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究柢,種菜無國界?香港文學季《親蔬遠近—本地菜與異地菜》講座記錄

報導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今年度香港文學季帶領我們游走於城市和阡陌之間,親近蔬菜,親近香港農業,親近吾土。我們天天食菜,端到桌上的一道菜,又是怎樣的歷史文化脈絡,區分了本土與異鄉,以致親「蔬」有別?拾起鋤頭深耕細作的農務達人周思中、與孩子歸園田居的詩人洪曉嫻,以及穿梭街市的煮飯婆、文字編輯饒雙宜,12月4日在一拳書館舉行《親蔬遠近》講座,深究本地菜及異地菜的源流命脈。


DSC_3733

周思中(左)、洪曉嫻(中)、饒雙宜(右)聚首一堂,從農務和文學角度出發,探究「本地菜」的二三事。(攝︰Johnson Poon)


本土異鄉有別?其實盤根錯節

DSC_3753

一身黝黑膚色是周思中十年田野勞動的印記。(攝︰Johnson Poon)


創辦「生活館」培植本地菜的周思中,在嶺大讀書時的博士論文,就是研究香港菜園發展。他指出較多人會同意,香港泥土出產的就是本地菜。如何定義「本地菜」?指香港人最常吃的菜包括菜心、白菜、生菜、油麥菜。事實上,單是生菜就有唐生菜、西生菜、羅馬生菜等等,走進菜種舖更可找到 20 種生菜的種子,如果要買「唐生菜」,反而要向店家查詢「意大利生菜」的種子;中國人講求好兆頭,更將其改名為「大利生菜」。生菜沒有可能原產自香港,我們又可否稱原產自異地的生菜為「本地菜」呢?


饒雙宜點出香港本地農產的供應量,僅佔整體供應約 2%(編按︰2020年漁護署數據為1.6%)。周思中回應指,現時處於低位的本地農產自給率,並不是亙古不變的。二戰後本地菜供應量一直爬升,直至 70 年代達至最高峰的四至五成,換言之香港農地一度供應全港一半人口的蔬食需求。當時的進口菜相當多元化,中國大陸、東南亞、台灣、歐美,顧名思義西蘭花、西芹的確來自西方,而大陸則較多輸出「硬頭野」,即是擺放數星期也不會腐壞的蔬菜,比如是薑、蒜頭、番薯等。


周又提到,現在我們明確區分「入口菜」和「本地菜」的對立,有著盤根錯節的前世今生。追源溯流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國實現改革開放,深圳成為經濟特區,在工業製造業大規模北移之先,香港的生意人和農戶看準改革開放先機,在寶安區一帶開設菜場,稱「來料種植」,大陸幅員廣闊,農地面積可以去到五百、八百畝田,令進口菜比例不斷攀升,造成現時主導供應量的局面。


周思中

手瓜和冬瓜,都是辛勤耕作的成果,得來不易。(生活館 Facebook 圖片)


周思中︰無形・Let it 糕】 一年一局


DSC_3726

洪曉嫻《天才的食桌》(攝︰Johnson Poon)


生活館 KIDS CLUB 聯合創辦人、現居鄉郊的洪曉嫻則從文學角度出發分析的蔬菜與本地的關係。她引述葉靈鳳於《香港方物志》中提到五十年代的香港出產西洋菜、筍、枸杞、芋頭、番薯、粟米等,西洋菜並非華南地區原生植物,而是鴉片戰爭時期由地中海傳入,名字已反映出它的「外籍」身份。粟米的原產地則為南美,以前香港出產的,大多是她不太喜歡的糯米粟,即是紫白相間的粟米。


周思中表示,多年前農夫以種植米糧為主。農夫種一季米,由播種到收成要四個半月至五個月左右,一年只能種植兩次;生菜只需 60 日左右,而且一年四季也可種植。至於為何種米而不種菜,是一個實際問題,因為當年農戶有田有地傾向自給自足,有菜亦未必有市。在家家戶戶未有雪櫃的年代,人們傾向種植較耐於保存的根莖類蔬菜,至於較易於變壞的綠葉蔬菜如莧菜、芫茜,則較難大量種植。


至於本地泥土產出的「本地菜」又是否「百分百」本地?周解畫︰種菜本無國界。從成本效益角度而言,由於田間有限,農夫很難親自為每一品種留種,因此大多光顧菜種店。本地一些上百年的老字號菜種店,本身都在大陸開業。蔬菜觀乎土壤和各樣生存條件,譬如通菜的種子不少產自東南亞︰「種菜並不是認國籍、而是認天氣、溫度、濕度、日照等。」


葉梗短而闊,形似湯匙。
粉嶺地區名菜鶴藪白,葉梗短而闊,形似湯匙,在六十年代末開始流行,至八十年代農業式微,村民棄耕一度失傳。(綠田園基金圖片)


因此狹義上的本地菜,就是在香港留種、培植出的獨有品種。饒雙宜所知道的「本地名菜」,就有川龍西洋菜、雷公鑿(打鼓嶺大釘苦瓜)、鶴藪白(粉嶺白菜)等本地品種。隨著上世紀本地農業式微,本地名菜陷於失傳。周思中說,近年漁護署曾夥拍民間企業追尋失傳的鶴藪白,街市仍有「學斗」白菜品種,但北上廣州,不少菜種也被聲稱為「鶴藪白」,於是官民合力搜購市面上各種「鶴藪白」,種完再到粉嶺鶴藪村取經,從生長形態、味道尋根究柢﹐向種菜的阿婆問哪棵才是貨真價實的本地名菜,「就像品酒一樣。」饒雙宜回應︰因此我們應該記住本地菜的名字,記住本地菜的味道,因為不知何日便會失傳。


洪曉嫻︰【字在食.香料】把芫荽放回人間


有心種菜菜不發 杜甫嬲豬鬧莧菜 


生菜

生菜有很多種,不是農夫也未必分得清箇中分別。(生活館 Facebook 圖片)


洪曉嫻從古今文學作品中尋找蔬菜的蹤影。劉克襄的《失落的蔬果》拾遺近百種野菜,包括西洋菜、蕨類等,台灣、日韓等地也以蕨類裹腹。漢樂府詩《十五從軍征》有一句︰「採葵持作羹」,根據清代植物學考詁,「葵」可能是冬莧菜,質感似羹湯。她又提到「五辛」之一的蕌頭,本字為「薤」(音︰械),今日去到街市說要買「薤」,相信沒有人能聽懂。


每一次種植也是一場實驗。洪曉嫻提到歷史上古人的失敗種菜慘案,杜甫曾就等了 20 天生菜也發不到芽的失敗,寫下《種蒿苣》一詩︰「野莧迷汝來,宗生實於此。」詩人感歎莧菜這些野菜、賤種不請自來就滋生於漫山遍野,就像時代奸佞當道,忠良無法生存︰「因知邪干正,掩抑至沒齒。」


務農十多年的周思中回應︰「生菜的種子如果新鮮,一般發芽在 7 日之內,(詩人)嬲豬是合理的。不過對專業農夫來說,七日都不發芽就『嗱嗱臨』再落過種啦!光陰會流逝的。」他指農夫非常依賴菜種店取種,因此他大膽推測︰「杜甫的生菜二十天也不發芽,可能是幫襯了無良的菜種商!」洪曉嫻笑指︰「所以『小人』是那些商人﹐而不是那些野莧!」


多年前曾遠赴寧夏視察菜心園的周思中,講述當地人喜種小麥、粟米、葡萄等,北方人不種亦吃不慣菜心,種菜心的是雲貴川山區的外省農民工,最後長途跋踄到南方人飯桌上。周思中笑指廣東人不自覺飲食習慣奄尖,但農民看得一清二楚,他舉例說一棵完整的菜心可長達尺半乘尺半,卻只收割出標準的 13 厘米。在席不少人都不吃菜心的黃花,怕有蟲、不乾淨,周思中解釋農戶也很怕黃花︰「因為看似老了,成籮無人吼。」菜心的生長周期可達 50 至 70 日,然而冒出花蕾不消半日時間,因此農民整天要望天打卦。洪曉嫻感歎︰「以後吃菜心時會感恩。」


饒雙宜︰新春街市掃貨錄


野豬

野豬突破生活館的鐵絲網,進入田裡覓食,農友上下加固鋅板圍牆,希望抵擋野豬的攻擊,捍衛本地菜。(生活館 Kids Club 圖片)


最近本應在山野生活的野豬頻頻出沒城中,咬傷警員,後來被漁護署大舉誘捕獵殺引起爭議。周思中說,野豬對農夫而言的確是禍,他的農田今年多次被「臨幸」,比如七月收割的早灶米就被「KO」一半,牠們更把所有本應十一月收成的晚灶米都給踩扁了,辛勤播種最後得白果。更何況近年香港的冬天愈來愈短,到 12 月底亦完全不覺得熱,高溫高濕不利耕作冬天菜,農夫不想撓埋雙手望天打卦,大多會「博一博」落種,最後收成還是聽天由命。「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饒雙宜感歎︰每一口本地菜都得來不易!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蘇麗真

素食女子,喜歡文字、電影、音樂、旅行、動物。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