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標題由編輯部擬定。
美國導演Paul Thomas Anderson(PTA)新作《一戰再戰》未上畫就被影評人譽為年度最佳,備受注目。它的好,是所有電影人一看就能感受到。
《教父》大導演哥普拉在IG寫到:「我人在羅馬,幾天前去戲院看《一戰再戰》,全院爆滿,但我今天的聽力不太好,而電影的字幕是意大利文的,這令我觀影經驗稍被影響。我是PTA獨特作品的影迷,從《一舉成名》起就喜歡它的作品……就像寇比力克的作品,我會想再看一次《一戰再戰》。我喜歡電影用一個動作片的故事形式,來講今天的美國,有一個杜撰的驚悚片,來寫真實的事情……目前我只看了一次,我知道故事中隔了十六年後,故事繼續。如果我再看一次,會更集中看每個角色,看狄卡比奧、辛潘等人的超凡演出……電影發展下來,成了一個父親對女兒愛的故事,你可以想像,對我來說太感動了。」
也有導演並不那麼買單,《的士司機》編劇,著名導演Paul Schrader`在FB寫到:「臉友都問我怎看《一戰再戰》,它的製作無疑是A+級的,但觀賞時我實在沒有一絲對狄卡比奧、辛潘的角色感到共情,我一直在等他們死去(辛潘的演出如孔雀開屏,根本是大師級的)。電影讓我安坐着看完兩小時的戲,是PTA那份拍攝電影的歡愉。」
只舉兩個例子,它們具代表性,是因為《一戰再戰》的藝術性非常高,無愧被稱為年度最佳,但戲中一些角色,甚至是PTA本身的立場,無疑令部份觀眾未能完全接受。
性是手段,也是愛的表現
《一戰再戰》由PTA自編自導,話說他一直想改編美國小說作家Thomas Pynchon小說《葡萄園》Vineland (1990) ,但遇着重重困難,後來決定自行用小說的元素,自己另創故事。《葡萄園》寫1984年列根任總統的美國,加州的一些人物,想起了六十年代的抗爭歲月。《一戰再戰》寫的是美國一個激進武裝組織「法國75」(French 75),宣稱要解放美墨邊境,他們用武力殺到美國邊防,侮辱指揮官Steven Lockjaw(辛潘飾)。然後攻擊政客,槍劫銀行,到處放置炸彈。烈女女主角Perfidia 由黑人女星Teyana Taylor 飾演,她仿如軍事指揮官,在感情上也很主動,竟然敢在行動中對負責安放炸彈的Bob(狄卡比奧)投懷送抱,而且要馬上就來一場性事,非常誇張。
不久法國75就被政府盯上,他們先對付黑妹Perfidia,把她抓走,然後威脅她要她供出同伴。平常非常潑辣的她,馬上就變成污點證人,同黨一一被打死或落網。只有她的男伴:Bob(狄卡比奧)攜着二人女兒,連夜上路。他逃到美墨邊境一個小鎮隱居,天天酗酒嗑藥,過着窩囊生活。十六年後女兒已長大成人,而追逐他多年的辛潘也快找到他的踪影了。
性在《一戰再戰》中佔據了一個極重要的位置,黑妹Perfidia一出場,制住了 Lockjaw(辛潘),就叫他Stand up, Lockjaw想站起來,黑妹卻說不,不是站起來,是硬起來。傳統上少數族裔的黑人,竟然用武力及性來欺凌邊境指揮官。但這麼一來, Lockjaw反過來對她念念不忘,後來要追捕她,找到她下落後,他先要的不是組織的機密,而是把她壓在下面,跟她來一場雲雨之歡。黑妹成了污點證人,害死了同黨,心中有愧,有天突然逃去了,之後不見蹤影。但 Lockjaw來到門前找她時,手上攜着花束,他可不是當她玩物及獵物,而是心中真的有愛上她的。
電影的名字一戰再戰(One Battle after Another)來自電影開始不久,組織正在發動武裝抗爭之時,由Perfidia大聲嚷出,意思也就是「武裝革命陸續有來,來聽我幾枚炸彈看看」的意思。 One Battle after Another這個句子,其實來自六十年代,美國真實存在過的武裝組織The Weather Underground 在1969年的宣言,原句說:From here on out, it's one battle after another - with white youth joining in the fight and taking the necessary risks. Pig Amerika beware. There's an army growing in your guts and it's going to bring you down.(從今開始,我們一戰再戰,當年輕白人加入我們的戰鬥,承擔必要風險,美國豬你們小心,我們有一隊軍隊在成長,會將你們拿下。
電影中法國75解放美墨邊境,巧合的是,年初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讓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俗稱ICE)嚴格執法,拘捕及驅趕非法入境者,引來廣泛爭議。但PTA說《一戰再戰》的劇本自己寫了二十年,而電影其實在去年(2024)1月才開機。
部份觀眾(包括大導演Paul Schradar)不能接受的是,Lockjaw以公謀私,搞男女關係,當然是壞蛋,男主角Bob一開始根本不知道放炸彈是為甚麼,他是白人,只聽從Perfidia的計謀,到處打劫銀行,也是壞蛋。黑妹及她的組織法國75,是個極左組織,其行動與恐怖份子無異。事實上,電影參考的 The Weather Underground在六十年代到處放炸彈,在1970年更向美國政府宣戰,一直就被視為恐怖份子,他們反越戰,後來在1973年越戰結束後,勢力才漸漸瓦解。在太平盛世的今年,一般觀眾很難會對男女主角產生共情。
在PTA的這個世界裡,共有三方勢力:武裝組織法國75是一個,代表美國政府要追逐他們的指揮官Lockjaw是二,政府高層裡,還有一個秘密組織「聖誕冒險俱樂部」(Christmas Adventurers Club),在秘密控制一切。他們當然想消滅法國75,但故事裡這些老男白人,更受不了的是傳聞自己人Lockjaw竟然與黑人發生性關係,於是派了殺手去清理。三方追逐,也就成了電影裡,被廣泛讚賞的一場場飛車場面。PTA以往作品大都文藝,沒想到拍動作戲這麼耍家,畫面既暴力,又富詩意。
黑白混種的傳承
PTA筆下的這個世界,三方勢力,都不是甚麼好人,但他還是站了在革命組織一方。電影經歷了連場飛車,生死一線之間,最後一幕,本來關係疏離的父女,在父親拿出收藏多年,母親Perfidia寫給女兒的親筆信後,二人終於重修舊好。信中母親提到,希望一代傳一代,將革命流傳下去。下一個鏡頭女兒要出門,準備去示威,PTA沒有交代她是否要以暴力作手段,但她真的代母上戰場了,而父親也是鼓勵的。PTA在前兩個多小時沒有明確表明立場,但結局告訴你他是同情這一家,也贊同其行動的。
前面談到,性在《一戰再戰》中佔了重要位置,性是欺凌的手段,也是生命的延續,因為有了女兒,Perfidia可以將革命精神傳下去。戲中描寫法國75時,好幾對男女都是跨種族的,故事到了中間,白人至上主義秘密組織因為懷疑Lockjaw與黑人有染,珠胎暗結,要派殺手前去清除。在這個故事中,白人至上主義俱樂部的幾個年老白人,是惡中之惡,他們不容許自己人中竟然有與黑人有染的,甚至連混種孩子也不放過。
如果你將「一戰再戰」演繹為一代傳一代的革命,那片尾父親在門前替示威的女兒送行,非但是上一代交棒到下一代手上,還代表了這個黑白混血女兒,保了命下來。彷彿在說:「你們這些種族主義者,想繼續由白人統治美國失敗了,我們不但混了種,而且他們都成了我們革命的新勢力。」這跟1969年The Weather Underground宣言說「當年輕白人加入我們的戰鬥,承擔必要風險,美國豬你們小心,我們有一隊軍隊在成長,會將你們拿下你們」幾乎是一模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