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樓舉辦「西西的房間盒子:從縫熊開始」重現故居客廳 藉手造毛熊窺見寫作靈感來源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1-03

位於灣仔富德樓的「西西空間」將於2025年11月12日至2026年1月31日舉行「西西的房間盒子:從縫熊開始」展覧,為「西西空間」首系列的活動。策展人羅樂敏與黃怡指出,西西的創作與興趣從不自我設限,無論寫作、手製毛偶、佈置微型屋,或欣賞玩具與家具,皆展現事物多重可能性與活力流動。


「西西的房間盒子」中呈現兩個核心主題:「故居客廳」重現西西生前在土瓜灣的故居客廳,精心復原其生活的家具陳設與佈局,讓觀眾能在貼近真實的空間,感受西西獨特的空間視角。另一主題則聚焦西西廣為人知的興趣 ——「手造毛熊」。通過展示她的縫熊作品、工具和材料,呈現她的匠心獨運乃見於其「推陳出新」,而非對前人亦步亦趨的精益求精。


在展覽中,觀眾可以了解到西西如何為每隻毛偶塑造獨一無二的衣飾,從而思考當中的文化意蘊和社會關懷。走進這個「房間盒子」,觀眾可想像自己成為西西「微型屋」裏的「借東西的小矮人」:先具象地認識西西的生活和寫作靈感來源,並從中「借用」她對生活的識見和面對逆境的勇氣。


西西作為華語文學界具影響力的作家,其創作與藝術實踐豐富了香港文學的想像空間,啟發多代創作者。西西離世後,其文友成立「西西基金會」,致力於保存與推廣其文化遺產。基金會團隊歷時逾兩年,整理並修復西西的遺物與遺稿,並於灣仔富德樓設立「西西空間」,為首個專門紀念西西並推廣其作品的場所,亦是香港少見的長期局部展現本地作家故居的文化保育項目。


「西西空間」旨在連結西西的作品與其生活面貌,讓公眾從創作歷程中獲得寫作啟示,同時透過多面向視角洞察不同時代的文化氛圍與特質,從而強化本土歸屬感。更重要的是,此空間展現西西在逆境中維持積極生命態度的典範,融合歷史、文學藝術、生命教育及通識思考等多元素,構成一項綜合性文化保育工程。


西西的創作風格可視為「格物窮理」的實踐。她在「寫甚麼」的考量中,擅長耙疏資料與萃取素材;在「怎樣寫」的斟酌中,則注重創意表達與意蘊積厚。其作品往往從新穎角度切入,並以溫婉沉厚的意蘊結尾,風格獨樹一幟,為華文文學開拓多種可能性。例如,《我城》以七十年代平凡物件佈置,運用類似「清明上河圖」的散點透視,描繪香港生活情態;《我的喬治亞》以娃娃屋為隱喻,涵納香港人的時代憂思;《縫熊志》與《猿猴志》則以親手縫製的毛熊與猿猴布偶為模特兒,融入中西方文化元素,呈現文化交織的圖景。這些作品交織「寫甚麼」與「怎樣寫」的脈絡,形成獨特的文化紋理。


展覽期間將同時舉辦學校導賞團、四節文學對談及讀書會。活動將邀請多位作家與翻譯家,探討西西作品的翻譯精萃、以童心反襯深刻文化關懷的筆調等主題。此外,西西基金會將同步出版由何福仁編著的中英對照版《西西年譜》。該書詳細臚列西西主要作品的發表刊物及日期,並附有大量未曾曝光的珍貴照片,為中外讀者及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圖傳。


「西西的房間盒子:從縫熊開始」將於2025年11月12日至2026年1月31日免費開放,參加者須預先在art-mate網上登記,透過展品了解西西的人生,從她獨特的空間視角看到事物的可能性,和當中的趣味和情味。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吳紫翹 | 2025-11-15

觀塘道沒有塞車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1-14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14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