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鄧小樺、紅眼、歐陽生、游大東 | 2019-04-13

第38屆金像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4月14日舉行,在紛呈的入圍名單中,最終大獎花落誰家?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名單。「虛詞」有幸邀請鄧小樺、紅眼、歐陽生及游大東給出他們心目中的預測,你又覺得邊個機會大啲呢? (閱讀更多)

結構暴力,各自論述——評「表演社會︰性別的暴力」

藝評 | by Kobe Ko | 2019-04-14

大館當代美術館目前正在展出《表演社會:性別的暴力》,題目對香港人來說聽起來十分聳動,策展人Susanne Pfeffer在概述裡表明這個展覽要探討的,是結構的暴力。談性別的暴力好像離不開女性主義思潮,籠統地說,女性主義至少經歷了三波轉折,同志運動和酷兒理論亦不斷發展,故此,即便是性別論述也能有多種立場和切入點,慶幸的是,從藝術品中不難看出藝術家各自的定位和觀點。 (閱讀更多)

【無形.虛擬關係】讀《大裂》:讓導演胡波相形失色的小說家胡遷

書評 | by 忤尚 | 2019-04-14

我和多數人一樣,因胡波的死亡而認識他;但在認識其作品以後,卻從此忌諱提起他的死亡,因為如果讓死訊壓壞死者優秀的作品,是大不敬。我先讀其中短篇小說集《大裂》,後才去看電影《大象席地而坐》。於我而言,以胡遷之名寫的這本書,比電影更高一籌。 (閱讀更多)

在夜海的迷霧裡航向蔡炎培的宇宙——以《初夜》為例

其他 | by 陳諾諺 | 2019-04-17

讀蔡炎培的詩就像在濃霧裡航行;要穿透層層迷人、以私密意象和符號形成的霧氣,才能看到港口和月色,體會詩中底藴與情調。《初夜》一詩以感官的貫通,語言的轉換和私人故事的暗引,營造了私密而「得意」(蔡炎培語)的感覺。 (閱讀更多)

【《G殺》小輯】G殺:製造與殺

影評 | by 陳子雲 | 2019-04-09

與其說《G殺》有意模仿日本電影,不如說它更像是新一代的《香港製造》。兩者都有一個核心命題——痛陳成年人的偽善。 (閱讀更多)

愈拐愈遠:讀張景熊《几上茶冷》

書評 | by 洪慧 | 2019-04-08

張景熊( ~2016 ) ,另有筆名小克,《70年代雙周刊》編委會成員,於1979年出版《几上茶冷》。這本詩集所收的詩,大致上有兩類的份量比較多,一類是訴說愛情的美好,另一類是書寫香港地景的作品,當中又以前者的數量更多。雖則如此,這兩類作品,都難以稱得上建立了張景熊一己的風格。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貓貓的奇幻漂流》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9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空心圓

小說 | by 石啟峰 | 2025-04-25

破皮

散文 | by 令菱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