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地區,以街道作為單位,邀請不同作家書寫他們親密而熟悉的街道生態,織出香港社區複雜多元的藍圖。香港文學館的《我香港・我街道》今年出版續集,加上副題「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顧名思義,是不單單由本地作家掏出其對街道的雜憶,更具創意地要求作家找出記憶中同名異地的街道,把香港的印象疊印到世界裡去。
「我們想探索街道書寫的觀察和反思的可能性,這是《我香港・我街道》兩本書想傳達給俾大家的信息。」作家、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鄧小樺說。
我的城裡有你的街
《我香港・我街道》續集雲集不少華文作家。澳門作家袁紹珊寫澳門的「天神巷」與香港的「天后廟道」,神佛名下是她遊走兩地的記憶。台灣作家胡晴舫比較紐約與香港同名的「第三街」;黃麗群寫她上環的海味店見聞,鄧小樺形容比起本地作者,她寫出了香港街道一份詭異的市井味。
「我們香港人不一定很容易寫到成日寫到,因為我們見慣了。而胡晴舫則住過不少地方,筆下寫過不少城市,又在香港當過光華文化中心主任。那些觀察與筆觸,都是源出於作者自身的經歷與記憶,只存在於他的書寫,這一個香港在旅遊書裡找不到。」
至於本地作家方面,有不少作者經常在外地讀書、旅居,近年來青年作家尤多。鄧小樺笑言,不知為何青年作家們大多都有一種「underdog」形像,讀起來往往聯想起住在劏房、雜亂、髒亂等波希米亞式生活群象。另一方面,她也指出青年作家較喜歡描寫自己身處的街道,反而日常走過的大街如彌敦道、皇后大道則較少人著墨。翻閱書中,如詞人王樂儀的〈城南道夏娃〉、馮敬恩的〈石圍角的那條斜路〉等,果然都聚焦其生活主要場所。
「而我最喜歡的街道是亞皆老街,以前住過那裡,大十字路口是我人生的一個標誌,在那裡也曾留下不少血和淚。」她說。
出口轉內銷
兩本《我街道・我香港〉都是由台灣出版社出版。鄧小樺認為,香港文學素來多「出口轉內銷」,平時如果直接集結成書在香港出版,宣傳和迴響或者比不上在台灣出版。「而且由於疫情,我相信今次由台灣出版,更加能夠擊中讀者的情感,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大家與世界各地的聯繫變弱了許多。我相信我們與其他人的連結依然存在。」
透過華文作家翻出一個記憶中的香港,加上不在香港出版,《我香港・我街道》有種無來由的漂泊感;而又對應著書中不少篇章的作者,目前都不在香港生活。一本由漂泊之人書寫紮根自身記憶的街道,是怎樣的體驗?
「香港人有種漂泊的因子在身體裡頭。現在更正正因為無法四處走,更加覺得那些漂泊因子真實存在,因為身不由己。」鄧小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