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電台及香港出版總會主辦的「第十一屆香港書獎」頒獎禮已於今天(6月20日)於香港電台廣播大廈舉辦,十一本獲獎書籍包括董啟章的《神》、潘國靈《消失物誌》、張婉雯《微塵記》等文學作品。
獲獎書籍中,不少都是以歷史整理方式記錄或呈現香港不同社會面貌的作品,除了以圖文形式記錄消失物的《消失物誌》、以文學書寫社會運動的《微塵記》,也有重新檢視六七暴動歷史的《我從六七暴動到今天》(上、下冊),以及利用圖畫配合地區歷史的《香港地區報——18區文藝地圖》等非文學書籍。
香港有文學 文學見社會
十一本獲獎書籍中,四本屬文學類,包括:董啟章《神》、潘國靈《消失物誌》、張婉雯《微塵記》、《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饒宗頤卷》,亦有以十年為時間收錄反映社會現象的舞台劇本《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上、下冊)。
潘國靈《消失物誌》一書由二○○六年動筆,到約二○一七年成書,以詩化的文筆,橫跨約十年光影,記錄城中一百件消失物事的死與生。香港書獎的評語形容本書「從市民大眾的角度憶述已經消失的香港舊事舊物,引人入勝……以光影文字交織出香港,書中閃現的剎那永恆,可說是一種拒絕遺忘的浪漫」。
潘在頒獎禮後接受本網記者訪問,指《消失物誌》以物件召喚個人及社會層面的回憶,以呈現「消失」的複雜性,如已經完成歷史使命的、被扼殺的,各自又以不同的速度消隱,有消融有缺席。而物事的消失,往往有我們的見證。《消失物誌》是時間之書、記憶之書,以十年時間沉澱,細緻捕捉香港的「消失物史」。
從張婉雯的《微塵記》中,更能看到本地作家如何以文學作品緊扣社會當下。全書十二個短篇小說均以香港為背景,以寫實風格還原平民百姓的立體面貌,從中折射我城的社會變遷。正如書獎的評語所言,「小說以接近散文的方式,書寫這幾年香港變化中的平凡人物,在現實與理想的衝擊、過去與當勢的交錯、護穩與抗爭的矛盾之間主體的失落,在幽微之處見到人性的溫熱和光華」。
繼《心》之後再以《神》獲香港書獎的董啟章,在獲獎後提到與頒獎禮同日舉辦的香港作家劉以鬯的喪禮。他說,劉以鬯作為文學前輩對後來的人影響很大,其名著《酒徒》描寫六十年代香港作家的困境,而董自己同以作家為主角的小說《心》、《神》亦有相近的意味。他最後表示,高興香港仍然有繼續寫小說的空間,仍然可以獲獎及得人認同。
書錄城事 香港書籍的社會關懷
除了文學作品,同樣獲獎的非文學書籍裡亦能看到有人以書記錄、呈現本來不容易被看到的歷史社會問題,更可見作者以書發聲的意志。
香港近年湧現不少與「六七暴動」有關的作品,如《消失的檔案》、《中英街一號》,本次以《我從六七暴動到今天》(上、下冊)獲香港書獎的劉銳紹,則在得獎感言中指出,從六七到八九再到雨傘,每一次的見證都令他感覺歷史不斷在重複,所以希望以《我》一書記錄自己的想法,解開歷史的結,避免同樣的歷史再一次發生。
除此之外,又有以數據展示香港貧窮問題的《香港貧窮問題真相》(葉兆輝著)、以圖畫配合歷史呈現香港十八區景點的《香港地區報——18區文藝地圖》(插圖:Carmen Ng;文:鄧家宙)。前者揭示因奉行資本主義邏輯而使經濟嚴重傾斜的香港貧窮現象,希望以數字展現真相,提出扶貧措施的建議;而後者則以賞心悅目的圖文形式,使我們從容易遺忘的城市中記住社區剪影,兼具教育意義。
我城無疑是日漸政治化的社會,不只來自專政的壓迫如狼似虎,城市裡仍然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問題,等待被揭示。我們可以從「第十一屆香港書獎」看到,不論是文學類抑或非文學類的寫作人,他們都以各自的形式,把對社會問題、社會現況的想法投射到書籍裡。
而我城的書寫,始終未完。
「第十一屆香港書獎」獲獎書籍包括(排名不分先後):
錢理群:《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曲》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編:《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上、下冊)
劉銳紹:《我從六七暴動到今天》(上、下冊)
何藩︰《念香港人的舊》
Carmen Ng、鄧家宙︰《香港地區報——18區文藝地圖》
葉兆輝︰《香港貧窮問題真相》
鄭煒明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饒宗頤》
潘國靈:《消失物誌》
董啟章︰《神》
張婉雯︰《微塵記》
伊蓮娜.拉塞爾:《新鄰居,你好?!》(兒童少年讀物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