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 by 趙恩潔 | 2025-09-11

立陶宛能夠在面對強權時有著不退縮的骨氣,或許來自他們經歷過二戰及冷戰期間的歷史,而從其文學作品中亦可昭見。趙恩潔指出Ričardas Gavelis的《維爾紐斯撲克》中,以迷離破碎的敘事,揭示蘇聯統治下人性的猜忌與自我審查;Jurga Vilė和Lina Itagaki的圖像小說《西伯利亞俳句》透過孩童的純真視角,呈現流放悲劇中的童真與希望。儘管兩部作品風格迥異,卻展現出立陶宛人以文學作為抵抗歷史的壓迫,在集體創傷中注入人性光芒與樂觀,重新詮釋歷史傷痕。 (閱讀更多)

批評,一種香港的姿態:讀張歷君《文學的外邊》

書評 | by 徐雨霽 | 2025-09-10

徐雨霽讀畢張歷君的《文學的外邊》,指出書名「外邊」一詞意涵豐富,既點明香港在華語文學中的邊陲位置,也象徵其作為一種「走向他者」、聯動世界理論的開放姿態。此「外邊」性更是一種批評方法,呼應陳冠中提出的「香港作為方法」的視角,以「視差」重構內外疆界,使〈魯迅「內面」之發現〉一章可謂書中的「文眼」,以魯迅「內面」研究在冷戰香港的發現為核心,揭示曹聚仁與李歐梵在冷戰的特殊語境下,如何突破意識形態的二元對立,開闢「非左非右」的第三條路,構成香港面對中國與世界的文化隱喻。 (閱讀更多)

《鬼才要回家》:喜劇、恐怖與家族情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9-10

姚金佑傳來《鬼才要回家》影評,指出電影作為越南影史上最賣座的恐怖喜劇,巧妙融合親情、喜劇與驚悚元素,借幽魂心結未解的經典情節,揭露家族內的深藏詭計與劇情翻轉,類似《尋夢環遊記》的他殺真相。姚金佑認為戲中對「突發驚嚇」的運用,有效分隔了歡笑與驚悚的氛圍,更為後半段的懸疑與高潮鋪墊,將仇恨與怨念的書寫提升到新的層次,將家族主題發揮到位。 (閱讀更多)

失語之島與時雨之島——讀陳滅《離亂經》

書評 | by 徐竟勛 | 2025-09-04

徐竟勛讀畢香港詩人陳滅近期推出的詩集《離亂經》,指出集內詩作橫跨2009至2025年的時空脈絡,「彼時」的香港景物與文化感悟,對照「此刻」臺灣的感傷懷舊。徐竟勛表示陳滅透過「島」、「鳥」、「雨」等意象建構兩地差異,表達對香港的感慨與迷惘,頗有李煜「夢裏不知身是客」之感。而書名「離亂經」三字同時表現陳滅離開香港的三個狀態。 (閱讀更多)

寫給文明的反叛之歌:綠葉劇團《山海經》第一部曲──山川命・終章

藝評 | by 馮曉彤 | 2025-09-12

馮曉彤早前觀看了由綠葉劇團與西九文化區聯合主辦及製作出《〈山海經〉第一部曲——山川命・終章》的綵排,大受感動。她指出藝術總監黃俊達大膽「反叛」,結合六種語言、梵劇、武士刀與非洲鼓等鋪排,用盡方法去「反傳統」或「逃離文本」。演員的合演(ensemble)動作形成幾何圖形,藉此探討秩序與離群哲學。劇作更邀來本地樂團The Hertz低鳴音樂添反叛氛圍,邀觀眾摒棄成見,重新想像世界,與綠葉劇團一起反轉自己,劍走偏鋒。 (閱讀更多)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嚕嚕米傳來周先陌〈閨房〉詩評,指出詩作刊出後遭到謾罵指涉低俗與破壞傳統。嚕嚕米表示此詩巧妙融合古典詩詞元素與當代情色描寫,創造出「破壞式創新」的效果。嚕嚕米援引郭哲佑、夏天與一尾的觀點,其中郭哲佑認為〈閨房〉精髓在於其「微微的,撥弄,『不要太硬』,致敬甚至嘲諷古典的閨中情懷。」而夏天則指出將古典辭藻與日常自慰場景的並置,讓高雅與低俗互相碰撞,揭露出性別規訓、文學權威的虛構性。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允許一些可怖迴旋起溫暖

小說 | by 簾櫳 | 2025-09-12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