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閱讀和創作為人生帶來快樂的原因有二:一是表達自己,二是了解他人。」這是「地景‧人文‧寫作:中學生社區文學導覽」計劃主持人樊善標教授的話,正好概括我們參加文學散步、寫作練習、與作家交流等活動的目的,也為各位同學在公開考試以外,找到持續閱讀和寫作的意義。
十年・回顧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獲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資助的「香港文學散步」計劃,至今已經十年了!「輕鬆散步學中文」(2013-2015)、「讀寫我城:初中學生文學景點考察」(2015-2017)、「筆述我城他與她:初中學生文學景點考察」(2017-2019)、「趣寫文學足印:中學生文學景點考察」(2019-2021)、「地景‧人文‧寫作:中學生社區文學導覽」(2021-2023),從這些名稱可見,香港文學是豐富多姿的,不但有趣、而且輕鬆開放,各人都可以用筆寫述、憑心讀覽、以足印記。從我們遊覽過的香港地區來看,深水埗既有適合尋寶的鴨寮街,也保存我們親身感受街坊的熱情;上環文武廟既有鼎盛的香火,也有我們憑著蛛絲馬跡想像防空洞的隱秘;北區雖然有時被戲稱為大西北,但塱原農田濕地的白千層和揮動修長尾巴的牛群,一直在等待我們。至於土瓜灣呢?我們又怎會忘記在二零二二年底離世的西西。她以豐富的幻想能力和千奇百趣的比喻,為我們築構一道又一道的香港人文風景。
每兩年一次的活動,可說歷盡幾許風雨變幻。從不知道「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到習慣在活動前量度體溫和記錄檢測結果;從實地走訪各個文學景點,到熟練地用ZOOM考察地景風貌;從生病時戴口罩減低傳染機會,到見證全港「口罩令」的實施和撤銷;從真實看見導師和同學的親切笑容,到心領神會的眼神示意。人和人之間的直面交流機會可能減少了,然而同學對文學的熱情和投入,一點都沒有消退,且看每次的文學考察、創作成果分享會、創意寫作坊、公開講座等活動都一一滿額,我們便可以從中感受創作熾熱的氣氛和切磋的火花。此外,徵文比賽的投稿數量多,而且質量也高,有的獲獎同學現已是大學生了,還在持續寫作和發表,不得不說這項計劃是培養未來文學創作人才的踏腳石和試煉場。
以上的回顧只有個大概,畢竟十年之事難以用幾百字交代,而且參與五項計劃的師生為數不少,各人自有一個屬於自己既神秘又如詩如畫的園地。至於「香港文學散步」十年計劃的最後一個活動就是近日之事,還是可以暫時憑著記憶重述當天的情景。
大型公開講座
唐睿:藉著閱讀及親身體驗,學習並實踐文學創作
大型公開講座以「書寫少年文學地景」為題,題目既切合在座絕大多數聽眾的身份(中學生),也與兩位講者的書寫主題有關。唐睿老師曾在不同地方學習,對於如何表達「地景」自有一番見解。他從新蒲崗談到已經遷拆的啟德遊樂場(切合現時流行懷舊的主題),再由鄰近新蒲崗的黃大仙站談到下一個地鐵站鑽石山站的荷里活廣場(沒錯,近日備受關注的兇案現場)。正當同學以為可以聽到兇案的秘聞時,唐睿老師話鋒轉到「荷里活」的命名由來,並藉此帶出「文學散步」(我們親身了解「荷里活」嗎?) 、「閱讀文學地景」(我們閱讀過有關作品嗎?)、「書寫地景」(我們寫過這個地方嗎?)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寫作元素。設置這樣的懸念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同學很可能因此按捺不住去尋找香港「荷里活」的歷史,寫成一篇偵探小說呢。
麥樹堅:閱讀文學作品有助了解寫作的不足
接著演講的是麥樹堅老師。樹堅老師不但從事多種文類的創作,連合編的作品集都有「少年」二字,當然很清楚如何吸引少年的注意。他直接引用多篇與文學散步相關的文章,例如鍾國強〈騎單車四野馳行〉、王良和〈瀑布灣道〉、也斯〈書與街道〉、黃仁逵〈灣仔道上〉等,一來語重深長地點出同學對書寫地方(歷史、風物)了解的不足,並提供具體的改善方法。他以「拔子窩」為例,解說這個新界地名跟客家話「番石榴」的發音是相近的,讓我們都明白到創作不只是文字寫作,還與其他文化有關。二來這些作品與我們各個路線的選取篇章有相同也有不同,恰好可以互相配合和補足,然後便可再來一次又一次暢快又盡興的文學散步了。
三人對談:「少年」創作答難
對談環節由年輕作詞人雷暐樂先生主持。他的提問對參加過文學散步的同學來說,確實能切中核心:閱讀相同文章、遊走相同景點時,我們會否寫出類似的作品?樹堅老師以「航拍」為例子,講解選取角度的重要,這便很切合「少年」的日常生活經驗了。因此,我們了解到用年齡作為定義「少年」的標準未必十分準確,觀察才是關鍵吧,這亦能延伸思考文學的定義:我們可以擺脫既定文類的限制,發揮新意嗎?主持人又提問,我們寫作熟悉與不熟悉的地方時需要注意什麼?在座少年的眼睛都是閃亮的,未知是否想起某些文學散步景點,又或想到什麼地方考察?無論如何,唐睿老師的回答是很值得參考的:從各處發現生命力,陌生感也能成為寫作的素材。對啊,不怕俗套地說: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就從這裡開始吧!
「觸地生情」徵文比賽頒獎典禮
郭詩詠:文學創作VS應試技巧
《地景‧人文‧寫作:中學生社區文學導覽資料及創作集》已經出版,未能即時閱覽佳作的同學不用緊張,郭詩詠老師已具豐富的籌辦中學生創意寫作課的經驗,當天她分享了她及其餘兩位評判陳子謙老師和梁璇筠老師的評審心得,同學可以聽聽詩詠老師的發言,在閱讀這本作品集前先在腦海中做好與同學交流的準備。詩詠老師除了回應「觸地生情」主題,概述投稿作品既有「地」如旺角、尖沙咀,也有「情」如回憶童年經歷、細述日常生活等,還不忘提醒同學文學創作及應試技巧的差別,這應該是同學最切身的話題了,當然引發同學熱烈的期待。
她清晰地指出,創意寫作的重點在於uniqueness,這便是為考試而寫作的文章所缺少的;應試文章通常在結尾寫上正向的意義、意味深長的教訓等比較「百搭」的道理。為了讓同學更確切了解兩者的差別,她舉出一個常見的具體例子來解說:光顧小店能夠領略人情味。在座的同學可能或多或少在作文功課上想過或寫過相似的主題吧,所以一說到「小店」,大家便笑了。看來,同學都能領略到,太過老生常談的結論或太過人云亦云的取材,都是未能達到「獨特」的層次的。
十年・圓滿
樊善標教授在這個壓軸活動的開場時說過:「人生開首的十年、二十年是很豐富的。」這真是令人一記難忘的金句。誰說不是呢,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得到父母和老師的悉心栽培、同學的熱心幫助……在這十年的計劃裡,如果我們曾經參與過以上的文學活動,發現寫作和閱讀的樂趣,並能運用學習到的文學技巧,發揮更加豐富的想像力,繼續為香港各個地區的風景寫下屬於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個計劃便圓滿成功了!
參考資料:
1.樊善標、黃念欣、葉嘉詠主編:《地景‧人文‧寫作:中學生社區文學導覽資料及創作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2023年。
2.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http://hklrc.hk/zh-hant
3.香港文學地景資源庫
http://hkliteraryscenes.wiki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