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之時,七月書展還是擺出鐵定要搞的姿態,補貼了場租,許多小眾出版社也都準備入場。香港書展總以大堆頭、人流奇觀作招徠,抵抗了這麼多年的小眾文化社群也不得不接受,能讓全城大眾都認定七月是讀書的季節,畢竟難得——或者,出版與賣書的動能也不分黃藍……(眾怒視)只是延續2019年以來的政治動盪,大眾化的算盤還不知打不打得響,執筆時甚至還覺得今年書展還是有點虛幻。
今期「讀L」的題目,本意大家都應該明瞭,它是「毒L」的諧音——但把玩笑當認真的來做。我們採詞典的方式,邀請作者自選一個L字開頭的英文,再選列相關書目,成為獨特的書單。有人多列數本,如鄧正健的「Liquid」及鄧小樺的「Lack」;而像好青年荼毒室的「Lazy」和李達寧的「Left」,則只談一本。結果這堆書單,Lesiban、Left、Lack、Lazy,出來還是很非主流的小眾立足點:女同志、左翼、精神分析、無用青年,讀翻譯系出身的葉梓誦書單中的「Litanies」連google translate都理解不能。這很說明了《無形》的物以類聚、小眾大同、連結鬥陣。
竊以為,書本是讓人們認識自我、確立個體為先,先認知到自我相對世界而言必然的小眾與孤立,再有連結到更大世界與更廣人群的可能。
本期還有關於陳冠中《北京零公里》的筆訪。《北》是三十萬字的大部頭書,香港文學不一定能年年迎來這樣重要的著作,眾皆為作者喜。以前陳冠中說過,壞時代也可以生產好事物,正如戰爭時期可能有很好的葡萄收成,成為酒史上值得記住的一年。願,現在開始,就是這樣的時間,我們可以目擊到許多好的收成。
鄧小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