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by 李顥謙 | 2019-04-26

由九十後記者,蔡寶賢編寫的訪談集《海浪裏的鹽——香港90後世代訪談故事》(下稱:海浪裏的鹽),沒有將這一世代的焦點放在政治名人、運動員或明星身上;她關注的,是最細微的普通人,那些「沒有光環」的素人,如何在社會的夾縫裡,反覆糾結地生活。 (閱讀更多)

【《淪落人》小輯】好在,這是花生雞腳湯,不是雞湯——評《淪落人》

影評 | by 廖偉棠 | 2019-04-24

雖然阿輝(李燦琛)帶來的湯壺打開,那雙撐出來的鳳爪頗有「死雞撐飯蓋」的既視感——相信不少人是這樣看香港和香港電影的——但是熟悉香港飲食文化的人就會知道這是一煲濃滑的花生雞腳湯,既可以給男人補腳骨力,又可以給女人補膠原蛋白,「好嘢嚟㗎」。 (閱讀更多)

「安心事件」解密︰港人心態大扭曲

時評 | by 鳥人 | 2019-04-18

年輕一代,很可能沒聽過鄭秀文、許志安的歌,但是「安心事件」一爆發,大家都紛紛關切。再者,別人的婚姻、別人的家事,是別人的,與我何干?偏偏「安心事件」成為2019上半年香港最hit話題,甚至很有可能獲選入十大新聞了。港人之所以有這麼大反應,很可能源自典型的gossip心態,用香港述語,就是「八卦」。 (閱讀更多)

如何相信劇場?——評《真實的謊言(自我審查版)》

劇評 | by 黃安政 | 2019-04-18

而《真實的謊言(自我審查版)》 的編劇嘗試處理的故事,除了「三年前」於南寧發生的傳銷事件外,還包括在劇場當下發生的戲劇表演本身。除了Ivan外,劇中其他演員亦同樣在第一個敍述層次中擔任「表演者」,「演繹」著於第二個敍述層次中傳銷故事入面的角色,穿梭於兩個敍述層次之間,一再提醒觀眾他們正在觀看戲劇表演 。 (閱讀更多)

切切倒有一大盤——嚼著乳頭片讀《異色世界史大全》

書評 | by 陳韻紅 | 2019-04-18

以獵奇、情色、誇張、超現實風格著稱的奇想漫畫家駕籠真太郎,熱衷於各式瘋狂的大尺度人體改造,在他的世界中,人與物幾乎沒有區分界線,任由其豐富想像力將之扭曲、折疊、黏合、切割、縮小、放大成新奇的形態,肢體橫陳帶來的視覺刺激,配以黑色幽默敍事風格,對於大腦疲憊麻木的都巿人來說,實為一道相當可口的提振小吃。 (閱讀更多)

讀書、讀戲、讀人——重讀黃愛玲《戲緣》

書評 | by 羅展鳳 | 2019-04-19

2000年春季,我在中文大學上愛玲的「認識電影」課,是她的學生之一。同年,相若時分,她的《戲緣》出版。課餘捧著她的書讀,如斯珍貴,小心翼翼,當時鮮見如此精緻格調的白色小書,書名與作者名字燙上啞色銀字,低調雅氣,有著宋朝極簡美學的古樸素質。今天小書已添時間歷練,素白封套漸變淡黃,暴露空氣最多的書脊,更形成深深黃銅色,抹上一份不由人的蒼蒼——像愛玲,突然不動聲色離開。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

科幻小說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6-20

回憶的內在意識

散文 | by 黎喜 |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