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Apple邀請了日本名導是枝裕和與攝影師瀧本幹也,透過iPhone 16 Pro拍攝愛情短片,作品《Last Scene》於9日正式推出,吸引不少是枝裕和的影迷一睹新作。《Last Scene》以「未來什麼會留下、什麼會消失」為主題,探討「日常生活的選擇會如何影響未來?當科技與社會不斷演進,我們希望在 50 年後留下什麼?」是枝裕和表示,希望這部作品能真實、毫不修飾地捕捉日常生活中轉瞬即逝的瞬間,以及那些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珍貴事物。 (閱讀更多)
梵帝岡選出Robert Francis Prevost為新任教宗良十四世。早前良十四世教宗兄長John Prevost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弟弟在進入秘密會議前觀看《教宗選戰》以準備教宗選舉秘密會議。香港學者莫哲暐接受「虛詞」訪問時認為,教宗及樞機雖為神職人員,但仍是普通人,因此對《教宗選戰》感到興趣並入場觀看是正常不過的事。又部分資歷尚淺的樞機藉觀電影大致了解整個選舉運作過程。被問及電影情節可能影響現實選舉,莫哲暐認為「實際選舉期間不會出現電影中那種『火爆』場面,而是以友善的態度進行討論。」 (閱讀更多)
美國文化評論人Kyle Chayka出版了《扁平時代》一書,以部析演算法如何篩掉獨特性。早前負責出版《扁平時代》繁體中文版的衛城出版社舉辦了《扁平時代》講座,邀請台灣現流冊店創辦人沛澤與白鹿洞書店店長永華大談演算法如何對文化及書店經營造成影響。在講座中,他們兩人認為儘管演算法時代帶來挑戰,實體書店與人際連結仍是文化傳遞的核心,冀望讀者走出演算法框架,尋找多元可能。 (閱讀更多)
香港資深攝影師黃勤帶新書《中平卓馬 森山大道:日本攝影家的故事》書寫兩位殿堂級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及森山大道在攝影道路上的故事。黃勤帶在〈後記〉中自言自己作為攝影師,中平及森山所走過的道路都深有共鳴,因此希望藉此書記錄他們的故事。編者、出版人之一的馮美華在〈出版人語〉中盛讚黃勤帶以流暢的敘事,交織森山大道與中平卓馬的生命故事,串連日本近代史與攝影藝術的脈絡。作為資深攝影師,他深入剖析兩位大師的創作與思想,展現對日本文化的深刻理解。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