPE》!這本絕版人氣食譜是「村上春樹廚房閱讀同好會」一眾書迷的心血結晶,嚴選村上作品中三十五道菜色,將其化為食譜,以食的角度解構村上的文學世界。

【已讀不回 S2 #4】馬田:香港之味:呂嘉俊編《本土情味——飲食男女文章結集》

已讀不回 | by 馬田 | 2022-02-22

第四回已讀不回 Book Channel請來「點 Cook Guide」馬田為大家介紹《本土情味——飲食男女文章結集》。這本書由已停刊的《飲食男女》雜誌文章結集而成,收錄了過往十四年間大大小小的老字號食店專訪,寫飲寫食的同時,紀錄了珍貴的香港本土故事。

【已讀不回 S2 #3】鄧小樺:自戀心理學:克雷格.馬爾肯《不用怕,自戀》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2-02-22

第三集已讀不回 BookChannel 有鄧小樺為大家介紹《不用怕,自戀》。哈佛心理學專家馬爾肯在著作中詳引大量臨床實例,分析自戀的利弊,並教育大家在日常中如何應對自戀者,以及健康自戀的法門。

【已讀不回 S2 #2】大師兄Roger:是他也是你和我:佛洛依德《自我與本我》

已讀不回 | by  | 2022-02-22

全新一季已讀不回BookChannel第二集,有大師兄Roger為大家介紹佛洛依德的《自我與本我》(The Ego and the Id)。佛洛依德將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與超我」三個層面,目的是要解釋各種潛藏於我們心底裏的欲望、意念和意識,以及這三種人格如何無形中支配我們的心靈。

【已讀不回 S2 #1】大師兄Roger:支配自己,超越現實的惡:唐君毅《道德自我的建立》

已讀不回 | by 李敬恒 | 2022-02-22

全新一季「已讀不回BookChannel」,打頭陣的是重量級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這位當代新儒家宗師在著作中強調,人不能僅按照本能和欲望過活,我們應該要運用與生俱來的自覺能力為生活賦予道德價值,從而超越現實的種種限制,達致自主的人生。 鳴謝新亞研究所提供場地。

【新書】《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編者序、潘源良序、余家強跋

書序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3-04-26

關於創作,潘源良有過很根本不同的態度與做法。資深傳媒人余家強,訪問曾涉足多種媒介的創作人潘源良,寫成十八篇文章;每篇再附一篇「潘記」,成就這本《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光陰作證,讓不懂變懂,也讓我們透過書與記憶來連結。

【無形・鏡無限M(irror)+】圍爐夜話《單人床》 嘉俊︰白領小說港男,想做大娛樂家

專訪 | by 蘇麗真 | 2021-12-16

八十後白領港男 #嘉俊 將都市人在歷史夾縫中掙扎求存的一種迷惘人生,書寫成短小精悍的都市小說《單人床》。在亂世中應該如何自處?筆下的頹廢港男如是說︰「最應該便是愉快地做愛,盡情地吃喝,然後再回去做愛。」

尋根究柢,種菜無國界?香港文學季《親蔬遠近—本地菜與異地菜》講座記錄

報導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今年度香港文學季帶領我們游走於城市和阡陌之間,親近蔬菜,親近香港農業,親近吾土。 拾起鋤頭深耕細作的農務達人 #周思中、與孩子歸園田居的詩人洪曉嫻,以及穿梭街市的煮飯婆、文字編輯饒雙宜,12月4日在一拳書館舉行《親蔬遠近》講座,深究本地菜及異地菜的源流命脈。

「親蔬」有「別」:香港文學季「土有香,根有緣」展覽隨想

報導 | by 劉詠淇 | 2021-12-07

本年度文學季主題「土有香,根有緣」以食物為創作基礎,除了將植物和文學作連結,劉詠淇觀賞展覽後形容,這也可跟今日我城的心理狀況有所呼應,就像根莖植物,醞釀於大地之中,吸取養分,各自發展,然後有一天,你與我蔓延的部分總會相遇。

在香港土壤中 文學藝術不斷生成:「蔬根蔬——展覽分享」講座紀錄

報導 | by 馮曉彤 | 2021-12-03

第七屆「香港文學季--親蔬」的主題講座「蔬根蔬——展覽分享」,邀來了藝術家劉學成、蘇詠寶及作家盧卓倫主講,由策展人鄧小樺、石俊言主持。展覽取名「土有香,根有緣」,期望文學與藝術的發展,也能在香港土地上自由生長,也盼港人在暗處更要好好貯存能量,在寧靜的泥土中滋潤生長。

粵語雅俗與巿佔率——「傳承?建構?想像?粵語文學在香港」對談整理(三)

報導 | by 國立中山大學臺港國際研究中心 | 2021-12-03

延續前兩篇「傳承?建構?想像?粵語文學在香港」的對談紀錄,在這篇學術會議整理稿,幾位粵語文學的創作者與研究者,繼續分享他們對「粵語文學」的觀點,並回應參加者的各個提問,共同討論現在發生的粵語運動。

粵語的多元與歷史——「傳承?建構?想像?粵語文學在香港」對談整理(二)

報導 | by 國立中山大學臺港國際研究中心 | 2021-12-03

國立中山大學臺港國際研究中心早前邀請幾位粵語文學的創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分享他們對「粵語文學」的觀點,此學術會議的第二篇整理稿,李薇婷、鄧小樺、關煜星等發言者,繼續探討「粵語文學」及「香港文學」的定義,以及其知識範疇的邊界。

粵語寫作的各種實驗—— 「傳承?建構?想像?粵語文學在香港」對談整理(一)

報導 | by 國立中山大學臺港國際研究中心 | 2021-12-03

為探討「粵語文學」及「香港文學」的定義,以及其知識範疇的邊界,國立中山大學臺港國際研究中心早前邀請幾位粵語文學的創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分享他們對「粵語文學」的觀點,此學術會議之整理稿,將分三篇於《虛詞》發布,第一篇的發言者包括梁栢堅、關煜星、邢影、洛琳。

【文藝Follow me】寄紅菜頭的百般紅——訪「香港文學季」參展人何秀萍、郝立仁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1-11-26

11月13日,第七屆「香港文學季」「土有香,根有緣:文學X視藝展覽」開幕,甫走入灣仔集成中心UG10,便看到作家、填詞人、煮持人何秀萍站在一條柱前把紫紅色的紅菜頭汁倒落杯中,那紅菜頭汁由紅菜頭、紅蘿蔔及蘋果鮮榨而成,入口清甜。

【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有緣再見,帶著希望走下去

其他 | by 何潔泓 | 2021-11-24

文學館「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最後一集順利播出,作為一個介紹書的YouTube頻道,一拍就拍了差不多一年半。何潔泓回憶與拍攝團隊的合作,分享自己最喜歡的集數,以及在書稿裡曾被感動過的句子。推廣文學的空間,一切得來不易,有緣再見。

【文藝Follow me】把泥土裡的植物挖出來——香港文學季「土有香,根有緣」展覽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1-11-19

第七屆香港文學季以「親蔬」為主題,字面意思是親近蔬菜植物,也有透過植物與食物,去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親疏關係。最近「土有香,根有緣:文學X視藝展覽」開幕,展出五組作家及藝術家以五種蔬物作為創作養分的作品,帶大家鑽進地底,看看那些深入泥土的植物。

文學 × 視藝展覽——「土有香,根有緣」策展前言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1-11-16

香港文學季的「土有香,根有緣」展覽日前開幕,作家及藝術家選取了五種根莖植物,進行創作。展覽題目乃拆字而成,土有香則為香土,含蓄而有情,呼喚著自身土地之愛。文學所渴望的,無非在某種空間中鬆散生成。

【蔡炎培逝世】香港作家的記憶,就是香港的記憶:蔡炎培先生文學追思會紀錄

報導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本地詩人蔡炎培於 9 月 6 日離世,香港文學館聯同友好團體於新蒲崗舉辦文學追思會,蔡爺生前親朋好友、文人雅士出席紀念,致詞獻詩,以表對這位文壇瑰寶的追悼之情。

【已讀不回#70】勞緯洛 X 鄧小樺:吳明益《苦雨之地》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10-29

今年已讀不回最後一集,青年作家勞緯洛帶來吳明益的短篇小說集《苦雨之地》,一齊開發大腦,感受自然環境的溫柔與生機。作為近年在台灣成為最受注目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吳明益的創作一直關注自然生態保育和台灣原住民等議題,想了解人類面對自然感受的倫理與美學的重要一課,記得收看。

【無形・蔬泥】文學 × 視藝展覽——親愛的__

散文 | by 何秀萍 | 2021-11-17

今年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意在提倡親近蔬菜植物,在進食與種植之中尋找我們與土地、植物的深層關係。何秀萍以書信形式與一位朋友談起「紅菜頭」的記憶,記當年的鮮美口舌記憶,也是對友人的探詢關懷。「紅菜頭」吃過留痕,而飲食之中總是隱含親密性,同道中人,共聚一堂,不但分甘同味,也期許相逢之日,互道別來景況。

【已讀不回#69】勞緯洛 X 鄧小樺:川端康成《雪國》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10-22

川端康成的《雪國》堪稱是跨代的「文青聖典」,內外散發著值得眾人討論的文學價值。今集已讀不回請來青年作家勞緯洛作解說,這本作品也為他帶來非一般的個人啟發。想知《雪國》影響力為何如此強勁,記得留意收睇。

【已讀不回#68】江康泉 X 鄧小樺:智海《The Writer and Her Story》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10-16

江記今次要談的本土製作動漫,是智海的《The Writer and Her Story》,據說它是本土文藝漫畫界中的傳奇。不斷重複的敘事風格,畫風罕見地沉重,一切的苦難,都返照我們創作的初心。與智海份屬好友的江記,同代人的解讀飽含感情,記得收睇。

【已讀不回#67】江康泉 X 鄧小樺:今敏《Opus》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10-09

今集有幸請到漫畫家江康泉(江記),誠推今敏大導的漫畫作品《Opus》,嘗試解說作品存在大大少少的「漏洞」,成為角色反抗的工具,成功打破作品角色與讀者的第四道牆,為漫畫增添多一個層次和深度。究竟漫畫《Opus》係咪低調高手嘅燒腦神作呢?記得收睇!

【文藝Follow me】種一棵樹落地生根——訪《樹心邊.新蒲崗》唐睿、鄧小樺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1-10-08

你可曾試過於炎熱的夏天在一棵大樹下乘涼、向一棵大樹祈福,或者撿過一片落葉回家當書籤?香港每一個社區總有一些蓊鬱大樹陪你走過一段路,在葉落花開間,你長大了,樹木依然蒼翠如故,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以植物的角度來思考一個社區,那會是怎樣的?」香港文學館主編的《樹心邊.新蒲崗》以植物書寫新蒲崗,書寫人對一個社區的印象與記憶。

【已讀不回#66】鄧小樺 X 黃念欣:董啟章《地圖集》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10-02

黃念欣老師最後一回剖白多年沒有公開提過關於董啟章作品的原因,以及開腔解說《地圖集》的三大因素,以其獨特角度帶領我們去理解董啟章,內容目不暇給,記得準時收睇今集已讀不回。

【新書】《樹心邊.新蒲崗》編者序:社區樹木,植物啟德

其他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1-10-11

樹與地方的關係本來密切,而我們值得向植物借鑑更多。如果以植物的角度來思考一個社區,那會是怎樣的?香港文學館主編的新書《樹心邊.新蒲崗》,收錄作家創作與街坊訪談,也有來自公開的社區徵集文章,藉此喚起讀者對於樹木、自然的愛護與認識之興趣,更了解新蒲崗這棵大樹的年輪。

【已讀不回#65】鄧小樺 X 黃念欣:黃碧雲《溫柔與暴烈》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9-24

聽說《溫柔與暴烈》在網上炒賣至上萬元,黃念欣老師分享她由看不明這部小說,到見證黃碧雲包容她訪問配備不足,平凡此書被文學標準低估了的種種故事。今集已讀不回,有黃念欣與小樺一起了解現實中的溫柔與暴烈。

【已讀不回#64】鄧小樺 X 黃念欣:西西《飛氈》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9-16

西西無疑是香港很有份量的前輩作家,長篇著作《飛氈》紀錄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的生命日常,以廣闊心靈俯視香港百年世俗生活圖景。今集已讀不回,請來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氣質女神黃念欣教授,一起登上神奇飛氈體驗不一樣的奇幻旅程,記得收睇!

【已讀不回#63】鄧小樺 X 馬傑偉:吉兒‧泰勒《奇蹟》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9-10

人人都怕老,怕自己的腦筋身體不如以往;腦神經科學家泰勒卻因為腦中風,而單靠右腦活了幾年?今集已讀不回,馬傑偉分享泰勒的暢銷著作《奇蹟》(My Stroke of Insight),從「中風」這種人人害怕的疾病講到相信右腦的直覺,老與未老的你,都應該來上這一課。

五十年代的文學造象 :樊善標、陳智德講座記錄

報導 | by 黃敏 | 2021-10-27

《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的《新詩卷一》、《新詩卷二》、《歌詞卷》和《粵劇卷》已出版,兩位編者樊善標和陳智德早前在香港書展以「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的造像」為題,鈎沉史料分享昔日香港的文學風貌。到底五十六年代的時空塑造出怎樣的香港文學面貌?又是怎樣塑造的?

【蔡炎培逝世】蔡炎培的時代面影

其他 | by 鄭政恆 | 2021-09-09

詩人去了,鄭政恆回憶與蔡炎培的相處,想起八月那天,與蔡爺的最後一次見面。蔡爺出版的著作,鄭政恆大部份都有,包括許為蔡炎培代表之作的《中國時間》,整本就是時代的面影,由此角度來看,其作品往往關涉香港的重要事件,在在可見詩人對時局的關切。

【已讀不回#62】鄧小樺 X 馬傑偉:卡爾.榮格《夢》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9-06

有人認為夢是集體潛意識,又有人認為夢有預言的能力,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文集《夢》裡,理論和案例兼備地分析,到底夢是甚麼。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請來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退休教授馬傑偉,與鄧小樺從榮格的理論,說到馬傑偉嘗試自我解夢。

【已讀不回#61】MK老師 X 鄧小樺:好人一本平安:Simon Blackburn《Being Good》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8-26

到底人的好與壞,是否天生早註定?作為倫理學的入門,哲學家 Simon Blackburn 的《Being Good》歸納了倫理學發展至今,與不同學派和知識系統發生過的辯論。今集已讀不回繼續有好青年荼毒室的MK老師教大家讀哲學,並與小樺對談做好人的可能。

【已讀不回#60】MK老師 X 鄧小樺:講哲學,你死唔死:柏拉圖《蘇格拉底之死》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8-20

柏拉圖為他老師而寫的《蘇格拉底之死》,紀錄了蘇格拉底為哲學而死的故事。面對不義的政治審訊,蘇格拉底非但沒有委曲求存,甚至有多次逃過死劫的機會,他都沒有逃避而選擇堅持提問。今集《蘇格拉底之死》堪稱已讀不回史上最大規模製作,且看MK老師如何與鄧小樺擦出火花!

【已讀不回#59】盧鎮業:黑夜裡的青春鳥:白先勇《孽子》

已讀不回 | by 盧鎮業 | 2021-08-13

白先勇《孽子》是台灣第一本以同志戀情為主題的經典小說,主角李青被「出櫃」後,受盡家庭、校園的歧視,當他到了同志王國「新公園」落腳後又有甚麼遭遇?父子間對同性戀的認知差異而產生的災難,又會如何發展?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有小野和你共讀白先勇。

【文藝Follow me】城中鳥事 筆下雀陸——訪趙曉彤《翔:雀陸香港》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8-13

很多人每天聽見鳥鳴,卻一無所知,作家趙曉彤今年出版的《翔:雀陸香港》,寫盡香港鬧市雀鳥,記錄與各種雀鳥相遇的場面,從中找到觀鳥的樂趣,並將人與鳥之間的距離拉近,用另一種角度觀察我們身處的社區。

【已讀不回#58】盧鎮業:失去存在的價值:卡夫卡《變形記》

已讀不回 | by 盧鎮業 | 2021-08-07

小野上星期講完貓,今個星期同你講卡夫卡《變形記》入面葛雷高變成的怪蟲。作為存在主義的經典作,主角葛雷高為咗幫屋企還債同支持妹妹學小提琴而努力工作,點知當佢變成怪蟲之後,屋企人又討厭佢、份工又無埋,最後連妹妹都嫌棄佢。到底他對妹妹懷著一種怎樣的感情?變形對卡夫卡而言又有著甚麼意義?記得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

【文藝Follow me】工作、寫作、創作中找平衡——紅眼與《伽藍號角》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7-31

紅眼在2010年的明報訪問中說過,「因為心裏有些一定要寫、不然以後會後悔的故事。」十一年後,紅眼已是媒體多面手,專擅影評、流行文化隨筆,更是《藝文青》總編輯。最新出版的小說集《伽藍號角》,一來是他回歸久居的成長地元朗,二來是他近年在困身的文字工作之中,如何找到平衡創作的嘗試。

【已讀不回#57】盧鎮業:喵喵喵喵喵:衛斯理《老貓》

已讀不回 | by 盧鎮業 | 2021-07-30

如果有一天,醒來發覺自己變了一隻貓,你會怎樣做?今集再次請來小野貓傾力演出,賣住萌講衛斯理《老貓》。倪匡以衛斯理的身份,面對怪力亂神的老黑貓,還有行蹤詭秘、無間斷在家揼釘的張老頭,他到底如何揭開謎底,最後甚至幫助外星人離開?今晚「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有有小野和你一齊喵喵喵喵喵~

《我香港,我街道2》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7-25

香港文學館的《我香港,我街道》今年出版續集《我香港,我街道2》,加上副題「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邀請不同作家書寫他們親密而熟悉的街道生態,織出香港社區複雜多元的藍圖,而多位評者如鄭政恆、葉嘉詠、崔舜華等,都從書中篇章回望自身對這一座城市的想像。過去一年,香港社會以至全球或已改變甚多,但作為離散的共同體,各地的華文寫作者都有著某種精神維繫,節同時異,初衷不改。

【已讀不回#56】黃裕邦 X 鄧小樺:世界將我包圍:黃裕邦《Besiege Me》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7-24

詩已經小眾,寫英文詩更少之又少。黃裕邦最新出版的英文詩作《Besiege Me》,結集了他在2014年至2020年間的作品,主題離不開同志和香港,亦梳理了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加入了不少廣東話及網絡術語,令詩更有生命力。其實用英文寫詩有甚麼特別之處?外國文學生態又是怎樣?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繼續有詩人黃裕邦與小樺講英文詩,記得睇喇!

【文藝Follow me】華文作家共書香港街巷 香港文學出口轉內銷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7-24

不以地區,以街道作為單位,邀請不同作家書寫他們親密而熟悉的街道生態,織出香港社區複雜多元的藍圖。香港文學館的《我香港・我街道》今年出版續集,加上副題「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顧名思義,是不單單由本地作家掏出其對街道的雜憶,更具創意地要求作家找出記憶中同名異地的街道,把香港的印象疊印到世界裡去。

【已讀不回#55】黃裕邦 X 鄧小樺:斷背山背後:安妮.普露《斷背山》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7-16

李安講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安妮.普露創作的同志文學經典《斷背山》,藉兩位西部牛仔的愛慾去講同志的壓抑,描寫當世界轉變的時候,情感滯留於某一個時間點而衍生出的存在與否的問題。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請來同志詩人黃裕邦Nicholas與小樺,跟大家講書講電影。

【已讀不回#54】阿泉 X 鄧小樺:命定還是選擇?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7-09

經歷過布拉格之春、蘇聯入侵的米蘭‧昆德拉,以那個時代為背景寫成《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人生的「輕」或「重」,人有無權自己選擇?還是「非如此不可」?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有小樺同阿泉陪你重回布拉格,記得睇喇!

【新書】蘇苑姍《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編者前言、序、後記

書序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3-04-26

在病情反覆有時惡化的狀況下,蘇苑姍以信念、毅力和堅持,完成了《一個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的六萬多字文稿,文字平實而精煉,處處透出對生命深沉的思考與堅持。生命委實不易,出版這本小書,願它可以成為一點「過後」的力量,在困難當下互相支撐,莫失,莫忘。

【復刻出版】鄧小樺《斑駁日常》復刻新序:些許斑駁,亦成歷史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4-26

《斑駁日常》最初出版於2008年,此後一直未有重印,如今復刻,如鄧小樺於新序所言,於黑暗的潮水之中,過往的一切都有了無上的價值,些許斑駁,亦竟成為歷史。而被改變的,正是我們的日常。

【已讀不回#53】阿泉 X 鄧小樺:香港的精彩與無奈:馬家輝《龍頭鳳尾》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7-02

馬家輝的《龍頭鳳尾》寫殖民地時期,山頭林立的香港江湖故事,不僅講述黑幫大佬的發圍史,更多是黑道和外藉警官間的愛恨情仇,亂世中做漢奸的無奈。無定向會客室今次找來好青年荼毒室的阿泉作分享,想知佢到底會點講,記得睇喇!

【已讀不回#52】貳叄書房:香港路牌話你知:邱益彰《香港道路探索》

已讀不回 | by 貳叄書房 | 2021-06-25

邱益彰的《香港道路探索》從路牌的歷史說起,探討香港街道路牌的設計,以及字型和字體風格的由來。究竟路牌係邊個設計?字型又點解咁特別?今集繼續有貳叄書房,同大家講道路研究社邱益彰嘅《香港道路探索》,記得睇喇!

【已讀不回#51】貳叄書房:恐怖漫畫與日本文化:伊藤潤二《富江》

已讀不回 | by 貳叄書房 | 2021-06-18

怪談史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部份,日本人對恐怖故事的喜愛正是源於恐懼,伊藤潤二其中一本經典作《富江》,年輕美少女富江這角色,既描寫了伊藤潤二自己年輕時對女性的恐懼,也是超脫了受害者的悲慘女性形象,變成復仇的象徵。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繼續請來貳叄書房三位腦細,講大家期待已久嘅伊藤潤二《富江》,記得睇喇!

【已讀不回#50】貳叄書房:鬼要追尋香港:李碧華《胭脂扣》

已讀不回 | by 貳叄書房 | 2021-06-11

文青書店貳叄書房的三位少女腦細,將在已讀不回連續說書三星期!頭炮係文青必讀、香港文學之寶,李碧華的《胭脂扣》!作為香港文學經典,《胭脂扣》的癡情女鬼故事令人低迴,更代表了香港人的身份迷離之夢,據聞每間大學都有教《胭脂扣》的課程,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大家要save低喇!

【已讀不回#49】黃嘉瀛 X 鄧小樺:維多利亞時代的經典女同志小說:莎拉.華特絲《指匠情挑》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6-04

英國作家莎拉.華特絲(Sarah Waters)的《Fingersmith 指匠情挑》,好睇在於裡面鉅細無遺地描寫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生活,烈女藝術家黃嘉瀛更加覺得,呢本書的女同志奇想世界好吸引。有幾好睇,快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之無定向會客室」啦!

【文藝follow me】推廣文學 離苦得樂——訪「週末文學」策展人方太初、項目經理劉平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5-29

文學在香港,不是沒有人創作、發表,但是「就是很難讓人看見」。出於要讓優秀的作者被更多人看見,作家、策展人方太初與項目經理劉平,一起籌辦「週末文學」。

【已讀不回#48】黃嘉瀛 X 鄧小樺:激進的藝術:喬治・巴塔耶《愛神之淚》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5-27

法國情色大師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嘅創作曾經被眾人唾棄,但佢冇因此而放棄自己,繼續寫好多驚世駭俗嘅作品,後來仲影響左好多思想大師。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之無定向會客室,既係前衛烈女,又係藝術家嘅黃嘉瀛KY,同小樺為大家介紹巴塔耶嘅《愛神之淚》,睇下藝術可以有幾激進!

「一時」 x 「周末文學」:文學自救,需要每個人的堅持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1-05-26

問及策劃初衷,方太初略為沈吟,隨即道出一個核心問題:「香港從不缺乏好的藝術作品,到港島走一圈,展覽花一整天也看不完。偏偏在這個每天生產大量創作的地方,仍有很多人覺得香港沒有文化藝術。而即使是藝術愛好者,涉獵的範疇亦不廣,如一個『文青』能數出十個香港作家的名字,卻未必能數出十個香港設計師的名字。」故近年方太初做任何事,都希望帶入兩大目的:「讓人看見香港的創作有幾正,以及讓不同藝術範疇跨界合作。」

【已讀不回#47】鄧小樺 X 鹽叔:幻滅吧,美學!三島由紀夫《金閣寺》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5-20

日本大文豪三島由紀夫寫嘅《金閣寺》,講述一位自慚不善表達嘅少年溝口,發現自己想象中嘅金閣寺同現實中嘅金閣寺有好大嘅差異。面對事與願違,面對理想同幻滅,你會選擇點做呢?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之無定向會客室,有小樺同好青年荼毒室嘅鹽叔,同你睇下另一種嘅日本美學。

【已讀不回#46】鄧小樺 X 鹽叔:荒謬的等待!貝克特《等待果陀》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5-14

人生係漫長嘅等待,正如愛爾蘭劇作家貝克特,喺佢寫嘅荒誕劇《等待果陀》首演後十六年,先等到諾貝爾文學獎。喺唔知會唔會等到嘅等待當中,你會選擇點樣去渡過?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之無定向會客室,有小樺同好青年荼毒室嘅鹽叔陪你一齊諗,記得唔好錯過。

【已讀不回#45】盧鎮業:用想像力顛覆世界:寺山修司《扔掉書本上街去》

已讀不回 | by 盧鎮業 | 2021-05-07

寺山修司,一位行前左咗半個世紀Slash,做過詩人、劇場人、導演,主要嘅職責就係顛覆傳統,挑戰禁忌。喺佢呢本隨筆集《扔掉書本上街去》中,處處展現出佢瘋癲嘅人生觀,想知呢位怪才點解會成為咁多大師嘅偶像,記得唔好錯過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啦!

【已讀不回#44】盧鎮業:少年的成人禮: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

已讀不回 | by 盧鎮業 | 2021-04-30

作為「文青」必睇嘅書,你哋有冇睇過村上春樹嘅《海邊的卡夫卡》?而喺呢本非常魔幻,又非常寫實嘅小說入面,我哋最終會見到一個現代日本社會嘅「弒父戀母」寓言?想知呢本「文青必備」嘅書講咩,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野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2020文學季結集】《旅行是沒有句號》前言:不息的行進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1-04-27

行走、移動,是人類最日常的行為,是讓我們覺得自己活著的最基本證據。香港文學季2020結集的書名《旅行是沒有句號》,固然是一種對於「沒有旅行的一年」之心靈吶喊,也是體現一種不息的精神:永遠望向理想的他方,永遠在行進的中途。

【已讀不回#43】盧鎮業: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秒速5厘米》

已讀不回 | by 盧鎮業 | 2021-04-23

唔知大家有冇諗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係點樣㗎呢?由《星之聲》開始,「距離」一直都係新海誠嘅創作母題。有時可能係分隔異地嘅距離,有時可能係成長帶嚟嘅距離,有時甚至係物種之間嘅距離。喺新海誠嘅愛情哲學觀入面,唔通正正係因為彼此之間存在距離 ,所以愛情先至特別浪漫?「距離產生美」,新海誠又如何喺《秒速5厘米》入面,展示呢種得不到的悽美?想知,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野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已讀不回#42】盧鎮業:廢青懺悔錄:太宰治《人間失格》

已讀不回 | by 盧鎮業 | 2021-04-16

上年戲院上咗由小栗旬主演嘅《人間失格:太宰治與他的3個女人》,我哋可以睇到一代無賴派作家太宰治如何好型咁寫出遺作《人間失格》。作為當代文青嘅金句王,太宰治寫出咗一句句觸動我哋心弦嘅「負離子」。由「我這一生,盡是可恥的事。」到「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我哋都可以見到佢嗰一份怯懦同哀傷。但到底點解佢咁容易受傷,又咁容易墮落?而呢啲地方又如何喺佢嘅作品中反映出來?想知,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野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文藝follow me】如何了解一條街?陳苑珊、陳芷盈、黃思朗寫軒尼詩道故事

文藝Follow Me | by 楊喜盈 | 2021-04-09

由香港文學館策劃嘅《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相信唔少人已經拎到啦﹗今次文藝follow me 邀請咗結集入面訪問上海三六九的思朗,訪問報紙檔嘅芷盈,同埋作家陳苑珊同大家分享背後故事,唔好錯過呀! #軒尼詩道 #香港文學館 #陳苑珊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 #街道 #書寫 #訪問 #上海三六九 #報紙檔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41】盧鎮業:愛的方程式:東野圭吾《嫌疑犯X的獻身》

已讀不回 | by 盧鎮業 | 2021-04-09

可能你未必聽過《嫌疑犯X的獻身》,但相信你都有睇過「神探伽利略」呢套日本推理劇,今集就係由明星小野COSPLAY福山雅治!而呢套劇嘅原著作者,就係日本「寫實本格派」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所謂「寫實本格派」,除咗有「本格派」著重嘅邏輯推理,仲有「社會派」入面同社會問題連結一齊嘅犯罪動機。而《嫌疑犯X的獻身》唔單止揭示日本嘅社會問題,以及有精彩嘅謎題,仲有可歌可泣嘅悲劇愛情?想聽多啲,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野點樣表演,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盧鎮業​ #小野​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東野圭吾​ #嫌疑犯X的獻身​ #神探伽利略​ #日本文學​ #推理小說​ #寫實本格派​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 #40】鄧小樺:城巿的秘密:謝曉虹《無遮鬼》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4-03

當與現實保持一段藝術距離之後,我哋先至能睇到其中嘅「真實」。謝曉虹喺去年出版嘅短篇小說《無遮鬼》中裡面時代的「暗號」,明嘅人就會明;入面好多嘅情節,都係由現實中嘅新聞所啟發!係咪比呢本神秘嘅小說集所吸引呢?想聽多啲,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樺點樣分析,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等大家一齊睇呢一本香港嘅魔幻寫實啦! #鄧小樺​ #小樺​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謝曉虹​ #無遮鬼​ #魔幻寫實主義​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 #39】鄧小樺:女人掙扎!黃碧雲《烈女圖》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3-26

女人真命苦,而佢哋嘅命運,可能同時都係香港嘅命運?香港女性作家黃碧雲嘅《烈女圖》,聚焦嘅主角全部都係女人,組織出一種「母系」嘅家族史。而其中極其混亂複雜嘅親屬關係,以及大量嘅黃碧雲風格嘅殘酷描寫,更加將女性嗰一份命硬同命苦,發揮得淋灕盡致!到底黃碧雲點通過瑣碎又粗俗嘅女性語言與視角,展現巨大嘅生命力量?想知,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樺點樣分析,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等大家一齊睇呢一部「另一種香港歷史」啦! #鄧小樺 #小樺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黃碧雲 #烈女圖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編者序

書序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3-04-26

香港文學生活館2014開始在軒尼詩道落腳,如今終於為此地做了《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一書。書中備有歷史考察,以及街坊、常客的訪談與文學創作,希望呈現生命與動力,行動的可能,被行動引發的故事,同時以此提升社區的文學地位。這條香港的重要大道,值得有一本屬於它的專書。

【已讀不回#38】鄧小樺:如何成為一個更高級的存在: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3-18

癲!深得小樺同言叔夏鍾情嘅李維史陀,佢係《憂鬱的熱帶》一開頭就寫住:「我討厭旅行,我恨探險家。然而,現在我準備要講述我自己的探險經驗。」一句就見到佢份人幾咁「憂鬱」。作為「結構主義之父」,李維史陀曾經大力批判沙特,並且提出咗著名嘅二元對立結構,認為「野蠻人」同現代人背後嘅思維結構有共通之處,對之前主張原始思維較低等嘅主流人類學觀點構成莫大衝擊添!想十幾分鐘了解李維史陀同結構主義,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樺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已讀不回 #37】鄧小樺:燒腦!神作!正義!荒木飛呂彦《Jojo奇妙冒險》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3-12

全個已讀不回團隊都係粉絲,荒木飛呂彦嘅漫畫《Jojo奇妙冒險》絕對有媲美嚴肅文學嘅價值!你可以一路欣賞名牌時裝同埋名模級數嘅人體姿態,一路睇燒腦嘅超能力同頭腦戰,進行視覺同腦部嘅雙重享受!附送台前幕後奮不顧身JOJO模仿大賽——想知呢部「神作」講咩,就要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文藝follow me】輕鬆說文學:「香港文學十三邀2」——訪問梁莉姿、李昭駿、李顥謙

文藝Follow Me | by 楊喜盈 | 2021-03-29

「香港文學十三邀2」都播咗好一段時間,大家最鍾意邊一集?今集follow me 邀請到「香港文學十三邀2」三位主持接受訪問,大講對節目既睇法! 係Fans記得睇到最後!

【已讀不回#36】鄧小樺:魔幻就是現實,孤獨就是共同:加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3-05

點解我哋今時今日,仲要睇小說?或者我哋可以係馬奎斯嘅《百年孤寂》中揾到答案。作為一部魔幻寫實主義嘅作品,《百年孤寂》通過唔合「常理」嘅劇情,去對現實中發生嘅荒誕統治發聲。作為拉美魔幻寫實嘅共同立場,反帝國、反霸權、反殖民成為馬奎斯對當時社會吶喊。今日香港同樣有魔幻寫實主義嘅作品,唔知會唔會有同樣因此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嘅作家呢?想知《百年孤寂》如何成為一代經典,就要睇小樺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已讀不回#35】鄧小樺:錢啊!愛啊!——張愛玲 《金鎖記》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2-26

相信婚姻其實係一種買賣嘅張愛玲,以廿三年華之姿,寫出佢第一部短篇小說《金瑣記》。家境窮困,於是成為獎學金獵人,更加考上倫敦大學嘅遠東區第一,但命途多舛,最終要寫小說嚟賺錢養自己。係咪因為咁,所以佢成為自稱嘅「拜金主義者」?但如果係咁,佢又點解要寫出《金瑣記》呢部講女性被金錢摧毀一生嘅作品?到底錢同愛,對於張愛玲嚟講,又象徵啲咩?想知,就要睇小樺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鄧小樺​ #小樺​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張愛玲​ #金鎖記​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34】鄧小樺:我愛這樣的香港:《雷聲與蟬鳴》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2-19

也斯同我哋一樣,每日返工都會想唱「邊一個發明了返工?」但也斯同我哋唔同嘅係,人返工我返工,我返工就係繼續頹廢,佢返工返到寫出第一本詩集《雷聲與蟬鳴》!?問題係邊度你知唔知?唔係因為太有自信,而係「觀照」啊!想知咩嚟,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樺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鄧小樺​ #小樺​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梁秉鈞​ #也斯​ #雷聲與蟬鳴​ #詩集​ #新詩​ #現代詩​ #香港文學​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33】鄧小樺:戀愛藥箱,拯救你的愛情——羅蘭巴特《戀人絮語》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2-11

BBBB,點解失戀最啱睇羅蘭巴特嘅《戀人絮語》嘅?點解戀人成日肉麻地用廢話示愛嘅?點解送禮通常都係送垃圾嘅?點解咁難形容你嘅戀人嘅?點解鹽叔拒絕形容小樺靚溫柔抵得諗又冰雪聰明嘅?點解羅蘭巴特咁勁嘅?點解嘅點解嘅?想知點解,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樺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鄧小樺​ #小樺​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羅蘭巴特​ #戀人絮語​ #愛情哲學​ #Philosophy​ #哲學​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32】鄧小樺:香港是我們的地方:陳智德《地文誌》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2-05

面對「發展才是硬道理」,「忘掉種過的花/重新的出發/放棄理想吧」,香港人的執著要透過香港文學來表達!從陳智德嘅《地文誌》裡面種種對香港過去光景嘅敍述,尋回香港人嘅記憶,對抗官方敍事!而更重要嘅係,我哋點樣通過共同記憶,成為「香港人」?想知更多,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樺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鄧小樺 #小樺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陳智德 #陳滅 #地文誌 #地方 #香港文學 #社區文學 #歷史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31】鄧小樺:香港之寶:林夕〈曾經——林夕90前後》與專欄文化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1-29

呢位填過〈你的名字我的姓氏〉、〈我〉、〈再見二丁目〉嘅傳說填詞人,佚名,到底係邊個?雖然唔知道,但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將會講佢嘅散文合集《曾經——林夕90前後》。係書入面,除咗會由佢親自解釋自己嘅詞作,仲會見到佢嘅撚字心得、拖稿大法,仲有佢嘅青春添!想知更多佚名喺歌詞以外嘅一面,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樺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鄧小樺 #小樺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林夕 #夕爺 #曾經林夕90前後 #散文 #專欄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30】四哥:唔好過份解讀作品——安貝托.艾可《悠遊小說林》

已讀不回 | by 李康廷 | 2021-01-22

呢個世界公平咩?安貝托.艾可唔單止係一個非常有名嘅學者,佢嘅第一本小說The Name of the Rose《玫瑰的名字》,全世界加埋賣左成五千萬本,後尾仲拍埋電影!而佢嘅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悠遊小說林》就教大家點樣先至唔會「想得太多」,過份解讀作品!想知,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四哥如何用佢咁有智慧嘅言論同有D反光嘅眼鏡,安撫緊一直遮蔽住一眾讀者嘅前世陰魂啦!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 #李康廷 #李四 #四哥 #好青年荼毒室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安貝托艾可 #悠遊小說林 #文學理論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四哥:What is Art?——Alva Noë的《Strange Tools: Art and Human Nature》|已讀不回 #29

已讀不回 | by 李康廷 | 2021-01-15

藝術睇唔明,一如阿媽係女人——呢個講法已經落後喇!而Alva Noë係《Strange Tools: Art and Human Nature》同大家講,藝術嘅普遍形式係︰see me if you can!我哋細個對藝術嘅第一印象可能就係畢卡索嘅抽象畫,而將藝術同抽象掛鈎,背後嘅預設立場可能就係:藝術就係睇唔明㗎啦,好出奇呀?但咩係藝術?點解藝術咁難明?而難明之後,藝術嘅功能又係咩?想知更多,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四哥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李康廷 #李四 #四哥 #好青年荼毒室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AlvaNoë #StrangeToolsArtandHumanNature #藝術 #知覺理論 #Philosophy #哲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豬文: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西蒙波娃《第二性》︳已讀不回#28

已讀不回 | by 鄺雋文 | 2021-01-09

西蒙波娃係《第二性》同大家講「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即係點?女人係慢慢變性出嚟?當然唔係啦,而係女人係被社會塑造而成㗎,仲要因此成為咗次於男性嘅「第二性」添!單單係「前戲」、「事後」呢啲性嘅用詞,已經足以反映出原來係呢個社會嘅潛台詞之中,男性體驗先係理解呢個世界嘅標準!想知更多,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豬文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鄺雋文 #豬文 #好青年荼毒室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西蒙波娃 #第二性 #女性主義 #女權主義 #Philosophy #哲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豬文:人沒有犧牲就什麼都得不到。——赫胥黎《美麗新世界》︳已讀不回#27

已讀不回 | by 鄺雋文 | 2021-01-03

赫胥黎係《美麗新世界》同大家講咗一個探討「文明是種進化,儘管適應,別制止它」嘅故仔。係呢一個大家都開開心心嘅「烏托邦」入面,人類又用咗咩代價,去鍊成呢個「美麗新世界」?「人沒有犧牲就什麼都得不到。」係繁榮安定同自由之間,又存在住咩衝突同矛盾?我哋又要如何抉擇?想知更多,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豬文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2020.回顧】書就是信念,2020香港文學十二星宿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7-13

城內局勢本已動盪紛擾,年初降臨的疫情為這城更添愁緒,在此亂世當前,猶幸尚有書能慰藉心靈,「虛詞編輯部」特意精選年度文學出版書單,羅列2020年出版的十二大文學佳作,但願能以好書與每位同路的香港人共勉。

李智良 X 應亮——「何地有方給我:創作的流亡」講座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12-30

今年香港文學季「遊移字得」最後一個講座,以「何地有方給我:創作的流亡」作結,請來主持李薇婷及嘉賓李智良、應亮,探討流亡、創作、身分、家、邊界等關係。 「何地有方給我」取自專輯《剎那的烏托邦》裡的歌曲〈何地有方〉,像是在探問,我們何時才能找到一個方寸角落與空間以棲身,不至於流離浪蕩,苟活殘存。李薇婷於是感慨,眼見身邊不少朋友準備離開,與「何地有方」十分呼應,「香港曾是一個容納人流、海流、思想流動的地方,想不到今天卻會成為流亡的開始點、離開的站立點。」就此,她邀請八年前流亡香港的應亮導演,率先作分享。

【已讀不回#26】阿泉: 我們如何面對無意義?——尼采《悲劇的誕生》

已讀不回 | by 關灝泉 | 2020-12-28

如果你而家塞咗喺屯公或者觀塘道,尼采嘅《悲劇的誕生》一定好啱你睇,因為佢解釋咗人生同塞車一樣,都係痛苦同無意義!但原來要解決呢個死局,居然係靠「酒神精神」以及激昂嘅音樂?即係點,係咪要落club?想知更多,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白水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關灝泉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尼采 #悲劇的誕生 #人生的意義 #酒神 #希臘悲劇 #Philosophy #哲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謝曉虹新書】《無遮鬼》編者前言及後記--抓住、接過並認出那熟悉的事物

其他 | by 謝曉虹 | 2020-12-22

謝曉虹第二本短篇小說集《無遮鬼》,秉持她一向的魔幻寫實風格,而觸發點多與時事新聞有關。拜讀謝曉虹的新書前,不妨先看編者前言與後記,了解這本書出現的緣起。

【已讀不回#25】阿泉:合格嘅「人」?——漢娜·鄂蘭《人的條件》

已讀不回 | by 關灝泉 | 2020-12-20

作為二十世紀非常重要嘅政治思想家,顎蘭嘅《人的條件》有幾勁?就係去到今時今日,政治哲學界仍然不斷有新嘅書同文章去討論佢嘅思想遺產!望到書名《人的條件》,唔知大家會諗,到底點先至係一個合格嘅「人」?係返工不了,還是要為世界留低一啲貢獻?而到底,我哋又應該點做?想知更多,就要睇白水點樣係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推介呢本好書,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關灝泉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顎蘭 #人的條件 #PoliticalPhilosophy #政治 #哲學 #政治哲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24】阿泉:香港武俠——喬靖夫《武道狂之詩》

已讀不回 | by 關灝泉 | 2020-12-11

香港或者唔再係「國際金融之都」,但點都仲係「國際金庸之都」,因為金庸對武俠精神嘅追求,係喬靖夫嘅《武道狂之詩》中依然體現。係而家嘅香港,撇除門戶之見,集百家之所長,係咪先係最合時宜嘅「武道」?而如果我哋要「為正義,為良知。」我哋要點樣善用自己嘅力量?想知更多,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白水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去片:https://youtu.be/clsMExqYTVU #關灝泉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喬靖夫 #武道狂之詩 #武俠 #武林 #仁義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離留之間:文學 X 視藝展覽——葉雯與黃碧雲之間的「對話」

專訪 | by 姚嘉敏 | 2020-12-01

葉雯的作品為《名為彼岸的空間》,由六幅顏色豐富的塑膠彩畫作組成。畫作充滿著流動性和想像空間,處於一個介乎於實與虛之間的空間,回應了《媚行者》的矛盾、躁動不安,也抒發出了自身的情感。

【已讀不回#22】鹽叔:他人即地獄!——沙特《無路可逃》

已讀不回 | by 楊俊賢 | 2020-11-28

到底人除咗有眼耳口鼻外,仲有啲咩科學角度以外既「特質」?身兼哲學家、劇作家、作家三個身份,三位一體既沙特,通過書寫《無路可逃》﹙No Exit﹚一眾文學作品,去完成佢既「哲學補完計劃」。如果真係「他人即地獄」,咁係咪代表只要我哋孤身一人,就可以得到救贖?今次「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繼續請來鹽叔,同大家一齊「反抗」。記住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楊俊賢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沙特 #無路可逃 #諾貝爾文學獎 #哲學 #存在主義 #劇作 #卡繆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21】鹽叔:存在主義究竟係乜?——卡繆《異鄉人》

已讀不回 | by 楊俊賢 | 2020-11-20

用一句歌詞去概括諾貝爾文學獎得者卡繆既成名作《異鄉人》,就係「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囉。」人生在世,我哋往往會有時候覺得自己同世界格格不入,但點解呢?原來歸根究底,就係「真是荒謬,把自己看得那麼高」.jpg?今次「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請來哲學界唐鳳,好青年荼毒室 - 哲學部既楊俊賢「鹽叔」,同大家一齊「反抗」。記住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去片:https://youtu.be/53W-3ccLYV0 #楊俊賢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卡繆 #異鄉人 #諾貝爾文學獎 #哲學 #存在主義 #哲學小說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已讀不回#19】董啟章:準備變禁書的描寫極權小說——喬治.歐威爾嘅《一九八四》

已讀不回 | by 董啟章 | 2020-11-06

如果要揀一本香港人而家一定要睇嘅小說,一定係喬治.歐威爾嘅《一九八四》。美國大選邁向熾熱巔峰,為咗唔好令個post比facebook del咗,就唔講點解咁講啦!而更加重要嘅係,一係就快啲睇咗條片佢,一係就快啲睇咗條片再買埋本書返屋企。你問點解?唔知啊,但係我可以話比你知,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想知前面嗰句講緊咩,咁就要大家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等董生同你一齊睇啦。 #董啟章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喬治歐威爾 #一九八四 #共產主義 #二加二等於五 #動物農莊 #極權社會 #政治小說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韓國、朝鮮文學講座:由古到今 從書籍到電影了解韓國

報導 | by 姚嘉敏 | 2020-11-04

2020年香港文學季在9月27日正式開幕,在10月10日,「虛詞.無形」舉辦了賽馬會「過去識」本土文學普及教育計劃—— 香港文學季.遊移字得徵文比賽頒獎典禮以及講座:與朝鮮/韓國文學相遇,並請來主持鄭政恆以及嘉賓陳成軍、范永聰,一者從古、一者從今去解構朝鮮/韓國文學。

潘國靈 X 卓韻芝:香港文學季開幕講座——我們總是迷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10-28

或許真正的行李只有書,潘國靈又指出,城市或書都講求緣分,「有些書藉,有些地方大概終生都不會到訪;有些即便是到訪了,亦未必會重臨。」有幸重逢的話,舊日的經驗也將變質,「縱使城市沒變,書沒變,旅人卻必會改變。」旅遊與閱讀的本質有如曇花一現,這又讓潘國靈明白到旅遊書寫的重要性,因為「去旅行就如看書一樣,唯有在字裡行間你才真正置身其中,當你完成一本書或旅程,它就會快速褪色,所以必須在路上紀錄,或者在事後重構,其餘的就只能任它消逝。」

【已讀不回#17】董啟章:日本神預言漫畫——大友克洋《阿基拉》

已讀不回 | by 董啟章 | 2020-10-23

邊個估到,董啟章居然會睇漫畫,仲係一個「阿基拉迷」?呢本大友克洋嘅漫畫《阿基拉》(Akira)係1982年成功預言咗2020年有東京奧運,再成功預言埋東奧搞唔成。係呢本「預言漫畫」入面,我哋見到有外國勢力介入、催淚彈橫飛、核爆、反政府地下組織、手足、小朋友齊打交、小朋友齊打大人、拯救世界,仲有愛與友誼?到底呢套「古惑仔」科幻經典,點樣成為董生口中嘅「神漫畫」?大家睇完後記住CLS(Like、comment、share),同董生一齊推你朋友入坑啦! 董啟章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大友克洋 #阿基拉 #Akira #漫畫 #東京奧運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去片: https://youtu.be/BZOHkVNZEJs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2019文學季結集】《家,有處可逃》前言:有情的棲居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0-10-16

「居住」與人類安身立命相關,在香港尤其是個重要而引起情緒反應的題目,其中的苦樂具有相當大的普遍性。賽馬會「過去識——本土文學普及教育計劃」2019年以「居住」為主題,開展中學的寫作教育課程,以及大型文學節慶「香港文學季.字立門戶」,獲得了可稱豐碩的成果。在這本結集中,收錄了同學、參加者等的創作成品,也是一個香港社會精神面貌、情感結構、多重現實的壓縮性呈現,層次豐富。

李智良就是這麼annoying

書評 | by Melody Chan | 2021-01-21

所有你小心翼翼蓋好不要溢出來的對地球的不滿、對生活的厭惡,所有你努力維持著光潔的門面,他都要翻開放大,他都要叫你看看自家的後巷和灶底:你睇下你? 你睇下你?你聽唔聽到呀?

【已讀不回#14】一個食餅的故事——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

已讀不回 | by 董啟章 | 2020-10-02

《追憶逝水年華》作者普魯斯特既細佬羅貝爾講笑咁話:「要想讀《追》,一係大病一場,或一係跌斷腿,如果唔係邊有咁多時間?」足以證明呢本書厚到作者細佬都唔比面。但學董生話齋,其實只需要引其中嘅一句:「所有真正的天堂,都是已經失去的天堂。」另外再加多句:「藝術作品是重獲逝去時光的唯一手段。」十五秒就內就足以總結呢本書。但十五秒,真係總結到呢本曠世鉅著咩?如果你唔信,咁就要CLS(Like、comment、share),同董生一齊用十五分鐘行過呢百幾萬字啦!

【已讀不回#13】忠忠直直終需乞食?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少爺》

已讀不回 | by 董啟章 | 2020-09-24

返日本好似返鄉下既香港人都知道,日本一千円上面印住既就係大文豪夏目漱石啦。但又知唔知,佢為咗舒緩神經衰弱而寫小說,最後又因為寫小說寫到神經衰弱惡化?而係我哋呢個時代,望住《少爺》入面嗰位既「好傻好天真」、「忠忠直直終須乞食」既「少爺」,我哋又有咩得著呢?無論你而家係一殼眼淚,還是滿腔怒火,都記住要笑住咁CLS(Like、comment、share),等董生同大家繼續共讀「笑文學」。

【已讀不回#12】講故事可以抗疫?薄伽丘的《十日談》

已讀不回 | by 董啟章 | 2020-09-18

成日都話「笑死」,原來「笑」反而可以對抗「死」?到底薄伽丘係《十日談》入面既開心群組(無感染),點用講故仔大笑嚟抗疫?走入呢部「中產階級嘅史詩」,到底薄伽丘點幫助為情所困嘅女性讀者,令佢地嘅心靈得到慰藉?想知呢套「10日」x「10人」既故事集講緊咩,咁就要CLS(Like、comment、share),等大家可以同董啟章仲有Wolfson一齊做開心群組(睇好書)!

抉心自食,其慰者誰:李智良《渡日若渡海》閱讀手札

書評 | by 勞緯洛 | 2020-09-08

文學本身的產生也是尤關政治的,甚至以更敏感的樣式。從來你所書寫的,便是都市人的自然情緒反應及其壓抑。

【廖偉棠新書】反抗之詩的重複﹕評廖偉棠《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

書評 | by 彭依仁 | 2021-06-24

廖偉棠不斷在詩中書寫香港,但他抗拒成為香港文學的一員。

【文藝follow me】心頭交戰的舊書經濟學——香港文學館「我哋真係好鍾意舊書」

文藝Follow Me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9-04

香港文學生活館2014年成立而來,每年都會辦幾次賣舊書活動,收入支撐文學館日常運作。文學館總策展人鄧小樺指,賣舊書活動向來反應熱烈,吸引城中不少作家、愛書人參與,每次都有人提早幾個鐘頭排隊。

狂臚文獻,不負中年

其他 | by 朱少璋 | 2020-09-08

朱少璋談寫作,在「狂臚文獻」的歲月中,尤其珍惜每一個寫散文或寫詩的機會,偏愛談掌故,愛引用,愛間接,愛跳躍,愛隱約,起碼作者自己享受。

【新書】《文學單身動物園》:男作家都是愛情寫信師,珍奧斯汀卻說別相信情信

書評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8-20

讀《文學單身動物園》這本書,看古今中外不同名人如何在情感關係中跌盪或自強,或者不禁輕嘆:在愛情面前,我們都是一樣的人。

【已讀不回#8】Serrini: 諷刺王王爾德 《不可兒戲》串盡維多利亞時代

已讀不回 | by  | 2020-08-20

才華橫溢既鍵盤戰士王爾德,無論面對邊一個階層、性別或者國家,都要妙筆生花,句句串到應一應。用一句說話總結《不可兒戲》,就係「給正經人看的無聊喜劇」?想知佢點樣用一句句punchlines諷刺維多利亞時代上流社會裝模作樣的日常。就要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今集,讓Serrini同我哋一同睇呢套一啲都唔荒唐(?)既荒唐劇。

有理無理鬼推理——讀推理小說集《偵探冰室.靈》

書評 | by 何嘉俊 | 2020-08-13

我身既成無遮鬼,何不睜開一雙鬼眼,把荒誕的現實看個究竟?

【文藝follow me】愛香港、讀香港:復刻文學經典《看牛集》、《天堂舞哉足下》

文藝Follow Me | by 李卓謙 | 2020-08-08

經典之為經典,經得起時間洗鍊,然而總有些經典只存在於人們的口耳相傳之間,卻難得擁有。我們翻過多少個舊書攤,逛過多少間二手書店,可能有過偶然遇上的驚喜,但更多時間都和經典擦身而過。為此,香港文學館今夏開展「香港文學經典復刻」計劃,計劃推出四本絕版多時的香港文學經典,首先出版的是吳煦斌《看牛集》與崑南《天堂舞哉足下》。

【無形・偷】寫作即僭越,渡過他者的海洋——專訪李智良《渡日若渡海》

專訪 | by 黃柏熹 | 2020-08-05

一晃眼,是十二年。李智良終於要出版他稱之為「第 2.5 本書」的《渡日若渡海》。《渡日若渡海》裡,敘事者像散步一樣走過城市的每天,每個片段積疊成遭遇他人的短促經驗;李智良試著問這樣一個問題:關於那些沉默的他者,該如何寫?

時隔四年的金盆洗撚——馬家輝辯證穩定與混亂的《鴛鴦六七四》

書評 | by 沐羽 | 2020-07-30

哨牙炳並無成功真正逃逸,他只是從江湖那端蕩回了家庭那端,把婚姻的親暱、甜蜜,或稱愛情分散出去。

把異色愛情投進極權社會——評謝曉虹最新長篇小說《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

書評 | by 沐羽 | 2020-07-16

因為在陌根地(香港),虛構與現實是交錯存在的,一如它的邊界,曖昧、模糊、且等待人們偷渡與踰越。

【新書序】觀我你妳他她之苦:讀李智良的《渡日若渡海》

書序 | by 謝曉虹 | 2023-04-26

這種不住溢出自己,接近他者的欲望,在《渡日若渡海》成為了一種更確切的文學實踐。在智良筆下,那些近在咫尺卻猶如千里以外的我/你/妳,每一個孤獨如被城市放逐,抽著紙菸的他,或她,如果不是在擁擠的路上,便總是在受盡瑣碎事務與雜音折騰的斗室裡,頸椎受損、疲憊無言,無言卻有著相似的身影,沉默迴環應答如鏡。

【復刻出版】崑南《天堂舞哉足下》新版序:崑崙懸圃 其尻安在

書序 | by 崑南 | 2023-04-26

時間證實了一切,香港確實變了香港錯體版,回歸後的香港再不是本體的香港。

追尋藏匿的香港詩境──《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新詩卷一》導言選錄

其他 | by 陳智德 | 2020-06-26

一九五○年代是變動、轉折、離散的時代,一方奮進,另一方失落,陳智德這篇導言選錄,從「轉折中的流動」、「藏匿的詩境」、「一九五○年代的時代精神」,為讀者作引介。

【粵語文學期刊】「風吹皇帝褲」下的官話和香港文學

時評 | by 李薇婷 | 2020-06-16

根本宜家已經去到一開始就用普通話黎教書寫啦,你仲排斥承認自己母語係粵語、書寫粵音中文既香港作家?

【佬訊專欄】什麼是香港文學?

專欄 | by 佬訊 | 2020-06-26

關於香港文學的話題,最近在文化界惹起熱議,閒來喜歡收藏絕版文學書的佬編,分享在他眼中構成香港文學的因素。

愛是不可能,沉默的女性:讀韓麗珠《人皮刺繡》

書評 | by 黃臻而 | 2020-04-27

香港作家韓麗珠新近出版的小說集《人皮刺繡》,是尺寸如日本文庫本、可以藏進口袋裡的輕巧小書。故事所承載的重量卻與之相反,由開篇〈種植上帝〉開始,到同題作〈人皮刺繡〉,關係所換來的傷害始終環繞著角色,如書中所言,「身上被一團灰霧似的影子所籠罩」。

九十後港台開咪介紹文學團體 「香港文學十三邀」:希望帶來更多想像與認知

專訪 | by 黃柏熹 | 2021-09-24

以介紹香港文學團體為主題的香港電台節目「香港文學十三邀」,將於本月8日開播,由三個九十後文學作者梁莉姿(荔枝)、李昭駿(昭仔)和李顥謙(阿餅)擔任主持,每週找來不同團體的嘉賓聊天。

【香港人在台灣】行行企企蕩失路——記台文館「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特展

報導 | by 沐羽 | 2021-12-09

一種習慣從歷史裡生長出來,纏繞我們讓我們習以為常,到了歷史關口才爆發出來,那時我們驚惶詢問:該去哪裡?

專訪林三維《月相》:原生家庭裡,沒有人能夠理解彼此

專訪 | by 黃柏熹 | 2021-09-24

《月相》的故事圍繞著一個從事藝術工作的中產家庭,表面風光和諧,實則暗湧處處,藏著悉數秘密不忍說穿;然而,月亮始終牽引著潮汐,暗暗形塑了隱蔽的性格和生活。讀畢《月相》,漸次看見埋藏已久的爆彈,或不禁輕嘆,但林三維說,暗湧其實是家庭關係的宿命:「當你困在原生家庭裡,相處就是『他人即地獄』,很難理解別人。我覺得,人與人的關係永遠會產生這一部分。」

港台劇集《浮城絮語》:也斯的新蒲崗、西西的浮城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3-15

浮城意象不斷被挪用、改編、再創造,今年港台單元劇系列《浮城絮語》,六個故事以一場地震作為原點,描述人們的震後生活,其中有幾個都蘊含香港文學的元素……

國立臺灣文學館:「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展覽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12-09

國立臺灣文學館以香港文學為主題,策劃「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展覽,展期由一月十七日至五月廿四日。自去年六月以來,香港受到全世界各地關注,也少不了一岸之隔、某程度上也籠罩在中國陰霾下的台灣,這時候回顧香港文學,既是認識香港文學,同時也是循文學路徑認識香港歷史。

【2019.回顧】亂世寫作的癡情人:2019十大香港文學佳作

2019.回顧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1-05

在這個崩壞的年代,唔讀書,又唔做嘢,恐怕就會淪為橫行無道的green objects。讀書固然重要,若能讀到一本好書則更添個人修養,「虛詞編輯部」特此精挑細選十位作家的好書,並以新作為主,當中亦包括選集,以好書滋養每個因荒謬日常而變得脆弱的讀者心靈。

困難時光中,美好的隱喻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12-04

我們但願,雞蛋的隱喻,有著這樣的可能,樸素而高貴。像小小的祝福,陪你渡過困難的時光。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近年最常被人引述的名言:「在雞蛋與高牆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邊。」我們切不可放棄青年。

關於書的散文或情書——評鄧小樺《恍惚書》

書評 | by 彭依仁 | 2019-08-26

今年盛夏,小樺新作《恍惚書》在台灣時報出版,封面是鮮豔的鮭紅,加上海軍藍的腰封,很是搶眼,也令人忍不住翻開看一看。事情前我沒有刻意去看介紹,根據我對小樺的瞭解,已知道這是一本散文集,台灣作家胡晴舫在推薦語寫道:這是一本「寫給『書』的情書」。印象中,小樺出版上一本散本集《若無其事》,已是多年前的事了,那本散文集的內容還算比較個人化,有穿插於學術和生活之間的思考,有關於現實與想像之間的界限,有成長的回憶,也有一些比較實驗性的散文……

言叔夏X鄧小樺:「孤獨 —— 空間/性格」講座紀錄

報導 | by 李顥謙 | 2019-08-26

香港文學館舉辦的「孤獨 —— 空間/性格」文學季講座,成功邀得言叔夏來港,與作家鄧小樺討論孤獨,並在詩人池荒懸的主持下,嘗試在這個風雨飄搖,獨處與思考都愈形艱難的城市,重新去認識空間與自我、生命、社會與寫作的微妙關係。

流離的家,曲折對話:「自宅字築:文學 x 視藝展覽」

專訪 | by 李日朗 | 2019-08-23

時值盛夏,香港人經歴了一場又一場大大小小的對話(或對話失敗)。對話一詞精妙於「對」字,成雙成對,理應是兩人一來一往,有機交流,多元發聲,才算對話,切忌錄音機式的單向灌輸。而同樣時值盛夏的八月,香港文學館舉辦「自宅字築:文學 x 視藝展覽」,邀請了九對香港文學人和藝術家,以「宀」為引,進行了九場有關「家」的「對話性創作」。是次有幸找「㝯」字組合的李智良及羅玉梅,與在「寐」字之下與吳煦斌作品對話的何幸兒,各談創作意念及合作。

掀起了你的寶蓋頭來︰「自宅字築」文學 X 視藝對話展

報導 | by Nathaneal | 2019-08-23

有人離家出走,有人以街為家,一場「反送中」逆權運動,令人進一步思考「家」的意義。「家」「宅」雙生,有「家」必須成「宅」,有「宅」未必是「家」,土地空間與居住環境如何扣連,方能促成我們對「家」的想像,乃至凝聚出精神層面的歸屬感?香港文學館便以「自宅字築」為題,利用文學與視藝創作而成的對話作品,為大家開啟出更為豐富繁複的思考維度,「土地問題」持續,惟想像無限,願大家繼續捍衛。

說家談寢——觀「自宅字築」展覽

藝評 | by 劉偉成 | 2019-08-20

由香港文學生活館主辦的「自宅字築」是個令人不無觸動的文字跟裝置藝術對話的展覽。觸動,乃因文字跟裝置之間本易流於自說自話,但今次先不論哪一方處於對話的上把還是下把位置,似乎都在真誠對話,無論是温文含蓄,還是吶喊控訴,都給展覽主題有效統攝成閃亮的溝通脈絡。

王梅香X徐啟軒X黃淑嫻X梁淑雯︰在地因緣「香港・文革・冷戰」紀錄

報導 | by 李顥謙 | 2021-09-23

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的「在地因緣香港文學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七場的主講議程「香港・文革・冷戰」,請得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樊善標作主持,並由幾位來自港台的學者:王梅香、徐啟軒、黃淑嫻、梁淑雯(依發言次序排列),就戰後的文化冷戰課題,分享研究成果。從張愛玲的日譯源由、五十年代左翼政治、六六與六七的文學作品談到青年雜誌的「文革」話語,冷戰與文革時期的香港文化狀態,可以帶給當下的我們甚麼啟示?

回到歷史現場,細看作家與政治搏鬥的痕跡

報導 | by 謝天燊 | 2021-09-23

近月來政治打壓令人發寒,政府傲慢依舊,警察肆意襲擊市民且無任何代價,香港文學的未來並不樂觀。然而今天香港文學的面貌,亦有過去先行者所積累的貢獻,當時他們面對政治氣候的變化,例如文革,又如何面對?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與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的香港研究課程合辦的「在地因緣:香港文學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陳智德和林姵吟兩位學者研究的主題正好回答了上述的問題,在政治動盪時記錄下來,希望有助我們參照自身處境。

【自宅字築】水

散文 | by 吳煦斌 | 2019-08-01

前幾天下雨,窗子邊緣的磚牆上有淡淡的雨漬,像一塊豎立的雲,但水並沒有進來。我幼年住的屋子,水會在豪雨時候從牆上滲進屋裡。它通常聚在牆腳,一潭一潭像突然的苔,天晴它就退去了,那時我們的傢具都不貼牆,床和牆壁之間有拳頭大的縫隙,彷彿留下空間讓事物生長。但有一次它不聚在牆角。

【自宅字築】重畫地圖

詩歌 | by 也斯 | 2019-08-01

我們是在哪裡?/下面是藍色的海洋/還是天空?/遠處是雪山的尖頂/還是某人腦袋裡的神經末梢?

【無形.字宅】密居誌

詩歌 | by 周漢輝 | 2019-07-31

電視新聞報導他獲派最偏遠的公屋/報導另一個他年輕三十年再為生活打拼/還報導還有一個他一覺醒來康復了/他們都不認識的他拒絕任何報導

【無形.字宅】只有自由的時候明天才會到來——專訪言叔夏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23-03-14

雖然在言叔夏的散文裡,常常會讀到一個深居簡出的她,但她說其實自己很喜歡旅行,而且都不會想家(只會想貓)。「我上次來才知道,香港的緯度 比台北還要低,今天來特別看一下飛機的衛星圖,好像跟高雄差不多。」香港跟言夏叔出生的高雄遙遙相對,一樣炎熱,潮濕,多雨。八九十年代成長 的言叔夏,經歷過所謂的港片時代,張國榮的戲,王菲的歌,林夕的詞,然而直到2016年,言叔夏才首次來港,「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今年出席香港文學季講座,是她第二次來香港,「那次來很多人都告訴我,香港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我常常聽好多老師背後的香港朋友說一些老香港的風華,當我真正來到這裡時,那種斷裂感還滿明顯。」

【無形.字宅】中老年大廈

詩歌 | by 陳滅 | 2019-08-09

中老年大廈你何必傾斜/油漆剝落,記憶的聲音空寂/曾有一種新建的美麗/曾有嬰兒似的笑/為這都市給吹一口氣/吹一口氣給下一代/中老年大廈,你何必傾斜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字宅的遠颺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08-01

幾乎所有作家都寫過關於居住的作品,在香港這更是太核心的問題,可稱痛中之痛。二零一九年香港文學季展覽「自宅字築」的概念是以俗稱寶蓋頭的「宀」字部的九個字,串連作家及藝術家的組合。本期刊載的是展覽中五份全新創作的小說與詩,他們也是書寫香港居住空間的重要作者。

【無形.字宅】宇

小說 | by 董啟章 | 2019-07-31

我們被告知,因為我們是宇人,所以我們的名字都以宀為部首。以宀為部首的文字只有四十九個,扣除保留作公職名號和制度稱謂的用字,作為個人名字的選擇十分有限。聽說很久以前,情況不是這樣的,不過自從某個詞被刪除後,我們對於從前的事便愈來愈模糊了。我知道的最久以前的事,是我的祖父母叫寬和容。這是我父母告訴我的。關於祖父母和他們的時代的其他,我一概都不知道了。至於我對父母的記憶,也開始漸漸淡忘,但我記得母親叫做安,父親叫做定。

許寶強 X 李維怡 X 黃飛鵬︰「卑躬屈室」,有乜可能?

報導 | by 黃柏熹 | 2019-07-29

不妨想一想,怎樣的居住環境,能讓我們住得舒適,活得快樂。是居所的大小?是一起居住的人,例如家人、伴侶、朋友,或是貓?抑或,是一扇可以看到風景的窗?現在嘗試把這個理想的居所放在香港裡,你和這個居所的距離有多遠? 在香港這個搵樓難、租價貴的城市,理想居所似乎並不容易。香港文學館早前舉辦的「卑躬屈室」文學季講座,邀來文字耕作者李維怡、嶺大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許寶強、獨立電影導演黃飛鵬,由何潔泓主持,談到不少有關香港居住問題的看法,且看怎樣抵抗卑躬屈室。

彭秀慧 X 韓麗珠:「居心何在.隨寓而安」講座紀錄

報導 | by 李卓謙 | 2019-07-17

過去的六月,有人不回家的日子比回家的日子多,十幾二十小時不眠不休,換來通紅的眼睛,疲乏的身軀,汗、血和淚,有人離家為了爭取,有人離家為了守護,但如果我們把這個地方、這個城市視為家,其實我們一步都沒離開過。本年度香港文學季「字立門戶」以「衣食住行」中的「住」為主題,六月二十九日舉辦的開幕講座——「居心何在.隨寓而安」,邀請小說家韓麗珠,劇場編導彭秀慧出席分享,由作家袁兆昌主持,談的就是家。

黃子平 X 許子東 X 沈雙 X 黃念欣︰在地因緣研討會之「小說香港」紀錄

報導 | by 嚴瀚欽 | 2019-06-25

當我們談論香港文學,我們在談甚麼?2019年5月29日至6月1日,為期三日的「在地因緣:香港文學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大學展開。研討會從香港的文學歷史、文化、創作特質、時空想像、視覺元素等角度出發,舉行了兩場主題演講(分別由周蕾與李歐梵教授主講)、一場圓桌討論及十場分組研討。與會者除了有香港各大高校的學者,還有來自台灣、美國、中國、瑞士、星加坡等多國院校的文學研究者,可謂是香港文學研究界難得的盛事。

《根著我城:戰後至二千年代的香港文學》自序

其他 | by 陳智德 | 2019-06-20

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於「非本土」的否定之上,也不是簡單地由無到有的過程,實際上存在更多的矛盾、游離,正如本書在〈導論一:本土及其背面〉提出:「本土不等於與他者割離,亦不等於對自身的完全肯定」;〈導論二:流動與根著〉一再提出對「無根」的認清以及「根著」的無力,然而,「在種種負面因素以外,流動,某程度也作為根著不可能之時的出路,或流動本身也是根著所創造出的新可能:我們何妨自停留的一點上出發,承接香港文化既有的前衛、多元,自由往復,也許終可接近『根著』的真正可能」,本土與非本土共同構成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複雜性,結合流動與根著的辯證,作為本書回顧、論述戰後至二千年代香港文學的核心。

語言的外在與視差的反思:香港文學和香港文學批評的外邊思維

理論 | by 張歷君 | 2019-05-30

是次「書寫城市的虛實軌跡」研討會請來唐睿博士、張詠梅博士和關詩珮教授等三位學者,分別從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葉靈鳳和李察梅遜(Richard Mason)的作品和翻譯入手,帶領我們探討三種不同的書寫和想像城市的方法。

【教育侏羅紀】棋如人生──小思老師的風範

教育侏羅紀 | by 單單 | 2019-05-07

前晚讀完川端康成的《名人》一書,不知為何竟想起了小思老師。這事不止發生了一次,在斷續讀《名人》的幾個夜晚裡,我都想起了小思老師。要究其原因,大概在於川端把端坐在棋盤面前的本因坊名人寫得威風凜然,而當小思老師面對香港文學的課題時,她在姿態上也都顯露出了相同的風範。

織巢,飛起來——評西西《織巢》

書評 | by 蘇苑姍 | 2019-04-24

生命歷程向著一個方向流逝,彷彿縮成直線:過去,現在,未來。但《織巢》虛實交錯,包含多個時間進程。而鳥,將不同的時間維度一下概括起來,像一種意象的力量,把難以言傳的存在之謎變得可感可見。即便如此,我們任誰都不能叫停一隻鳥,叫停時間。

想像的馳騁與變奏:再說「木每雙生」

藝評 | by 張煒森 | 2019-03-14

記得當日出席展覽「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的開幕後,到了附近的餐廳晚飯,在旁的一枱客應該是戲迷,剛聽過阮兆輝、秋孟的開幕講座,然後你一言我一句,語氣帶點權威,除了討論誰與誰的唱法外,還提到文化博物館中的粵劇照片出錯,又說戲曲中心的導賞只作建築上的解說,而不講解劇目等,當然,我無法考證當中的真偽,因他們所熱衷的唱唸範疇,正是我所陌生的。

悼陶然——老總,我交稿了

其他 | by 馬家輝 | 2019-03-13

陶然先生去後,近兩日讀了一些年輕文友的貼文悼念,都感恩於他曾約稿鼓勵。對於初出道的創作者來說,編輯不止於編輯,更是引路者,如同在漆黑隧道裡遇見的人,對年輕人說,往前走吧,堅持下去,前面會有光。引路者不一定身影巨大,但他曾經伸手帶領,或拉你前行,或推你一把,那種厚實的感覺——除非你是涼薄的人——否則不會輕易忘記。

《香港文學》前總編陶然辭世 文化界惋惜追念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3-12

香港作家、《香港文學》前總編輯陶然,本月9日因肺部感染,於東區醫院逝世,享年76歲。猝然辭世,不少認識陶然的文學界朋友都真情相悼。

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展覽

報導 | by Nathanael Liu | 2019-03-10

西九戲曲中心今年初正式開幕,作為開幕演出的唐滌生《再世紅梅記》,乃於1959年9月14日在利舞台首演,兜兜轉轉一甲子,60年來依然魅力不減。除了文辭優美、意境邈遠,人鬼戀的故事更沿襲中國文學傳統,透過無拘無束的幽玄事物,抒發對現實的不滿或憤懣,其來有自。無巧不成書,香港文學館策劃以《再世紅梅記》為藍本的「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展覽,邀請六位藝術家搭配六位詩人就《再世紅梅記》的六個分場進行詮釋與創作,「六六六」的巧合對比政府「七七七」的定數,就相當有意思了。

筆食人間煙火:「香港文學季.五味雜陳」徵文比賽頒獎典禮紀錄

報導 | by 李顥謙 | 2019-02-20

五味雜陳,既指食物之味,也可引喻人生中,百轉千迴、哀樂交集的豐厚況味。由香港文學館主辦、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香港文學季.五味雜陳」徵文比賽便以此為題,透過食物聚焦日常,扣連寫者的記憶情感。經過徵稿和評審程序,文學館最終於2月2日,假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氣味相投」文學X藝術展覽的藝術家分享會暨徵文比賽頒獎典禮,並有幸邀請到作家韓麗珠、郭詩詠、謝曉虹與及多間中學的校長師生出席,分享得獎者的喜悅。

一旦視覺崩解,願回憶與氣味同在

藝評 | by 查映嵐 | 2019-02-08

香港文學館展覽「氣味相投」,以飲食切入文藝,取中醫藥理中的「五味四氣」——「辛、酸、甘、苦、鹹;寒、熱、溫、涼」——為起點,邀請九組作家和視覺藝術家通過創作對話,每一種屬性配對一位作家和一位藝術家(唯獨「寒」的黃仁逵例外,一人包辦文字與視覺創作),結構沿襲自文學館過去策劃的展覽如「島敍可能」和「無何有之香」。創作者各各自由發揮,不過藝術家須閱讀文本,部份作品呼應、轉化文本,另一些組合的操作則更為鬆散,各自發揮特定屬性誘發的想像。

識飲食,知方寸——「窮尊嚴富優雅」講座紀錄

報導 | by 李顥謙 | 2019-02-17

記得張愛玲在淪陷時還跑去吃貴價雪糕的瀟灑嗎?無論在動盪亂世還是鬱悶年代,食得有尊嚴與優雅,都是一門高深講究的學問。由香港文學館主辦,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第4屆「香港文學季——五味雜陳」的最後一場主題講座「窮尊嚴.富優雅」,邀來了鄧小宇、于逸堯,還有從台灣遠道而來的黃麗群作講座主講。三位都是精緻而率性、嘗遍雅俗美食的作家,加上有《號外》主編鄧炯榕主持,豐富的食事體驗,就在詞語音節間縈繞迴盪,令人動容。

散步與探尋——冷戰後香港作家的兩種步伐

報導 | by 謝天燊 | 2019-01-29

香港作家當時怎樣看待上述政治環境的變化,又如何以文學實踐作回應,都是重要但不易回答的題目。由香港恒生大學大中華研究中心及中文系合辦的「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中國文學國際研討會」中,鄒芷茵和陳子謙討論了兩位香港作家的文學實踐和七、八十年代的中港關係之間的影響,故作紀錄。

【無形.意味】鹹的三味線

詩歌 | by 曹疏影 | 2019-01-17

腸子湧腮,弟弟扁桃體發炎/北方的姐姐燙羊肉/給南方的弟弟看/弟弟縮回臭腳/昔日的夢想醃了他/未來的結局嘲弄他/鹹魚被放回冰箱/夢見黃粱飯

【無形.意味】雞二章

散文 | by 淮遠 | 2019-01-16

那些日子,我們有時要幫忙捉雞,讓爸用燒紅了的鐵器,烙掉二分一的上喙、三分一的下喙,防止牠們在黃土操場上互啄屁股。

艱難時,飲食讓我們彼此緊靠——氣味相投︰文學 X 視藝展覽

報導 | by Ksiem、Nathanael | 2019-01-10

告別2018年,在經歷了一整年生活災難、集體陷入哀嚎時,香港文學館「氣味相投:文學 X 視藝展覽」開幕了,或許正是文學在冥冥中連結大家、重注能量。今年文學季主題「五味雜陳」,是著手於日常,以食物扣連記憶與情感;「氣味相投」展覽則巧妙安排文學與視藝跨界合作,讓「親近而遙遠,關於飲食的種種記憶與變化……被召喚到我們眼前,並開啟想像,從日常中蒸餾可能」。確實,做文學並非站在高地排拒他人,而是醞釀一種親密的、恰到好處的距離。

荼蘼花季,欲望永生——專訪李昂

專訪 | by 劉平 | 2018-12-27

剛好又是聖誕節,半個世紀前的聖誕節前夕,女孩想將聖誕樹帶回家。挑個平常日子,逃學,她來到市場,原本要買聖誕樹,卻被花匠帶到不知何處,一顆心也不知飄到何處,只覺得在不知何處,一雙黑眼睛不住窺視自己,窺探到她心底的慾望來——她被花匠侵犯了——所謂慾望,不過純屬幻想。以上是〈花季〉的故事,李昂首篇發表的小說,從16歲寫到66歲,開到荼蘼,花季易盡,但李昂的欲望,卻永不枯謝。

【2018・回顧】少量星辰也成星座——2018香港文化出版現象概述

2018.回顧 | by 鄧小樺 | 2018-12-29

有人覺得2018年的出版有點乏善可陳,但年終不妨寫一寫提一提組一組,組成星座式的板塊,可供鳥瞰;儘管肯定掛一漏萬,也希望給有心的出版社打打氣,推動一些書籍。本文立足點由文學出發,旁及一些語言、歷史及文藝書籍,主要談香港而也涉及一點台灣,不免貪多務得而定有遺漏,歡迎識者補充,大家多交流。

奶粉如鉛,紅豆冰浪蕩——「五味雜陳.字裡識香味」講座

報導 | by Nathanael | 2019-03-01

由香港文學館主辦、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第四屆香港文學季──五味雜陳」,第三場講座「字裡識香味」早前於誠品銅鑼灣店圓滿結束,在主持唐睿的引導下,台灣《聯合文學》主編王聰威和香港作家張婉雯,都大方地擺上他們人生中最豐盛的飲食故事。所謂「豐盛」,大概如海明威「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這句名言,香氣與味道一直在記憶中流竄,無時無刻挑撥著心底最幽微細膩的感情,箇中「豐盛」與滋味,自然不必與金錢或價值掛鉤。

仿石——致曾淦賢

詩歌 | by 曾繁裕 | 2019-09-23

世界結成巨石 / 妳們都不能不愛我了 / 而世界又未曾結成巨石 / 牠因失眠而高飛……

如何對抗「末世飲食學」?——「飲食男女」講座紀錄

報導 | by 安東尼 | 2019-03-01

由香港文學館主辦,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第四屆「香港文學季──五味雜陳」的第二場講座「飲食男女」,邀請了李昂和葉輝主講,在藝穗會樓上劇場分享他們作品中對吃和性的處理。主持羅貴祥開場就把講座定義為十八禁和重口味,不過兩位作家沒有時間談太多男女之事,帶觀眾由頭吃到尾,在紫薯與拉絲以外,談談末世與鄉愁。

【無形.寒】如果我沉默,就是當權者的共謀嗎?——讀《沉默發條》

書評 | by 沐羽 | 2021-12-09

那是發聲的時代,是嘲笑與大規模攻擊的時代,如果你還記得「試問誰還未發聲」、還記得後來對於「今天我」的鄙棄,那也可視為一首歌壓倒另一首歌的時期。那也是網絡力量對於「左膠」的壓制,也是對於「沉默的多數」的一次輾壓,在雨傘以後,好像很少看見這兩組詞彙了。我不太理解,好像一切政治口號在事件淡出後都煙消雲散了,可能因為那時我還是個大學生吧。

親密味道、情懷與創傷——「味覺旅行與文字記憶」講座紀錄

報導 | by 李顥謙 | 2018-10-22

味覺記憶時常是關於親密的。親人家常便飯、友人偶爾聚餐,都是情事,在作家身上尤其烙下深刻印記。由香港文學館主辦,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第四屆「香港文學季--五味雜陳」的主題講座「味覺旅行與文字記憶」,邀來了詹宏志與馬家輝作講座主講。二人均是見多識廣的多面手作家,且是好友,他們分享自身的食事經驗、文字下的味覺記憶,已讓人滿懷感動。

沉默的可能

書評 | by Edith So | 2019-01-03

沉默,及作為其相反觀念的發聲、行動,均是文學中長久深遠的話題,其延展面廣闊,涉及不同層次與範疇。沉默,並不只代表無言;它指涉多重層次的思考,反可能凝聚成一股定力,甚至一種反向力量,一種逆反姿態,去制約盲從,令我們不至被社會浪潮推湧失向。沉澱、醞釀、發酵,文學正以其沉思本質,給予我們開闊的視野——於是我們仍可透徹觀察,而又不失行動能量。而當我們在文學中談論沉默,其實是在談論沉默與發聲之間的種種可能。在某些時候,沉默更可能成為焦點,引發諸種不同的聲音與討論。

面斥「不雅」——香港文學館促淫審處撤回裁決

報導 | by 黃柏熹 | 2018-08-01

香港文學館聯同Dirty Press、Kubrick、大愛同盟、文化工房、文化者、文藝復興基金會、水煮魚文化、字花、次文化堂、序言書室、艺鵠ACO、里人文化出版、性神學社、流動共學課室、格子盒工作室、虛詞.無形、微批、樣本、聲韻詩刊及關鍵評論網(香港)共同發起網上聯署,由21日至昨日(31日)下午1時,共有逾2,500名公眾、19個團體聯署,當中不乏立法會議員、文學藝術界及學術界等不同界別人士之餘,亦有台灣作家參與是次聯署。

小思專訪(下)︰漂泊、反抗、青春

專訪 | by 虛詞.無形」編輯部 | 2021-12-09

小︰雨傘之後,我最掛心的是那群參與過運動、但卻沒人知道他們名字的學生。他們穿著校服在金鐘佔領區讀書溫習,他們很乖,都很純。年輕人單純地以為甚麼事一做就有結果。有許多人為了「佔中」跟父母鬧翻了,運動過後,如何面對這種撕裂?他們不被重視,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對於自己做過的,他們會怎樣想?他們會否對突然結束的運動感到疑惑?有人能為他們解惑嗎?好像沒有。我惦念這群人今天的心理狀態。

從某些資料讀香港詩歌

其他 | by 關夢南 | 2019-01-03

時間過得很快,眨下眼,幾十年的光陰便過去了。香港文學的三個板塊:詩、散文和小說,秋後評說,散文和小說,大概爭論都不大,惟獨是詩,卻是眾說紛云,落差非常。後人的標準,或普遍的標準,大多以「詩選」為討論的基礎。這也難怪,因為資料零散,「詩選」最為就手。但殊不知「選集」很講流派及編者喜好,某些懷有統戰意識的「選集」,就更加沒有藝術標準可言。

大樹劉以鬯:創造的象徵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18-07-11

與劉以鬯的親近是內在的與外在的,而文學閱讀與創作是必經的中介。《酒徒》號稱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將「意識流」這種現代主義技法與香港彈丸小地的社會現實結合在一起,記下了在物慾欲橫流的社會中文人的痛苦掙扎,成為香港永不褪色的社會寓言。本擁有高尚理想和傑出文學才華的酒徒們,只能賣文維生,寫武俠小說和色情小說這類大眾商品,理想與現實傾軋不止:「不喝酒,現實會好似一百個醜陋的老嫗終日喋喋不休。」無論是文學青年還是一般大眾,紅顏還是老人,都不能了解他、撫慰他。但我認為,《酒徒》的訊息雖是沉溺的,酒徒們或者被現實打敗、靠酒精渡度日——但酒的世界褪去世俗常規,一如意識流的世界打破日常溝通語言之常規,如此便在現實維度以外,闢出內心與意識的真實維度。此為藝術創造的勝利,內心超越現實的勝利,語言與意象的勝利。

《自由如綠》︰初夏,啜一支鳳仙雪條

書評 | by 劉平 | 2019-01-03

要為《自由如綠》寫一篇書評,著實不容易。全書共二十四篇作品,每位作者就一款植物展開創作,二十四篇作品恍如二十四個大觀園一樣,歷史觀照、內在抒情、記憶重塑、社會輿論等等無所不包,獨立分析還好,如今結集成書,那是「大象無形」,也是「只緣身在此山中」。

小思老師 X「虛詞」訪談︰網絡文化與文學推廣

專訪 | by 「虛詞.無形」編輯部 | 2018-06-07

社交媒體盛行,網絡文化無遠弗屆,小思老師是如何看待以網絡來推廣文學的呢?對於我們「虛詞」,她又有何期許?「虛詞」很榮幸邀得小思老師進行訪談,一起來聽聽小思老師怎麼說吧!

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評《虛構的幸福》

書評 | by 蘇苑姍 | 2019-04-24

虛構,意味不曾存在。通常指背離現實,憑空編造;但文學中的虛構,卻植根,並超越現實;而幸福,則意味生活在一種沉醉狀態;兩個詞語結合,大概生出一個模糊概念,及一種混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