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醒來的時候,已在一輛貨車之內。車內開著刺骨的空調,各人亦說不出話來。與我一起大概有八九個素未謀面的人,共同到往未知之地。車顛簸著又停著。至有人打開車身狹窄的倉門,我們才次第步出。那是個下午的碼頭,無船。入口寬廣而四處空曠,彷彿只有碼頭裏談論不絕的人群。於是我們朝他們的方向,走到碼頭裏。
平時多舉辦當代藝術展覽的九龍灣藝術空間WURE AREA正在舉辦一個書法展,是藝術家馮以力的個展《關於書法的二三事》。展廳靜謐無聲,超過二十件書法作品在兩旁排開,緩步走進,像一條通往馮以力思考深處的隧道。馮以力寫了書法二十多年,在大學時期開始以藝術角度閱讀書法,反思何謂臨摹和書法,卻開始厭棄直幅書法。但在是次展出的作品中,大部分是直幅,他更提出不同問題和實驗,透露了他對書法的創新、形式和內容之間的關係的想法。
近期在Threads上有關小說家收入的討論引發關注,特別是文學獎和出版盈利模式的困境。許多作家雖獲文學獎肯定,但長期支持卻有限;出版市場風險高、回報低。Threads用戶@yu_tsz_1001 於2023年的訪問文章寫到,網絡小說提供了新的收入來源,三位在香港的寫作者透過訂閱制獲得穩定收入,卻仍未足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林楷倫的在Threads上公布的收入數據顯示,雖出版成績斐然,但收入多來自獎項及其他活動。然則,儘管在當今時代下堅持創作如逆水行舟,但衷心祝願各位寫者砥礪前行,實現心中未竟之志業。
兩個月前在香港上映的西班牙、法國動畫電影《汪汪夢裡人》在第76屆康城影展特別展映單元進行全球首映,全片沒有一句台詞,卻囊括了相當豐富的情感議題,獲得影評界的正面評價,並問鼎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編輯部為此組成小輯,收錄三篇影評,亞c想起林夕的一篇文章,遂以中藥當歸比喻小狗和機械人的情感關係;嚴瑋擇則想起狹義相對論中的雙生悖論,二人在回憶中相聚只是物體的運動、意識的錯覺,但經歷過的感受不會流逝;吳騫桐以原著漫畫作對讀,發現夢與現實的界線在動畫中更顯模糊,二人互相成為想像的假幻,夢就如「人與人關係」的終極呈現。
非牟利基督教青年機構「突破」從 2009 年開始出版《Breakazine 突破書誌》,創刊以來,致力回應通識教育及價值觀教育的需要,關注青年及文化議題,至今已走過 15 個年頭,曾任十年Breakazine 前總編輯李玉霞(山地)稱之為「全港最長壽的zine」。然而,編輯團隊今天(11日)在社交平台上,以「惜別.探索.重新想像」為題發文,表示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近年經營中面臨重重困難,因此決定於2025年4月後停止出版。
美國知名科幻反烏托邦電影《飢餓遊戲》系列,去年推出前傳電影《飢餓遊戲:鳴鳥與游蛇之歌》於全球斬獲 $3.37 億美元後,早前小說作者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與學樂出版集團(Scholastic)宣布,系列最新作品《黎明收割》(暫譯,Sunrise on the Reaping)將於2025年3月18日問世。小說尚未付梓,改編電影已然敲定,製片公司獅門影業(Lionsgate)亦宣布將推出改編電影,同樣由系列三部曲與最新外傳的導演 Francis Lawrence 執導,預計於 2026 年11月20日正式上映。
近日,65歲的日本藝術家松尾公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利用人工智能影片生成工具「Luma Dream Machine」製作的影片。在這段影片中,他以11年前去世妻子的照片為基礎,利用AI技術重現妻子生前鮮活的形象。他再把妻子保留下來的聲音進行取樣,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音樂創作程式Suno的Voiceflex功能作詞作曲,並以取樣後的妻子聲音,替換到自己配唱的版本,完成了一支以妻子為主角的MV:《Can Dream Machine Dream?》
亞c看過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的《汪汪夢裡人》後,想起林夕的一篇關於愛和當歸的文章,想愛和該愛要分別開來。在城市中孤單的小狗和機器人一同漫遊城市各個角落,有過愉快而親密的美好時光,機械人卻在沙灘暢泳後故障,唯有分離一段日子,輾轉之下,機械人被一隻浣熊拾回重新安裝。林夕說當歸補血活血,但終究有人與之體質不合,就如對日後的小狗而言,機械人終是愛而不可得的當歸,即使在電影結尾看見熟悉的身影,也學會留著一份悠長的思念。
香港非牟利青少年文化、教育及服務機構「突破機構」立足香港已久,向來本著基督關懷全人發展的精神,為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在邁向50周年之際,突破以《在這裏 為彼此 #HereWeAre 》為題,於6月6日至16日期間假中環大館,舉辦展覽、青年交流及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突破機構期望連結社會各界夥伴,引起大眾對本地青少年現狀和需求的關注,並與青年一起探討未來的新出路。
誰是香港人?離開了是不是香港人?留下來的該如何做香港人?「一條褲製作」藝術總監故海輝在想這些問題時,倏地想起自己於2007及08年間去倫敦讀書的日子,那時每隔幾天,他便想到唐人街吃一碗叉燒飯。「我最覺得自己是香港人的時候,就是我離開香港的時候。」於是當他要思考甚麼是香港人,就想到不如用一個「外國人」的目光去看香港。
多數人傾向以既定印象認知大自然和動植物,一見到飛蛾入屋,你會想起家中先人的魂魄回家?或是,想起飛蛾天生喜歡撲火?舞蹈裝置劇場《害獸》由電影導演許雅舒(Rita)、藝術家黃嘉瀛(KY)及舞蹈家黃碧琪聯手創作,她們在訪問中說起創作的意念與過程,旨在探索人類面對與回應真菌爆破、昆蟲逐漸消亡,以至哺乳類動物繁衍後代等生物自然循環的自我表現。
黎蘊賢Orlean首次執導,棄文本、劇情、敘事主導的劇目,只就若干母題借題發揮,如擬真取信, 失敗(欲蓋彌彰地表演失敗)、重複等等,這些都連繫著劇場的脈絡,使這次演出甚有後設劇場的況味。至於作品的結構,anthropo-scenography 與object-oriented scenography 各佔一幕,屬過去20年來隨科技融入劇場的「新媒體劇場構作」(new media dramaturgy) 的格局。
江逸天和蔡宛蓉攜手打造的舞台《The Dreaming》是一場關於人類原始習俗的典禮,吳騫桐在這個儼如聖所的地方,卻難以走進澳洲原住民如夢的意識之河,從而認為兩類人似乎是難以靠近,不可能產生共鳴,城市人與原始人其實有種根本性的分野。
在一片圓形的紅色沙地中央,舞者侯叙臣破土而出,如同祭品般在祭台上蜷縮、掙扎、伸展、釋放,圍繞著他的是六條會發聲的柱樑,咿咿呀呀、叮叮噹噹、鏜鏜咚咚,旁邊的觀眾也圍成一個又一個圓,目睹、經歷祭典,在音樂落幕之際,與侯叙臣一同走向光茫。
今期《方圓》專題題目「Re:/復」,既是重複,亦指回覆,落到文學創作,重複與回覆的雙重涵義,就體現於重讀與重寫的實踐中,藉此探索在文學領域中,重讀的意義以及它可開創的未來。
你們的離去發生在2022年世界盃分組賽的某一個火光熊熊的夜。當時我們總算可以透過家中那個長方框突破圍牆,看見比賽場內那些清晰無掩的樣子,但世界卻無法透過任何窗口看見你們在火災中那最後的身影。對於你們的離去,本來就連悼念的聲音都盡力收得細壓得低,無奈即儘管聲音再細再低,聲音還是自然而然地在不同時空交錯中找到共鳴,隨著彼此共振的音頻而生的悲鳴最終直通天際。
學者Margaret Roberts喺《Censored》詳細解釋咗審查嘅三種機制,第一種係「恐懼」,一個威權社會,會利用一啲模糊嘅法律、規條,令大家喺講某一種言論或者表達批評嘅時候有所顧忌。但Roberts指出,恐懼作為一種審查機制,其實有其局限。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聽李立峯主講Margaret Roberts《Censored》。
在古斯拉夫的神話中,太陽神有一個女兒叫Zorya,代表黎明女神。關於Zorya的故事在烏克蘭、波蘭、斯洛維尼亞、俄羅斯等地因應各地文化被描繪成不同故事版本。她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兩姊妹、三姊妹,各自代表著天上不同時候的光:黎明時她是「晨星」(Zorya Utrennyaya),黃昏時她是晚星(Zorya Vechernyaya),午夜時她就是午夜(Zorya Polunochnaya)。
雖然而家喺樂壇、娛樂圈、電影界都可以見到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嘅身影,但好感謝佢哋冇忘記我哋虛室呢個小小嘅文學推廣頻道已讀不回BookChannel~今集有集有請鹽叔主講David Hume名作《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企鵝蘭登書屋近日與女作家Margaret Atwood合作,為她其中一本長期被列入禁書名單的《使女的故事》,以防火物料特製「不可燒毀」(Unburnable edition)的版本,藉此抗議當地書籍的審查制度,提高大眾對言論自由的意識,並證明「文字的強大力量永遠不會被滅」。
人類通過仿生學(Biomimicry)系統化學習及模仿生物結構和大自然運作原理,以研製新技術及改善現有科技,今集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講Janine Benyus《Biomimicry –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看看我們可以為地球做些甚麼!
歷史組戰隊成員范小毛、譚家齊歸位!多謝大家嘅留言,小毛、家齊收到晒!未睇嘅朋友快啲入去重溫,支持五夜歷史組啦!
讀歷史,同時要反省歷史。喺九十年代,歷史學家Keith Jenkins有感學界對於歷史研究本身嘅理論反思非常不足,因而著書《重新思考歷史》(Re-thinking History)。全能哲人大師兄Roger同大家講下歷史嘅本質,一齊思考身處後現代世界,究竟如何看待歷史。
已讀不回 Book Channel 第五回請來「點Cook Guide」馬田為大家介紹《村上RECIPE》!這本絕版人氣食譜是「村上春樹廚房閱讀同好會」一眾書迷的心血結晶,嚴選村上作品中三十五道菜色,將其化為食譜,以食的角度解構村上的文學世界。
台灣出版界近日熱議焦點,相信離不開一場猶如篡改歷史的「哥倫布發現新中國」鬧劇。事件源於新書《激辣中國》剛上市不久,出版商麥田卻即時宣布緊急回收,原來書中誤將所有「大陸」都統一修改為「中國」,但作者曹雨澄清,自己於書中寫及的「大陸」根本就不是指代「中國」,而是Continent的意思。New Continent就是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大陸」,結果出現「新中國」、「歐亞中國」、「南亞次中國」等令人誤解及不倫不類的名詞。
電影保存與修復的非牟利機構 REEL TO REEL INSTITUTE 正在舉行「再現.重構——何藩的文藝艷色」放映會,播出何藩由1970年至1994年執導的七部電影作品。看何藩的電影,也是在理解香港情色電影的歷史與過去。攝影需要光,有光就有影,試試不看光,看光下的影也很美。
多年後回顧2020年香港電影,我們會記得甚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近出版的《香港電影2020:紀實遺城》,收錄多篇影評人研究香港電影的文章,包括林瀚光這篇對《夜香.鴛鴦.深水埗》的評論,談及電影如何締造出香港人獨有的特殊身份。
聽說《溫柔與暴烈》在網上炒賣至上萬元,黃念欣老師分享她由看不明這部小說,到見證黃碧雲包容她訪問配備不足,平凡此書被文學標準低估了的種種故事。今集已讀不回,有黃念欣與小樺一起了解現實中的溫柔與暴烈。
西西無疑是香港很有份量的前輩作家,長篇著作《飛氈》紀錄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的生命日常,以廣闊心靈俯視香港百年世俗生活圖景。今集已讀不回,請來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氣質女神黃念欣教授,一起登上神奇飛氈體驗不一樣的奇幻旅程,記得收睇!
人人都怕老,怕自己的腦筋身體不如以往;腦神經科學家泰勒卻因為腦中風,而單靠右腦活了幾年?今集已讀不回,馬傑偉分享泰勒的暢銷著作《奇蹟》(My Stroke of Insight),從「中風」這種人人害怕的疾病講到相信右腦的直覺,老與未老的你,都應該來上這一課。
有人認為夢是集體潛意識,又有人認為夢有預言的能力,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文集《夢》裡,理論和案例兼備地分析,到底夢是甚麼。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請來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退休教授馬傑偉,與鄧小樺從榮格的理論,說到馬傑偉嘗試自我解夢。
到底人的好與壞,是否天生早註定?作為倫理學的入門,哲學家 Simon Blackburn 的《Being Good》歸納了倫理學發展至今,與不同學派和知識系統發生過的辯論。今集已讀不回繼續有好青年荼毒室的MK老師教大家讀哲學,並與小樺對談做好人的可能。
柏拉圖為他老師而寫的《蘇格拉底之死》,紀錄了蘇格拉底為哲學而死的故事。面對不義的政治審訊,蘇格拉底非但沒有委曲求存,甚至有多次逃過死劫的機會,他都沒有逃避而選擇堅持提問。今集《蘇格拉底之死》堪稱已讀不回史上最大規模製作,且看MK老師如何與鄧小樺擦出火花!
白先勇《孽子》是台灣第一本以同志戀情為主題的經典小說,主角李青被「出櫃」後,受盡家庭、校園的歧視,當他到了同志王國「新公園」落腳後又有甚麼遭遇?父子間對同性戀的認知差異而產生的災難,又會如何發展?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有小野和你共讀白先勇。
小野上星期講完貓,今個星期同你講卡夫卡《變形記》入面葛雷高變成的怪蟲。作為存在主義的經典作,主角葛雷高為咗幫屋企還債同支持妹妹學小提琴而努力工作,點知當佢變成怪蟲之後,屋企人又討厭佢、份工又無埋,最後連妹妹都嫌棄佢。到底他對妹妹懷著一種怎樣的感情?變形對卡夫卡而言又有著甚麼意義?記得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
如果有一天,醒來發覺自己變了一隻貓,你會怎樣做?今集再次請來小野貓傾力演出,賣住萌講衛斯理《老貓》。倪匡以衛斯理的身份,面對怪力亂神的老黑貓,還有行蹤詭秘、無間斷在家揼釘的張老頭,他到底如何揭開謎底,最後甚至幫助外星人離開?今晚「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有有小野和你一齊喵喵喵喵喵~
詩已經小眾,寫英文詩更少之又少。黃裕邦最新出版的英文詩作《Besiege Me》,結集了他在2014年至2020年間的作品,主題離不開同志和香港,亦梳理了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加入了不少廣東話及網絡術語,令詩更有生命力。其實用英文寫詩有甚麼特別之處?外國文學生態又是怎樣?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繼續有詩人黃裕邦與小樺講英文詩,記得睇喇!
李安講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安妮.普露創作的同志文學經典《斷背山》,藉兩位西部牛仔的愛慾去講同志的壓抑,描寫當世界轉變的時候,情感滯留於某一個時間點而衍生出的存在與否的問題。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請來同志詩人黃裕邦Nicholas與小樺,跟大家講書講電影。
經歷過布拉格之春、蘇聯入侵的米蘭‧昆德拉,以那個時代為背景寫成《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人生的「輕」或「重」,人有無權自己選擇?還是「非如此不可」?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有小樺同阿泉陪你重回布拉格,記得睇喇!
馬家輝的《龍頭鳳尾》寫殖民地時期,山頭林立的香港江湖故事,不僅講述黑幫大佬的發圍史,更多是黑道和外藉警官間的愛恨情仇,亂世中做漢奸的無奈。無定向會客室今次找來好青年荼毒室的阿泉作分享,想知佢到底會點講,記得睇喇!
收拾,一個尋常不過的動作,卻總會觸及收拾者內在的部分。一張褪色單據、一個人、一個地方、一個時代、一段回憶,在囤積與清空的過程中,總會讓人回看及整理自身。香港文學館第七期文學及文化專刊《方圓》以「收拾」為題,於日前舉辦了讀書會「執.拾.斷捨離(不了)」,邀得劉學成、葉梓誦、Ren Wan及鄧小樺作嘉賓,分享收藏整理的軼事,以及與「收拾」相關的書籍。
邱益彰的《香港道路探索》從路牌的歷史說起,探討香港街道路牌的設計,以及字型和字體風格的由來。究竟路牌係邊個設計?字型又點解咁特別?今集繼續有貳叄書房,同大家講道路研究社邱益彰嘅《香港道路探索》,記得睇喇!
怪談史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部份,日本人對恐怖故事的喜愛正是源於恐懼,伊藤潤二其中一本經典作《富江》,年輕美少女富江這角色,既描寫了伊藤潤二自己年輕時對女性的恐懼,也是超脫了受害者的悲慘女性形象,變成復仇的象徵。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繼續請來貳叄書房三位腦細,講大家期待已久嘅伊藤潤二《富江》,記得睇喇!
文青書店貳叄書房的三位少女腦細,將在已讀不回連續說書三星期!頭炮係文青必讀、香港文學之寶,李碧華的《胭脂扣》!作為香港文學經典,《胭脂扣》的癡情女鬼故事令人低迴,更代表了香港人的身份迷離之夢,據聞每間大學都有教《胭脂扣》的課程,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大家要save低喇!
黃肇邦拍紀錄片拍了十年,三部長片《子非魚》、《伴生》、《3cm》走入香港的基層及邊緣群體,紀錄片然後反映出他們面對的困難。2020年香港遭受疫情、國安法夾擊,經濟不景氣,人們情緒都不好過。
英國作家莎拉.華特絲(Sarah Waters)的《Fingersmith 指匠情挑》,好睇在於裡面鉅細無遺地描寫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生活,烈女藝術家黃嘉瀛更加覺得,呢本書的女同志奇想世界好吸引。有幾好睇,快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之無定向會客室」啦!
法國情色大師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嘅創作曾經被眾人唾棄,但佢冇因此而放棄自己,繼續寫好多驚世駭俗嘅作品,後來仲影響左好多思想大師。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之無定向會客室,既係前衛烈女,又係藝術家嘅黃嘉瀛KY,同小樺為大家介紹巴塔耶嘅《愛神之淚》,睇下藝術可以有幾激進!
日本大文豪三島由紀夫寫嘅《金閣寺》,講述一位自慚不善表達嘅少年溝口,發現自己想象中嘅金閣寺同現實中嘅金閣寺有好大嘅差異。面對事與願違,面對理想同幻滅,你會選擇點做呢?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之無定向會客室,有小樺同好青年荼毒室嘅鹽叔,同你睇下另一種嘅日本美學。
人生係漫長嘅等待,正如愛爾蘭劇作家貝克特,喺佢寫嘅荒誕劇《等待果陀》首演後十六年,先等到諾貝爾文學獎。喺唔知會唔會等到嘅等待當中,你會選擇點樣去渡過?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之無定向會客室,有小樺同好青年荼毒室嘅鹽叔陪你一齊諗,記得唔好錯過。
寺山修司,一位行前左咗半個世紀Slash,做過詩人、劇場人、導演,主要嘅職責就係顛覆傳統,挑戰禁忌。喺佢呢本隨筆集《扔掉書本上街去》中,處處展現出佢瘋癲嘅人生觀,想知呢位怪才點解會成為咁多大師嘅偶像,記得唔好錯過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啦!
作為「文青」必睇嘅書,你哋有冇睇過村上春樹嘅《海邊的卡夫卡》?而喺呢本非常魔幻,又非常寫實嘅小說入面,我哋最終會見到一個現代日本社會嘅「弒父戀母」寓言?想知呢本「文青必備」嘅書講咩,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野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唔知大家有冇諗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係點樣㗎呢?由《星之聲》開始,「距離」一直都係新海誠嘅創作母題。有時可能係分隔異地嘅距離,有時可能係成長帶嚟嘅距離,有時甚至係物種之間嘅距離。喺新海誠嘅愛情哲學觀入面,唔通正正係因為彼此之間存在距離 ,所以愛情先至特別浪漫?「距離產生美」,新海誠又如何喺《秒速5厘米》入面,展示呢種得不到的悽美?想知,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野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上年戲院上咗由小栗旬主演嘅《人間失格:太宰治與他的3個女人》,我哋可以睇到一代無賴派作家太宰治如何好型咁寫出遺作《人間失格》。作為當代文青嘅金句王,太宰治寫出咗一句句觸動我哋心弦嘅「負離子」。由「我這一生,盡是可恥的事。」到「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我哋都可以見到佢嗰一份怯懦同哀傷。但到底點解佢咁容易受傷,又咁容易墮落?而呢啲地方又如何喺佢嘅作品中反映出來?想知,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野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可能你未必聽過《嫌疑犯X的獻身》,但相信你都有睇過「神探伽利略」呢套日本推理劇,今集就係由明星小野COSPLAY福山雅治!而呢套劇嘅原著作者,就係日本「寫實本格派」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所謂「寫實本格派」,除咗有「本格派」著重嘅邏輯推理,仲有「社會派」入面同社會問題連結一齊嘅犯罪動機。而《嫌疑犯X的獻身》唔單止揭示日本嘅社會問題,以及有精彩嘅謎題,仲有可歌可泣嘅悲劇愛情?想聽多啲,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野點樣表演,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盧鎮業 #小野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東野圭吾 #嫌疑犯X的獻身 #神探伽利略 #日本文學 #推理小說 #寫實本格派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呢位填過〈你的名字我的姓氏〉、〈我〉、〈再見二丁目〉嘅傳說填詞人,佚名,到底係邊個?雖然唔知道,但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將會講佢嘅散文合集《曾經——林夕90前後》。係書入面,除咗會由佢親自解釋自己嘅詞作,仲會見到佢嘅撚字心得、拖稿大法,仲有佢嘅青春添!想知更多佚名喺歌詞以外嘅一面,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樺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鄧小樺 #小樺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林夕 #夕爺 #曾經林夕90前後 #散文 #專欄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呢個世界公平咩?安貝托.艾可唔單止係一個非常有名嘅學者,佢嘅第一本小說The Name of the Rose《玫瑰的名字》,全世界加埋賣左成五千萬本,後尾仲拍埋電影!而佢嘅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悠遊小說林》就教大家點樣先至唔會「想得太多」,過份解讀作品!想知,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四哥如何用佢咁有智慧嘅言論同有D反光嘅眼鏡,安撫緊一直遮蔽住一眾讀者嘅前世陰魂啦!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 #李康廷 #李四 #四哥 #好青年荼毒室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安貝托艾可 #悠遊小說林 #文學理論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藝術睇唔明,一如阿媽係女人——呢個講法已經落後喇!而Alva Noë係《Strange Tools: Art and Human Nature》同大家講,藝術嘅普遍形式係︰see me if you can!我哋細個對藝術嘅第一印象可能就係畢卡索嘅抽象畫,而將藝術同抽象掛鈎,背後嘅預設立場可能就係:藝術就係睇唔明㗎啦,好出奇呀?但咩係藝術?點解藝術咁難明?而難明之後,藝術嘅功能又係咩?想知更多,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四哥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李康廷 #李四 #四哥 #好青年荼毒室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AlvaNoë #StrangeToolsArtandHumanNature #藝術 #知覺理論 #Philosophy #哲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2020年,不少有才華的人離開了,但是他們在世的作品和貢獻,會永遠存在我們心目中。 #高比拜仁 #曹驥雲 #亞里安 #楊牧 #張鐵樑 #蔡文甫 #三浦春馬 #貝爾納斯蒂格勒 #陳木勝 #李惠珍 #大衛格雷伯 #季諾 #HerbertKretzmer #七等生 #辛康納利 #馬勒當拿 #金基德 #約翰勒卡雷 #林奇 #皮爾卡登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赫胥黎係《美麗新世界》同大家講咗一個探討「文明是種進化,儘管適應,別制止它」嘅故仔。係呢一個大家都開開心心嘅「烏托邦」入面,人類又用咗咩代價,去鍊成呢個「美麗新世界」?「人沒有犧牲就什麼都得不到。」係繁榮安定同自由之間,又存在住咩衝突同矛盾?我哋又要如何抉擇?想知更多,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豬文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香港或者唔再係「國際金融之都」,但點都仲係「國際金庸之都」,因為金庸對武俠精神嘅追求,係喬靖夫嘅《武道狂之詩》中依然體現。係而家嘅香港,撇除門戶之見,集百家之所長,係咪先係最合時宜嘅「武道」?而如果我哋要「為正義,為良知。」我哋要點樣善用自己嘅力量?想知更多,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白水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去片:https://youtu.be/clsMExqYTVU #關灝泉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喬靖夫 #武道狂之詩 #武俠 #武林 #仁義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到底人除咗有眼耳口鼻外,仲有啲咩科學角度以外既「特質」?身兼哲學家、劇作家、作家三個身份,三位一體既沙特,通過書寫《無路可逃》﹙No Exit﹚一眾文學作品,去完成佢既「哲學補完計劃」。如果真係「他人即地獄」,咁係咪代表只要我哋孤身一人,就可以得到救贖?今次「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繼續請來鹽叔,同大家一齊「反抗」。記住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楊俊賢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沙特 #無路可逃 #諾貝爾文學獎 #哲學 #存在主義 #劇作 #卡繆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用一句歌詞去概括諾貝爾文學獎得者卡繆既成名作《異鄉人》,就係「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囉。」人生在世,我哋往往會有時候覺得自己同世界格格不入,但點解呢?原來歸根究底,就係「真是荒謬,把自己看得那麼高」.jpg?今次「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請來哲學界唐鳳,好青年荼毒室 - 哲學部既楊俊賢「鹽叔」,同大家一齊「反抗」。記住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去片:https://youtu.be/53W-3ccLYV0 #楊俊賢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卡繆 #異鄉人 #諾貝爾文學獎 #哲學 #存在主義 #哲學小說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邊個估到,董啟章居然會睇漫畫,仲係一個「阿基拉迷」?呢本大友克洋嘅漫畫《阿基拉》(Akira)係1982年成功預言咗2020年有東京奧運,再成功預言埋東奧搞唔成。係呢本「預言漫畫」入面,我哋見到有外國勢力介入、催淚彈橫飛、核爆、反政府地下組織、手足、小朋友齊打交、小朋友齊打大人、拯救世界,仲有愛與友誼?到底呢套「古惑仔」科幻經典,點樣成為董生口中嘅「神漫畫」?大家睇完後記住CLS(Like、comment、share),同董生一齊推你朋友入坑啦! 董啟章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大友克洋 #阿基拉 #Akira #漫畫 #東京奧運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去片: https://youtu.be/BZOHkVNZEJs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追憶逝水年華》作者普魯斯特既細佬羅貝爾講笑咁話:「要想讀《追》,一係大病一場,或一係跌斷腿,如果唔係邊有咁多時間?」足以證明呢本書厚到作者細佬都唔比面。但學董生話齋,其實只需要引其中嘅一句:「所有真正的天堂,都是已經失去的天堂。」另外再加多句:「藝術作品是重獲逝去時光的唯一手段。」十五秒就內就足以總結呢本書。但十五秒,真係總結到呢本曠世鉅著咩?如果你唔信,咁就要CLS(Like、comment、share),同董生一齊用十五分鐘行過呢百幾萬字啦!
本於立法會民主派初選新界西出線的區議員張可森,以一個謄寫員的故事,道出選擇的真實和虛假。
思考禁令生效前,《虛詞》編輯部各人看過的最後一場電影,咩得就咩——覆蓋七張戲票,結束這個回合。
入圍2019金馬影展的短片作品《Forever 17》,透過敘述同居超過50年的伴侶Ricky和Roger的故事,讓這個世代的同志們有種可以想像得到的將來。導演洪榮杰自我剖白,憶起那天躺在床上收到朋友傳來的死訊。呆了大半個星期,Spotify放起楊乃文的〈推開世界的門〉。世界原本應該是怎樣?然後,洪榮杰打開電腦,三兩小時,就寫成這部短片的首稿。
每個人的小歷史,其實都是一部大歷史,而在大時代之前,任何一步行動、一個決定、一下靈光閃現,都足以改變歷史軌跡。盧麒死後,John Rear妻子被示威者截停座駕,原來六七暴動正式爆發,John Rear萬萬想不到,那就是成立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