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 by 梁偉怡 | 2021-09-27

「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但在人面前,病毒卻不平等。曾經參與預防愛滋病計劃的性教育工作者梁偉怡,將它與近期肆虐的武漢肺炎作比較。愛滋病毒天生倒霉,初登場時已處處被小心提防;武漢肺炎則得天獨厚,先有中國政府保佑俏俏出場,再有WHO和一眾著名醫學專家為它護駕,有此非凡待遇,一切皆因含著「金」鎖匙出世-它的防控與「錢」和其近親「政權」相關。 (閱讀更多)

如果美夢成真有多好?-談《首相失憶了》

影評 | by 鄧志堅 | 2020-05-15

提到政治電影,大多人都會聯想到嚴肅及沉悶,但《首相失憶了》這部政治喜劇(導演說是「狂想曲」),澳門「戀愛.電影館」特約影評人鄧志堅,認為跳脫傳統框框,以一波波笑料顛覆觀眾對政治電影想像,即使觀眾對日本政治不了解,亦能對電影產生共鳴,畢竟混蛋領袖在世上,比比皆是。 (閱讀更多)

台版《紙牌屋》片尾曲由林夕作詞——《國際橋牌社》敢於觸碰敏感議題

劇評 | by 沐羽 | 2021-09-27

政治如牌局,每個玩家都在競爭利益。剛放映完畢的台灣連續劇《國際橋牌社》,除了使用與《紙牌屋》相同的政治隱喻,亦處理了許多解嚴以來一直難以碰及的問題,包括現在還是極為敏感的中國意識對決台獨意識等等。在國際博奕場上,台灣與香港打著差不多的籌碼差不多的牌,此劇也許能為香港帶來某些啟示也說不定。 (閱讀更多)

《上流寄生族》:壞與更壞,以為「無關」的一切都「有關」

影評 | by 麥曦茵 | 2020-02-14

「在《上流寄生族》中,真正的恐怖與恐懼,並不是現在的處境有多壞,而是它只會繼續變得更壞。」導演奉俊昊曾在訪問裡如此說過。不敢在浴血的殘酷現實中,說希望,麥曦茵在這篇雜談最想傳達的訊息,是人生構成本就「撈埋一齊」的訊息,正如在韓國,電影能影響政策、法例,因為人權運動的歷史和往後的政策,影響了電影,一切都有關。 (閱讀更多)

《上流寄生族》:一絲不苟的瘋狂

影評 | by 凌志誠 | 2020-02-13

同時奪得康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上流寄生族》,導演奉俊昊將商業電影的可能性推到巔峰,凌志誠在這篇影評以劇本、剪接、鏡頭運用等角度,分析這位奧斯卡最佳導演對影片的掌控如何一絲不苟,成就電影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閱讀更多)

【時代抗疫】防疫與我們的共同體

時評 | by 彭依仁 | 2021-09-23

然而傅柯、阿甘本或埃斯波西托等哲人之所以討論生命政治,並不是要告訴我們生命不過受主權操控的事實,而是要讓我們去想像一種新的可能,傅柯認為古典哲學不乏教導個人重新管轄身體的篇幅,阿甘本從方濟各會苦修士生活思考一種全新的、不受社會或政權操控的生命形式,埃斯波西托則提出一種肯定性的免疫機制。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編輯推介

《你存生的意義》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19

公屋妹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4-1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教育侏羅紀】病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4-07

雞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07

詩三首:〈慣性〉、〈鵝之悲歌〉、〈這一邊和那一邊〉

詩歌 | by 丘亦斐, 王培智, 侯蔽 | 2025-04-04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