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土壤中 文學藝術不斷生成:「蔬根蔬——展覽分享」講座紀錄

報導 | by  馮曉彤 | 2021-12-03

由香港文學館主辦,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會捐助,第七屆「香港文學季--親蔬」的主題講座「蔬根蔬——展覽分享」,邀來了藝術家劉學成、蘇詠寶及作家盧卓倫主講,由策展人鄧小樺、石俊言主持。五人來自不同領域,各自分享時代下創作的意義。


鄧小樺解釋「土有香,根有緣:文學× 視藝展覽」的字義時,指出「香」字既指使人喜愛的香味、也指香港是我們的「鄉」;至於根有「緣」本應是個「源」字,但她改成「緣」字,象徵一個不斷變化、生成、充滿可能的形態。故展覽取名「土有香,根有緣」,盼望文學與藝術的發展,也能在香港土地上自由生長。


遠走他方 留下藕斷絲連的牽掛


多次參展「香港文學季」的藝術家劉學成,本身也愛好文學,尤其是它與視覺藝術之間的轉化過程。「我回想過去的人如何理解視覺,當時沒有相機,李白見到山水,就會寫成詩句;後世的人讀詩加以聯想、潤飾,又在他們腦中投射畫面,變回視覺元素」,這種加加減減,正是文學和視覺藝術轉化的過程。


劉分析指,蓮有不同形態,例如蓮花、蓮子、荷葉等,視覺上具有多元樣;在傳統中華文化上蓮亦象徵很多涵意,例如君子、高潔、愛情。然而,在他讀完陳煒舜十首詩後,他歸納當中的共有性,發現十首詩都與「情」很有關係,於是創作了三對作品呼應。鄧小樺承接,指出文學季的理念正是如此自由對話的精神,為作家和藝術家創造對話點、一個交接,這並非要求考試中一問一答的死板溝通,而是將對話的觀念放鬆,締造出更多可能與想像。


談及創作理念時,劉說彼此相連的蓮藕絲象徵思緒、牽掛,一種「甩唔到」的情誼;寓意身在異地的港人,在情感上如蓮絲般繫結一起。他又形容,大部分朋友就像蓮一樣「匿埋喺地下」,暫時不能浮出表面;於是大家「好好休息,靜候時機出現」。


今次創作上,劉說主要是想回應縈繞自己的問題,形容作品帶些泥土氣息,不想太古雅或精緻花巧。鄧小樺也點頭認同,並分享是次文學季主題「親蔬」也是希望踏實點、趨向人文化(humanistic)。她指出傳統文學上,人與自然很接近,然而到了現代,兩者之間卻變得遙遠、有間隙。劉學成藉凸顯蓮的特性,以藝術回應現代議題,惟他慨嘆藝術與文學「趕唔切」。「是很慢的,建立是需要很多心力,我們不夠破壞快。」短短幾句話,道出現實的無奈。


05651030468852314


在非人性的社會 以溫柔擁抱時代掙扎


藝術家蘇詠寶是中藥世家出身,擅長將植物扣連生活。她一直探索城市變遷的議題,到了近幾年,她說不止如此——她希望加多一層意義,透視身份認同以致對未來的預想。蘇形容「2019年最熱熾的夏天」是其創作轉捩點,當時她感到困在畫室、困在身體中的感覺,直至今年創作〈有種日常〉時,她仍有那份情緒:「很想用暴力的刀、鉸剪、鎚仔,但最後,算啦,還是用溫柔的方法。」


她所指的溫柔方法,包括抽乾薑的水份、切成薄片、燒焦等,呈現對生命結構和體系的探索,甚至人的各種掙扎。與蘇配對的年輕作家盧卓倫,亦同樣希望書寫人的掙扎,儘管他起初試圖以不同角度切入「薑」這種材料。他認為,薑是大家家中都有的食材,如果沒有的話要馬上去買;然而,這麼近身的東西,但他做資料搜集時,卻發現自己甚麼都不懂,連老薑、生薑、薑母的分別都不會。他於是思考薑的本質是甚麼?食材或藥用?甚至,薑隨著不同時間,也會轉變狀態。


然而,他卻認為這些問題「不是自己的聲音,不是最想帶給大家的東西。」一直拖沓至某天,他讀到馬屎埔村關先生一家因為政府逼遷發展,於是送別神像的新聞,觸發他是次創作,直視粗暴的遷拆與高樓城市化,如何扼殺自然鄉村空間:「在這個非人性的社會,我更想捉緊人性。」


在小說中,他寫道:「經過多部推土機蹂躪輾過,眼下這片稀爛荒涼軟土只留下地政署人員的腳印。這裡再不會有集會,不會有示威,不會有抗議。未來,這裡或會變成豪宅,或會建成商場,或會成了只供炒買而不住人的奢華廢墟。」鄧小樺閱後,回憶以前寫收地議題是「小眾」,但自2014年後,不少香港作家對於各種社會議題的關注度大大提高,盧今次的作品更是能夠連接地氣。


盧卓倫正面直接地切入議題,惟讀者卻有不同想像——他說,有時寫得光明的作品,讀者閱後回饋時說寫得很黑暗;他寫得暗淡無光的文章,卻有讀者從中尋見盼望和祝福。盧引用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論」,認為文本是自由的,應開放給大家自行填補想像的空缺。至於小說題為〈留下來的人〉,是因為各人選擇留下的原因都不盡相同,他因此不想說明,希望讀者自行找到答案。


15139177637333212


絕望狹縫中 悄悄建立盼黎明

文學與藝術的功效,也許的確較慢,但這種慢,其實是可以把人類文明與思想拓展得很廣闊。鄧小樺引用法國哲學家德勒茲(Deleuze)所提出的「塊莖」概念(rhizome),意思是於地下水平延伸、生根發芽的植物莖之形態,就像一種不斷變化、生成、溢出自身界定的模式,比喻知識或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也會進行「解域化」,例如甚麼是香港、甚麼是文學等,這些疆界都會變得模糊。


除了德勒茲的理論,「香港文學季--親蔬」主題更建基於一種時代意義。策展人鄧小樺與石俊言以埋在地下的塊莖,比喻為現在港人正身處陰暗、不見天日。然而,儘管時勢險惡,但我們不必絕望。如同蘇詠寶所言,塊莖比根的體積更大,所蘊含的營養也更多,港人在暗處更要好好貯存能量,在寧靜的泥土中滋潤生長。


40678158429395084


最後的分享環節,一位白髮婆婆感謝香港文學館將文學與藝術扣連日常,使她深受感動。她帶著請求的語氣,促請各位文化知識界的朋友,在這個時代要堅守信念,努力把書本中的學問應用出來。鄧小樺就回應道,婆婆說得對,我們香港人以後無論吃的、閱讀的,都要很有營養,打仗時便用得著。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雨中的香港 見山還是山

散文 | by Sir. 春風燒 | 2024-09-06

路殺

散文 | by 曾友俞 | 2024-09-07

管他紅杏還是南北杏

散文 | by 惟得 |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