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抬頭怎麼寫?

散文 | by  陳煒舜 | 2021-05-17

今早收到出版社的版稅信,信封上寫著「XXX教授台啟」,雖無不可,卻總感到有點怪,且令我想起童年時的一件「家醜」――


小學時看書,讀到「台啟」一詞的解釋,稱「台」字來自紫微斗數中的三台星。三台星,又叫做「科名」,主文墨、主貴、主北斗之權,掌清貴之宿,換句話說,就是專主文章、做官。所謂「在天曰三台,在人曰三公」,天上的三台星,是與人間的三公相對應的。早在周代便出現了三公的名號,西漢將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稱三公,乃是位極人臣之職官。因此後世祝頌中,有「位列三台」之語。稍晚又出現了「台座」、「台端」的稱謂,前者本是對宰相的尊稱,後者本是對御史的尊稱,二者後來演變成對一切官吏的尊稱。到了清代,更把總督、巡撫、布政司、按察司、學政分別稱為「藩台」、「撫台」、「道台」、「臬台」、「學台」等。


因此,我那時認為「台啟」是很尊敬、很典雅的稱呼。給先祖父寫信時,信封上便用了「台啟」二字。不久祖父回函,略云「台」字在古代雖頗有尊重之意,但民國以降,「台啟」、「台鑒」、「台安」、「台端」等語卻多半都用於平輩。因此他老人家建議:致長輩函時用「安啟」,致平輩用函時「大啟」、「台啟」――這是比較簡單的方法。


讀畢祖父的回函後,我不由大窘。(現在回想,明清便已出現「兄台」的稱謂,而臺灣《文書處理手冊》規定:機關〔或首長〕對屬員稱「台端」;機關對人民稱「先生」、「女士」或通稱「君」、「台端」。可見「台」字早已開始了「去尊化」的歷程。)


與此同時,祖父還附寄了一篇文章,詳細討論這些用法,於是我開始關注這類資料。茲依據自身經驗,將較常用的相關措辭臚列如下。首先是收件語(用於信封)方面:


致軍界人士:勛啟

致政界人士、公務人員:鈞啟

致文教界、宗教界人士:道啟

致長輩(家屬):安啟

致長輩(社交):鈞啟

致長輩(師長):道啟

致平輩:大啟、台啟、惠啟

致晚輩:惠啟、收啟、啟

致居喪人士:禮啟


提稱語(函文開端)方面如下:

致軍界人士:勛鑒、麾下

致政界人士、公務人員:鈞鑒、台鑒

致文化界人士:座右、有道、著席、撰席

致教育界、宗教界人士::道鑒、壇席、函丈

致長輩(家屬):膝下、膝前

致長輩(社交):鈞鑒、尊鑒

致平輩:惠鑒、大鑒、足下、左右

致晚輩:惠鑒、青鑒、如晤、如面、如握


有的情況下,「勛」、「鈞」二字也可「文武不分」地換用――勛者功勛之高也,鈞者地位之重也,這就要視乎收件人的實際身分而定了。還要特別注意的是「惠啟」、「惠鑒」、「足下」等平輩用語:假使用於晚輩,是為了拔高對方的輩分以示尊重,但收件者也應該意識到這是一種抬舉;一如學者往往將並非自己門下的學生、後進稱呼為「兄」,但對方必然不會以「稱兄道弟」的方式來「回敬」。


至於「啟」字,有兩個意思:在信封上的收件語,是開啟信封之意;在函文的落款處,是陳述、開誠布公之意。所以,如果在信封上、函文開端寫「敬啟」,就是要收信人恭敬地打開,本想表達敬意卻失禮非常,無端適得其反,情何以堪!據云當年某系系會致函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信封上的收件語寫了「敬啟」二字。老先生啟都不啟,當面擲回給系主任說:「你們教的好學生!」


時至今日,我等教書匠當然沒有這位老先生的「底氣」,因此每次看到這類情況,都很自責。如果加上學生、晚輩的其他措辭又頗為恭敬謙卑時,就更不忍指瑕了。另一方面,這類錯誤滋生的源頭也難以追根究柢。不要說文學專業課,即使是大一國文課談這些,都可能被視為細枝末節、節外生枝。那麼要回溯中學麼?小學麼?那真成了循環無休的十二因緣。依稀記得有位沙俄時代的大詩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甚至熱愛有文法錯誤的俄文。」俄文以文法複雜著稱,縱然以俄文為母語者也未必不犯語法錯誤、不會拼錯單詞。不過,俄國人知錯能改的態度,和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人並無二致。我等華人學習英、法、德、俄、日語時,也一樣知錯能改、虛懷若谷;如果在母語學習上也保持這種虛懷,無論就學習者、教學者而言都必然事半功倍。


話說回來,雖然函文開端不可用「敬啟」二字作為提稱語,卻可用「敬啟者」三字。「啟」字此處同樣是陳述之意,但「者」字並非指人,而是指事。換言之,「敬啟者」翻譯成白話文,乃是「以下要恭敬地陳述的事情」。懂得這三字的意義後,便能有所變化。如「啟」字可因應事態而替換成「陳」、「覆」等字。從前讀過一位在臺老兵寫給大陸母親的家書,開端寫到「母親大人膝下敬禀者」,以「稟」替「啟」,委實十分恭敬了。


除了「敬啟者」,還有「逕啟者」。「逕」為「逕直」、「直接」之意。因此,「逕啟者」便是「直接地要陳述的話」。一般來說,「逕啟者」大抵會在公函中使用,不講客套,也少有繁蕪枝節,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因此,朋儕之間的書信很少用到「逕啟者」一語。


其次,在落款處請安,除了「秋安」、「時祺」、「研祐」、「平安喜樂」等等之外,亦可採取信封上和函文開端的「勛」、「鈞」、「道」諸用語。只是我個人認為不宜重複,如果開端為「XX教授道鑒」、結束時的祝頌又請「道安」,無疑甚為累贅。


軍、公、教三者都是職業,但相形之下,軍銜、教職對於一個人的烙印似乎比公職更深。致函卸任的公務員,未必再稱「鈞啟」;但致函退役軍人、退休教師,卻多半會沿用「勛啟」、「道啟」。如果再作比較,我們不難發現老師的稱謂最為簡單――「道啟」、「道鑒」幾乎可以處理大部分情況。除了親屬以外,無論信件是來自學生、晚輩,還是平輩、機構,乃至較為疏遠的長輩,稱呼教職人員一般都可使用「道」字。但不明何故,知者偏偏甚少。身為教書匠,收函讀到「鈞鑒」的稱呼,固然受寵若驚;讀到來自學生輩的「大啟」、「台端」等語,則更有物換星移、眾生平等之感慨了。


信封上的收件人名下用「啟」字,寄件人則一般用「緘」字。啟為開啟,緘為封閉。至於明信片,因為沒有信封,所以收件人不宜稱「啟」,寄件人不宜稱「緘」,直接使用「收」、「寄」二字便可。只是函文落款處仍可用「啟」,因其為「陳述」而非「開啟」之意爾。(中國大陸為求簡化,在信封上一律以「收」字取代「台啟」、「道啟」、「安啟」等,不失為便宜行事。)


以上所言,謹就一個「啟」字而發。名目五花八門、繁瑣如此,不由得想讓人回到漢朝:在那三四百年間,由於漢景帝名劉啟,「啟」字因此避諱不用。(一笑)漢景帝為什麼叫「啟」,歷史鮮有記載。但大禹之子、夏朝的建立者夏啟的得名,卻有一個著名的神話。相傳大禹治水時,為了開山闢石而化身為黃熊。他吩咐懷孕的妻子塗山氏說:「聽到擊鼓聲,你就送飯來吧!」誰知有一天,大禹鑿山時用力過大,碎石橫飛,砸到鼓上發出頻密的響聲。塗山氏聽到鼓聲,前往送飯,看到一頭黃熊,既驚且愧,轉身就逃。大禹連忙去追。塗山氏一路逃到嵩山下,驟然變成一塊大石。思子心切的大禹對著大石高喊道:「還我兒子!」巨石應聲裂開,裡面躺著一個男嬰。大禹從石縫中把嬰兒抱了出來,因此取名為「啟」。夏啟和他父親一樣,也是個半人半神的角色,在《山海經》中稱為夏后開――這當然因為《山海經》是在西漢後期正式編校成書,故而要避漢景帝的名諱。


後世帝王叫啟的似乎不多,比較著名而略有關係的大概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天啟。所謂「天啟」,即上天所開啟之意。這位英俊少年繼位時年僅十六,如此年號可見群臣對他充滿了期待。遺憾的是天啟帝童心未泯、無心治國,不但沉迷木工,而且技藝水平極高。別說普通的木器用具、玩具,即使是亭臺樓榭的模型,他也能廢寢忘餐地親手製造出來,精妙絕倫。正因如此,朝政大權遂旁落到大璫魏忠賢手中。從大局來看,天啟帝不但沒有接受「天啟」,反而「童昏」異常,為明代諸帝又增添了一位活寶,加速了亡國步調。


名號採用「啟」字的帝王,有創業者,有守成者,也有荒政者。這也許是上天見機說法,給予的不同「啟」示吧。一如「台啟」、「安啟」、「道啟」、「大啟」、「惠啟」……對象雖不同,但開啟信函的動作卻是必須的――除非有「啟都不啟」的底氣。謅七言排律一首曰︰


此敬啟非彼敬啟。尊稱安啟平台啟。

道師惠徒豈難分,勛武鈞文皆可啟。

儕友畢函稱大安,宮闈治木猶天啟。

上鉤唯願文王昌,恭命誰聽夏后啟。

羨煞東西兩漢人,避他御諱毋須啟。


〈按:標題為編輯所擬〉


慷慨一歌淚如瀉——《艤舟集.周棄子渡海前詩文百篇》讀後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陳煒舜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著有《林雲銘及其文學》、《明代楚辭學研究》、《從荷馬到但丁》等專書,學術興趣主要在於中國古典文學、神話學等。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

悼念瘂弦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4

差距

小說 | by 方狗 | 2024-11-04

《驀然回首》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4

清華雜憶

散文 | by 黃戈 |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