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字遊行
字在食
專欄
詩歌
散文
小說
其他
評論
書評
影評
劇評
藝評
空間
歷史
理論
時評
其他
現象
單身動物園
專題小輯
教育侏羅紀
2018.回顧
2019.回顧
其他
如是我聞
好想藝術
專訪
無秩序編輯室
報導
現身說法
書序
其他
虛度年華
廿八
四六
三三
文藝風潮一take過
已讀不回
文藝Follow Me
藝文在線等
虛詞作者
聯絡我們
創作
評論
現象
如是我聞
虛度年華
文藝風潮一take過
虛詞作者
聯絡我們
書評
影評
劇評
藝評
空間
歷史
理論
時評
其他
單身動物園
專題小輯
教育侏羅紀
2018.回顧
2019.回顧
其他
好想藝術
專訪
無秩序編輯室
報導
現身說法
書序
其他
廿八
四六
三三
已讀不回
文藝Follow Me
藝文在線等
虛詞作者
鄧小樺
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文學放得開》主持。著有詩集、散文集、訪問集。
作者文章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鬼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8-06-28
大樹劉以鬯:創造的象徵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18-07-11
《狂迷驚魂》:真實好危險
影評
| by 鄧小樺 | 2019-01-03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噪音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8-06-28
【字在食.仁稔】初識人面
字在食
| by 鄧小樺 | 2018-07-16
被遺棄者烏托邦——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影評
| by 鄧小樺 | 2018-07-16
編輯的存在與文學的自由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19-01-03
寫給下一輪粗俗盛世的備忘錄——由《100毛》紙本停刊談起
時評
| by 鄧小樺 | 2019-01-03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癢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8-09-01
命運抉擇,疑是故人——小評舞蹈劇場X簡約粵劇《紫玉成煙》
評論
| by 鄧小樺 | 2019-01-03
【字遊行.台北】糕渣夢屑
字遊行
| by 鄧小樺 | 2018-09-21
嚴肅活潑,舉重若輕——談《文學放得開》2018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19-04-01
「視乎」展覽籌款︰災難來臨時讓我們更友愛
如是我聞
| by 鄧小樺 | 2018-10-26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的性感金庸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19-11-01
【無形.荷爾蒙】幸福.巧克力.無頭黑馬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18-11-21
喜歡《入樽》,其實是因為挫折
現象
| by 鄧小樺 | 2018-11-29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無處寄平安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8-12-05
【2018・回顧】少量星辰也成星座——2018香港文化出版現象概述
2018.回顧
| by 鄧小樺 | 2018-12-29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意在味外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01-04
《城巿行者日記》與狄雪圖的步行理論
藝評
| by 鄧小樺 | 2019-03-02
王榮祿去火星,我們是他的燃料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19-04-12
專訪:黃秋生,黐乸線
專訪
| by 鄧小樺 | 2019-04-25
【單身動物園】齊克果:結婚或不結婚,你都會後悔
單身動物園
| by 鄧小樺 | 2019-05-06
【無形.金牛座】前置詞︰珍重.金牛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05-12
韓志勳︰個人宗教,先鋒永存──崑南、蔡仞姿、何建宗三人談
報導
| by 鄧小樺 | 2019-05-27
【虛詞無形一週年】青春冷冽,老派善意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05-29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 一個數字,生存之痛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06-01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逃,四方八面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1-09-27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字宅的遠颺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08-01
【無形・Be Water My Friend】前置詞:文人Be Water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1-09-27
【教育侏羅紀】 教《倩女幽魂》的那一課
教育侏羅紀
| by 鄧小樺 | 2021-09-23
【無形・黑】前置詞:生命陰影,愛與恐懼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1-09-27
【無形.同志,跟住去邊度?】前置詞:思索,詰問,前進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11-07
困難時光中,美好的隱喻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12-04
放虎歸山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12-27
【無形.和你親】前置詞:親,不可能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12-31
【無形.和你親】蝴蝶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1-12-15
【無形.酒店有落】前置詞:迷霧裡有間大酒店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1-09-27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尖銳的愛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0-03-09
【無形.有人喜歡黃】前置詞:黃了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1-09-27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未竟之事——小記鐵樑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1-09-24
【無形:LET IT 糕】前置詞:糕糕GO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0-04-29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亂世靜微——卓翔《戲棚》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1-09-24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無痛斷捨離》:作為人的痛苦
影評
| by 鄧小樺 | 2021-09-24
【無形.夏至】專訪馬家輝《鴛鴦六七四》:弱男.滾友.命運是對手
專訪
| by 鄧小樺 | 2021-03-15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抽刀斷水水更流,已讀不回book channel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1-09-24
【無形・讀L】前置詞:正是小眾才讀書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0-07-01
【文學單身動物園】康德:一個人不必結婚,也可以成為婚姻之神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20-07-16
【無形・讀L】匱乏之書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20-07-24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書架的災難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0-07-29
【無形・偷】前置詞:這時候,讓我們鑿壁偷光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0-08-01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那些艱難與珍貴的異質,值得被歷史記住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0-08-26
【無形・如果,命運能選擇】前置詞:對不起我是否問了太沉重的問題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0-09-01
【無形・如果,命運能選擇】山洞的夢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0-09-04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你出來後,一定是個更好的人——給鄧建華的書和信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0-09-23
【無形.張愛玲分重作】前置詞:張愛玲:一邊朝拜,一邊重作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0-09-30
【無形.張愛玲分重作】張愛玲往何處去?——專訪宋以朗
專訪
| by 鄧小樺 | 2020-10-06
【2019文學季結集】《家,有處可逃》前言:有情的棲居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0-10-16
【無形.離留之間】前置詞:離開甚麼,回到甚麼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0-10-30
【約翰伯格《婚禮之途》推薦序】花朵與死亡的推論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4-26
【無形.占緊你卜緊你】前置詞:卜卜(書)齋,卜人卜時代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0-12-29
【無形.占緊你卜緊你】那些年讓我悲傷過的籤文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1-01-19
【已讀不回#32】鄧小樺:香港是我們的地方:陳智德《地文誌》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2-05
【已讀不回#33】鄧小樺:戀愛藥箱,拯救你的愛情——羅蘭巴特《戀人絮語》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2-11
【已讀不回#34】鄧小樺:我愛這樣的香港:《雷聲與蟬鳴》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2-19
【已讀不回#35】鄧小樺:錢啊!愛啊!——張愛玲 《金鎖記》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2-26
【已讀不回#36】鄧小樺:魔幻就是現實,孤獨就是共同:加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3-05
【已讀不回 #37】鄧小樺:燒腦!神作!正義!荒木飛呂彦《Jojo奇妙冒險》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3-12
【已讀不回#38】鄧小樺:如何成為一個更高級的存在: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3-18
【已讀不回 #39】鄧小樺:女人掙扎!黃碧雲《烈女圖》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3-26
【已讀不回 #40】鄧小樺:城巿的秘密:謝曉虹《無遮鬼》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4-03
《我香港,我街道2》編者序:他地在地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4-26
【無形・致死難與抗爭,緬甸】前置詞:怎麼說,緬甸,我們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2-06-01
【無形・致死難與抗爭,緬甸】據說是被我們啟發
詩歌
| by 鄧小樺 | 2021-06-11
【復刻出版】鄧小樺《斑駁日常》復刻新序:些許斑駁,亦成歷史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4-26
【無形.書有價書無價】賣舊書那些事兒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1-07-14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苦難世界連線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1-10-27
【無形・蔬泥】前置詞:蔬泥說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1-11-01
我眼中的好青年荼毒室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1-11-12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願望的真實,完整的療癒——《淺田家!》的精巧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1-11-22
保留不倫不類的香港魅力:訪許鞍華《第一爐香》
專訪
| by 鄧小樺 | 2021-12-02
【已讀不回 S2 #3】鄧小樺:自戀心理學:克雷格.馬爾肯《不用怕,自戀》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2-02-22
【已讀不回 S2 #6】鄧小樺:吃吧吃吧不是罪!弗羅杭.柯立葉《饞——貪吃的歷史》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2-03-04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這就是戰爭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2-03-13
《戳穿黑色的寂靜蹤跡——烏克蘭戰爭、文藝歷史與當下》編者序:對烏克蘭,曳光彈中的學習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4-26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仍然在呼吸都應該要慶賀,在一切都易被剝奪的年代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2-05-31
【新書】《文學看得開(作家篇)》前言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22-07-22
人人都同意稿費要加,但為什麼不成功?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22-10-17
【新書】《文學看得開(作家篇)》:林夕的執著與看破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2-08-25
稿費這回事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22-10-17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逆旅務實主義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2-10-28
【無形.2022,來不及好好告別他們】痛快倪匡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22-11-16
《SLAM DUNK》二十六年後歸來,井上雄彥的成長超渡
影評
| by 鄧小樺 | 2023-02-01
【無形.像西西這樣的一個女子】怎麼可以這樣快樂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3-02-22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可厭物的拯救——喜歡《媽的多重宇宙》的理由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3-03-14
狼戾廢人,精緻靈魂——訪黃秋生《白日青春》
專訪
| by 鄧小樺 | 2023-04-28
【無形・每次冥王星靠近的時分】冥王星筆記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3-05-17
【新書】《又一個時代》編者序:懷揣無數時代的陳冠中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5-23
【新書】《你道是浮花浪蕊》序——迤邐.刺青.沉香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6-05
【新書】《文學看得開(作品篇)》序——文學的世界:折映人心 時代共振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7-21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天道酬勤李敬恒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3-08-21
【新書】《文學看得開(作品篇)》:加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那樣巨大的孤獨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23-08-09
【新書】《文學看得開(作品篇)》:短篇小說:因為短而產生無限可能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23-08-18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
急急子
校園
閭丘露薇
熱門文章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中的「那座城市」
劇評
| by
黃宇軒
| 2023-09-19
這時這地,在香港創作香港——訪「叱咤903 THIS THIS展」策展人急急子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3-09-17
【虛詞・致我們終將遠去的校園】反鎖
小說
| by
譚棱欣
| 2023-09-22
編輯推介
「第二十屆香港亞洲電影節」十月開映 三觸目新作揭開序幕 邀宋康昊、役所廣司、岩井俊二來港會影迷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9-29
凝住的臉
藝評
| by 徐皓霖 | 2023-09-29
【新書】《危脆生命》——〈無限期拘留〉(節錄)
書序
| by 朱迪斯.巴特勒 | 2023-09-29
我們都是怪胎
小說
| by
盧卓倫
| 2023-09-28
《燈火闌珊》獲推薦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導演曾憲寧:「能夠代表香港是我的光榮。」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9-27
惦念著「如常生活」的我們:《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觀後
劇評
| by
鄧正健
| 2023-09-27
【無形・致我們終將遠去的校園】廁所的安琪兒
小說
| by
張欣怡
| 2023-09-27
《親愛的・柳如是》:國家興亡,名妓滄桑⋯⋯
劇評
| by 石琪 | 2023-09-28
《從前的我們》:每個移民故事,都有一個留下的人
影評
| by
黃柏熹
| 2023-09-27
【無形・致我們終將遠去的校園】小食部的此刻
小說
| by
劉綺華
| 2023-09-26
【教育侏羅紀】一次百感交雜的同學聚會
教育侏羅紀
| by
梁璇筠
| 2023-09-26
【文藝Follow Me】林奕華實驗劇場作品《艱辛歲月》探索日常與未來 演員金燕玲:每一天都很艱辛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3-09-26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革新港劇的美學取向
劇評
| by 查柏朗 | 2023-09-25
梁啟超身為祖國的敵人——《梁啟超:亡命》書評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3-09-25
《豐子愷》:張達明闊別舞台十二年之作 演活中國漫畫鼻祖善美人生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9-25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十五)
專欄
| by
小克
| 2023-09-25
「M+希克藏品:別傳」開幕 艾未未、岳敏君等作品探討90年代中國變化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9-22
歡迎光臨搏擊會
小說
| by
蘇麗真
| 2023-09-22
【虛詞・致我們終將遠去的校園】反鎖
小說
| by
譚棱欣
| 2023-09-22
悼米蘭昆德拉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9-22
從記者成為作者 自玫瑰化作薔薇——訪閭丘露薇
專訪
| by 王瀚樑 | 2023-09-21
藝術與史實差距三萬里?談《長安三萬里》的史實爭議
影評
| by 曾繼賢 | 2023-09-20
身處他鄉說我城 詠唱香港失散史——廖偉棠、黃衍仁主創詩劇《說吧,香港》台北重演
報導
| by 王瀚樑 | 2023-09-21
【無形・致我們終將遠去的校園】雜物房的忍耐
散文
| by 陳志堅 | 2023-09-26
重構自我的反思——〈怪我只敢做好人〉
其他
| by
姚慶萬
| 2023-09-20
戲寶作魔氈 讓新秀飛——訪粵劇名伶尹飛燕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3-09-20
【無形・致我們終將遠去的校園】 後台與東方三博士英靈
散文
| by
曾詠聰
| 2023-09-20
唯一的人就是所有的人——談張馨儀的藝術
藝評
| by 馮以力 | 2023-09-18
【新書】小傳記式的空間詩學——序周漢輝《地納於心》
書序
| by
廖偉棠
| 2023-09-18
詩四首:〈秘密〉、〈四幕日常〉、 〈真空〉、〈無雲——記慈山寺行〉
詩歌
| by 嚴瀚欽、鄭點、鄭偉謙、任弘毅 | 2023-09-15
【無形・文學館在他方】前置詞:理想在他方,永遠面對目前
無秩序編輯室
| by 無形編輯部 | 2023-09-27
支持我們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