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峯的女主角與她們的產地

影評 | by  易山 | 2025-09-17

最近,台港兩地都掀起「杜sir熱」,台灣有杜琪峯影展,香港有4K修復的《PTU》重新上映,加上本尊頻頻亮相座談會及訪問,頃刻大家都重新探視這位影壇一代宗師劍走偏峯的光影宇宙。那種陽剛硬派的bromance,宿命、無常與抗命題旨,甚至權力暗黑運作之寫實,都已經有很多有識之士作出深入分析,這裡不妨另闢新蹊,探索杜sir的女主角們,又或,更直接問:到底杜琪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父權L,還是也擁抱女性主義?

先前與鄧小樺網上對談杜sir作品,引申了一個有趣觀察:杜sir眼中的女性,大都貪錢,而且,愈貪錢愈可愛,相反,男性貪錢則被視作低賤下流,且通常没有好結果,最經典莫過於《黑社會以和為貴》裡頻叫「加錢」的浩南哥,最後也死於亂刀之下,《暗花》裡收錢辦事的劉青雲,最後更身首異處,只能算是販伕走卒的收場。杜琪峯對男女的印象,是怎樣建構?我覺得這大概要追溯至他成長年代,說穿了就是一個貧窮香港,當時仍固定在「男主外,女主內」社會,男在外奔波賺錢,女則對內持家,那如何叫「持家有道」?就是掌握管理財政之道,運用男人那丁點的家用,令全家幸福最大化!而且,精明的女人甚至還留有「私己錢」,所謂「偷家貼家」,在需要時回饋家庭,被視為天經地義,甚至是賢妻典範!杜sir可能就在這種社會薰陶下,覺得「貪錢的女人」才是德行吧,而男人在其眼中,行俠固為高,仗義不可少,仗義又必疏財,為了平衡,就需要一個對錢有敏感度的女人適當管束……其實都是江湖大佬與阿嫂的關係,猶記得《真心英雄》裡蒙嘉慧向梁藝齡討教如何做阿嫂的一段,也多少說明了杜sir對於男女的某種刻板印象,當然今天女性主義者或嚏之以鼻,但也不失為杜sir對男女關係某種質樸與純真的理解。所以,我們在《柔道龍虎榜》裡,看到應采兒在逃跑時仍要回頭拾銀紙,鄭秀文在《龍鳳鬥》中也是專釣金龜的騙財女人。

但,說貪錢又未必是貪錢,錢可以被看作對生活的熱情,應采兒在《柔》裡的貪錢是對照古天樂落泊喪志,所謂「有錢都唔識執」;而錢亦可看作對愛的某種衡量,筆者就聽過某位年輕女性朋友自白:「男人愛你,就自然為你花錢。」這就是《龍》裡的鄭秀文,她的「騙財貪錢」,實際亦只為引起心愛男人注意,進而為她花更多錢舖陳,亦更引証了愛。而杜sir對女角的塑造,除了來自社會觀察,也可能來自電影,尤其是六十年代的大量西方電影,Audrey Hepburn 在Breakfast at Tiffany's就演活一個貪慕虛榮又不失天真浪漫的神經質女孩,這也是《龍》甚至《我左眼見到鬼》的角色原型。而杜sir女主角的第二重人格,就是神經質。大家當然記得《孤男寡女》鄭秀文(Kinki)隨處掉東西抹東西的失控,繼而就是《嚦咕嚦咕新年財》梁詠琪的輸錢反枱兼跟踪狂,甚至影響了拍檔韋家輝也要拍一套開宗名義的《最愛女人購物狂》。在杜眼中,女人需帶點神經質甚至破壞性,要夠傻或夠「辣」,才更可愛,也因此需要男人更多的關注、保護與疏導,正如Kinki需要華少一樣,這才是「一凹一凸」的完美關係。不得不承認,這些作品裡的杜琪峯,對男女關係的理解,當然絕非粗暴大男人,但也是一個老派紳士作風,這裡又和吳宇森及塔倫天奴一致,尤其塔倫天奴的女角,也多帶點神經質。

那麼杜sir眼中女性的理想男士又是何模樣?或他眼中現代男性又大概有什麼類型?《單身男女》系列就已經提供了答案,撇除了毒男與「媽寶」,無非兩類:窩心暖男,或風趣浪漫壞男孩,典型對決。我們已分不清,究竟是香港(或亞洲)女性眼中,只有這兩種理想男士,還是杜sir代入香港(或亞洲)女性眼中,「覺得」只有這兩種理想男士?明白輕喜劇或需某種反差來製造荒謬處境,但這也未免對香港(或亞洲)男性形象太刻板化,同時亦對香港(或亞洲)女性擇偶要求太刻板化,亦忽略了女性的主體性。兩性關係也有很多模式,現代尤其注重平等、獨立、溝通、尊重,兩性交流也可以建立在知性上,同時不乏同理心,最重要是女人要被當成一個平等的主體去看待,而不需等待一個(或幾個)「男神」去拯救去照顧,明白電影有一定市場需求,尤其當年的合拍片制度,但也毋須再強化這些既有觀念。

言則杜sir有沒有真正擁抱女性主義的一面?最為人談論的莫過於《東方三俠》系列,裡面其實分開了三個女人面向:梅艷芳本是女強人,但最終選擇了以家庭為依歸;楊紫瓊最初是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盲目執行指令,就像某些企業的中級管理層又或前特首,後來透過反抗奪回自主;張曼玉則最具現代女性形象,屬於自由工作者甚至創業者。杜sir在這裡呈現的是女性的「三命」,但也殊途同歸,雖然梅艷芳是家破人亡才被逼出山,但也轉化成一種救世意志,這也是杜琪峯將女性描寫得最立體,亦最具女性主體意象的作品。當然,你亦可理解成一個大男人對母性的一種崇拜,即使一位母親失去家庭,仍會如觀音般普渡眾生……近年,西方女權陣營亦掀起爭論,很多女性主義者認為「妻子/母親」這些傳統角色是阻礙女性探索自我的枷鎖,但Barbie真人電影版探討了一個問題:為何女性不能在自由意志選擇下,回歸家庭生兒育女?這似乎也和梅艷芳的角色遙相呼應。

最後,在我眼中,杜sir的女主角們,也是某種特定時代產物,要知道,他成長的年代,雖然香港一樣貧窮落後,但西方已進入全面自由化,女性從剛冒起的婦解運動中得到更多自主,開始隨心所欲探索世界,而全球經濟亦進入戰後繁榮期,所以亦出現了大量西方電影中的跳脫女性形象,杜sir或由此得到啟蒙,這些女性形象深植腦海,影響了日後創作。但回到今天,世局晦暗,中產向下沉的時代,女性在家庭及社會地位或提升,甚至成為主導,但壓力亦倍增,能否再像以往活潑跳脫?年輕一代,不分男女,甚至選擇躺平,以低期望值生活。男女權力關係亦已逆轉,過去大男人的寡言,變成今天男人的無言,或者大家都需要一個機會重新溝通……

杜sir的時代是否一去不返?還是會像《柔道龍虎榜》般重新站起,還有空間重拾一片赤誠童真?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易山

首先係一個人。一個香港人,七十後中佬,去過下美國,讀過下政治,睇過下戲,上過下街,入過下政黨,做過下電視台,寫過下talk show,做過下NOL (non-opinion leader),而家全職係研究防止自己變成一個討厭廢老。

熱門文章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允許一些可怖迴旋起溫暖

小說 | by 簾櫳 | 2025-09-12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