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炎培逝世】香港作家的記憶,就是香港的記憶:蔡炎培先生文學追思會紀錄

報導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深受廣大書生愛戴,人稱「蔡爺」、「蔡詩人」的香港著名詩人蔡炎培(1935-2021)於 9 月 6 日離世,享年 86 歲。10 月 15 日,香港文學館、《虛詞.無形》聯同石磬文化、《聲韻詩刊》於新蒲崗舉辦文學追思會,由文學館總策展人鄧小樺主持,蔡爺生前親朋好友、文人雅士出席紀念,致詞獻詩,以表對這位文壇瑰寶的追悼之情。


淺介蔡爺文學成就

DSC05484


蔡炎培生於廣州,二戰前移居香港。1953 年,就讀培正中學高中二年級,開始寫詩。1954 年畢業,寫下四行詩〈彌撒〉。蔡爺曾於《人人文學》、《詩朵》、《香港時報》、《文藝新潮》、《工人文藝》等刊物發表作品。1965 年,他畢業於臺灣中興大學農學院,後任職《明報》副刊編輯,歷任青年文學獎、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組等評審。


蔡爺曾主編《中國學生週報.詩之頁》,於《星島日報》撰寫專欄「碎影集」。詩集有《小詩三卷》、《變種的紅豆》、《藍田日暖》、《中國時間》、《十項全能》、《真假詩炒》、《水調歌頭》、《代筆情書》、《離鳩譜》、《小說.隨筆.詩》、《無語錄》、《從零到零》、《雅歌可能漏掉的一章》。小說文集有《上下卷》(與朱珺合著)、《日落的玫瑰》。


蔡爺於 1993 年獲選英國劍橋傳記文學中心第十屆名人,2003 年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2005 年獲北京民協授予中華優秀文藝家紅木獎,2007 年再獲北京教協授予「人民作家」金質獎章,2008 年獲北京文學評審中心授予終身成就獎。


蔡以瓦:《海浪》《玉壺》伴父安眠

DSC05615


蔡爺女兒蔡以瓦於會上憶父最後一面。那時蔡爺於聯合醫院病榻間不忘讀詩,讀蘇東坡的詩。蔡爺信主,面對死亡是輕盈和樂天知命:「要返天家了。」他說出《In His Time》,又大喊兩聲「哈利路亞!」凌晨一兩時呼吸漸滅,他悄然走了。


蔡女士指,這兩年陪父出入養病,感情更是深厚。兩人少談詩情,多聊家常便飯,工作瑣事,父的笑話。她送父一本日記簿,問他五十條問題,每日一讀其金句,仍是念念在茲。


蔡爺曾撰〈心上有一個人〉,寫下愛女小時初學一級鋼琴,彈一首《海浪》哄他入睡。那夜,蔡爺沉沉睡去。那夜,瓦兒的琴音猶在。


蔡女士現為音樂教師,將蔡爺 2000 年所寫的四言詩〈玉壺〉入韻譜曲,亦請其友人、合唱團團長 Amy 唱誦詩篇,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玉壺〉蔡炎培

瓶已不在

其土如故

感君一髮

中有碧裂

哀哀世人

莫之能見

但見紅塵

輕舟一葉

憐我芒鞋

還君赤足

露從夜白

莫問玉壺


鄭政恆:生死有時,路上再見


詩人鄭政恆以《生死有時》為題追悼蔡爺。他由占士邦系列最新電影尾聲,引用英國名作家杰克.倫敦(Jack London)的名言說起,帶出人生在世,應當活在當下。他追憶 8 月與詩人飲江到藍田探望蔡爺,彼時蔡詩人精神還好,沒想到成為最後一面。


鄭政恆形容蔡爺拓闊了香港詩的邊界、眼界、境界,是為「香港詩歌的拓展者」。他評蔡爺在五十年代的風格繼承前人浪漫唯美,六十年代步入其詩歌創作的高峰時期。蔡於 1966 年至 1994 年在《明報》任編輯,其時產出不少燴炙人口的重要作品,諸如〈弔文〉、〈七星燈〉等等。九十年代以降,又寫出以六七暴動為背景短篇小說〈鎖鑰〉,可顧名思義的詩作〈九七明信片〉,2019 年刊於《方圓》的組詩〈八九不離十〉,可見其時代觸覺。


鄭與蔡爺相交二十年,常在詩會相聚,不免思念對方出格的服裝打扮,如白馬王子的個性造型,以及他抑揚頓挫,在詩人群組中別樹一熾的朗誦技巧:「他投入到詩的世界和情感。」蔡爺是鄭敬重的培正學長,每一年都會於新春共宴,天南地北,講講新書,話說文壇,指點江山:「他(蔡爺)很真性情,非常感性,情感豐富澎湃,從他個人和作品上都感受到。」鄭唸出蔡爺晚年詩作〈大河源〉作結,念他的純粹,念他的本色,並語:「See you down the road.」


池荒懸:以聲史詩,音容宛在


隨蔡爺去世,他無可取代的招牌朗誦彷彿成為世間絕響。石磬文化社長、詩人池荒懸與詩人璇筠今年 8 月初曾到蔡詩人府上,攜同錄音器材為蔡詩人灌錄十首詩作。池憶述,當時蔡詩人精神不錯,對答如流,頭腦清晰,就每首詩有相當多的解說,「說得激動時仍是非常大聲。」池於席間播放數段蔡爺生前錄音,包括〈死亡冊上〉、 〈山中傳奇〉、〈弔文〉,並表示將於技術準備完成後,將蔡爺的詩作錄音陸續上載網絡,讓文友追思蔡詩人的音容笑貌。


〈死亡冊上〉(節錄)蔡炎培

醫院的廊下

天陰不雨

探病的絡繹於途

等死的沒甚麼好說

我兒我兒,等會把膏藥旗貼好


鐵鳥低飛

她默默出門面對暴民開山刀

密雲

戰爭的陰影並沒有過去


陳智德:焦點問題,詩之意志


DSC05641


在池荒懸誦讀〈青簡〉、〈車票〉、〈弔文〉後,鄧小樺論及陳智德文章〈語言的再造:論蔡炎培〉,指出除了觀察蔡炎培的音律、古雅根底等等,亦可以從先鋒、語言的實驗為面向評論他的文學成就。陳智德在文中分析,蔡炎培採用超於「三及第」式的民間語言,「以不正規語言達到反建制效果,因此其詩中的廣東語言非為娛樂,而具政治性指向」,他亦分析蔡炎培在六、七十年代詩中的政治,並非指向革命和批判,而是指向虛無。


陳智德發言時表示香港的詩歌,譬如新詩,的確較難理解,亦不是太多讀者熟悉,因此支持池荒懸等詩人以錄音等媒介推廣新詩。席間他捧起蔡炎培詩集《藍田日暖》,朗讀〈焦點問題〉。詩為蔡詩人 1965 年 1 月 20 日所寫,時年在臺灣中興大學畢業,令他思索回港後日子會怎樣?能打甚麼工?陳分析〈焦點問題〉是對詩歌語言本身的致意,亦是青年在人生轉捩時期留下對生命的思考:「他覺得新詩給予他一種力量,繼續走下去。」因此他願代蔡爺讀詩,與席間來賓共勉。


〈焦點問題〉(節錄)蔡炎培

一個獨腳少年留下三個足印

向海都是死水。向山都是囚牆

唯有囚牆近山脈。唯有死水遠波瀾

然而這僅是那人的把戲

一個憂鬱藝術神祇底偶然

偶然把你投入一面鏡子,鏡已裂

鏡中依然有你。你要破鏡重圓

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日


袁兆昌:詩情以外,書信傳奇

DSC05647


蔡炎培曾於《明報》任職編輯廿八年,是詩人、是文學人、也是媒體人,著有《明報歲月》。鄧小樺笑言作家、詩人、曾任《明報》世紀版編輯的袁兆昌「掹車邊」份屬同門。袁帶來一本上世紀的《蔡炎培情史》,朗讀寫與「上世情人」女兒以瓦相處的〈心上有一個人〉,以及前妻朱珺求愛點滴的〈放開雙手顯胸懷〉。


袁兆昌記得網頁供稱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此書,但他在偶然之下於佐敦一家風水書店尋見。袁接觸蔡爺詩歌以外的文字,發現他的表達和流露是如此毫無保留而不落俗套,一種類似「書信體」的表達,有助他發掘蔡爺的情感面向,是一種帶領和啟發。鄧小樺回應:「見文如見人」,讀者可從筆下見蔡爺瀟灑、好玩、多情的一面。


追訪文壇大家 港台光影留情  

DSC05656


追思會上放映香港電台電視部編導梁健邦於 2018 年製作的《華人作家 III: 蔡炎培》,重溫蔡爺一生寫字,錚錚寫了八十年。從茫茫少年到滄滄白髮,寫過四毫子小說和馬經糊口,詩始終離不開他的生命。瘂弦評蔡爺手筆是一種「香港的廣東話,帶著都市風的廣東話」,「蔡炎培的詩,是香港的鄉音。蔡炎培的愁,是香港的鄉愁。」蔡爺跟王無邪、崑南等老友晚年重聚,不諱在鏡頭前展現老頑童本色,大談報館風月,追憶舊雨故人,笑中有淚。


飲江、廖偉棠贈詩敬輓


詩人飲江在會上朗誦三首詩歌,包括一位廣州詩人的作品。他倆在手機互通消息,向粵語詩歌開拓者蔡詩人致哀音,對方寫下《百步之內憶蔡炎培教授》,交由飲江以氣勢磅礡之勢朗誦:「雅歌可能漏掉一章/但無法繞過你日落的玫瑰」。蔡爺走後,飲江寫下《那末,再會了》向故人敬輓。鄧小樺賞析詩中「大家」的一語相關,盡顯廣東話入文的玩味。


〈那末,再會了〉(節錄)飲江

See you down the road

呢度又嗰度

莫道君行早

此岸便是彼岸了


日落有最後的玫瑰

離離雅歌兼加蒼蒼

你將坐在上帝左手邊

佢地將坐在上帝右手邊

我想我認為這個老地方

大家都係咁話

你係大家

你梗係咁話啦


那末,再會了

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DSC05709


詩人廖偉棠廿多年前於「我們詩社」舉辦的詩會與蔡爺相知,詩人最愛吟詩作對,閒來無事就寫詩對話,鄧小樺評:「偉棠的詩捕捉到蔡爺的豪放風采。」


廖偉棠旅居台灣,無法親身赴會,在大會安排下以視像交流,相隔海峽向故人追思,詩人感時濺淚,向蔡爺送上一首仿〈弔文〉的〈弔文〉:「(蔡炎培的)〈弔文〉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他希望有朝一日回港,能夠與文友再見,為蔡爺掃墓。鄧小樺說:「香港作家的記憶,就是香港的記憶。」蔡炎培就是一闕香音,屬於幾代香港文人的香港記憶。


〈弔文〉(節錄)廖偉棠

你是輕輕地送走了我們

只留下香港,留下藍田,留下煙

然後是刀,是火,是鹽

是張燈結綵重開的宴

二零一九,二零二一

是無酒的海是無臉的天

然後是支、是離、是疏

是賦、是比、是興

接你接你的晚機返

接光,接塵,接我們的行路難

二零二一年九月六日


DSC05464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蘇麗真

素食女子,喜歡文字、電影、音樂、旅行、動物。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