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游學修的方式有很多種。他是演員、導演、編劇、Youtuber、「試當真」創辦人,演出橫跨電影、電視劇、舞台劇、網片,這許許多多的身份與媒介,就像是要向觀眾展示他所有的面向,而他總有很多想法要表達。游學修承認自己一直是個「好想講嘢,好多嘢想講,郁啲就要開個post」的人,不過,訪問一開始他卻說,「我近期最大的想法,是想講少啲嘢。作為一個演員,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以作品說話,但網絡不同影視舞台,網絡一定要挖自己出來先好睇,至少要讓觀眾覺得很了解我,我會講粗口,會講我點睇每件事,但我覺得我開始踏入另一階段,不再像以前那樣那麼喜歡將自己攞出來。我覺得在如今這個社會,說話只會變成噪音,會影響他人對我的看法。」 (閱讀更多)
將《帝女花》crossover A Cappella,再加上妙筆生花、嬉笑怒罵的邁克,單看這個組合已覺新奇刺激又好玩。成就此事的,正是香港首個專業無伴奏合唱劇團「一舖清唱」(@yatposingers),這次找來素來關注性別議題,又喜好鑽研戲曲文化的邁克編劇,以粵劇戲寶《帝女花.庵遇》一折為故事骨幹,炮製《庵藏不露》一劇,用現代角度加上瘋狂惹笑的情節玩轉經典,講述全男班粵劇團的當家男花旦突然退團,劇團緊急招募新人卻引來一位女旦,由此引爆關乎性別與人性的有趣思辨。 (閱讀更多)
作為亞洲文化盛事的「法國五月藝術節」,每年都為觀眾帶來豐富劇場演出與戲劇節目,《虛詞》編輯部邀得來自法國的編導的尼古拉・卡森鮑姆,從駐留香港期間的所見所聞,談及由他擔任藝術總監、編劇的《美麗的陌生人》 ,分享港法劇場交流計劃「讓鏡子說」的過程之中,如何回溯自身文化與城市脈絡的關係,讓港法文化互相映照。 (閱讀更多)
老店倒閉了,街道的招牌變換了,霓虹燈牌拆了下來,整個社區也可以被重建,所有記憶都仿似再無憑藉。當人們每天都在電視裡放聲高呼香港故事,她卻走進富德樓,開辦小小的地區出版圖書館——「臨時庫存」,收藏超過二百本地區出版刊物。在這裡她不談「香港」,只講社區。在這些地區出版中,她看見人在此地生活的真實面貌。 (閱讀更多)
元宇宙的興起,加上ChatGPT橫空出世,為藝術、文化或娛樂創作者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科技進步迎來的鉅變,作家董啟章上月選擇以NFT形式,重新出版《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在華文世界的文學出版開創先河。踏入新時代的文學寫作,董啟章說他的所有新嘗試,都為達致完全自主的寫作模式,力求打破舊有傳統的枷鎖限制,與讀者建立真正屬於他們的社群。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