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時代,大眾的注意力紛紛轉向 Reels 這類短影片以尋求娛樂,閱讀似乎漸失魅力。不過,韓國近期興起一股由年輕世代引領,名為「Text Hip」的閱讀熱潮,視閱讀為一種展現個性與品味的時尚行為。去年韓國作家韓江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引發「韓江效應」,進一步推升韓國文學與人文類書籍的銷售與借閱量。
「Text Hip」成展示個人品味的視覺宣言
「Text Hip」是結合「文本(Text)」與「時尚(Hip)」的新創詞彙,其主要流行於Z世代與千禧世代之間,並起源於社交媒體平台。年輕人開始流行發布書籍封面、內頁節錄,甚至是親手抄寫的段落,並標註「#Bookstagram」等標籤,將閱讀化為一種可在社群上分享、展示個人品味的視覺宣言。
2024年,韓江成為韓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瞬間點燃了全國的閱讀熱情。根據韓國教保文庫、阿拉丁、Yes24三大書店統計,韓江的作品(含電子書)銷售量便突破一百萬冊。阿拉丁書店更指出,在「韓江效應」帶動下,文學類書籍的銷量與前一年度同期相比,激增超過十二倍。
除了「韓江效應」外,亦與名人的推波助瀾大有關聯。K-pop女子組合NJZ(舊名為NewJeans)成員Minji在〈Bubble Gum〉MV中閱讀了美國經典小說《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成功令小說在書銷增長8倍;男子組合BTS隊長RM曾公開推薦德國-瑞士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及村上春樹等名家,引發粉絲對相關作家書籍討論與銷售狀況;女子組合IVE成員張員瑛於節目中討論《四十歲讀叔本華》,不僅提升該書在20世代的銷售5%,更帶動尼采、馬基維利及柏拉圖等西方哲學著作在韓國市場的增長。而女子組合Le SSERAFIM成員許允真於機場手持韓國心理學家高善圭(고선규)的著作《六夜之哀悼》(여섯 밤의 애도),更被視為公眾人物利用自身影響力,將閱讀與社會關懷連結,賦予其時尚及正面的意義,成功地將書籍變成了彰顯個人態度及品味的配件。
因長期接觸網絡的影片激起實體書興趣
「Text Hip」的閱讀熱潮並非僅限在社群媒體,亦在韓國多所頂尖大學圖書館的借閱數據有所體現。以韓國首爾大學為例,自2017年至2023年,圖書館的借閱排行榜前十名長期均由學術教科書佔據。在2024年時,則由文學作品取而代之,攻佔了排行榜前列,榜首即為韓江的《永不告別》(작별하지 않는다)。韓國大學、梨花女子大學及西江大學等多間大學也呈現類似趨勢,小說類作品如韓裔美籍作家李珉真的《柏青哥》(Pachinko)和韓江的《素食者》(채식주의자)均成為熱門借閱書籍。
「Text Hip」的興起,部分緣於成長在數位時代的年青世代,他們因長期接觸網絡的影片繼而對實體書的觸感與存在感產生了新奇與時尚的感受,既可透過閱讀獲取知識,同時彰顯自己的深度與品味。根據韓國調查機構Embrain Trend Monitor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年輕受訪者認同「記錄並分享閱讀是一種時尚的行為」。此現象亦帶動了出版市場與消費行為,部分出版社為使讀者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呈現更佳的視覺效果,特意在詩集設計提供抄寫欄位,使書籍設有所創新,令詩人的版稅因而增加;同時鋼筆、書籤及紙鎮等文具銷售亦隨之而增長。
即使不少好書之人都會在咖啡店閱讀,甚至有不少同好會都會不定期舉辦讀書會,隨著「Text Hip」的出現,促使韓國從線上的讀書俱樂部,到首爾市政府在清溪川、光化門等地標舉辦的「戶外圖書館」,以及私人經營的深夜書店、主題書店咖啡店等,都成為年輕人社交聚會的新選擇,演變成一種全面的生活風格。
成年輕人閱讀契機 終演變成真正興趣
「Text Hip」的趨勢看似正面,重新激發起長期停滯的出版產業,但亦使人懷疑受眾的行為只是「跟風打卡」的舉動,旨在炫耀而非真正有興趣閱讀和吸收書中內容,一旦有其他潮流興起便會迅速冷卻。先不論受眾只是跟風與否,「Text Hip」確實成為年輕人嘗試閱讀的契機,即使最初只為營造自己知性或有品味的形象,但隨著閱讀更多書籍,便會漸漸發現閱讀的樂趣,既開拓了視野,也能吸收書中知識以豐富他們的思考維度,最終演變成真正的興趣和習慣,成為好書之人。
香港雖暫未有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但過往曾誕生出眾多文豪,如劉以鬯、黃碧雲、金庸、倪匡、也斯、西西等,現今亦有眾多優秀作家繼續以文字書寫令人難忘的作品,而且其著作在海外地區亦屢獲獎項,如董啟章的《狐狸讀書》、《刺蝟讀書》獲第35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散文大師獎首獎、陳慧憑《弟弟》榮獲「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沐羽的《煙街》奪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黃裕邦以英文詩〈台北101〉贏得澳洲的 Peter Porter Poetry Prize詩歌獎等,都盡展出香港作家的文字功架。
或許,香港只差一個契機,讓既有的閱讀風氣上發展成「Text Hip」般的閱讀熱潮,新生代將不再只沉溺於手機的短暫娛樂,而是人人手持書本,沉浸在文字構築的世界中自由翱翔,讓閱讀成為我們無處不在的日常風景與生活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