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 2024】「香港是一個讓國際文化藝術人士相遇的地方」——訪法國凡爾賽宮和特里亞農國家博物館館長Laurent Salomé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4-04-11

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辦的「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2024」(高峰論壇)早前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圓滿落幕,為期三天的高峰論壇匯聚世界各地人士,包括多位重量級演講嘉賓和簽署合作意向書的中外藝文機構領袖。最後一場專題討論為「後疫情時代合作與共享的新方式:國際視角」,由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博士主持,嘉賓包括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博士、法國凡爾賽宮和特里亞農國家博物館館長Laurent Salomé、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藤原誠及美國史密森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Chase F. Robinson博士。他們共同思考後疫情時代文博機構合作和資源共享的新模式,彰顯國際合作在推動全球博物館領域變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高峰論壇期間,管理局與頂尖文藝機構簽訂合作意向書,標誌西九文化區一系列的項目正式開展。首批項目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計劃於2024年12月將與法國凡爾賽宮和特里亞農國家博物館(凡爾賽宮)合作籌劃特別展覽,聚焦探討中國和法國在18世紀文化藝術交流,令人翹首以待。論壇過後,館長Laurent Salomé接受各大媒體訪問,談及合作的機緣、藝術交流的意義與功能、營運博物館的方針。


中法建交60週年 香港故宮與凡爾賽宮於年底合辦展覽


Laurent Salomé於2016年任職為凡爾賽宮館長,這幾年間經歷不少挫折,他憶述新冠疫症令凡爾賽宮有史以來第一次閉館,票務作為凡爾賽宮收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這令他們一度反思如何繼續營運。現時身處「後疫情時代」,凡爾賽宮回復昔日的入場人次,參觀安排更為彈性和系統化,也習慣了使用網上會議,但Laurent Salomé堅持真人會面更能有效溝通,懷著這個理念來港參與國際文化高峰論壇。第二次訪港的他表示在論壇上結識許多業界人士,並形容香港是一個讓國際文化藝術人士相遇的地方,雖然中法兩國文化大有不同,「但香港這座城市保留異國情調的同時,也令人很舒服,而且充滿可能性,有助我們展開不同討論。」



他表示此次為凡爾賽宮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出合作構思,因為他一直很想知道中國遊客到訪凡爾賽宮的原因,而以往中國遊客大多以旅行團的方式走馬看花,令他認為需要更深層次的文化旅遊。



他再回憶起去年於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的「虛擬凡爾賽宮之旅」非常成功,而館方已研究中法藝術交流多年,如今合作展覽趕上中法建交60週年,「正是完美的時機」。屆時將重塑於北京舉行的「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展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藏品的同時,也可與屆時的展覽不同部分產生對話。



被問及17、18世紀的藝術品如何促進中法兩國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Laurent Salomé直說:「沒有中國藝術,法國藝術就不再一樣了」,並舉出18世紀法國內政部長亨利.貝爾坦 (Henri-Léonard Bertin)為例,引證法國對中國風(Chinoiserie)的狂熱,以及傳教士和外交部如何作為知識傳播途徑,讓法國認識中國圖像。當時中國風的意象與神話對法國藝術產生巨大影響,就如1700年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的舞會上身穿中式服裝,坐中國式八抬大轎里出場,後來的陶瓷也加入大量中國風元素,Laurent Salomé由此說明:在理解異國文化以前,喜歡上它是很重要的。


香港的獨特國際形象 藝術交流非魅力攻勢


香港作為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拍賣行富藝斯於去年在西九文化區設立亞洲總部,而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亦從2013年落戶香港,每年成為國際藝術盛事,Laurent Salomé會認為香港如何有助藝術交流呢?他雖然表示並非當代藝術市場的專家,但就他所知,已有不少重要的法國經銷商在港工作,「而Art Basel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展覽吸引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來參與藝術交流。我認為這座城市有著國際化、輕鬆的形象,這在世界上並不常見。我相信香港會一直發展下去,在這裡進行不同的文化項目。」



說到藝術交流,許多古代國家把藝術品視為外交禮物,而Laurent Salomé作為藝術史學家,被問及藝術和文化遺產在政治中扮演甚麼角色。他回應,藝術一直是法國非常重要的外交工具,也許從路易十四在位開始興起。「路易十四認為禮物可以向友國展示法國能夠創造甚麼,以及法國如何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國家。當時法國不是領先國家,卻希望像威尼斯一樣製造鏡子,像中國一樣製造瓷器,所以這些藝術外交對法國而言很重要。」



至於即將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的展覽,Laurent Salomé被問及這是否一種文化外交手段,甚至是種魅力攻勢。Laurent Salomé冷靜回應:「外交活動和文化項目非常重要,而這些是國家之間共同領導的。我們與各國大使館有著非常良好的連結,令我們的洽談很順利,而這本是不容易的。我不能稱之為魅力攻勢,因為背後不涉及鬥爭,一切只是為了更好的知識和理解。」他重申:在波譎雲詭的現今世界,我們更需要像朋友一樣了解彼此,保持密切關係,「have fun together」更為重要。


博物館要忠於歷史 反思現代科技趨勢


在訪問尾聲,有記者提起中國有六千多座博物館,但大多是小型博物館,容易遇上經營困難,由此希望館長分享營運經驗。他先指出不能把所有類型的博物館相提並論,但博物館必須自然地來自歷史和收藏,有其獨特意義,而沒有潛力、人們沒有從中找到樂趣的,自然就會被時間淘汰。「很多時候,博物館的出現是因為背後有一段歷史,若要發展它,有足夠藏品之餘,關鍵在於忠於歷史,恰當地詮釋它,並展示你對它的熱誠。」


在宣傳方面,凡爾賽宮利用社群媒體的優勢,吸引更多年輕人和遊客。Laurent Salomé表示他們的宣傳團隊對此非常熱衷,「我們常為年輕遊客或各種團體制定特殊計劃,為特定觀眾創造探索藏品和歷史的方法是最有趣的工作之一。」他憶述首次在TikTok上現場直播凡爾賽宮導遊,訝於被70萬中國人關注,他們又曾邀請坐擁接近二千萬訂閱者的法國YouTuber Squeezie到凡爾賽宮花園進行訪問,交流想法之外,也為凡爾賽宮帶來年輕活力的形象。


現今世代借用社群媒體作為宣傳途徑是常態,但從前許多博物館禁止場內拍攝,惟後來拍攝設備和社群媒體逐漸普及,觀眾拍照的訴求也變得強烈,繼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紛紛解除拍照禁令。對此,沒有使用任何社交媒體的Laurent Salomé認為:「這是人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在某種程度上這很悲傷,但不是我能決定的——我們要如何真正活在當下?但我們不會阻止人們拍照,在凡爾賽宮,遊客每天拍上數萬張照片太瘋狂了。雖然我仍然在凡爾賽宮拍照,但我試著抽出時間,逃離那個有點像魔鬼的東西。」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博物館要面對的衝擊由數位複製轉到人工智慧,香港亦有「藝術・科技」展覽作為呼應,Laurent Salomé如何看待AI與藝術結合的國際趨勢?他笑言自己像頭恐龍,是一個非常落後的人,「我喜歡真實、自然和藝術品,所以我不確定NFT的魅力何在,也對人工智慧有點懷疑,但我確信它對學習知識非常有用。同時,我不這麼認為它能取代藝術,我希望人工智慧能夠為藝術服務。」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曾繼賢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