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詞壇聖手」、香港早期「三大詞人」之一的盧國沾於3月19日傳出離世消息,享年76歲。盧國沾自1975年開始填詞生涯,創作了眾多電視劇的主題曲歌詞;盧國沾的題材相當廣泛,涵蓋武俠、家國情懷、抒發鄉愁、人生無常等,成為幾代人的經典。為紀錄盧國沾對香港樂壇的貢獻,《虛詞》編輯部邀請了藝文界知名的評論人黃志華、朗天、陳智德,分享他們印象深刻的盧國沾歌詞,細味詞作與人生交織之境。 (閱讀更多)
王駿業傳來《Aftermath》書評。他分享在一次歐遊之旅閒逛書店,因一頁設計精緻的書封而認識到英藉作家Rachel Cusk。她的敘事風格冷峻而幽默,有著哲學性的洞察力,卻處處流露身為兩兒之母的溫度。《Aftermath》為Cusk個人經歷離婚的記錄,通過書寫一連串人物相遇和對話,作品揭示出離婚對價值結構的衝擊,以及在災難餘波後活下去的可能。 (閱讀更多)
Ben傳來Netflix影集《混沌少年時》劇評,他表示自劇中探討近年英國社會及青少年問題,且每集以近50分鐘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使其成為現象級的話題,更是每位家長必看之劇。當中主角受到沉迷扭曲大男人主義信仰——Andrew Tate式大男人主義,不論劇中還是現受,都荼毒了不少青少年。他最欣賞的,是劇集並未批判任何人,均因各方都需負上責任,劇中出現的悲劇只是一切的總和所引致。 (閱讀更多)
石啟峰傳來電影《門逃》影評文章。他表示,近年推出《完美物質》等驚悚傑作的出現,觀眾對恐怖片的期待和標準被不斷拉高。《門逃》這套電影可算是出乎意料——它將關於宗教信仰的哲學思辯與令人毛骨悚然的緊張氛圍巧妙結合,為這個語境帶來深刻的意涵。不論在劇本及角色設定、鏡頭語言,及至故事深入叩問宗教信仰的本質,均使石啟峰認為《門逃》實為優秀的恐怖片之作,更直言觀畢後將會對此種類的電影期望一再提高。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