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water, my friend」,其實不像是口號或標語,它往往更像是一個眼色,甚至連微笑都不到,只是嘴角輕輕的牽動,身體與身體之間在陌生和親密緊急轉換錯位的一下,跑吧,手足,齊上齊落,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和樣子。
「Be water, my friend」出自李小龍,既像真言,又似武訣,並且根本瀰漫著友愛的輕快。明明是一句有來處的句子,但,鋪天蓋地的運動席捲之下,見防暴拔腳就奔,一如身體的反應比頭腦快得多,我們先成為了水,才知道自己是水。
流水可鑑,相對於行動與TG group、催淚彈與速龍,知識份子的書單不免顯得太遲鈍;但踏入九月,我們能否有更多的自覺?於是今期我們有研究道家哲學的陸基洋,以道家上善若水的哲學角度,評論近期社會運動及政府表現——不但示威者要Be water,政府又何嘗不應試試Be water?智愚之別,可由此入。江祈穎也文也武,為文闡釋李小龍截拳道真義。羅貴祥與雄仔叔叔,各以故事說出運動的情感縐摺空間,這真是全民參與的運動,需要多少個敘事角度才能窮盡?
我們竭力令今期不那麼沉重,一如封面,頭盔人在水中浮泳,設計師話佢畫個陣都忍不住笑,我則一再要求「D煙要再大D」——因為它們是過期的。我們對無聊之渴求,水熊阿蟲完全GET到。何韻詩則是一種認真的輕盈:日日唸金剛經、晨起喝一杯暖水,終於堅強。
學習如水的柔軟,並不止在今次運動。本期有葉曉文的散文、羅樂敏的詩、夏曼.藍波安的訪問,均見三位作者在那無為無不為的自然之水,提取訓勉,或純粹的冰涼。降溫,讓我們延長戰力,不但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並且認知到,這是自由的靈魂,與獨裁極權之間,一場漫長的戰鬥。我們要Be water, 也要Be friends。
鄧小樺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虛詞.無形」及香港文學館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