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Follow me】時差中跨地域創作 劇場《漂泊居留所》探問何以為家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7-16


水無形,無情,對人類文明時而賜予,時而剝奪。《漂泊居留所》以大水淹浸某個虛構港口城市作為主線,帶出「家」貌似穩定,實則浮游的概念,主創人員更是跨地域在時差中完成創作。導演陳冠而在香港執導,監製張嘉芸身在柏林、譚玉婷則在香港身兼監製和演員。訪問當日,譚玉婷才剛剛在大埔排練完。


「生活在海邊的城市不是我熟悉的經驗,但這是我父親很親密的回憶。我在之前的工作坊收集各位演員與主創居於香港,怎樣與水發生連繫,才發香港的大家都與水有過不同感官上的刺激」編劇、港法混血兒甄彩菱(Marie)說。


群象書寫 集體荒誕


細看《漂泊居留所》的劇情大綱,以大海倒灌島嶼城市為引,污水系統失靈,災難裡全城恐慌。有人掙扎去留,商家發國難財,已故哲學家在天上旁觀事態發展;市長則一心只顧新市政廳落成典禮。


「除了大家對生活在海岸城市的記憶外,《漂泊居留所》有我想做到的書寫方式。大災難之前,人要怎樣應對?有幾個我很喜歡的電影、小說,都是這部劇作的靈感來源,如智利作家波拉尼奧的《2666》巴西導演費侯的《殺戮荒村》(Bacurau,2019)。這些作品都用群象書寫,勾勒出在某個大命題下每個人不同的回應。」Marie說。


兩部作品不約而同來自南美。《2666》是波拉尼奧最後一本長篇小說,大量心理獨白使時間變得曖昧,各個篇章的人物相互呼應,指向發生於墨西哥一個虛構城市的連環殺人案,勾勒出城市複雜的政經腐敗、權力架構。《殺戮荒村》則是近年上映的電影,巴西偏遠村莊Bacurau德高望重的女村長逝世後,村子陸續出現魔幻而難以解釋的事情,背後卻牽涉市長候選人為選情意圖派僱傭兵滅村的陰謀。


香港柏林跨地合作


跨越地域與時間的差異,《漂泊居留所》成形於2018年,由監製張嘉芸、譚玉婷及編劇甄彩菱於柏林時共同策劃。譚玉婷回憶那年,正是自己到歐洲工作假期,「旅程上認識了很多不同背景的人,大家都在途上尋尋覓覓自己的夢想,但總會圍繞著一個中心點。就像我自己那年搬了十六次家,每次我都保留住一隻我很喜歡的杯子,想在旅程中找到一種安全感、歸屬感,一種像家的感覺。」


來自法國的Marie,父親卻是多年前來法國定居的香港人,外祖母則是二戰時從東普魯士逃難到法國落地生根的德國人。長居於法國,透過書寫一座海港虛構城市的劇本,她發現家的形成某程度如同海洋一樣,潮退潮漲,浮遊不定,一如《漂泊居留所》的英文名A Tidal Home。她覺得水帶有很複雜的面向,帶給人不同的感覺,故此《漂泊居留所》採用群象式的寫法,設計多達二十幾位角色。他們面對海潮來襲,各有不同應對,呈現出不僅僅停留於去或留的思考。


譚玉婷和Marie等主創一手一腳落實劇場期間,時差與距離無法避免。譚玉婷覺得眾人的距離好比讓創作發酵的過程,分工上可以帶來喘息空間,「因為有了這個時空差異,有時討論之後,各人各自有時間休息、消化,隔一段時間再與大家深化討論。」Marie則記得最初他們拿著劇本報名歐洲的劇場基金,得知中鵠時,時差關係她才剛在英國的家醒來,揉揉眼睛,隨即在房間開心大叫,手舞足蹈,然後再把消息發短訊給其他人。雖然跨越時間地域落實劇場,過程不無困難,但這是她覺得最深刻的經歷。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陳子雲

陳子雲。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曾任職網媒《獨立媒體》、《香港01》。現自由身寫作,管理Facebook專頁「InsKino」。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