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九)

專欄 | by  小克 | 2023-01-09

19. 魚目混珠


廣東話,並非每隻韻腳都有齊基本六聲,更別說齊晒九聲了。所以,有時填詞人選了某個韻,押得好順暢好舒服,冷不防寫到某句尾音,才發現該韻沒有這聲調的字,唯有魚目混珠,找一個類近韻的字去替代。我聽歌,就經常去捉這些假扮珍珠的魚眼,I mean字眼,當成遊戲。


例如《再見二丁目》,副歌一直用上「~ok」韻:「原來過得很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如能忘掉渴望/歲月長衣裳薄/無論於什麼角落/都假設你或會在旁/我也可暢遊異國/放心吃喝」――留意每句尾字,差不多都都為「~ok」韻入聲字,除了「望」及「旁」,突然變成「~ong」韻的第六聲及第四聲。原本的「~ok」韻有第九聲的字嗎?有的,例如「寞」、「鑿」、「落」等;「渴望」兩個音調,大可以用上「隔膜」、「上落」、「確鑿」等詞語,但詞人最後選擇了「渴望」,想必是內容主導,真的很想用「渴望」去組句,而且聽起來也算和諧,便決定暫時逃離押韻魔咒了。至於「都假設你或會在旁」中的「旁」,就真的因為「~ok」是入聲韻,根本沒有第四聲的字,而被迫臨時轉韻了。


又例如《孤獨病》的副歌,每句的尾字是「我/助/磨/麼/我/寞/房/過」,主韻是「~oh」韻,但混了「~ok寞」及「~ong房」。「寞」字那句,最尾是個拖長音,所以用上「~oh」或「~ok」韻也影響不大;而且姜濤的嗓子本來就鼻音不重,所以整段副歌聽起來也沒有不協調之感。


20. 入聲韻之風險


當然,對押韻本身沒有執著的詞人,大概可以把近音的韻腳靈活轉換,不被魔咒所困。例如Per se的《無門》,主歌一開始便「邦/角/望/餓」,副歌尾韻為「跡/隙/經/醒」,入聲和非入聲字不停替換,但因為曲風比較輕快唱法比較飄逸,聽起來也就很流暢。但在一個被押韻詛咒得極深的詞人而言,實在要押到盡方肯罷休。甚至,那種執著嚴重到,在聽demo選韻之際得先看看該韻腳的字詞,能否放進整段副歌中每一句的最尾;如若其中一句放不了,寧願棄之不用,黃偉文就是在這方面最執著的其中一員。但固執如他,也有破例之時。


他最近有首作品叫《恐懼蠶食心靈》,副歌如下:


「相擁的瞬間應該極滿足

偏偏轉過身失聲地痛哭

別問何以我開心之際自挖深谷

幾多的美好一閃便結束

悲觀比較好將希望壓縮

練習忘記你尚未失戀已習慣了」


我一聽便覺有蹊蹺:「~uk」韻押得那麼工整,為何最尾一句轉了個「了」字而破功?在我印象中他很少這樣做,是否有特別意思?於是向他發短訊問個究竟。


他說,因為實在太喜歡這段副歌,每句都捨不得棄掉,而「~uk」韻卻實再沒有第八聲的字,所以唯有硬著頭皮破例一次!我反問其實也可以找個比較近音的字去魚目混珠吧?例如「練習忘記你尚未失戀已習慣『痛』」?他說在他眼裡,無論「了」也好,「痛」也好,什麼字也好,都沒兩樣,反正都已經不是「~uk」韻(言語間聽得出,也極明白當中那種不甘)!既然原則已破,便索性不理會音韻,寧願選個合適字眼去服務那尾句的內容了。


這就是副歌選入聲韻的風險,因為在粵語九聲中,三個入聲字其實跟第一、第三及第六聲同調,卻沒有跟第二、四及五同調的入聲字;而在「~uk」韻這個case ,只得第七聲(哭、谷、束)和第九聲(局、肉、熟),卻沒有第八聲。


21. 韻腳綜合示範


相似例子,見許志安的《與神對話》。


此曲結構是比較少見的副歌先行――先以副歌開章,然後接兩段主歌,然後再來副歌,再接兩段主歌,guitar solo後再重複兩次副歌,屬當年有型之作。


此歌訊息量極大,林夕在副歌hookline用上「~ah」韻(話、吧);而四段主歌,則分別用了起碼四隻韻腳:


v1:「~an」、「~ang」及「~am」混合韻(憫、能、暗);

v2:「~ui」韻(罪、懼、水);

v3:「~i」韻(志、治、持);

v4:「~ok」韻(樂、穫、學)。


這幾乎是學習韻腳的綜合示範,幾個差別挺大的常用韻腳,有開口的、有偏重鼻音的、有露齒的,也有入聲的。


跟林夕不熟,但綜觀其眾多作品所知,肯定也是個執於押韻的「傳統派」詞人。問題是,雖說押韻是魔咒,但詞人有時只需一念,便可破咒;而那一「念」,可以是詞的內容上需要暫時解咒,可以是刻意讓人留意某個訊息而突然解咒,也可以是為了「句接句」之間某種美學上的原因而瞬間解咒。當然亦有時會是為反而反的非理性因由,但林夕似乎很少這樣,起碼在押韻原則下很少這樣頑皮,但他偶爾會(很武俠小說地)特登唔啱音……。


有趣的地方在v1:「~an」、「~ang」及「~am」混合韻一直合作無間相安無事,直至最後一句,卻突然殺出一個「佛」字。


「靜靜用六日創造萬物製做明暗

誰能信奉神也換來庇佑憐憫

不過為何由凡人在宇宙萬物裡

負重大責任被判做主人

某個角落貧民離棄你教訓

還是從沒傳道人去附近傳頌你全能

人類太軟弱無能

看誰能在地獄裡變成佛」


突然最尾一個字轉「~at」韻?「佛」這個字,理應大把位置可安放,以他的功力,絕無必要將之置於句尾,遂破壞整段v1韻尾之和諧。


但一聽下去便明白了――v2轉作「~ui」韻,首句是「神啊袮曾說個個也有罪」,留意,v1跟v2是緊接,緊得幾乎是無間斷連續唱下去。所以我瞎猜,他是故意的(我估啫,未fact check),為著把「佛」和「神」相接在一起,原因?我也不知道,可能為了吸引對歌詞敏感的人注意,可能利用形式去告訴大家宗教本無異……也可能,是我諗太多,其實只是下意識某個隨便決定。


Anyway,從四段主歌的韻腳選擇,可看到詞人的經驗、觸角和直覺,也學懂當中選取韻腳的理性因由。每段主歌都有其功能,而不同的韻腳可幫助各段內容的表達――v1他要談「光暗」,v2他要說「原罪」,v3他要沾「政治」,而v4,作為round up,他最後要問什麼是「快樂」?好合理,也好聰明!好勁!


但,都說入聲韻高風險!最後的v4:


「神愛世人你我卻愛快樂

除愛以外就是為吃喝玩樂

一世一生瑣碎短暫貪甚麼收穫

望著罪人在行樂

你也會怕寂寞

輪到爾國降臨世界要落幕

忘記了我們也信仰過佛學

忘記了政治學 忘記上過了大學

等你賞賜得救的處方」


「~ok」韻雖有第七聲,但只得「剝」和「扑」,用不上,最後一句唯有轉韻用「方」去收場。


當然,未至於功虧一簣那麼嚴重,但從以上這些例子,往往讓人看出詞人跟旋律激烈博鬥的痕跡,而當中的折騰,亦只有詞人才明白(絕大部份聽眾也其實不介意的),尤其是選了入聲韻去撰詞,因為入聲字本身就偏少,所以填到某句「無字用」的情況總常出現。再者,入聲字都是「t/k/p」短促地收尾,雖屬九聲之內,卻彷彿是個另類宇宙,字讀出來有另種韻味;唱之卻又不能拖太長,所以用入聲字寫副歌,對詞人來說,是高危行為;對歌手來說,亦較難投放情感。


不信你在《一絲不掛》的副歌中抽出任何一句,然後把其尾字改成非入聲字來試試看,都會破壞整個精心佈局,而《一絲不掛》可以用「~ok」韻完成所有副歌,尾段還有變化,常人不會知道有多困難。


我知道,因為我試過,當年將之改成《一支得啩》,堅持不改其原廠韻腳,終花了幾個晚上方勉強完事(連「一萬九索」、「等到粒女出閣」都要用埋)。所以我建議二次創作者試沿用原裝韻腳去改歌詞,事後,你會彷彿明白原詞人跟旋律經歷過什麼博鬥、掙扎與取捨,這是令你進步得最快的良方。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小克

香港漫畫插畫家,亦是填詞人。 漫畫作品有《偽科學鑑證》,創造了聾貓、bitbit等角色。 填詞作品有周國賢的《有時》三部曲及柳應廷的《物語》、《重生》三部曲等。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