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 by 張煒森 | 2019-03-14

記得當日出席展覽「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的開幕後,到了附近的餐廳晚飯,在旁的一枱客應該是戲迷,剛聽過阮兆輝、秋孟的開幕講座,然後你一言我一句,語氣帶點權威,除了討論誰與誰的唱法外,還提到文化博物館中的粵劇照片出錯,又說戲曲中心的導賞只作建築上的解說,而不講解劇目等,當然,我無法考證當中的真偽,因他們所熱衷的唱唸範疇,正是我所陌生的。 (閱讀更多)

《寫我華麗緣》:天真有邪,愛慾本色

影評 | by Yao Lin | 2019-03-13

改編自法國女作家柯蕾特生平的《寫我華麗緣》(Colette)去年於美國上映。電影呈現了她在1893年到1910年間,為出版商丈夫威利(Willy)代寫小說《克羅蒂娜》(Claudine)系列,與其情慾、自主意識覺醒的過程。這位活躍於上世紀初的作者,曾是一時無兩的奇女子——1900年,她為丈夫代筆的《克羅蒂娜在學校》(Claudine à l'école)得到巨大的成功,當時巴黎的時裝、香水、煙酒產品甚至女性都以「克羅蒂娜」為形象指標;1907年,柯蕾特更在出演舞台劇時與同性伴侶馬蒂爾德・德・莫尼接吻,引起全場嘩然。 (閱讀更多)

「愛慕之對寫」——觀艾慕杜華電影中的怪誕與亂調

影評 | by 安娜 | 2019-03-08

澳門戀愛.電影館在二至三月籌備了「焦點導演:『愛』慕杜華」影展,重映了西班牙導演艾慕杜華近四十年來的十三部長片作品。艾慕杜華自1980年拍出處女作《烈女傳》之後,在影壇一直活躍;單是八零年代就交出了八部作品(其中包括令他在國際聲名鵲起的《慾望之規條》、《女為悅己者狂》),即使到了最近,他仍以三年左右的間距繼續交出新作。艾慕杜華對上一部作品《胡莉糊濤》頗有好評,算是挽回了一點近年在創作上的頹勢;他的新作《Pain and Glory》今個月底亦會在西班牙上映。 (閱讀更多)

不遇與懷才的夢囈——論《新喜劇之王》

影評 | by 黃戈 | 2020-03-05

既名為新,很自然就想起二十年前的《喜劇之王》。文本有新舊,因有互文的樂趣。如夢等於尹天仇?這麼想當然矣地比較,顯然很有問題。或許,這不一定是只換了演員的新版《喜劇之王》,而是《新喜劇之王》。其名為新,故嘗試論其與舊之別。以下為了避免誤會,如非特別指明,多指戲中角色,而不是演員本身。論的是如夢,不是鄂靖文;是尹天仇,不是周星馳;是馬可,不是王寶強。(張全蛋是例外,這名字太魔性,遠比查理有特色。) (閱讀更多)

「愛慕之對寫」——艾慕杜華的花樣年華

影評 | by 談晉霖 | 2019-03-07

今年二月戀愛.電影館舉辦了影展活動《焦點導演:「愛」慕杜華》,將西班牙鬼才瑰寶艾慕杜華(Pedro Almodóvar)由早期到近期的作品逐一回顧,其中揀選放映的作品皆為難得,有《修女愛瘋狂》、《前世唔修》及《慾望之規條》,都是現在較少人提及的艾慕杜華電影,往往被忽略。他絕對不只有一部《浮花》或者《我的華麗皮囊》,他對創作和愛所追求的熱情與激情,於早期的作品更能清楚看見。 (閱讀更多)

自然與德國人的土地情意結

書評 | by 彭依仁 | 2019-03-01

大衛.布拉克伯恩的《征服自然》中,就將德國在這二百五十多年間,政府人民以開闢自然為名與河川、地表進行的鬥爭,還有當中所付出的代價,極為生動地描繪出來。這並非單純從科技史、自然開發史及自然變化(如水文、地貌、氣候)去剖析問題的專題著作,而是更像一部德國政府與大自然搏鬥,或試圖改變自然的集體傳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貓貓的奇幻漂流》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9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空心圓

小說 | by 石啟峰 | 2025-04-25

破皮

散文 | by 令菱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