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讀畢《香港字》,說來慚愧,董啟章的書,能讀完的這是第一部,早年的《安卓珍尼》算由頭到尾翻一遍,但只是速覽,不算讀。因對與印刷有關的都有興趣,小說所說的展覽也有看過,不得不的起心肝捧讀。
也確是部奇書,尤其是〈復生六記〉部分,運用聖經經文,講析基督教義,有理有節,情理兼備,感人至深,所謂聖靈附體,信有之。但不無疑惑的是,讀小說,一般不會把情節當實有其事,現在作者借虛構情節說「香港字」的歷史,是不是可以全盤接受其鋪陳的事實?作者既列出許多參考文獻,這方面我相信都應信而有徵。然而又可不可以,或應不應該像讀學術著作一樣,要求事實的鋪陳面面俱到?
如果沒有看漏眼,有兩點是可以補充的。一是「香港字」的特色,「香港字」之冠以香港,不止是它源出香港,也因其有獨特的字形。「香港字」線條粗糼分明,但結體時與流行字款不一樣,如封面上的「港」字和「字」字,「港」字左撇穿頂,「字」字冧篷頭橫劃左右兩點形體怪異,都和別的字款不同,是香港獨有的結體,十足的本土。
另一點是書中提到的「拼合活字」,如果沒有背景知識,可能不明白怎麼拼合。原來那是洋人自作聰明的做法,就是把可以拆解的漢字分為偏旁或部首和本體兩部分,左右或上下拼合起來,省回刻鑄偏旁或部首的工夫。但漢字結體不一定兩邊或上下對稱,拼合時往往大小不均,或接合不佳,形體不美,所以最終不能流行,取「香港字」而代之。歷史和虛構結合,從來都是有趣的嘗試,這裡稍覺故事未免過於悲慘。近年小說每多涉及扭曲的人性,周星星的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不悶沒有案例了。
去年隨老師參觀《字裡圖間》展,由策展人——《香港字》裡容姐的原型——翁秀梅親自導賞。她提到除了一組「香港字」,好些展品都來自荷蘭博物館的珍藏。心裡就有點疑問,我們知道,第一部以活字印刷的書是德國古騰堡的拉丁文《聖經》,時維1455年,那也是當今最貴的書籍,價值超過一億港元(據說Bill Gates有一部)。那麼,那許多珍貴的印刷相關文物為甚麼不是來自「世界第一」的德國而是荷蘭?
查一下書,才知道原來一些荷蘭學者就曾致力為荷蘭爭取活字印刷世界第一的地位,指出早在十五世紀初荷蘭已用活字印書。但在實物上,他們始終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即使是荷蘭的作家,也很少提及本國鑄造活字的輝煌事跡,荷蘭第一未能為普世接受。無論如何,荷蘭在印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怪他們那麼重視印刷文物。
翻出一部2011年台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出的《昔字‧惜字‧習字》,一百頁左右的小書,講活字在台灣的發展。那才記起,在十七世紀初,荷蘭曾佔據台灣數十年,後來才給鄭成功趕走。這部書就提到,「一六二四年荷蘭人領台,帶來西式鉛字印刷的荷文《聖經》」,因此台灣是「極早接受西式鉛字印刷的東亞國家」。到1880年,「蘇格蘭巴克禮牧師,引進西式鉛字印刷術、印刷機,為了漢字字模,遠赴汕頭、檳榔嶼取經。一八八五年完成台灣第一份鉛字印刷報紙《台灣教會報》,並印了許多《聖經》、教會用書及印刷品」。就在這一年,日人治台,帶來了日本的一套印刷風格和設備。
再之後就是四九年,上海不少商人轉移來台,由是引入了「上海字」。老蔣很喜歡這套有大陸特色的字體,乃指定為官方單位標準用字。在「上海字」的基礎上,台灣鑄字人經數代承傳,發展出各自獨有的字款,但隨著電腦排字和數碼印刷日漸盛行,活版印刷也在印刷史上劃上句號,鑄字行先後停業,書中說,「日星鑄字行成為台灣最後一家繼續營業的鑄字行」。那是民國一○○年的說法,上網查了一下,日星似仍健在,且有網上商店。台語「鉛」和「緣」同音,送鉛字作禮物,也就有結緣的意思,真虧他們想到。
書末附「日星鑄字行初號楷體縮樣稿」,那就是名副其實的「台灣字」了。許多設計師朋友都不喜歡用楷體字,認為這種倣手寫字體呆滯無力,但這副台灣楷體,稜角分明,隱然有手書的勁度,的確很美。不知台灣的作家,會不會也來寫一部《台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