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散步學認識香港與其他城市之間的文化探討和聯想——《城市散步學》讀後感

書評 | by  峰光瑰 | 2023-12-05

散步是一種很平常的日常活動,是一種讓自己心情舒暢的活動。或許你沒想過或嘗試過,散步也可以有意義地去做,以細微的眼光觀察自己所在的城市或鄉村單中每個角落,發現每個角落有趣之處。賦予這樣意義的人,他就是sampson黃宇軒。


作者在過去三年(2020-2022年間)的疫情期間無法到外地出遊,然而他想起香港有很多地方需要被人發掘和欣賞,他在這段期間不斷遊走於香港每個角落,拍下了很多照片,好好地記錄香港城市各處的面貌,而且黃宇軒也在疫情期間組織香港城市散步導賞團,帶著人們更好地認識香港這一繁榮都會,由此他寫出了兩本關於城市文化觀察的書:一本是《香港散步學》,另外一本是《城市散步學》(副標題:從香港作為起點),這兩本書一推出便受到極大好評,每個來港遊玩的旅客都以他這兩本書作為遊港參考指南,每個旅客跟隨他書中所記錄的蹤跡進行散步打卡,從中感受獨特的香港城市文化。雖然《香港散步學》我沒讀過,但我有幸從朋友處借來了他的《城市散步學》拜讀一番。


從《城市散步學》這本書當中我可以看出作者對香港十分熱愛,他認為散步是最好的認識和熱愛香港的活動,這點我十分贊同。他在書中以建築、路徑、空間、物件、信息和自然六個要素去探討香港的城市面貌,從這六要素當中一個要素來看各個不同且有趣的香港,讓讀者明白香港是一個很值得細味欣賞的散步城市,也在書中引申一個休閒而有趣的地理城市觀察理念。那麼我從書中理解到,假如我用他提出這六要素來探索自身生活或旅遊的城市,就會發現世上每個城市都是一個值得散步的城市,就是這本書的出發意義。


當我行走在自身熟悉的生活城市,或嚮往已久的旅遊城市當中(香港或世上其他城市),建築是我對某個城市的第一印象。作者在書中用一個非常典型的香港建築例子令到我有共鳴之處,這個例子就是香港旺角彌敦道的胡杜生行大廈,那大廈頂上的旋轉餐廳曾經是香港上流人士高級餐廳,現改為普通辦公室,為甚麼它使我有共鳴之處?是因為這類建築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廣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例如廣東省江門市僑都酒店,它頂上同樣有旋轉餐廳,至今還在運作。世界上第一個旋轉餐廳是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於上世紀60年代誕生,後期被日本建築師將其建築理念帶回日本,就吹起旋轉餐廳建築設計風潮,然而這個風潮在同期又吹到了香港,再從香港吹到內地,吹到內地已經是80年代初期了,由此說明香港建築設計曾經是內地建築設計的最好參考對象,從通過散步發現這鮮為人知的城市建築文化影響痕跡,也發現到每個城市之間都有建築文化交流聯繫,也印證了香港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以建築設計經驗和文化輸出到內地,讓當時的內地建築師們吸收了這些建築設計經驗再次利用表達。從城市散步可以瞭解到香港曾經的建築文化輸入輸出歷史,還有瞭解到其他城市的某種建築文化構成和影響。


在香港中環鬧市跟著書中記錄的蹤跡散步到力寶中心雙塔,這對未來主義設計巨柱並不寂寞,它周遭還有像寶劍般的中銀大廈,堅實樸素的和黃中心和像機器人般的滙豐銀行總部,各自互相輝映,或許可能瞭解到它們建築造型之間的風水建築及環境傳聞,但這類傳聞仍爲世人津津樂道,但這些建築物造型很好地塑造了香港的都市形象輪廓,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這種深刻的印象是從1995年香港旅發局的旅游宣傳片當中的建築鳥瞰場景留下來的。與其他城市相比,香港建築造型不單調,而且新舊建築物很融洽共處,比如建於1844年終審法院與周邊的鋼筋未來主義的高樓群並存在一起,終審法院頂部上的泰美斯女神像彰顯香港公平公正的獨立法治精神,未來主義的鋼筋高樓群展現出香港繁榮的自由商貿都市面貌,兩者互相襯托,展現出東方之珠城市自由公平公正的獨特之處。由此可見,從散步瞭解城市建築的面貌中瞭解到一個城市獨特的精神文化面貌。


最近人們很關心城市歷史建築保育,我很高興瞭解到北角皇都戲院煥發重生,而且出了相關紀錄片(《尚未完場》)。但在內地來說,城市或鄉村的歷史建築保育令人汗顏,依然是小保大拆,不該拆還是繼續拆下來,而且修舊不如舊的情況大有發生。舉個例子,開平市赤坎古鎮本來是很有人間煙火氣息的僑鄉小鎮,但被烏鎮改造旅游開發團隊改造後就變得過於商業,過去的人間煙火氣息被商業化改造後無情地熄滅,失去了古鎮的獨特人文靈魂,這點令到我極度心痛,有幸的是香港有嚴格的法律規條監管歷史建築保育,但回想起天星碼頭那樣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地標也難逃一劫,仍感到悲哀,從這些例子來看出香港或其他城市歷史建築保育還是任重而道遠,故此歷史建築保育也是城市散步學的重要任務,讓人從散步中發現和瞭解每個城市過去的故事。


無論每個城市的建築有何種特色,有何種功能,或者有何種建築文化設立或聯繫,無論海洋氣息濃厚而美麗的澳洲悉尼歌劇院,抑還是醜陋財粗而俗氣的廣州銅錢大廈,作者在書中認為建築在城市當中美不美這些並不重要,不需要用專業和權威的眼光來觀察香港或其他城市當中的建築,在散步中用何為美的心態來觀察,其實每個建築有可能都是一個城市重要的印象名片,也是個人的城市建築美學觀念。正如作者在建築一章結語所說:「當有一座也許無人捍衛的建築被清拆時,你心中會捍衛它,因為那是你散步時個人的發現。」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和相同的信息之處,相同的信息之處就是如書中提及到農曆新年時候哪間店鋪發出最遲啟市招貼的信息,這類節日信息在全世界有華人社區的城市是相當普遍,不同之處是這些啟市信息能表達到各自店家對市況內心認知期望和美學表達,從美學的角度來觀察發現這些農曆新年啟市招貼,就會發現有人喜歡普通電腦設計的啟市招貼,也有人喜歡傳統簡單紅紙手寫書法的啟市招貼。但我知道有些店家喜歡將這張農曆新年啟市招貼從農曆新年之處張貼到明年的農曆新年除夕之夜,才將舊的換上新的習慣,據聞這種做法可以有安店催財之功效,但我不知道香港或全球華人社區的城市有沒有這樣做。從這點可以看出有些信息或習俗可能是城市之間的文化習俗聯繫,這些有趣的信息或習俗都是從散步無形中發現出來的。


我喜歡書中提及到香港都市當中的塗鴉和深井這個鵝的地標,深井這個鵝的地標讓我想起了新會睦州的黃沙蜆地標,金黃色的黃沙蜆地標設計顯得非常有金屬味道,整體有點財俗氣,但在書中看到深井這個鵝的地標還顯得有點綫條美學典雅之處,這兩者同是鄉郊特產地標在美學角度的對比來說,可以反映出香港和內地的城市審美文化差異,這種差異更好地瞭解一個城市如何優雅地表達其獨特美學信息。最近香港塗鴉最出眾者是松島安,他那幾首玩世不恭的鹹濕粵語詩讓每個城市散步觀察者引俊不禁,但論字體的美感還是九龍皇帝優勝於松島安。他們的文字塗鴉讓我想起內地的公廁塗鴉,這些塗鴉當中夾雜著一些不良廣告信息,或許在香港某個偏僻的公廁也有同類的廣告信息,但無形中成為城市之間共同的次文化表達,這點還是讓我會心一笑。


喜歡港產電影的朋友到港遊玩可能會到電影相關的場景打卡,書中提及過中環的半山扶手電梯,作者每次在這裡乘搭扶手電梯時就聯想起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因為該電影有一場景在此拍攝,這部電影不只是讓人聯想到這個場景,還聯想到旺角90年代五光十色的霓虹夜市,再聯想到夜市霓虹燈光下品嘗著一個已經過期的鳳梨罐頭,空間、信息、物件和路徑之間的聯想關係很自然地勾起你所看過電影場景,也在散步此處中不經意地聯想起來。與電影《重慶森林》相比較的電影場景就有賈樟柯的《三峽好人》,《三峽好人》電影場景也有重慶獨特的山城霓虹都市夜景,所表達出來的同《重慶森林》的有同工異曲之妙處,香港和重慶這兩地在地理環境方面的相同之處就是山多,兩地的不同之處是在於飲食味道和氣味,其實飲食味道和氣味也算是每個城市散步學探索的一部分,但作者在書中是沒有提及到的,就如某個咖喱的氣味也可以讓你想起了九龍城某個火鍋店和或重慶大廈某層的印度餐廳,當你看散步到西營盤西邊街一條長窄的樓梯時,令你會想起電影《花樣年華》當中的長窄街景裏大排檔雲吞麵古早的味道。之所以從這點我可以認為食物味道和氣味應作為本書的補充要點。


無論從哪一個要素對某個城市的瞭解,都是城市散步學存在的意義,它的意義不單止在香港成功實現了,而且在其他城市也成功實現了,從而使更多人從各個文化角度來探索一個城市,它的意義核心就是城市人文文化探索。城市散步學的出現是因為我們深愛和認同一個城市的文化而來,此書希望更多人用散步的角度更加深入和更好地認識香港或其他城市,從而明白世上每個城市不只是一個枯燥乏味的石屎森林,其實有更多不同的城市角落讓我們值得探索和進行人文文化探討,也讓我們更好地瞭解香港和其他城市之間的文化共通和不同之處,就是從城市散步開始做起。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