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皮膚痕癢近年在城巿裡是這樣普遍,巿道上謠傳「只要商品提到能治『濕疹』和『失眠』,多少錢人們都會付」,任何有金盞花成分的產品都持續漲價,偏方神醫人人都知幾個。這是種日益普遍的困擾,及至城巿出現與濕疹相關的死亡事件,《星期日明報》已經做過了「癢」的專題。各式的癢,變得非常具體而現實,而始終來源不明。
《無形》要做「癢」的專題,乃偏重「癢」的不明確性——它是鮮明的感官觸覺反應,但指向不明,往往引發想像。梁璇筠的散文直寫自幼患濕疹的經歷,皮膚上具體的痕跡固然已是對主體的困擾,更甚者是別人從表象自行想像隱喻然後推論為各種「罪」。余遁是我們創刊後投稿相識的青年作者,神秘又非常博學,文章旁徵博引,中西古今典故紛呈,把知識舞動輕盈,讀來快慰。他寫癢,從皮膚說到心,從病寫到性。「癢」的神秘,既指向性也指向關係,青年小說作者林三維及洪昊賢之作品均然。林三維的文題〈摩登童話〉是反諷,指女同情人各自下嫁異性的傳統老土命運,「心癢」是記憶的連繫,關係在人心中最後的證明。洪昊賢本是「虛詞.無形」的記者,寫小說也見老練,有一種游走的結構︰介乎想像和現實中的「癢」,指向親密關係中的不明障礙,及魔幻般的災變。
今期很高興有崑南的訪問。崑南先生論輩份是文壇泰斗,所有人都是其後輩(訪問作者劉平也算是他發掘出來的);但他一直「為老不尊」,總搶先打破規矩,顛覆戒律,我稱為「永遠的逆子」。年逾八十他仍充滿創作活力,進軍英文小說,月前得到藝術發展獎的文學藝術組年度大獎,八十年代的作品《慾季》重印反應良佳——都說是無性時代、道德禁忌叢立,香港卻好像終於能夠理解崑南。劉平這篇訪問寫來十分流麗揮灑,不遜昔日港式雅俗互混的風格之高峰表現。
今期也幸得刊登青年評論者葉寶儀的長篇《空臉》評論。這是韓麗珠相隔七年再次出版長篇,也是雨傘後的作品,社會理應重視。葉寶儀的評論既有理論也有現實,方寸拿捏不俗,文字俊秀清明可讀。
《無形》年輕作者增加,也用心著意照顧前輩,整體而言竟有一種奇異的輕快。希望大家喜歡,時常賜稿,同時多上「虛詞」的臉書及網站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