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Follow me】從微小處捍衛生活 「物喜」解憂——劉芷韻與她的小店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7-10


「在最壞時候/懂得吃/捨得穿/不會亂」,黃偉文寫的《小團圓》,恰恰代表了詩人劉芷韻從「貘記」走到「物喜」的心境。貘記曾經座落灣仔富德樓、上環永樂街,物喜則藏身於東邊街一隅——都是售賣古董小器物,閒時辦展覽、辦講座。劉芷韻說開了新店後,最近有興趣叫朋友來辦村上春樹的讀書會。


「我不知在這個年代追求生活上精緻一點,是不是一件好奢侈的事。但對我來說就是時勢好差,心情好壞的時候,生活很緊要。」她說。


以物為喜


對古董或飾物有興趣的人,大多都會記得劉芷韻之前與拍檔陳傑開的「貘記」,而又掂量著新店名字,發音多少相似。她說「物喜」一名自己聽上去,也擔心會不會被客人以為「食舊名條水」,「我最初在臉書上看到一位朋友寫文章,提到『不以物喜』,那我就覺得我是反其道而行——物件令我快樂,握在手中令我安心。後來有和好些朋友討論過,但他覺得我根本不需要擔心,因為貘記是我過去的一部份,為甚麼要害怕,拒絕承認自己與貘記建立的關係?」


如果城市變得愈來愈單一,以物為喜,是生活的其中一種可能。劉芷韻說,因為疫情自己無法隨心去外國旅行,現時「物喜」有些貨品是訂購得來。然而以前她隨心情暢遊異地,去日本吃不時不吃的寒鰤料理,去台灣探朋友之餘逛跳蝨市場。不為買古董而旅行,而是隨心情逛街,直到見到心頭好,端詳一下價錢。久而久之,家中有大量咖啡杯、酒杯、碗等生活器具。


「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一些我喜歡的,愛用不同的杯,因為我喜歡喝酒,喝咖啡。試過有人問我能不能每天都用不同咖啡杯,一個月不重複,我就照做,結果家中有四十多隻咖啡杯,一個月下來都不會重用到。」她笑說。


美學追求捍衛生活


問到在今時今日,開設古董手作品物店,有甚麼意義?她覺得能夠買到喜歡的物品,放在家裡排列好,每天回家後見到它們,會有種「那就是我可以掌握的時刻」。


對生活有要求,是劉芷韻個人的堅持,她說到強忍眼淚。「永遠不要忘記自己對生活的要求是甚麼。你對生活有要求,就會對屋苑有要求,就會對外面的街道有要求,就會對社會的美醜善惡有要求。人對好些價值最基本的追求,是可以由美學開始建立。」


以前貘記有不少客人會和劉芷韻聊天,雖然兩人未必是深交,不知為何這個地方卻能讓人吐露大時代下的去留掙扎。香港再度掀起移民潮,朋友以後天南地北,紛紛在機場送別。而一個不熟悉的客人,也向劉芷韻透露了一些令她不得不走的心事。「有次有個客人來找我,說她要離開香港,不知道去哪裡,也不知道幾時回來。我連她真名也不知。我就說你安頓好之後,寄一張明信卡給我,也不必寫甚麼,讓我知道你安好就好。」願你在亂流下平安,另一句黃偉文的歌詞,相信大家活在當下的我城,都不陌生。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陳子雲

陳子雲。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曾任職網媒《獨立媒體》、《香港01》。現自由身寫作,管理Facebook專頁「InsKino」。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