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 by 張煒森 | 2019-02-22

跟據網上的資料,遊戲「大富翁」的設計原意為抗議地主壟斷土地,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必定經過人生高低起跌,甚至破產入獄,但我相信絕少人會因此而害怕玩「大富翁」,說到底,它始終都只是一個遊戲,甚至,我有懷疑過壟斷、爭勝可能是人性本有的慾望,實際上我們透過遊戲取得便捷的快感,然後,我們只能從網上的資料,才得悉「大富翁」的設計原意⋯⋯ (閱讀更多)

《城巿行者日記》與狄雪圖的步行理論

藝評 | by 鄧小樺 | 2019-03-02

因為黃志恒策劃的「火花!城巿行者日記」展覽前言引述《日常生活實踐》中的這句話,讓我又回去重讀理論家Michael de Certeau(狄雪圖,又譯塞杜/塞托)。他是在研究院時其中一個受到教授重點推薦的名字,當時我記下的重點是生活每個細節都可以是讓主體變化違規的機緣,然而那些結構主義符號學方法、一再對於意義的塗抹消弭,總是在記憶中難以捕捉。在香港,我們幾乎無法相信,可以有一整個視覺藝術展覽是根據一套理論而策劃出來,這個城巿實在是太反對抽象了。但重溫狄雪圖的理論後,我則傾向認定,黃志恒對狄雪圖的引用絕不止於斷章取義或只作為一個起點,而是將其思想貫穿在展覽的編排中。 (閱讀更多)

風起雲湧,冷眼觀世——像金宇澄那樣回望

書評 | by 黃潤宇 | 2019-02-21

每次返鄉,見電視機裡播放的無非是抗日、間諜、地道戰(還有著名鏡頭——手榴彈打飛機),狗血淋漓的偽歷史劇讓人看了不僅雞皮大作,更懷疑起自己的歷史認知來。究竟看慣了這些自瀆式的「歷史」片段,到底大家還有多少勇氣,可以有意識地、莊重地做出這個動作——回望? (閱讀更多)

斑斕與變體——讀潘力《浮世繪的故事》

書評 | by 陳韻紅 | 2019-02-15

佔據潘力《浮世繪的故事》封面左上角的素淡裙裾,宛如復疊著各式紋樣的粗壯老樹基底,把立體的情境扭結成連綴的平面色塊:左邊的袖子上滿園白櫻下散佈遊人;右面的腰帶上有暗銅色的飛禽降於黑夜;透亮的天被束成垂帶流著雲朵。是多個時空混雜共生的有機體,就如江戶大眾文化的豐富多樣。掀開斑斕的皺摺,便會發現通往浮世繪藝術世界的幽微小徑。 (閱讀更多)

金像獎好寡︰爭議性唔得,紀錄片無運行

影評 | by 白田白 | 2019-02-15

第38屆金像獎提名新鮮出爐,第一眼就覺得今年入圍名單好寡。最霸道當屬狂掃十七項提名的《無雙》,所謂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均會出錯,凡是可能被提名的獎項,《無雙》都獲提名了。 (閱讀更多)

《瘋狂的外星人》:請美國人嘗大便,很爽嗎?

影評 | by 楊不歡 | 2019-02-13

今年國產賀歲片市場上演神仙大戰,吳京、周星馳、韓寒各自亮出絕招,截至成稿,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以25億人民幣爬上賀歲片票房寶座。《流浪地球》的主演之一吳京,因為炮製了宣揚民族主義的電影系列《戰狼》而成為國家主義代言人,因而該片是否「太空戰狼」、有沒有民族主義、是不是在講「共產黨救地球」的爭議,使網民吵得不可開交。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貓貓的奇幻漂流》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9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空心圓

小說 | by 石啟峰 | 2025-04-25

破皮

散文 | by 令菱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