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回顧】焫焫焫焫焫焫焫焫焫焫著!虛詞年度熱點文章 & 編輯部精選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12-31

2021 年流行文化成為城中熱話,除了多套港產片在國際影展連環報捷,Mirror 等偶像團體成功佔領城內每個廣告板,追星熱潮席捲全城。除此之外,不少引人共鳴的廣東歌,亦是苦難年代支撐香港人過活的心靈雞湯。2021 走到尾聲,「虛詞」為你揭曉年度好文排行榜!


今年戰況難分高下,click-rate 每分鐘也有變數,真是爭輸個馬鼻!君子成人之美,而且為了交稿收爐,編輯部決定打破慣例,順列第十一至十三位的文章!


虛詞 2021 年度文章

名次

篇章

作者

1

如何放下?「真我」與本我的慾望衝突——〈在錯誤的宇宙尋找愛〉

姚慶萬

2

書信抬頭怎麼寫?

陳煒舜

3

單戀美學,私語施予——說王家衛《重慶森林》

陳柏嘉

4

《孤獨之塔》: 相信自己的信仰,交織孤獨的靈魂

孫樂欣

5

村上春樹新作《第一人稱單數》正式發售 新譯者劉子倩 賴明珠時代結束?

虛詞編輯部

6

專訪《濁水漂流》導演李駿碩:我們不過以為自己與其他人不同

陳芷盈

7

《她和他的戀愛花期》的敘述時間

葉嘉詠

8

黑夜與光差:怎麼樣的抗爭?——《嘯傲之相:酷兒之影像習作》展覽後感

勞緯洛

9

【歌評】了解風的表狀,源自心的感覺——談岑寧兒〈風的形狀〉

賴泓豪

10

【無形・全文追星】追星族的逆襲

查映嵐

11

《偶然與想像》:如魔法的驚喜之作

劉建均

12

【無形・忘不鳥】專訪馬傑偉:苦難時代,誠實面對自己

黃思朗

13

「蓑笠將安之,徘徊四山暮」——看展讀白沙詩

梁璇筠


鄧小自我中心的腦細之選


天才在左,梅毒在右——莫泊桑、波特萊爾、尼采(文:虛詞編輯部)


2020年底虛詞新設專欄「有病自然香」,寫著名文人藝術家的病症,一邊認識病的原理,一邊認識文藝,最重要是以文藝的視角翻轉對疾病的看法,同時普及關於各種疾病的知識,以知識袪魅與去污名化。各種「文藝病」中,梅毒應該是最著名者之一,與肺結核叮噹馬頭。梅毒對腦部進行破壞,患者卻可能因此擁有極強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有一個關於「梅毒閃光」的典故一直查不出來!)因此在文藝史上有傳奇的名聲。前同事陳芷盈完成度高,舉杯致敬。


保留不倫不類的香港魅力:訪許鞍華《第一爐香》(文:鄧小樺)


為文學工作的代價是沒時間寫文,每年大概只能寫一篇訪問要好好珍重,今次是為許鞍華《第一爐香》而寫。因為之前也和許導做過訪談所以沒有進入困難,許導當日也非常有耐性且可愛,據說同行十分羨慕。文中回應了不少坊間批評,尤幸是了解藉此了許鞍華和王安憶面對張愛玲文本時各自的關懷。可能對於票房沒有太大幫助,但畢竟勾出了「拍出中西混雜的香港」這個焦點,此為坊間一時未有,也引來了其它評論的回響,今次自覺算係做到嘢。



沐羽又一年繼續講經之選


【無形・致死難與抗爭,緬甸】甚麼都沒做(文︰梁莉姿)


最殘忍的是並置,不是推進。不是時間前行,是空間平排。日常與事件、無辜與苦難、此處與遠方。前幾天,在IG上看見有人搞有獎問答送梁莉姿的書,要大家回答一個問題:「是留下來,還是離開比較堅強?」當然沒有人回,誰敢?把留下來的和離開的並置,本身已是一種殘忍,是假裝不在當下的持平分析——而我們沒有抽離與凌駕的餘地。福婁拜在《包法利夫人》裡寫魯道夫在引誘艾瑪,而樓下有官員正在演講,魯道夫說:「我和你在一起,因為我無法叫自己離開你,雖然我已經試了不下一百次。」而樓下的官員同時在叫:「肥料!」最殘忍的是,正在有無以數計的人在受刑,而我們在說,再來一杯!又或說,在諸多柔和安逸的時光撫慰底下,反而說了一句:香港!


理論日常的用與無用(文︰江祈穎)


是一種年經,但年經亦要看做得是否精巧——正如就算有人跑來問你「文學/哲學有甚麼用?」就算難解,咬牙切齒都要掰出一個讓人心滿意足的回應。那理論有甚麼用?德勒茲告訴你,理論是用來用的,用來戰鬥,打到仆街。於是問題就會延伸落去:既然都是武器,那理論和其他武器的差別在哪?江仔這句話可以作為這類理論文章的貼堂:「運用理論是困難的,要找到理論精彩之處而又不被之迷惑;要有離開現實的勇氣,然後用最大勇氣回歸日常。」一種出走,一段去而復返的流浪者之歌,要讀,要迷走,從而回來。而重點並不只是回來,是要去檢視這段路徑帶給我們甚麼資源,可不可以複製、戰鬥、流動與再生。



麗真近末世真誠之選


足以抵抗敗壞的文學時刻——專訪王証恒《南歸貨車》(文︰吳芷寧)


小時作為表面 blue-blood 但實是視野狹隘的港島人,對「大西北」總有野牛處處的蠻荒想像,直至高中接觸選舉政治才分得清新界東、西之別,升上大學才初次坐上輕鐵領受奇特地名的詩意,來到城市邊陲的田野踏青才察覺城鄉盤根錯節的關係,所組成有異於石屎城市的地景,是何等珍貴,又何等脆弱。


生於屯門的王証恆共訪者吳芷寧來到屯門碼頭看浪,由理想主義青年的社運根源講起,細數他如何在歷史、在土地的夾縫中產出首部以新界西為背景的短篇小說集《南歸貨車》,筆下眾生諸如中港貨車司機、碼頭工人、曾任臥底的不舉警員、雜誌編輯、社運青年、欲尋死的學生,都令人抓得到共鳴。每個社區也有獨特的風景、人和事,在這年代我們需要更多細膩觀察,需要更多富人文關懷的書寫,至少在一切潰敗成頹垣敗瓦之前,我們曾經在紙上守得住我城獨特的光景。


《惡與他們的距離》:思無邪與身後身(文︰陳子雲)


藝術不應為政治服務,但絕對應該容得下批判社會、叩問人性的空間。這幾年多看了伊朗、緬甸、敘利亞等地的電影,看見跨越國界種族的苦難,別有滋味在心頭,也不得不慨歎紀錄者、創作者、行動者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何等鉅大。其中伊朗導演拉素羅夫(Rasoulof)冒「禁拍令」拍下的《惡與他們的距離》絕對是 2021 年撼動人心之作。陳子雲以「思無邪」入題,寫下對電影四段故事的遐思,沒有人天生就是劊子手,拒絕成為體制中的齒輪、任人擺佈的棋子,就如片中的逃兵一樣,代價可能是流亡一生或者隱姓埋名,因此服從是一種最方便安舒的選擇,要成為作惡者的門檻其實很低,在伊朗在香港都一樣。文中寫︰「為義而受壓迫者,或平庸從惡者,世界給予的命運大抵相同,大同之痛。」但願這種「他朝君體也相同」的想像,並非善者的一廂情願。



思朗有心同路人之選


訪「思緒重生體」設計師Roy Chan:「香港需要更多字體。」 (文:姚嘉敏)


時代充滿苦困,在艱難的日子,猶幸城內依然有不少有心人,為著他們的理想而執著努力,好像這篇文章的被訪者,就選擇以字體回應時代,結合黑體和宋體,推出屬於香港人的「思緒重生體」。字體見於日常,隨處可見,卻未必每個人都會留意,直到字體用時方恨少,才能體會並發掘得到,字體背後反映著一個地方的文化。細讀這篇訪問,了解造繁體字的意義何在,也感受到被訪者如何為自己喜愛的城市而努力,從中多少獲得一點力量,繼續前行。



【無形・共赴青山】Nothing more to say, No more ace to play——專訪蘇苑姍 (文:劉平)


無力時代,還有甚麼可以做?一直與癌細胞鬥強的蘇苑姍,因為執著為已故男友尋求公義,文字成為她堅持下去的力量:「我不知道講出來有咩用,或者有沒有用,出版與否也不重要,我只知道必須寫下來,那是我唯一能為他做的事。」通過自己的寫作與文字,蘇苑姍將已故男友放進書裡,也成為其新書《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的源起。或許不少寫作人都曾有過掙扎,懷疑自己到底是為了甚麼而繼續寫作,倘若內心有著這份疑惑,不妨可以讀一讀這篇訪問,說不定能夠找到箇中解答。



紅眼酒一再沉溺之選


除了「you」,還可怎麼稱呼「你」?(多國語言情書版)(文︰陳煒舜)


應該超過一半作者、記者甚至校對都會犯的錯:「你」和「您」的分別。一般都離不開兩個說法,不是「你」「您」相通,就是「您」比「你」有心、親密一些。事實上剛好相反,就如陳煒舜所解就,「您」字從心,是更莊重的敬語寫法,亦代表有點距離。情若真,其實便不用將心放在「你」字之下。但已約定俗成的概念很難扭轉,強斥寫錯字通常都有反效果,只會引來一些咬文嚼字的指控。佩服陳教授文風儒雅,可以冷靜地旁徵博引,將兩字之別解釋得頭頭是道。


《醉美的一課》:人生失意,不如飲多 Round文︰紅眼)


不是因為這篇影評是自己寫,所以覺得特別好。甚至也不是因為這部電影特別好,《醉美的一課》​​不是一部拍得特別出色的電影,但它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電影開鏡不久,導演 Thomas Vinterberg 愛女車禍離世,​​為他帶來難以撫平的傷痛。結果是相識多年的男主角 Mads Mikkelsen 及其他台前幕後鼓勵他繼續完成作品,由一群電影夥伴陪著他走過人生最艱難的日子。人生失意,可以一起喝醉酒,可以一起拍電影,至少讓你明白, you are not alone,不用擔心墜地粉碎,要相信總有人把你接住。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