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書寫"

詩三首:〈唐樓的竊聽術:收音集〉、〈寨城〉、〈從倫敦場離開閱讀巴塔耶泛黃〉

詩歌 | by 王兆基,徐竟勛,侯蔽 | 2024-11-03

讀詩三首。王兆基以即興創作方式回應第四屆「齊人詩歌X藝術節」中的音樂表演,載浮載沉,不同物象齊鳴;徐竟勛寫在九龍寨城中打的一局麻將,寫當中的燃燒與毀滅,與歷史失散的節點;侯蔽在倫敦的夜中讀巴塔耶,侵襲者的偶爾闖入與離去回應情慾生命中的無信仰可歸。

【2024諾貝爾文學獎】令人懼怖的溫柔——關於韓江小說裡的叛逆者

時評 | by 韓麗珠 | 2024-10-16

韓國作家韓江獲2024諾貝爾文學獎後,韓麗珠憶第一次讀《素食者》時的驚詫,以及深深著迷於小說世界的魅力。她認為韓江的小說或是女性敘事聲音的極致,而所謂的女性敘事,是從陰性的角度,映照世界的誠實之音。《素食者》裡做夢又反復醒來的英惠,以誠實之身成為一面鏡子,反映了整個世界乃至生命之中環環相扣的殘暴,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她指出,《素食者》是關於反抗的故事,而且深信個人的力量。儘管是悲劇,但並不恐怖,魔幻的敘事方式,令讀者得以和小說世界拉開距離。但以光州事件和真實人物為藍本寫成的《少年來了》則令人無處可逃。韓麗珠說自己始終沒法讀完這本書,因為此書比《素食者》更充份地體現韓江文字那可怖的溫柔。因為溫柔,網羅並承受世間可以道出的苦楚。書中的抗爭者、被害者以及其家屬有多堅韌,所需承受的痛苦就有多漫長。在韓江獲獎後,出現了許多異議的聲音,韓麗珠很樂見於不同的聲音,認為這代表了韓江的小說不是課室裡的模範生,並非文學正統至尊。她願更多文學叛逆者作品能被世界看到。

2024諾貝爾文學獎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0-17

202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韓國作家韓江,是首位獲頒該獎項的韓國作家和亞洲女性作家。瑞典學院讚揚韓江「以激烈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性。」在公布結果之前的媒體報導及博彩榜預測,都認為殘雪與村上春樹是今年獲獎的熱門人選,韓江爆冷得獎,可謂出乎意料。虛詞編輯部為此組成小輯,收錄數篇討論文章。虛詞編輯部整理韓江的文學進路,簡單介紹韓江作品從根源的層面上隊生活的悲苦和創傷的回望,並呈現她理解政治運動、創傷以及寫作三者的關係;印卡翻譯Àlex Vicente在EL PAÍS發布的文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詛咒〉。文中講述,對於一些獲獎者諾貝爾文學獎是一種詛咒,認為得獎者獲得最高認可後便停止了自己專業上的精進,或因其壓力而失去了寫作的天賦。亦有人因為得獎而被曝光在公眾的視野之下,摧毀了自己的私生活;洛楓則從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一事出發,認為村上並不會獲得諾貝爾獎,既因其創作高峰已過,也因為他的書寫對諾獎的意識形態和權力機制而言並不討喜,認為精明的讀者應該跳出獎項的結果框架;韓麗珠憶第一次讀《素食者》時的驚詫,認為韓江的小說或是女性敘事聲音的極致,而所謂的女性敘事,是從陰性的角度,映照世界的誠實之音。她指出,《素食者》是關於反抗的故事,而且深信個人的力量。儘管是悲劇,但並不恐怖,魔幻的敘事方式,令讀者得以和小說世界拉開距離。但以光州事件和真實人物為藍本寫成的《少年來了》則令人無處可逃。

【2024諾貝爾文學獎】韓國小說家韓江獲獎:「不論所處的環境充斥著多少暴力,我們永遠都能做些什麼。」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0-12

瑞典學院在今晚公布,202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韓國作家韓江。瑞典學院讚揚韓江「以她那激烈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性。」(for her intense poetic prose that confronts historical traumas and exposes the fragility of human life.)諾貝爾委員會說,韓江面對歷史創傷和無形的規則,在每部作品中揭露人類生命的脆弱。她對肉體與靈魂、生者與死者之間的關係有獨特認知,並以其詩意和實驗性風格成為當代散文的創新者。有「次世代韓國文學旗手」之稱的韓江,1970年11月生於光州,1993年畢業於韓國名校延世大學的國文學系,現任韓國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韓江獲得大獎後曾在訪談中說自己是作家,兒子和女兒也是作家,這些成就都歸功於愛人。她更稱丈夫洪榮熙為「作家製造家」。他評價妻子是「每一個句子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對自己異常嚴格,具有驚異文學銳角、激烈文學追求的人。」 韓江作為當代韓國文壇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從更為根源的層面上回望生活的悲苦和創傷,筆墨執著地袒護傷痕,充滿探索的力量。在韓江的最新著作《少年來了》,從15歲的少年「東浩」出發,以韓國的「光州事件」為主題。從個體的生存處境到大議題的書寫,韓江她認為,如果不先深入挖掘這些黑暗醜陋面,最終可能一輩子都寫不出陽光正面的小說,於是決定以自己的方式,提筆寫下這個故事。韓江自言她不是那種會現身在政治場合的人,她偏好透過寫作的方式將思想付諸行動,而寫作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行為。在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示威活動中,韓江首次走入人群。她表示,「不論所處的環境充斥著多少暴力,我們永遠都能做些什麼。」

為消逝的歷史引渡,以身不在其中的眼睛尋找舊日魅影——專訪葛亮

專訪 | by 嚴瑋擇 | 2024-09-26

葛亮的作品中,無論是書寫歷史流遷的「家國三部曲」《朱雀》、《北鳶》至獲得第十屆「紅樓夢獎」首獎《燕食記》,還是將匠人技藝延伸到小說核心意念的《瓦貓》、《飛髮》、《書匠》、及由三聯出版的新作《靈隱》等,都能見到葛亮捉住一個將要或已然消逝之物,試圖將其留在歷史的刻度上。 葛亮認為典型的「民間」文化場域,以邊緣化的位置提供了歷史觀看的獨特視角。這一微觀的空間,它賦予了歷史上某一個時刻的準確定義,甚而超越了集體回憶這個概念。對葛亮而言,空間不只是語言,更是一種語法。「城市由街巷所組成,哪怕是開闆與跌宕的都會。悲喜劇交相輝映的背後,也包藏了砥實的人生。」在書寫香港城市的細節中,發現自己對香港厚重的情感。就像人站在海邊,當意識到潮汐來的時候,海水已經漫過腳背。 葛亮試圖透過眼睛追溯歷史,繼而成為歷史的在場者。他的新作《靈隱》根據近年教授殺妻案為因由而寫成,將重心放置在個體對歷史的折射。在《靈隱》裡他想探討的是個體於城市見微知著的意義。主人公在不斷的進行內心的拷問,也在不斷檢省自己的身份認同,同時不斷地梳理與應和他與這個城市之間的關聯。最後,提出人可被超越時間的物所引渡,從無知到所知。 「人對自己往往是等不起的,但人可以等物。當真正到了某一個節點,物得以和人相遇。人便有了託付與安放。」

杏仁糖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4-09-12

周丹楓用純粵語書寫中年婦女阿蓮的日常生活之困頓。女兒大學畢業後成為躺平一族,身無正職;家中老貓回應亦漸少。阿蓮一人面對家頭細務,對餐廳食客與清潔環境同樣看不過眼,阿蓮失眠,不懂如何言說心中鬱結。疫情過後,因餐廳年輕同事都被炒魷,阿蓮成為年紀最大的人,與年輕一代有代溝。生意也不復往日,在無客的下午,阿蓮想起與老公的往事,忽然感受到生活的空乏。

《背脊向天》書評:我們在看動物的時候,其實在看什麼?

書評 | by 梁璇筠 | 2024-09-11

作家梁璇筠認為,童年時的動物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講求快速和功利的城市,除了偶爾想起,我們似乎不再刻意記住它們。在近月出版的《背脊向天》裡,六位香港短篇小說家,以「動物」為題,各自撰寫風格迥異的小說。梁璇筠在每篇看見動物的命運,它們往往揭示了人類的命運,寫的是動物,但在在思考人類處境。

生命的變奏曲:從十七年蟬到倏忽黃蝶——論潘國靈《身體變奏曲》

書評 | by 江俊豪 | 2024-09-03

江俊豪評潘國靈的《身體變奏曲》,認為各短篇間既有自己的旋律,同時又逐漸匯集成一種「變奏曲體的小說」,而潘國靈刻意不依創作時序,採用變奏曲的分段結構,是為了對自身、生命、存在的問題作出扣問和追尋;自我與他者藉對話交流呈現多重面向,甚至上升至宗教層面,由此構成了多聲部的變奏。江俊豪進而回顧潘國靈過去結集的短篇集,發現他總會在變奏不定中尋覓一些恆定元素,也見證他如何堅持言身體必連繫上疾病,說疾病必心繫於我城。最後,當他重溫《存在之難》的自序時,猶如回眸那早過了十七年的蟬和倏忽黃蝶,令《身體變奏曲》的靈魂叫囂更見觸目驚心。

像旋律永恆——細讀潘國靈《身體變奏曲》

書評 | by 蔣曉薇 | 2024-08-26

潘國靈去月出版了他第八本小說,將自身病患經驗轉化,創作了11個獨立短篇,結集成《身體變奏曲》。著名作家蔣曉薇為此撰寫重磅書評,她以文本細讀的方式把書中的三個樂章逐一解構,找出身體書的母題及其變奏軌跡,也看潘國靈刻劃個人與時代的傷痕。她指出該書是一本構思龐大且思考慎密的作品,採用「奏鳴曲式」(Sonata Form)的結構,也是仿照米蘭昆德拉《笑忘書》的複調結構,將身體經驗提煉至藝術層次,側面記錄城市的變幻,即使沒有得到鎂光燈照耀,在身體承受磨難時,仍致力創造他的小說美學世界。

【卡夫卡逝世百年】猴子變成了人──卡夫卡筆下動物的自由與規訓

評論 | by Sabrina Yeung | 2024-07-02

班雅明就曾說:「卡夫卡的所有造物中,動物擁有最多反思機會。」Sabrina Yeung指出《變形記》的姐妹篇──〈致某科學院的報告〉,講述一隻變成了人類的猿猴給科學院做報告的事;〈一隻狗的研究〉講述一隻以人類方式去思考狗生處境的狗,兩者皆有人類的憂傷與焦慮、思維能力、心理特徵,並且都在思考自由問題。但Sabrina Yeung認為,牠們的自由之路其實是人類的被規訓之路,就如猴子為了籠外的自由,開始模仿人類,逐漸遠離本我,甚至獲得語言能力,讓主體進入語言秩序,卻依然難逃孤獨。

【卡夫卡逝世百年】無望的訴訟: 論卡夫卡的法律書寫(節錄)

評論 | by 張歷君 | 2024-06-14

【卡夫卡逝世百年】眾所周知,卡夫卡與菲莉絲的戀愛關係堪稱曲折離奇,在五百多封致菲莉絲的信中,其中夾有幾十封是給另一女子——格蕾特.布洛赫(Grete Bloch)的,如是者「形成了一種文學上的三角關係」,引致後來的他們在阿斯肯尼夏霍夫酒店解除婚約。卡夫卡在日記屢次稱之為「在旅館的法庭」,以詮釋自己與格蕾特的關係和位置。張歷君由此事件,借用阿甘本 (Giorgio Agamben) 提出的自我誣陷(self-slander)書寫,分析卡夫卡在《審判》的法律書寫及其「軟弱無力的自衛手段」。

邊緣與混雜:淮遠〈加拿大鹿〉的身份書寫

評論 | by 麥子 | 2024-05-18

香港身份問題,一直是本地文學歷久不衰的主題,又以上世紀回歸前夕的80年代尤為盛行。麥子以淮遠的〈加拿大鹿〉(1983)為例,展示當中香港身份建構具有「邊緣」和「混雜」的特質,及面對香港前途問題的無力感,而淮遠對香港身份在殖民體制下的反思,為後來建立主體的文化解殖運動奠定基礎,也是一個時代變遷的印記。

撿拾城市碎片,書寫當下的我們——周丹楓《喧嘩的碎片》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4-05-13

周丹楓第一本書《喧嘩的碎片》,由眾多記憶、臉孔、聲音的碎片組成,他在訪問提到嘗試繼承福克納在《我彌留之際》裡的反叛精神,提供一種自由閱讀的方式,亦談及到作為第一批網絡住民,現代人的虛無感與科技發達有著很大關連,這或許解釋了為何他說起自己比較喜歡理性克制的筆調,書中又不乏金句般的哲思。這篇訪問讓我們更認識周丹楓這位「橫空出世」的創作者,但他說不需要太認識我,「其實任何一個人,你探究到底都會變得膚淺。」

馬奎斯最後遺作《八月見》出版 首次以女性主角書寫生死愛慾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8

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奎斯(García Márquez)逝世至今十年,在其誕辰3月6日全球同步出版其最後遺作《八月見》(En agosto nos vemos)。書名遙遙呼應與妻子的生死之約,此作更是馬奎斯首次以女性主角書寫生死愛慾,繁體中文版沿用葉淑吟翻譯,由皇冠文化出版。

王潤華「南洋書寫」中的記憶與空間

書評 | by 陳慧寧 | 2024-02-08

王潤華書寫橡膠樹,華人就跟它一樣,在同一個時候被英國人移植到南洋土地上,然後紮根開花結果,為當地帶來文明與經濟繁榮。〈在橡膠王國的西岸〉裡,王潤華描述站在南洋歷史上第一棵橡膠樹下,內容提到一些具體的地點,這些地點往往勾起作家對童年往事和個人社會關係的記憶。這種情形似乎就如巴舍拉所說的把自己放在一個夢的狀態裡去,把自己放在一個日夢的門檻上,把自己棲身在過去的時光裡。也就是說,作家的記憶往往是與地志空間聯繫着的,而且是在生活的事件中存在着情節與人物的關係。因此,當他談論這個地方的時候,他就會唱起關於這個地方的思鄉曲,會寫下渴慕這個地方的詩句,就像一個戀愛中的人。

與疾病共存的書寫——與董啟章談《心》

專訪 | by 葉秋弦 | 2024-01-23

早前在〈以最大的熱情灌溉其中——與董啟章談NFT書〉談過《心》以NFT書出版的理由,以及傳統紙本書的局限,比較過兩者分別。回到創作本身,《心》是董啟章一部重要的作品,因為它以真實的血與肉構築而成,是作家談坦率剖開自己的心,讓讀者探入其中。

【文藝Follow Me】活著是,除非好好地學習如何與⼿機共⽣死——訪崑南《人間零度醉醉念》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4-01-12

去年七月,作家崑南出版「手機書寫」系列之二《人間零度醉醉念》,收錄30首他在手機上即「機」揮毫的詩。自20多年前起,崑南已經想寫「天、地、人」三部曲小說,現時「天」有《天堂舞哉足下》;「地」有《地的門》;「人」則醞釀多年仍未寫成,崑南說他寫了三分一,「但都不滿意,」於是在未寫成「人」字小說前,「我就想不如用『人間』代替一下。」

黎海寧「女性三部曲」壓卷之作《女書》再演 沿襲400年女性書寫傳統 糅合黃碧雲、西西當代文字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2-05

由西九文化區與香港舞蹈團合辦,國際著名編舞家黎海寧「女性三部曲」壓卷之作《女書》將於今年12月15日至17日於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再度上演。

【以巴詩輯】我們憑甚麼可以書寫,別人千年的仇恨與悽戚?

詩歌 | by 飲江、熒惑、李顥謙 | 2023-11-05

以巴衝突,別人的千年仇恨,我們憑何書寫?或許我們只能在世界地圖之上,祈求一分鐘的相擁。

【無形・文學館在他方】寫字人視角的文學策展:臺灣文學館及其他文學館舍

其他 | by 朱宥勳 | 2023-10-16

​2019年,我接到一個讓我非常興奮的邀約:位於臺南的「國立臺灣文學館」,要更新下一個十年的常設展,邀請我加入策展團隊,負責展覽文字的撰寫。長年以來,我一直是臺灣文學館的擁躉,每到臺南必走一趟;同一時間,我也心知肚明,過往臺灣文學館的策展有強烈的「學院氣息」,難以擴大觀眾群。如果能夠加入團隊,豈不是剛好能為我熱愛的館舍盡一點力?

卡爾維諾誕辰百周年:從經典到科學書寫

書評 | by 艾苦 | 2023-10-16

艾苦續說卡爾維諾,一生傳奇著作之多,其中有為人津津樂道的《看不見的城市》和《樹上的男爵》。在其文學評論的文章中,當提到自己的寫作理念,卡爾維諾往往喜歡從遠古的史詩說起,絮說自己結構主義的思想。但即使不從結構主義的角度思考,卡爾維諾還是鼓勵年輕的一代閱讀經典,寫下了《為何讀經典?》。

「我城我書」2023:以吳煦斌《牛》作嚮導 探索香港邊緣生態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0-16

從2019年起,社區閱讀計劃「我城我書」由香港教育大學的文學及文化學系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推行,繼2020年度的選書《我城》過後,因疫情而停辦一年。如今迎來第四個年頭,挑選了香港作家吳煦斌的短篇小說集《牛》,早前已展開一連串中英雙語、線下線下活動,引發大家想像更多城市之外的空間。

關於表演書寫,三種可能的意圖

散文 | by 雷暐樂 | 2023-10-05

在書寫前,雷暐樂嘗試思考本文的意圖,亦即「關於表演書寫,三種可能的意圖」的意圖。但只要把它書寫下來,這就成為書寫本身,所以書寫的意圖無法說起,因為它可能並不存在。不過我們可以想像活在時間之上,時間因而將我們載往遠方,使一切發生過的事都變得零碎和模糊;那麼作為觀者,書寫非關表演的可能,又是否存在?譬如在記憶裏,蒐集計劃過程中產生的每段書寫,重現表演或表演以外的,也許有一絲可能,得以講述一切到底發生過什麼事。

樹木之美──西西〈土瓜灣敘事〉的自然書寫

書評 | by 葉嘉詠 | 2023-08-17

在西西作品的研究中,《我城》、《美麗大廈》的城市書寫,《哀悼乳房》的身體書寫等,都是熱門的課題,但較少人關注西西作品中的自然書寫。雖然《縫熊志》、《動物嘉年華》的動物形象已為論者留意,但自然書寫的範圍頗廣泛,除了動物,還有山嶺、海洋、植物等生態環境與生物,都屬於自然書寫一類,而西西作品中的植物,尤其是樹木,暫時還未有深入討論,葉嘉詠以〈土瓜灣敘事〉為例,嘗試為西西研究提供另一角度,展現西西作品中自然書寫的特色和價值。

如何譜寫黑暗時代之歌?——「書寫災異的時間」勞緯洛、葉梓誦對談《崩末》紀錄

報導 | by 陸景揚 | 2023-08-16

早前文學館邀請到小說《崩末》作者勞緯洛與《字花》執行編輯葉梓誦對談,以「書寫災異的時間」為題,圍繞這本以災異為題的新出版小說,顯現勞緯洛思考黑暗時代的歌如何唱的歷程路徑,也分享兩人平時在文學創作的思考歷程,以及對於當代文學方向和災異書寫的看法。

苦難中的痛感覺醒:記「無遮之鬼,災難之書——社運後女性書寫」座談會

報導 | by 李紹基 | 2023-02-20

在早前舉行的台北國際書展,謝曉虹和鄧小樺就著「無遮之鬼,災難之書——社運後女性書寫」為題,抒發作為女性作家,在社運之後,如何以當中的觀察為書寫題目,並分享當中虛構與寫實間的平衡處理,並與本次講座主持、也是一位女性作家的楊佳嫻,從橫跨港台兩地的視野,帶出兩地作者在不同的處境中,文學觀點和處理上的差異性。

筆訪三青年詩人:李顥謙、枯毫、嚴瀚欽——書寫時代,直面自己

專訪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1-31

香港青年詩人對社會詩事的感觸,屢屢寫出個人化的視角與獨特風格,「虛詞」編輯部邀請去年同樣出版了個人第一本詩集的幾位作者進行筆訪,包括李顥謙(《夢或者無明》)、枯毫(《史後生物》)與嚴瀚欽(《碎與拍打之間》)。有份共同協力完成《史後生物》詩集的Harrison Wong,亦從設計師的角度參與是次筆訪,各自分享出版詩集的意義,也談個人詩作與時代的距離,以及對詩集獎項的一點看法。各位的答案於同一題目下並置,以見參差的對照。

【浸大文學院線上演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朵卡萩:「書寫是在我內在一場無盡的對話」

報導 | by 沐羽 | 2022-11-30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日前(22/11)邀請了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朵卡萩(Olga Tokarczuk)進行線上演講,這位波蘭作家亦有就其文學創作,與浸大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 Dr. Patrick Holland 作對談,沐羽聽過線上演講就此稍作紀錄。

悼城市理論家Mike Davis——書寫城市和空間,要有一種態度

其他 | by 黃宇軒 | 2022-12-08

作為全球知名的公共知識份子,Mike Davis寫過十多本有無比影響力的書,揭露有權有勢的力量,如何重塑城市空間、重塑我們生活的環境,也深深影響著城市研究者黃宇軒,並將繼續提醒著他,書寫城市和空間要有的態度。

【2022諾貝爾文學獎】在至痛摯愛各種之間,我們書寫——論安妮・艾諾的文學風格

散文 | by 白樵 | 2022-12-08

沒有陰道,亦無子宮。我的身體是座荒涼的空城。它未曾等待,與迎接任何事物。它唯一的作用,是排斥。身為創作者,貫穿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作品的最大特質,許是「共感」(l’empathie)。將自我溶解於群體,用串連起的複數經驗感同身受,在不同的生命節點,叩問當時對應的政治經濟,與法律情境。異秀之人必然無比挑惕,有甚至近乎偏執的完美主義。安妮・艾諾此方特質,或反映在她回覆外界評價其作時所貼上的任何標籤分類。

【2022諾貝爾文學獎】書寫是死與生的創造──安妮.艾諾《Happening》

書評 | by 黃柏熹 | 2022-10-07

安妮.艾諾(Annie Ernaux)大熱當選,成為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黃柏熹細讀其半自傳小說《Happening》(L’événement,中譯《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形容小說是以「敘述」(narrative)為目的,讓記憶和回憶的過程──包括所有遲疑和內心掙扎──都得以被赤裸呈現的書寫。赤裸的意思是,它總是分心和分裂的,這邊廂以冷靜的口吻敘述往事,那邊廂在剖析回憶之於自己的意義和其不可能性,突然停頓又重新開始。

英國國家詩歌比賽最年輕冠軍!19歲劍橋港生書寫離散:「能寫這詩是種特權」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4-01

2021年「英國國家詩歌比賽」(National Poetry Competition)公布得獎名單,來自香港、正在劍橋大學修讀經濟系的葉晉瑋(Eric Yip),憑《Fricatives》這首詩作脫穎而出,更以十九歲之齡,成為該獎項自1978年頒發以來,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得主。藉著此詩,Eric希望能審視我城轉變,以及伴隨而来的憤怒、沮喪、離散的內疚情緒。

我自求我道:書寫周耀輝

其他 | by 洛楓 | 2022-03-21

雖以流行曲歌詞為題,但洛楓形容,新著《獨角獸的彳亍:周耀輝的音樂群像》是一本學術味道濃厚的書,既不想做坊間那種所謂「詞評」的短篇文章,同時亦不是想神化周耀輝或做「明星研究」,而是要從音樂、字詞、嗓音、歌手形象、工業體制,到歷史、性別、文化、媒體、文化身份和社會學的分析,借一個詞人研究去建構香港的流行音樂論述。

回應當下,超越時間限制的書寫——鄧小樺 X 何雪瑩「斑駁療傷,理論日常」讀書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10-27

香港文學生活館早前與獨立出版迷你書展主辦「斑駁療傷,理論日常」讀書會,作者鄧小樺與城巿研究者何雪瑩,在評論人江祈穎的主持下,跟一眾讀者相聚富德樓,漫談在書寫中如何讓昔日與當下對話,亂世之下怎樣面對挫折與療傷。

《我香港,我街道2》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7-25

香港文學館的《我香港,我街道》今年出版續集《我香港,我街道2》,加上副題「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邀請不同作家書寫他們親密而熟悉的街道生態,織出香港社區複雜多元的藍圖,而多位評者如鄭政恆、葉嘉詠、崔舜華等,都從書中篇章回望自身對這一座城市的想像。過去一年,香港社會以至全球或已改變甚多,但作為離散的共同體,各地的華文寫作者都有著某種精神維繫,節同時異,初衷不改。

【文藝Follow me】華文作家共書香港街巷 香港文學出口轉內銷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7-24

不以地區,以街道作為單位,邀請不同作家書寫他們親密而熟悉的街道生態,織出香港社區複雜多元的藍圖。香港文學館的《我香港・我街道》今年出版續集,加上副題「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顧名思義,是不單單由本地作家掏出其對街道的雜憶,更具創意地要求作家找出記憶中同名異地的街道,把香港的印象疊印到世界裡去。

【文藝follow me】一個女人的關係、生活與詩——訪Milo《不要在我月經來時逼迫我》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5-22

訪問Milo(謝曉陽)新出版的詩集《不要在我月經來時逼迫我》,本來以為會聽到很多女性主義詞彙、身體自主等的理論,沒想到她這樣的一個女子,其人如其詩直率坦誠。現代香港女子日常,她選擇以詩把潛藏許多日常語言或經歷裡壓迫,或親密關係,或街上偶遇,一一毫不保留地以詩道出。

讀石黑一雄新作《克拉拉與太陽》:談機械人和未來書寫

書評 | by 艾苦 | 2021-04-22

石黑一雄獲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克拉拉與太陽》,一個太陽能機械人的故事,引起了文壇的廣泛討論。機械人可以成為人類嗎?石黑一雄並沒有回避這些問題,但同時,他亦沒有想要以科學和理性的角度回答這類問題。小說以有人類長相的機械人克拉拉為主體視覺,小說有趣的地方是,它正好提供了「機械人書寫」的實驗。

【文藝follow me】如何了解一條街?陳苑珊、陳芷盈、黃思朗寫軒尼詩道故事

文藝Follow Me | by 楊喜盈 | 2021-04-09

由香港文學館策劃嘅《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相信唔少人已經拎到啦﹗今次文藝follow me 邀請咗結集入面訪問上海三六九的思朗,訪問報紙檔嘅芷盈,同埋作家陳苑珊同大家分享背後故事,唔好錯過呀! #軒尼詩道 #香港文學館 #陳苑珊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 #街道 #書寫 #訪問 #上海三六九 #報紙檔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文藝follow me】理解情緒不是練習,而是體驗。——訪問馬傑偉

文藝Follow Me | by 楊喜盈 | 2021-03-29

馬傑偉出版嘅《七情上面:苦難時代的情緒自覺》,入面輯錄咗馬傑偉同唔同有情緒問題嘅人交流。睇呢本書,會理解到每個人生活面對嘅困難,以及發現自己未知嘅領域。如果有興趣就唔好錯過今集文藝follow me﹗ #馬傑偉 #七情上面 #苦難時代的情緒自覺 #情感 #潛意識 #書寫 #榮格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恰如其分的書寫——孔慧怡《尋找聲音》

書評 | by 陳芷盈 | 2021-01-27

坊間關於「如何寫小說」的公式很多,無論是「用英雄旅途來開頭」還是「劇情發展到死胡同怎麼辦」,由情節、對話、處境、人物、氣氛、伏線、主題到如何尋找靈感,每個環節都無所不包,無遠弗屆。孔慧怡的短篇小說集《尋找聲音》卻反其道而行,她的寫作工具只有一個——聲音。

時代的文體與書寫困境——李智良、郭詩詠、張歷君談《渡日若渡海》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1-18

早前九龍城書節夥拍香港文學生活館在網上舉辦了講座「時代的文體與書寫困境」,邀請了李智良、郭詩詠、張歷君就《渡日若渡海》作出了深入的討論,同時也探討了當中的引文、主客體等議題,讀者可以透過講座更了解到作者寫作時的心路歷程。

【文藝follow me】書寫《幻愛》之後——訪問蔣曉薇

文藝Follow Me | by 楊喜盈 | 2021-03-29

人氣小說作家蔣曉薇繼《幻愛》之後再推力作《秋鯨擱淺》!今集文藝follow me 有曉薇同大家分享創作心得,講下自身思考身份既經驗。想睇曉薇既甜美笑容就記住睇今集文藝follow me啦﹗ #蔣曉薇 #秋鯨擱淺 #幻愛 #小說 #劇本 #家 #新移民 #書寫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文藝follow me】書寫時代,文學的回音——訪問李智良(下)

文藝Follow Me | by 李卓謙 | 2021-02-22

李智良的小說會引用唔少資料,呢樣係關於佢寫作既道德思考。呢種「open source」既精神值得人尊敬。作家如何以文學回應社會、文學在社會扮演甚麼角色呢? 如果大家想知智良點答,就唔好錯過啦﹗ #李智良 #渡日若渡海 #文學 #疫症 #精神危機 #城市 #香港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文藝follow me】蜂鳥出版開書店:「希望給人一個寧靜的空間」

文藝Follow Me | by 李卓謙 | 2020-12-23

香港搞出版從來唔容易,呢一間獨立出版仲可以上樓開書店添﹗今次邀請到蜂鳥負責人Yannes分享下蜂鳥既理想,點解仲要出書呢?提提大家,佢地係今年六月已經開始係PMQ有限定書店,想支持吓既書迷唔好錯過啦! #蜂鳥出版 #香港出版 #書店 #獨立出版 #PMQ #藝術 #創作 #書寫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文藝follow me】書寫城巿:疫症時期的精神危機——訪問李智良(上)

文藝Follow Me | by 李卓謙 | 2020-09-18

李智良的文字將城市生活的壓迫焦慮剖開,讓人直視瑣碎重覆的日常中的暴力,它引起共鳴,因為和我們的經驗如此接近。在疫症之下,我們被逼接受一種新日常,智良認為,在新秩序下原有的社群感似乎漸漸萎縮……

路翎的「落後書寫」: 讀宋玉雯的《蝸牛在荊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

書評 | by 張歷君 | 2020-07-21

研究路翎,縱然是個難度很大的題目,但張歷君的這篇書評,卻認為宋玉雯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研究報告,推進了學界對胡風和路翎的既有研究,並嘗試大膽建立一種另類的現實主義文學觀。

【無形・讀L】「歷史本身何曾有逗號句號」——筆訪陳冠中《北京零公里》

專訪 | by 無形編輯部 | 2021-03-15

總之要填補心虛,對自己說我在北京住了超過二十年了,該可以合格領取書寫北京的入門證了。

廢墟探索者「香港隅地」:探索/保育兩難全?

專訪 | by 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 | 2020-08-03

黎寧(Alex)本身只是個跟普通香港人一樣喜歡旅遊的青年,但外遊總有厭倦的時候,三年前參加了一個廢墟探索的活動,始發覺香港原來都有很多具有特色的地方,自始投身到虛墟探索者的行列,在臉書開創了名為「香港隅地」的專頁,分享探索廢墟時拍的照片,亦會附加這些建築的歷史背景、建築特色等資料,意外獲得不少回響。

方梓《誰是葛里歐》書寫花蓮風貌——台灣女子收集的夢剪貼簿

書評 | by 沐羽 | 2020-05-08

細描也許是一種老套的方法,甚至可以馬上使人聯想到無聊與瑣碎,但在《誰是葛里歐》裡卻能變化出另外一種味道,那是意外之喜。

《你看港街招牌》:燈熄了會更發現你存在

報導 | by 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 | 2021-09-24

招牌是構成街道風景重要一環。近年招牌愈拆愈少,而講招牌的書就愈出愈多。是否「燈熄了才更發現你存在」?密集的霓虹招牌曾經是香港街道的特色,甚至啟發了日本九十年代cyber punk裡各種異色風格美學,著名的《攻殼機動隊》亦可見以香港街道為藍本的空間,時至今日,那種滿街霓虹的輝煌景象可能已經不再,但我們仍能從舊照片與書籍中瞥見那時代的一鱗半爪。暫且撇下懷舊的視角,放眼今天的街道,只要我們細心觀看還是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切入點。招牌識得睇,都可以好好睇。

發現地景與民俗建構——從《我香港,我街道》的地區書寫說起

書評 | by 李薇婷 | 2020-03-04

從策劃的概念開始,《我香港,我街道》的作者群便有意從地區「發現」風景,書內共十六篇小說過半數提及香港的房屋,大量掌故、歷史、風俗的添加,小說的敘事雖然容易受到阻礙,但這種有意為之的資料的充實,卻使這些作品擁有強烈的建立民俗志的意味,將「發現」的風景進一步脈絡化與歷史化。

語言的外在與視差的反思:香港文學和香港文學批評的外邊思維

理論 | by 張歷君 | 2019-05-30

是次「書寫城市的虛實軌跡」研討會請來唐睿博士、張詠梅博士和關詩珮教授等三位學者,分別從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葉靈鳳和李察梅遜(Richard Mason)的作品和翻譯入手,帶領我們探討三種不同的書寫和想像城市的方法。

讓動物帶我們重獲希望——讀吳明益《苦雨之地》

書評 | by 沐羽 | 2019-04-25

繼承著過往的自然書寫脈絡,吳明益的新書在這段楔子裡已經預示了他將進行的工作:自然—文學—夢。如果說這三項元素在過往作品裡都反覆出現過了,《苦雨之地》的自然書寫讓讀者更明確感受到動物的在場,牠們佔據了極其重要的敍事位置。

空間化的歷史詩學——再談《盧麒之死》

書評 | by 楊焯灃 | 2019-04-03

這次想談的是黃碧雲《盧麒之死》的、我姑且稱之為「空間化的歷史詩學」。如何不以時間而以空間為主軸去思考歷史書寫?

【無形.虛擬關係】黃麗群︰我喜歡走路,但不喜歡出門——奇觀香港及靜止台北

專訪 | by 沐羽 | 2019-03-27

我記得黃麗群寫過不喜歡出門,但沒想過到香港接受訪問時,還是會把場地拉到自己的房間。她說她今天應該不會離開旅館,如此堅決,我完全被這股不出門的決心所打動。出版了小說集《海邊的房間》、散文集《背後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的她,曾任媒體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丁穎茵專欄︰繆思思妙】日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如何書寫歷史的創痛?

專欄 | by 丁穎茵 | 2019-01-28

日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Japanese American National Museum)其常設展「同一陣地︰社群之心」(Common Ground: The Heart of Community)串連尋常舊物、口述歷史訪談與政府檔案,描述困乏與白眼煎熬之下,個人如何安整頓起居作息、一針一線重頭編織出守望相助的社區網絡。

在人工島來臨前,讓我們再理解自然——記「台北詩歌節」羅貴祥 X 劉克襄講座

報導 | by 沐羽 | 2018-10-19

羅貴祥教授長久以來關注香港經驗,尤其是現代化及亞洲論述等,都有在浸會大學裡開課講授;劉克襄則常於香港踏青,對香港郊野極為熟悉,於是寫成《四分之三的香港》,指出香港除了城市化外,仍有四分之三的面積是郊野。這次講座在紀州庵裡舉辦別有風味——紀州庵作為鬧市裡一座森林般的庭院,其實與講者們提及的香港鄉土概念,有不少可比對之處。那就是,在香港裡,城市與鄉土並非對立的,而是彷彿混為一體。

於是,我們翻起第一片土——董啟章、甄拔濤、袁兆昌談《自由如綠》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18-08-10

「香港文學是城市的文學。」這種印象或許太過根深柢固,以至當我們想數出一兩本香港書寫自然的作品時,幾乎都會為之語塞,糾纏半天或許只能道出吳煦斌的名字。訪問幾位參與撰寫《自由如綠》的作家,幾乎都不約而同說到,在香港寫植物/自然的作品,不是沒有,但實在少。如此,由廿四位香港作家寫廿四種植物的《自由如綠》就成為了異數,更是史無前例。相較在台灣已經發展得頗蓬勃的自然書寫,香港或許只是剛剛起步,董啟章說這是一本播種插秧的書,而不是收割的書……

「第十一屆香港書獎」:以書寫關懷社會

報導 | by 黃柏熹 | 2019-04-23

由香港電台及香港出版總會主辦的「第十一屆香港書獎」頒獎禮已於今天(6月20日)於香港電台廣播大廈舉辦,十一本獲獎書籍包括董啟章的《神》、潘國靈《消失物誌》、張婉雯《微塵記》等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