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文學館在他方】好的文學館不能只靠手稿,要有個性和多元的故事——訪周蜜蜜、黃念欣

專訪 | by  王瀚樑 | 2023-10-05

香港一直未為文學立館,香港作家的手跡、手稿或珍稀的報刊書籍,主要由圖書館進行蒐集、整理以及保存,包括位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八樓的香港文學資料室,以及由中大圖書館內的香港文學特藏等。多年來圖書館搜集了豐富、珍貴的藏品,亦會定期舉辦展覽、講座等活動,以推廣香港文學。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在7月表示,其籌辦的「香港文學館」將在明年4月開幕,隨即引起文化界人士關注及爭議。潘耀明曾表示,「香港文學館」的主要功能是建立資料檔案,收藏香港作家手跡、手稿、出版物版本等等,而這些工作歷年來各藏館已在進行中。而對於本地文學資料檔案的研究者、收藏者而言,他們如何看待文學收藏的價值?他們期望香港有一個怎樣的文學館?



周蜜蜜:文學館不能只收藏手稿


周蜜蜜是本地殿堂級兒童文學作家,她的父母周鋼鳴、黃慶雲均是著名作家。她的家翁羅孚曾任《新晚報》總編輯,亦是香港的重要文人。由於工作關係,羅孚與中港文人多有交往,彼此常有通信。訪問當天,周蜜蜜展示由她保存的各項藏品,包括母親黃慶雲的題詩、手稿,羅孚與作家友人如周作人、巴金、冰心等的書信,以及余光中、於梨華等作家給她的信件。這些書信和手稿,她都一一保存完好。「文人的交往就保存在這裡,是文學史很好的參考資料。」


早在90年代,周蜜蜜已捐贈過一些父母及自己的手稿到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館,作為香港展區的一部分,她事隔二十多年後到訪北京,看見手稿依然保存完好。但談起過往的捐贈經驗,她也對國內圖書館的某些處事手法感到不愉,提及多年前廣西桂林圖書館曾邀請羅孚捐贈著作進行展覽,不過圖書館並沒有為藏書編目錄,需要羅孚自己處理。甚至前來接收的人員食宿,都須由羅孚出資安排。周蜜蜜形容「那次捐書很辛苦,要一個老人家自己做這麼多事情。」


至於香港,中大圖書館曾在2006年舉辦「薪火相傳:香港兒童文學發展六十五年回顧展」,展出兒童文學作品、兒童文學雜誌及報刊。周蜜蜜指當時中大就展覽編了一部香港兒童文學目錄,裡面包括她母女及司徒華的兒童文學作品。「直到現在我們都會參考這本目錄,代表它做得好。」另外她亦相當肯定中央圖書館為劉靜芝捐贈藏書所做的目錄整理。周蜜蜜指,文學展覽並非只是將作家的手稿、作品等展現公眾眼前,展覽背後需要進行充足的資料搜集與學術研究,分析作品的價值和重要性。「你真的要展示一個作家的寫作生涯和作品的重要性,他的作品的出色在哪裡。」


在捐贈以外,周蜜蜜也常獲邀參加國外的文學館活動,她本身亦喜愛遊覽各地的文學館或作家故居。例如她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柏楊在牢獄中的手稿和血衣。而在烏鎮的木心故居,也展出木心在下獄期間,在煙盒紙上寫成的手稿。「一個文學館,應該要展示一個作家,在他一生中最特別和艱難的時候裡留下的筆跡。」而在英國的莎士比亞故居,工作人員既會演出當時的生活情景,也會穿著戲服演出莎劇中的橋段。她同樣喜愛勃朗特三姊妹的故居,「不只是介紹她們的生平,也可以得知作品以內和作品以外的故事,感受他們創作時候的氣氛。」她亦笑說海寧的金庸文學館很大,但沒甚麼人,「主要養蚊。」


正在籌建中的「香港文學館」,計劃進駐灣仔「M7茂蘿街7號」的3樓。觀乎外國文學館或作家故居,均為一整楝建築物,但「香港文學館」選址只有2000多平方呎。周蜜蜜也直言「這個地址很差,有外國作家來香港,也不好意思叫他們去。一個城市連一個像樣的文學館也沒有,真是羞家。」她認為,香港有很多地方都有「文學的底蘊,文學的足跡」,但一直以來都不受重視。她期望香港的文學館,能夠呈現香港文學包容、多樣的特色,成為香港的文化標誌。「不能只收藏手稿,只是收藏有甚麼用呢?大眾也不會有興趣看。」


黃慶雲悼羅孚輓聯

黃慶雲悼羅孚輓聯。


余光中致周蜜蜜書信

余光中致周蜜蜜書信。



黃念欣:文學館需要有一種個性


如果說到本地文學資料的收藏,不得不提位於中大圖書館一樓,由盧瑋鑾(小思)老師在2002年捐贈二萬多冊藏書及研究資料給中大後,建立的香港文學特藏。館內既有香港文學的介紹,各種書籍、期刊、報紙,亦設有作家藏品展覽。例如現時的西西藏品展,不但有西西所捐贈的書信、手稿、照片,亦展出西西手工製作的布偶、毛熊。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黃念欣教授笑言,「喜歡西西的人都知道,她手作的布偶,以至她砌的模型屋,與她的文學作品有很大的關聯。因此這些物件,是可以幫助人更深入地理解香港文學的。」


黃念欣亦指,在圖書館內的香港文學特藏雖然並非文學館,但「一個好的圖書館館藏,其實某程度上會發揮到一些文學館的功能,或者有些重疊的地方。如果要呈現文學,沒有東西比書更直接。與書相關的手稿、物件,或者絕版的書刊,都是圖書館館藏的一部分,可以說是一個基礎。」


但她也強調,文學館與圖書館的定位有所不同。從圖書館館藏的角度出發,自然希望包羅萬有,盡可能蒐集所有存在的文學作品。但作為一個地方的文學館,並不應只追求藏品的數量,反之更需思考如何從作品、藏品中呈現這個地方的特色。「一個做得好的文學館,未必需要很大間,很堂皇,而是需要強烈地表現地方特色的身份意識。文學館需要有一種個性、氣質,做一間世界文學館是沒有意思的。」她認為位於都柏林的愛爾蘭文學館,是香港一個很好的參照對象。「愛爾蘭文學大致上都是英國文學的一部份,但同時擁有一個地方的主體性。文學館定期會發掘當地文學的各種趣味主題、特質作介紹。文學館不同圖書館,它需要主動去接觸公眾,我覺得是它很重要的功能或者責任。」


中大圖書館早年已將館藏數碼化,讓公眾能方便地接觸查閱。黃念欣指,香港文學的資料、書刊其實不需要實體地存放在文學館之中。作為文學館,相比起館藏數量,更重要的是對文學作品的掌握。「不要只說收藏了多少本書,如果主事的人目光短淺,文學館收藏五十萬本書也沒有用,因為他不知道那些書是甚麼。」她指文學館需要引領大眾發掘文學中的趣味,從作品中感受對這個地方的感情,並非單純地概括文學的發展史,介紹有那些著名作家。「不能只有一些大論述,空泛地說香港文學很特別、很偉大。」在收藏以外,文學館更需要設計有趣的展覽與活動,接觸新一代的讀者、作者,使這個地方的文學得以傳承和發展。


黃念欣強調,在文學館之中,不應只有一種僵化、固定的敘事。「我希望文學館能給人一種熱情的感覺,讓人看見時,感受到它真的有話想說,不會只看到一式一樣的故事。真的是從作品出發,讓每個人參觀時都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中大香港文學特藏西西藏品展覽

中大香港文學特藏西西藏品展覽。


中大文學特藏金庸著作展品

中大香港文學特藏金庸著作展品。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